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场地效应的多点地震动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
1
作者 宋健 潘驭航 +3 位作者 陆朱汐 姬建 张飞 高玉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地震动引起的边坡土层非线性动力响应可能导致坡体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不一致,从而对整个滑动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及之后的地震累积永久位移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场地效应对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通过对不同土... 地震动引起的边坡土层非线性动力响应可能导致坡体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不一致,从而对整个滑动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及之后的地震累积永久位移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场地效应对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通过对不同土条赋予不同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时程,推导出一种考虑场地效应的圆弧和任意形状滑面的多点地震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方法。通过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合理考虑地震动的场地效应。通过研究不同分布形式的多点地震动及竖向地震动对边坡永久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效应引起的水平地震动放大以及多点地震动不同分布模式会导致整个滑体平均地震惯性力作用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地震作用下滑动体沿滑面的永久变形量,竖向地震动对边坡地震位移影响较小。将方法应用于Lexington土石坝震后变形案例分析,计算得到的坝坡地震永久位移与实际震后观测值相吻合,证明了考虑场地效应的重要性及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场地效应 永久位移 极限平衡条分法 多点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华 王卫国 +2 位作者 范啸 黄正荣 刘立豪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有效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由红外光源标志与加装红外滤光片的相机测站组成桥梁挠度摄像测量系统,在桥墩上安装相机,并在桥梁的多个关键位置设置红外光源标志,通过监测相机图像中... 为有效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由红外光源标志与加装红外滤光片的相机测站组成桥梁挠度摄像测量系统,在桥墩上安装相机,并在桥梁的多个关键位置设置红外光源标志,通过监测相机图像中标志点的像素点坐标变化量,实时解算桥梁上各监测点挠度。以湖南省澧水特大桥为背景,使用该方法进行该桥90 m跨主梁挠度的长期结构健康监测。结果表明:该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具有多点同步和实时监测等优势,采用红外光源标志避免了可见光的影响,实现24 h全天监测,且可有效修正相机运动误差,实现桥梁多点挠度实时同步自校准监测,为桥梁健康监测和安全性能评估提供准确的挠度监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挠度 计算机视觉 实时测量 多点同步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图像盲复原
3
作者 赵小强 王涛 宋昭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6-1414,共9页
针对运动退化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时,暗通道先验无法准确估计点扩散函数和在最大后验框架下采用梯度先验约束难以求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具备非线性保留低频... 针对运动退化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时,暗通道先验无法准确估计点扩散函数和在最大后验框架下采用梯度先验约束难以求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具备非线性保留低频成分和抑制噪声的特点,使其对暗通道先验进行改进;然后通过改进的暗通道先验构造出点扩散函数估算模型并采用半二次方分裂方法解决其非凸问题;在对点扩散函数进行复原时,采用由粗到细的多尺度交替迭代优化框架,使得迭代出的最大尺度点扩散函数更加精确;最后建立导数空间总变分模型,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在导数空间总变分模型之下可以收敛到最优解、复原出更多图像细节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图像中的噪声、伪影和振铃现象,使得复原出的图像更加清晰、具有更多的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 暗通道先验 点扩散函数 多尺度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造纸生产系统非线性多维度问题的求解器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李康昊 陈浩洲 +2 位作者 张洁 韩育林 满奕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造纸工业智能化转型过程涉及大量高维数学模型的动态、实时求解问题。由于造纸生产系统的非线性、多维度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描述造纸生产的数学模型往往由庞大的方程组构成,同时,因造纸过程生产波动较大、生产切换频繁,需对复杂模型... 造纸工业智能化转型过程涉及大量高维数学模型的动态、实时求解问题。由于造纸生产系统的非线性、多维度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描述造纸生产的数学模型往往由庞大的方程组构成,同时,因造纸过程生产波动较大、生产切换频繁,需对复杂模型组进行频繁、高效的求解,以满足动态生产优化的需求。研究面向造纸模型求解问题的求解器,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研究针对造纸生产模型非线性多维度求解的特点,基于信赖域内点法和TikTak多起点优化算法,设计了面向非线性多维度造纸生产系统的全局优化求解器,实现了对复杂生产约束和不确定初始条件的高效求解。结果表明,本求解器在造纸干燥部优化案例中以100%的成功率找到全局最优解,单个案例平均求解时间为0.81 s,表现出高度稳健性。此外,在造纸能量系统优化案例中成功求解并节约了59.7%的计算资源和9.29%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赖域内点法 多起点优化算法 求解器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法的井工矿多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
5
作者 任明阳 杨会龙 +4 位作者 李健 孙涛 白双军 王连发 贺广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4,22,共8页
针对井工矿障碍物检测中因高程结构点云过滤困难和地面分割精度不足导致的误识别与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法的井工矿多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条件滤波进行点云的裁剪和去噪,将条件滤波后的多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融... 针对井工矿障碍物检测中因高程结构点云过滤困难和地面分割精度不足导致的误识别与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法的井工矿多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条件滤波进行点云的裁剪和去噪,将条件滤波后的多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再进行体素降采样,完成点云预处理。其次,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投影到二维栅格,依据栅格与车体的距离划分远近距离栅格,并分别计算各栅格的巷道地面高度和顶部高度特征,更新车体附近栅格和每行栅格特征,基于点云分布和前后行栅格的连续性,采用由近到远、逐行更新的策略进行全局栅格特征更新,实现对巷道地面和顶部特征的精准计算。最后,基于栅格特征进行地面分割,从非地面点云中过滤掉高程结构点云,再对剩余点云进行欧氏聚类,从中检测出障碍物。井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过滤上下坡及点云稀疏工况中的高程结构点云;对信号箱、锥形桶、低矮支架和车辆等低矮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2.3%,90.9%,96.5%和100%;在不同工况巷道中,有效减少了误识别和漏识别,具有较高的障碍物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矿障碍物检测 栅格法 多激光雷达 点云栅格化 地面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加工路径对齿轮钢表面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6
作者 薛成 雷敦财 +3 位作者 颜雪源 臧顺来 董红涛 游志伟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对于齿轮类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零件,复杂的工作环境对齿轮表面抗疲劳和耐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通过使材料表面发生剧烈塑性变形,引入残余压应力,同时提升表面硬度。均匀的残余应力场和表面硬度分布对提升零件疲劳... 对于齿轮类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零件,复杂的工作环境对齿轮表面抗疲劳和耐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通过使材料表面发生剧烈塑性变形,引入残余压应力,同时提升表面硬度。均匀的残余应力场和表面硬度分布对提升零件疲劳寿命和耐磨性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获得均匀的残余压应力场和硬度分布,是激光冲击强化工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工作提出一种4层搭接激光冲击强化加工路径方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方法,分析激光冲击强化后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力学性能参数的特征。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多点冲击9310齿轮钢材料的残余应力空间分布均匀性进行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分析激光能量和冲击次数对9310齿轮钢材料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层搭接激光冲击强化加工路径方案,能够获得较均匀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场;随着激光能量和冲击次数增加,表面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也随之增大,但增加幅度会减少,表现出一定饱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有限元法 残余应力 多点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差异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政策效应实证剖析
7
作者 张娟 关昕 胡志全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利用2013—2020年中国241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利用2013—2020年中国241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该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政策不仅在地形平坦地区表现出促进作用,同时在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山地,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由此表明,政策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促进效应和市场的拉动效应可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县域经济 多时点双重差分法 地形起伏度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点监测数据的混凝土坝智能预警分析方法
8
作者 钟雯 李炎隆 +4 位作者 张野 周涛 康心语 杨淘 黎康平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5,共6页
为提升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的预警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监测数据的智能预警分析方法,旨在克服传统单测点预警方法易受非结构性因素影响的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按相似变形模式对监测点进行分区;然后,利用ConvLSTM模型提取各聚类... 为提升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的预警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监测数据的智能预警分析方法,旨在克服传统单测点预警方法易受非结构性因素影响的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按相似变形模式对监测点进行分区;然后,利用ConvLSTM模型提取各聚类中测点变形序列的时空特征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残差序列并根据3-Sigma原则确定预警阈值,生成单点预警结果;最后,融合各聚类的预警结果,确保仅当聚类内所有监测点在同一时间点同时异常时才触发预警。结果表明:多测点联合预警方法通过综合多点信息,减少了单测点预警方法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造成的误报和漏报问题,提高了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多点变形监测 预警指标 K-means聚类法 ConvLSTM模型 3-Sigma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PF-IRRT^(*)复杂输电环境机械臂多目标点路径规划
9
作者 罗宇 王明 +4 位作者 吴田 曾忱 狄正辉 李杰豪 吕田浩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5,128,共14页
针对复杂输电环境下机械臂多目标点路径规划效率低、路径代价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人工势场引导的知情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informed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 star,IAPF-IRRT^(*))来... 针对复杂输电环境下机械臂多目标点路径规划效率低、路径代价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人工势场引导的知情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informed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 star,IAPF-IRRT^(*))来提升路径规划的性能。首先引入长方体斥力场模型改进传统人工势场中球形斥力场模型,建立输电环境下复杂障碍物的斥力场。然后采用位置均匀分布的椭球域改进IAPF-IRRT*算法中的椭圆域,避免复杂输电环境下采样点出现局部冗余,提高搜索效率。最后引入三角寻优法优化路径中的冗余节点并结合三次样条插曲线对路径平滑处理。在三维简单、三维复杂和复杂输电环境这三组不同复杂程度的障碍物地图上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IAPF-IRRT*算法与标准RRT、RR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分别提升了44.8%~83.8%、68.3%~95.2%、26.5%~71.8%;路径代价分别降低了15.5%~35.0%、14.1%~35.3%、31.5%~43.5%;路径中的节点数量分别减少了75.6%~78.8%、75.0%~78.0%、70.4%~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势场法 IAPF-IRRT^(*)算法 多目标点路径规划 输电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位移法的曲线梁桥多维多点弹塑性随机响应分析
10
作者 李喜梅 赵廷龙 陶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73,共10页
针对当前地震动空间效应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确定性激励输入且忽略桥梁非线性的情况,采用了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激励对曲线连续梁桥进行弹塑性响应分析。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降维解耦非平稳地震动非平稳演化功率谱(energy po... 针对当前地震动空间效应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确定性激励输入且忽略桥梁非线性的情况,采用了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激励对曲线连续梁桥进行弹塑性响应分析。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降维解耦非平稳地震动非平稳演化功率谱(energy power spectral density,EPSD)矩阵,采用绝对位移法对桥梁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不同视波速、场地条件、相干性以及平稳与非平稳地震激励,综合分析了曲线连续梁桥的随机响应及其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和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对曲线梁桥随机响应影响很大,其中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桥梁随机响应大小及其频域分布有显著影响,而非平稳性会对随机响应大小及其时变响应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曲线连续梁桥抗震分析中需充分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和地震动非平稳性,以避免错误估计桥梁抗震性能。提供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对加强曲线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和评估,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连续梁桥 多维多点 虚拟激励法 非平稳激励 绝对位移 非线性 地震动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刻画裂隙网络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婷婷 邓亚平 +1 位作者 钱家忠 骆乾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推估裂隙介质参数场,设计多个数值算例,探究该数据同化框架刻画裂隙介质参数场的有效性,分析同化3种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对参数推估结果的影响,并探讨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对参数推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可有效地推估裂隙介质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分布;(2)对比3种类型的观测数据推估结果,可知同时融合水头和自然电位观测数据(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参数推估效果最佳;(3)研究区的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同样对数据同化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理的观测井数量从而获得最优的参数推估方案。该研究可为裂隙介质参数场的刻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为裂隙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水文地球物理方法 数据同化 多点地质统计 参数推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方法的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热棘轮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亚楠 莫亚飞 +1 位作者 高付海 李晓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40,共10页
核级双层容器承担一回路压力边界和一回路冷却剂“纵深防御”包容的双重安全功能,是高温反应堆本体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内层容器在瞬态工况下温度变化剧烈,内外层容器之间导热性能差,内外温差大,热棘轮效应是可能的重要失效机制。... 核级双层容器承担一回路压力边界和一回路冷却剂“纵深防御”包容的双重安全功能,是高温反应堆本体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内层容器在瞬态工况下温度变化剧烈,内外层容器之间导热性能差,内外温差大,热棘轮效应是可能的重要失效机制。本文通过建立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使用非线性方法分析其在热-机循环载荷作用下温度、应力和应变的响应,研究棘轮效应分布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热棘轮效应显著,是该类容器的主要失效模式;热棘轮敏感区域分布具有多点式的特点,在内外层容器不同部位均有涉及;危险区域的塑性应变累积行为主要出现在循环温度载荷的降温阶段,应变增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步稳定。结论指出热棘轮效应是核级双层容器结构设计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所建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可为核级双层容器热棘轮分析以及一回路工况参数优化设计和应变监测测点布置提供重要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 热棘轮 非线性方法 多点式分布 工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晓辉 王晓鹏 邓叶恒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利益,采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求解电动汽车的最优充放电计划,并将其输入下层优化模型。下层模型旨在最大化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效益,根据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计划调整可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采用二阶锥松弛转换法和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求解该非线性多目标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能够在促使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超过0.9的同时,减少有功网损约94.12%、运行成本约30.90%,实现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配电网 分层优化 多目标优化 归一化法向约束法 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 二阶锥松弛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增材制造的多物理场物质点有限元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健 陈嘉伟 廉艳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815,共8页
金属增材制造过程涉及复杂的热-流-固强耦合问题,对数值模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物理场物质点有限元法。该方法采用结构化背景网格、有限单元和物质点离散求解各物理场,通过分区求解和界面耦合... 金属增材制造过程涉及复杂的热-流-固强耦合问题,对数值模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物理场物质点有限元法。该方法采用结构化背景网格、有限单元和物质点离散求解各物理场,通过分区求解和界面耦合的方式实现热-流-固耦合求解。对于潜在熔化区域和未发生熔化的区域,分别采用物质点和有限元离散,结合了两者在求解材料特大变形和小变形问题上的各自优势,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计算效率。数值算例表明了本文算法的热-流-固多场耦合计算精度、相比于已有算法的高效性以及物质点和有限元离散区域界面处温度和应力的连续性。本文工作为金属增材制造过程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 流固耦合 物质点法 有限元法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冗余控制面飞行器配平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15
作者 范一鸣 李响 张后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含冗余控制面的飞行器配平问题是一个超静定问题,从性能需求角度构建3个单目标配平构型优化问题,在高度为5 km、马赫数为0.85的定直平飞状态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若以最大升阻比为目标,采用内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 含冗余控制面的飞行器配平问题是一个超静定问题,从性能需求角度构建3个单目标配平构型优化问题,在高度为5 km、马赫数为0.85的定直平飞状态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若以最大升阻比为目标,采用内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使配平所需控制面偏角绝对值和最小、达到降低控制能量的目的,则采用中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实现控制面间偏角相差最小、达到减小雷达反射的目的,那么3组升降副翼需同时上偏3.7882°。结合气动数据,分析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将3个目标两两组合,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得到Pareto非劣解,发现3个配平目标两两互相冲突,一个目标性能的提高会降低其他目标性能,但降低性能的比例不同。最后综合考虑3个优化目标,采用理想点最小距离法从Pareto非劣解中选择最优构型,最终得到配平构型迎角1.7908°、内升降副翼-0.0009588°、中升降副翼-4.1908°、外升降副翼-4.9232°。本文的工作对合理确定含冗余控制面飞行器配平构型与性能综合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控制面 超静定配平 多目标优化 理想点最小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上多目标的视频卫星稳像方法
16
作者 李睿瑄 李峰 +2 位作者 辛蕾 鲁啸天 刘锋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6,共11页
视频卫星稳像是实现卫星视频高精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卫星姿态指向精度不足以及平台姿态稳定度不足等原因,通常需要引入基于图像配准的稳像技术以实现视频凝视的效果;然而在观测海上目标时,由于没有控制点标校,帧间无法开展基于特... 视频卫星稳像是实现卫星视频高精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卫星姿态指向精度不足以及平台姿态稳定度不足等原因,通常需要引入基于图像配准的稳像技术以实现视频凝视的效果;然而在观测海上目标时,由于没有控制点标校,帧间无法开展基于特征点的配准,所以天基凝视视频相机在观测时经常会出现目标在像面上反复跳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海上多目标舰船检测的全局前景视频稳像GFVS(global foreground video stabilization)方法,构建高斯误差模型,通过优化后位置和原始位置的偏差修正像面错位,最后进行稳像视频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海上控制点不足时抖动图像难以配准的问题,得到更加稳定的凝视视频效果,应用吉林一号卫星星座采集的两组卫星数据进行验证实验,最终稳像的误差能够控制在0.9个像素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凝视观测 全局前景视频稳像 多目标优化方法 无特征点稳像 高斯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多层有限元模拟的二维压电材料的力电性能研究
17
作者 陈磊磊 王佳晨 +1 位作者 李帅 陈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6-54,88,共10页
该文采用直接多层有限元模拟(Direct multi-layer finite element,Direct FE^(2))方法,模拟非均质材料的力-电耦合问题。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并发多尺度分析方法必须依赖控制脚本进行宏-微观跨尺度信息传递的固有框架。首先,通过有限元的... 该文采用直接多层有限元模拟(Direct multi-layer finite element,Direct FE^(2))方法,模拟非均质材料的力-电耦合问题。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并发多尺度分析方法必须依赖控制脚本进行宏-微观跨尺度信息传递的固有框架。首先,通过有限元的控制方程和并发多尺度分析所需的Hill-Mandel均质化条件,推导出可直接实现宏观与微观信息实时传递的多节点约束方程。其次,将并发多尺度分析所需的宏观结构模型和代表体积单元模型合并为一个有限元模型,避免了在两个尺度之间的重复数据传输。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文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多层有限元模拟(Direct FE^(2)) 均匀化计算 压电结构 多点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速度输入法结构多点激励FPS支座隔震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浩霆 葛楠 +1 位作者 韩流涛 于建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受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场地效应的影响,大跨度结构的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非常复杂,且考虑多点激励下对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是结构工程抗震方向中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单层圆柱面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直... 受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场地效应的影响,大跨度结构的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非常复杂,且考虑多点激励下对大跨空间网格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是结构工程抗震方向中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单层圆柱面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直接位移法,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多点激励动力反应时程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在地震动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地震动多点激励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显著,需采取使用多点激励输入方式。不设置隔震支座时,多点激励下,支撑柱弯矩与剪力随波速的减小而明显增加,柱顶位移变小,中柱轴力略微上升。基础隔震时,各支撑柱柱顶内力与位移的分配较无隔震时存在差异。边柱的弯矩、剪力及轴力均小于中柱的相应值,但柱顶位移增加明显。柱弯矩减震效率保持在45%~75%,柱剪力减震效率保持在60%~85%;柱顶隔震时,能得到比基础隔震更高的隔震效率,且柱弯矩隔震效率高达90%左右,柱剪力隔震效率保持在85%~90%。柱顶位移显著减小,柱轴力比基础隔震时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架结构 多点激励 时程分析 FPS摩擦摆支座 大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方法
19
作者 宗敏 吴瑜 陈思雨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针对现阶段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方法。首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立体图像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其次,标定立体图像像素点和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OTSU多阈值分割... 针对现阶段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方法。首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立体图像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其次,标定立体图像像素点和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OTSU多阈值分割方法实现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交并比在83.6%~92.5%之间,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精度高、效果好、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数据 立体图像 层次化分割 OTSU多阈值分割方法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在珠江口盆地L区块的应用
20
作者 崔维 李欣 +3 位作者 叶云飞 王志红 牛聪 凌云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4-1202,共9页
珠江口盆地L区块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而周缘已钻井证实文昌组发育半深—深湖相烃源岩,此套烃源岩的发育规模是L区块资源潜力评价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总有机碳(TOC)含量,以研究区地化取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为基础,利用Δlog R法预... 珠江口盆地L区块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而周缘已钻井证实文昌组发育半深—深湖相烃源岩,此套烃源岩的发育规模是L区块资源潜力评价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总有机碳(TOC)含量,以研究区地化取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为基础,利用Δlog R法预测TOC曲线,并建立TOC曲线与敏感弹性参数间的关系,联合应用多属性约束的地震反演技术,以提高少井区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最终将对地化参数TOC的预测转变为对弹性参数的预测。依次从点、线、面、体四方面逐步实现烃源岩的剖面预测到空间展布特征的雕刻,并通过计算优质烃源岩的体积,实现对烃源岩的定量刻画。该技术被称为“点线面体”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或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L区块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预测的TOC含量与已钻井处的TOC值吻合度高,并且有效预测了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及中等烃源岩的发育规模及体积,为L区块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多属性约束地震反演 “点线面体”四步法 空间展布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