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分层滑模面的桥吊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
1
作者 唐辉腾 徐为民 +2 位作者 宋贤广 刘素琪 刘建国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桥式吊车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的欠驱动系统模型,其执行机构数少于自由度个数,并且桥式吊车系统模型的参数信息无法精确获得。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分层滑模面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桥式吊车系... 桥式吊车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的欠驱动系统模型,其执行机构数少于自由度个数,并且桥式吊车系统模型的参数信息无法精确获得。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分层滑模面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桥式吊车系统的参考模型,设计了一种移动分层滑模面以提高参考模型的暂态性能;然后,针对带有不确定性的桥式吊车系统,设计了一种带有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在模型参数信息无法精确获得时确保小车到达期望位置并消除负载摆角;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移动分层滑模面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水下航行器移动轨迹自动跟踪研究
2
作者 薛永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针对复杂运行环境扰动导致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研究船用水下航行器移动轨迹自动跟踪方法。构建船用水下航行器空间运动模型(包含运动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设计船用水下航行器移动轨迹自动跟踪控制器,其中主要包含自... 针对复杂运行环境扰动导致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研究船用水下航行器移动轨迹自动跟踪方法。构建船用水下航行器空间运动模型(包含运动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设计船用水下航行器移动轨迹自动跟踪控制器,其中主要包含自适应可变参滑模控制器与扰动观测器两部分,利用扰动观测器在复杂运行环境下未知扰动的准确观测;在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设计自适应可变参滑模控制器,滑模控制器构建误差滑模面的同时,在当前水下环境未知扰动估计结果的影响下获取预期的虚拟控制,并针对指数项趋近系数造成的周期振动问题,将指数项趋近系数转换为自适应可变参。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船用水下航行器移动轨迹自动跟踪过程中位置与速度的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移动轨迹跟踪 空间运动模型 控制器 误差滑模面 自适应可变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 被引量:36
3
作者 郑刚 李光耀 +1 位作者 孙光永 韩利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988-1992,共5页
引入响应面方法和遗传算法建立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方法。首先以等效拉延阻力为设计变量,通过均匀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提取适当的设计参数样本构造响应面近似模型,并不断优化响应面模型,获取最优等效拉延阻力;然后以最优等... 引入响应面方法和遗传算法建立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方法。首先以等效拉延阻力为设计变量,通过均匀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提取适当的设计参数样本构造响应面近似模型,并不断优化响应面模型,获取最优等效拉延阻力;然后以最优等效拉延阻力为约束条件,结合等效拉延阻力计算和小种群遗传算法反求拉延筋几何参数。整个反求过程采用等效拉延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避免有限元模型的网格重划分及由真实拉延筋模型引入的计算效率问题。数值算例表明,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方法可在设计兴趣域内快速寻优,有助于加快模具设计进程,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筋 参数反求 响应面方法 移动最小二乘 小种群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趋势面法识别微幅度构造的多参数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勇 马腾 +2 位作者 王玉 周路 周亚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6,共13页
微幅度构造是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七克台组油气成藏的有利构造带,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地震解释技术无法满足微幅度构造精细识别的要求。通过采用移动趋势面方法进行微幅度构造识别的反复试验及分析,并针对其拟合次数、采样间隔和影响半... 微幅度构造是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七克台组油气成藏的有利构造带,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地震解释技术无法满足微幅度构造精细识别的要求。通过采用移动趋势面方法进行微幅度构造识别的反复试验及分析,并针对其拟合次数、采样间隔和影响半径3个关键参数的优选方法及评价方式进行综合研究,选取二次拟合后认为,最高拟合度的采样间隔及两倍采样间隔的影响半径是移动趋势面法识别微幅度构造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该区微幅度构造的识别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及参数依据。葡北地区微幅度构造主要分布在鼻状构造背景的轴线及其东北部斜坡区,分布特征与钻井及油气分布区吻合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葡北地区 七克台组 微幅度构造 移动趋势面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响应面法的橡胶材料参数反求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军 成艾国 +1 位作者 宋凯 周泽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基于缓冲橡胶块的试验数据,选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和优化算法的反求方法来确定橡胶材料的参数。在此过程中不断比较仿真结果与试验值以寻求二者最接近的参数,并采用响应面法来减少仿真优化的计算量。结果表明... 基于缓冲橡胶块的试验数据,选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和优化算法的反求方法来确定橡胶材料的参数。在此过程中不断比较仿真结果与试验值以寻求二者最接近的参数,并采用响应面法来减少仿真优化的计算量。结果表明通过该法确定的材料参数能较准确地描述缓冲橡胶块的材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材料参数 反求法 移动最小二乘响应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的自适应响应面优化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姜丽萍 陈文亮 +2 位作者 王珉 刘玉琳 侯玉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156-3161,共6页
针对轻型自动化制孔系统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仅通过少量样本点的有限元分析,即可构建可靠的自适应响应面,避免了优化迭代过程中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大大提高了计算效... 针对轻型自动化制孔系统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仅通过少量样本点的有限元分析,即可构建可靠的自适应响应面,避免了优化迭代过程中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以飞机机身框间对接结构为例,构建了自适应响应面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给出了该典型结构的工艺参数推荐值。优化结果表明,压紧力大于和小于最佳值都会造成贴合面间隙过大,采用合理的压紧力是工艺实施的关键。最后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自动化制孔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移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婷婷 苏丽娟 +1 位作者 刘辉 朱晓峻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我国西部矿区普遍具有资源储量大、埋藏浅、覆岩结构简单等特点,采矿活动对地表影响明显。为研究神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变化规律,首先基于大柳塔矿22201工作面实测数据分析其地表动态变形规律,再采用神东矿区18个工作面的实测数据,获得... 我国西部矿区普遍具有资源储量大、埋藏浅、覆岩结构简单等特点,采矿活动对地表影响明显。为研究神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变化规律,首先基于大柳塔矿22201工作面实测数据分析其地表动态变形规律,再采用神东矿区18个工作面的实测数据,获得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分析地质采矿条件对地表移动参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神东矿区煤层开采地表沉陷速度快、衰退期短,最大下沉速度达643.3 mm/d,活跃期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99.05%;下沉系数与松散层采深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二次函数关系,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分别与(采高×开采速度)/(宽深比×基岩厚度)、基岩厚度×开采速度/(采深×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二次函数关系;边界角、裂缝角与松散层采深比呈正线性关系,移动角与基岩采深比成正比,与采高、开采速度成反比;基岩承载松散层荷载及松散层拱效应的变化是导致地表移动参数变化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对西部矿区地表破坏控制与治理、矿井生产安全保障及生态环境修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开采沉陷 浅埋煤层 地表移动规律 移动变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洼矿区房屋“超限”裂缝原因的探讨
8
作者 张风举 邹友峰 +1 位作者 郭增长 赵大申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49-54,共6页
梁洼煤矿西部的军营沟矿井开采时,在采用63的移动角图定的影响范围之外,部分建筑物仍旧出现了裂缝、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房屋的结构特征和房屋损害现象,指出了竹茂村房屋裂缝的原因,同时求得了梁洼煤矿军营沟矿井的移动角和边... 梁洼煤矿西部的军营沟矿井开采时,在采用63的移动角图定的影响范围之外,部分建筑物仍旧出现了裂缝、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房屋的结构特征和房屋损害现象,指出了竹茂村房屋裂缝的原因,同时求得了梁洼煤矿军营沟矿井的移动角和边界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 火成岩 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