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碎屑流对透过性柔性网的冲击动力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彬 苏立君 +1 位作者 肖思友 田红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
柔性网是防治滑坡碎屑流的重要拦挡结构,其透过性对碎屑流冲击动力学特征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基于离散元法,在不同来流Froude数和网径尺寸条件下,开展了碎屑流对透过性环形柔性网的冲击试验,建立了一种新型冲击力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 柔性网是防治滑坡碎屑流的重要拦挡结构,其透过性对碎屑流冲击动力学特征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基于离散元法,在不同来流Froude数和网径尺寸条件下,开展了碎屑流对透过性环形柔性网的冲击试验,建立了一种新型冲击力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网径尺寸和Froude数的增加,流动层颗粒从柔性网中通过的概率增加,死区稳定性降低,共同提升了柔性网的透过性;(2)当来流Froude数小于4时,碎屑流冲爬高度和冲击力对网径比并不敏感;在Froude数大于4后,随着柔性网对前端碎屑流透过能力增强,峰值冲击力时刻流动层直接传递到柔性网上的动量和死区的堆积质量降低,降低了流动层的冲击动力和死区的堆积静力;(3)提出的分析模型可用于分析和估算碎屑流作用在透过性柔性网上的峰值冲击力。研究结果为柔性网的网径尺寸优化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柔性网 冲击力 冲爬高度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大库水库影响区判别要点与特殊水库影响型式探讨
2
作者 何万通 张东升 +1 位作者 郭德存 张伟恒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水电工程水库影响区包括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岩溶内涝和采空变形影响区等6类,相关规范对其判别原则与判别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鉴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影响对象多样性,水库影响区判别地质工作中尚有一些认识有待统一。在多... 水电工程水库影响区包括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岩溶内涝和采空变形影响区等6类,相关规范对其判别原则与判别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鉴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影响对象多样性,水库影响区判别地质工作中尚有一些认识有待统一。在多座大型水电站水库影响区判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影响区判别中的要点进行了实例分析,并结合部分工程实例,对现有影响区类型之外的一些特殊水库影响型式如水库内涝影响区、水库泥石流影响的判定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水库区地质勘察 水库影响区判别 水库内涝影响区 水库泥石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sflow模型的青龙沟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朝正 吉锋 石豫川 《人民珠江》 2023年第3期17-22,60,共7页
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登陆,造成位于皖南中低山区的青龙沟暴发大规模台风暴雨型泥石流,为深入探究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运动特征,在查明青龙沟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高精度三维模型,计算非台风暴雨与台风... 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登陆,造成位于皖南中低山区的青龙沟暴发大规模台风暴雨型泥石流,为深入探究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运动特征,在查明青龙沟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高精度三维模型,计算非台风暴雨与台风暴雨2种工况,运用地表过程动力学数值分析软件Massflow进行泥石流运动特征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非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较快的前进速度,分别在600、100、1500、1600、1900 s运动至监测点j1—j5,龙头能在短时间内对沿途沟道及建筑物造成破坏;泥石流暴发过程形成3个主要堆积区,台风暴雨型泥石流最大堆积厚度分别为3.08、3.80、7.75 m,堆积面积分别为36324.4、3700.4、32279.5 m^(2),具有较大的高度影响范围、平面影响范围的特征,更易对工程建筑及居民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泥石流 运动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FEM耦合方法的泥石流冲击输电塔基础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于虹 李昊 +4 位作者 许标 张磊 汪大海 张志强 张贵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架空输电杆塔在泥石流的冲击下往往发生基础破坏甚至会造成杆塔倒塌。首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相... 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架空输电杆塔在泥石流的冲击下往往发生基础破坏甚至会造成杆塔倒塌。首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相耦合的三维数值方法模拟了泥石流对杆塔基础的冲击作用;在与相关模型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泥石流密度、黏度系数及初始速度条件下对输电塔基础的冲击力作用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石流初始速度的增加,冲击力峰值会随之增大;前排基础的冲击力峰值均大于后排基础;泥石流冲击过程特性受到泥石流密度和黏度系数影响。与稀性泥石流相比:黏性泥石流冲击基础后,基础下游真空区相对要小;此外,将数值模拟结果与Kwan冲击力公式及铁二院推荐的冲击压力设计公式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Kwan冲击力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出基础所受泥石流冲击力的平均趋势,最大预测误差低于30%,铁二院公式预测的稀性和黏性泥石流的冲击压力平均偏低分别约17%和28%。相关研究结果有望为泥石流频发区域输电塔基础的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FEM耦合方法 泥石流 输电塔基础 冲击力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8甘肃积石山地震诱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及建筑物破坏特征分析
5
作者 孙杲辰 陈涛 +5 位作者 代建波 朱熹育 兰官奇 刘玉屏 李龙 霍俞帆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地震诱发临近的青海省草滩村至金田村一带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通过震后现场调研、物源提取、现状台塬稳定性分析以及泥石流冲击力与砌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地震诱发临近的青海省草滩村至金田村一带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通过震后现场调研、物源提取、现状台塬稳定性分析以及泥石流冲击力与砌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并探讨泥石流成因、类别及泥流与建筑物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灾害成因为该区域台塬冬灌后标准冻深内土体震后液化导致台塬滑塌引起,液化后土体呈泥流状随现状沟道运移至沟口,并迅速扩散与建筑物发生强烈的冲击作用,泥石流的作用方向与建筑物受力面夹角为90°,深度达到2.8 m、冲击力达到6.4 kPa时,建筑物即发生剪切破坏而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s6.2级地震 泥石流灾害 土体液化 泥石流冲击力 砌体结构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体物性参数测试及冲击荷载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6
作者 于洋洋 赵士忠 +3 位作者 田洪雷 王洋 郑智勇 刘家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20-23,共4页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突发的特性和强大的冲击力对工程建设和人类生活构成巨大威胁。该研究主要针对泥石流堆积物材料参数及其冲击力特性进行深入探讨,对泥石流堆积物进行系列的冲击荷载试验。通过控制泥石流堆积物的物理参数...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突发的特性和强大的冲击力对工程建设和人类生活构成巨大威胁。该研究主要针对泥石流堆积物材料参数及其冲击力特性进行深入探讨,对泥石流堆积物进行系列的冲击荷载试验。通过控制泥石流堆积物的物理参数,如颗粒级配、密度和含水量,探究这些参数对冲击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石流堆积物的冲击荷载大小与其物理参数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泥石流堆积物冲击荷载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工程实践中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冲击荷载 试验研究 动力响应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法的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模拟及特征分析
7
作者 吴凤元 秦鹏飞 +1 位作者 李鑫超 赵子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目的 研究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速度、滑动距离、动能变化,为滑坡碎屑流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物质点法,以塔合曼和乱石包两个远程滑坡碎屑流工程实例为背景,对两个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 目的 研究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速度、滑动距离、动能变化,为滑坡碎屑流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物质点法,以塔合曼和乱石包两个远程滑坡碎屑流工程实例为背景,对两个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塔合曼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水平、垂直方向运动速度分布,内摩擦角对运动过程的影响,以及乱石包滑坡碎屑流铲刮效应对堆积形态、动能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两个滑坡碎屑流最终堆积形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塔合曼滑坡碎屑流随着内摩擦角从18°增加到33°,动能峰值降低71.4%,最终势能增加54.4%,滑坡碎屑流的能量耗散减小47.8%;在乱石包滑坡碎屑流实例的模拟中,速度云图呈现了滑体速度场的层状分布特征。结论 内摩擦角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过程影响十分显著;乱石包滑坡碎屑流的滑体在高速滑移阶段存在强烈的内部剪切作用,并且铲刮效应对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运动过程 物质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冲击刚性挡墙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8
作者 严彬彬 高歌 +1 位作者 刘新颖 邢爱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5,共10页
【目的】刚性拦挡结构是一种被用于减弱滑坡碎屑流致灾强度的工程措施。为研究碎屑流运动路径的坡度与碎屑流体积对于碎屑流冲击刚性拦挡结构的动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Fish语言开发不同形状的块体簇颗粒,并基于室内滑槽试验结果,开... 【目的】刚性拦挡结构是一种被用于减弱滑坡碎屑流致灾强度的工程措施。为研究碎屑流运动路径的坡度与碎屑流体积对于碎屑流冲击刚性拦挡结构的动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Fish语言开发不同形状的块体簇颗粒,并基于室内滑槽试验结果,开展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PFC^(3D)),探究滑坡冲击动力特性、冲击力、堆积形态与能量演变过程。【结果】能量演化过程和冲击力时程曲线结果显示:在整个滑坡过程中,摩擦耗能占总能量消耗的约80%;对于坡度为35°、40°、45°(H=15 cm)的碎屑流,峰值冲击力与残余堆积力的比值随着坡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1.064,1.380,1.538)。【结论】模拟结果表明:块体(clump)簇颗粒能够较好地被用于模拟颗粒的形状作用,为碎屑流冲击动力学的离散元模拟提供一定的参考;摩擦耗能是碎屑流发生时主要的能量耗散形式;坡度的增大会加快滑坡滑动进程,增大峰值动能,形成更大的峰值冲击力与残余堆积力;碎屑流体积的增大会增加坡度对于碎屑流运动能力的影响,使得堆积体在坡体与拦挡结构上的长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碎屑流 拦挡结构 离散单元法 数值模拟 冲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冲击挡桩的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吴博 杨晓洁 《河南科技》 202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滑坡-碎屑流在真实三维地形上的运动冲击过程及其堆积形态。【方法】使用PFC3D数值模拟重现模型试验,分析碎屑流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较高的挡桩能更有效地减缓冲击力,并减少碎屑流的运移距离和堆积长度;颗粒粒径或... 【目的】研究滑坡-碎屑流在真实三维地形上的运动冲击过程及其堆积形态。【方法】使用PFC3D数值模拟重现模型试验,分析碎屑流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较高的挡桩能更有效地减缓冲击力,并减少碎屑流的运移距离和堆积长度;颗粒粒径或体积增加时,碎屑流造成的冲击力会增大;挡桩所在截面颗粒冲击力大致呈正态分布,中部挡桩所受冲击力最大,往两侧冲击力逐渐减小。【结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碎屑流冲击力,可为后续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模型试验 PFC3D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综述
10
作者 曾浩楠 何沛建 +2 位作者 冯侠 贺华芹 廖茂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6期30-41,共12页
为推动泥石流冲击桥梁结构方向的深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围绕研究方法、泥石流冲击力、桥梁结构响应和结构防灾减灾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分析表明:1)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是当前研究泥石流冲击桥梁的主要方法,... 为推动泥石流冲击桥梁结构方向的深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围绕研究方法、泥石流冲击力、桥梁结构响应和结构防灾减灾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分析表明:1)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是当前研究泥石流冲击桥梁的主要方法,两者互为补充,为深入研究泥石流与桥梁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2)桥梁结构动力响应与泥石流流变参数和泥石流冲击力有关,三者呈一定映射关系;3)泥石流浆体与大石块对桥梁的耦合作用机理及综合影响尚未厘清,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4)主动和被动防护措施能有效削弱泥石流冲击力,降低桥梁风险。相关结论可为泥石流冲击桥梁结构明确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桥梁 冲击力 室内试验 数值模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玉曲河岸坡大型寒冻风化碎屑流的形成及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涛 马力刚 黄振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9期44-52,共9页
本文以玉曲河干流两岸14处规模较大的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布和堆积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相关河段水电工程开发(主要是选线选址)的影响。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地形测量、野外工程地质测绘... 本文以玉曲河干流两岸14处规模较大的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布和堆积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相关河段水电工程开发(主要是选线选址)的影响。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地形测量、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等,分析总结出本区寒冻风化碎屑流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堆积演变的过程,并结合其特征提出工程选线选址的建议。研究表明,区内大规模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是一种以冻融破坏为主的斜坡堆积体,主要受气候、地形(坡度和海拔)、岩性、构造和地震因素的综合控制。大型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具有规模大、分布范围广、成群发育、稳定性差、后缘形成区(物源区)持续风化剥蚀等特点,对流域相关工程建设选线选址具有重大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可供流域内水力发电、交通工程等的开发和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冻风化 碎屑流 影响因素 选线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及运动机制探讨 被引量:44
12
作者 郝明辉 许强 +2 位作者 杨磊 杨兴国 周家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7-132,共6页
滑坡-碎屑流由于高速、远程的特点常常引发灾难性事故,其复杂的运动机制导致预测致灾范围非常困难。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碎屑粒径、滑床糙率和挑坎对运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滑坡碎屑运动距离受控于前端碎屑,且随着碎屑... 滑坡-碎屑流由于高速、远程的特点常常引发灾难性事故,其复杂的运动机制导致预测致灾范围非常困难。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碎屑粒径、滑床糙率和挑坎对运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滑坡碎屑运动距离受控于前端碎屑,且随着碎屑的粒径增大而增加,增加滑床糙率、挑坎均可使碎屑的运动距离减小。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碎屑材料的力学特性探讨了滑坡-碎屑流出现流态化的原因和高速远程机制,即高速运动中颗粒间的作用力远小于完整岩体,因此颗粒间的"黏聚力"不能维持滑坡体的整体性,同时致使滑坡体与滑床接触的过程中传递至滑坡体内部的摩阻力减少,从而导致碎屑滑坡的远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运动机制 模型试验 流态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冲击桥墩动力相互作用物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东坡 陈政 +3 位作者 何思明 陈克坚 刘发明 李明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63-3372,共10页
在我国西部山区地震、地质活跃带,泥石流灾害对位于泥石流沟道、沟口等位置处的桥墩构成重大威胁。如何量化描述泥石流冲击桥墩的动力过程,是泥石流减灾领域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以泥石流灾害威胁成兰铁路沿线桥墩的工程背景为... 在我国西部山区地震、地质活跃带,泥石流灾害对位于泥石流沟道、沟口等位置处的桥墩构成重大威胁。如何量化描述泥石流冲击桥墩的动力过程,是泥石流减灾领域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以泥石流灾害威胁成兰铁路沿线桥墩的工程背景为基础,依托大型泥石流模拟系统,进行多组室内大比例泥石流冲击桥墩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泥石流流速、流深以及流体特征参数与泥石流冲击压力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冲击过程主要受到弗汝德数Fr和雷诺数Re两个无量纲数控制,稀性泥石流冲击压力主要控制参数为Fr,而对于黏性泥石流则同时有Fr和Re的影响;不论是对于峰值冲击力还是冲击功率谱,不同类型泥石流差别显著;在相同重度等条件下,稀性泥石流具有更大的冲击能量;此外,各种类型泥石流通过临界Fr线得到了本质上的区分。研究成果将为桥墩抗泥石流冲击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桥墩 冲击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泥石流冲击力信号处理 被引量:19
14
作者 唐金波 胡凯衡 +3 位作者 周公旦 陈华勇 朱兴华 马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3,共6页
对于防治工程的设计,泥石流冲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其冲击力的大小要准确地进行估计是很困难的,并且由于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很难在野外进行冲击力的测量。为了减小模型尺度带来的影响,利用大型水槽进行泥石流冲击力实验,并对得到的... 对于防治工程的设计,泥石流冲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其冲击力的大小要准确地进行估计是很困难的,并且由于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很难在野外进行冲击力的测量。为了减小模型尺度带来的影响,利用大型水槽进行泥石流冲击力实验,并对得到的冲击力信号进行小波降噪处理。通过比较降噪后重构的信号及降噪后的信号发现,降噪后的泥石流冲击力信号可作为液相浆体的冲击力过程线。对采集到的泥石流冲击力数据分析后发现,泥石流液相浆体的冲击力计算公式p=Kρfv2中的系数K接近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冲击力 小波分析 信号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浆体与大颗粒冲击力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曾超 苏志满 +1 位作者 雷雨 余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3-1930,1938,共9页
开展了密度为1 400-2 200 kg/m3的泥石流浆体、浆体与大颗粒混合流体的冲击力试验,获取了流速为2.8-4.9 m/s条件下31组冲击力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冲击力数据中的噪声信号,依据离散傅里叶变换(FFT)为基础的频谱分... 开展了密度为1 400-2 200 kg/m3的泥石流浆体、浆体与大颗粒混合流体的冲击力试验,获取了流速为2.8-4.9 m/s条件下31组冲击力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冲击力数据中的噪声信号,依据离散傅里叶变换(FFT)为基础的频谱分析结果,将低频泥石流浆体冲击和高频大颗粒冲击的临界频率值界定为2 Hz,实现了浆体和大颗粒冲击信号的分离。目前水动力学公式中待定系数α缺乏统一的确定方法,以不同地区157组泥石流观测和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待定系数?与流体Fr数的幂函数关系,形成可表征不同流态,且弱化尺度效应的浆体动压力计算公式。与泥石流浆体平滑信号相比,大颗粒冲击压力具有一定随机性。泥石流大颗粒冲击次数与频率随大颗粒的质量比增加而增大,其质量比从0.05增至0.21时,冲击总次数从1 305次增至2 838次,冲击频率从82次/s增至195次/s,且龙头段大颗粒的冲击频率高于后续泥石流体。测得大颗粒的压力约为60 k Pa,是相同密度和流速下浆体动压力的3倍。随着大颗粒比例的增加,上部1#和2#传感器测得大颗粒冲击频率增加量明显高于下部3#-6#。说明随着流体中大颗粒比例上升,颗粒物质多集中于泥石流上部或表层运动,也佐证了泥石流运动中大颗粒多集中在龙头顶部的认识。对大颗粒和浆体冲击规律的分析可为固液两相流运动机制研究和防治工程设计以及承灾体易损性定量评估提供合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固液两相流 浆体 大颗粒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水槽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小军 崔鹏 +1 位作者 贾世涛 李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3-88,103,共7页
在中国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一种包含了黏粒、粉粒、砂砾和砾石等组分的"宽级配弱固结土",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阻滞效应将导致泥石流的触发。基于上述认识,考虑斜坡坡度、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3个影响土体细颗粒迁... 在中国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一种包含了黏粒、粉粒、砂砾和砾石等组分的"宽级配弱固结土",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阻滞效应将导致泥石流的触发。基于上述认识,考虑斜坡坡度、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3个影响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因素,利用正交原理设计水槽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将细颗粒增量作为表征在人工降雨水槽实验中土体运移效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影响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3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原理设计的人工降雨水槽实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影响土体颗粒运移效应的诸多因素中,降雨历时是主要因素,以下依次是降雨强度、斜坡坡度;其中,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是土体颗粒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斜坡坡度的影响次之;细颗粒增量y与控制因素降雨强度x1与降雨历时x2可用y=(40.92-0.83x1-0.0045x21-8.12x31+81.26x2)/(1-0.42x1+619.8x2)统计关系式来描述。所得结果对土体细颗粒积聚迁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细颗粒运移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正交设计 水槽实验 细颗粒 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栅坝在泥石流防治中的应用——以汶川地震引发的烂泥沟泥石流治理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强 陈征宙 +2 位作者 刘裕华 张明瑞 曹东方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341-348,共8页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等地泥石流治理更为迫切。泥石流的暴发具有突发性,在防治工程中,相比实体坝而言,格栅坝是一种节省材料、稳定性更高的拦挡结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目前尚无成熟的格栅坝设计方法。本文参考梳齿坝的已有理论确定...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等地泥石流治理更为迫切。泥石流的暴发具有突发性,在防治工程中,相比实体坝而言,格栅坝是一种节省材料、稳定性更高的拦挡结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目前尚无成熟的格栅坝设计方法。本文参考梳齿坝的已有理论确定了支墩间距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已有实验资料提出了格栅坝格栅间距的计算公式,改变了以往不同坝体乃至同一坝内各横梁间距一致的计算方法。另外,因支墩间隔相对较小,以简支模式计算石块对横梁冲击力并不合适,本文基于固定梁模式重新推导了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简支梁模式比较,数值大了3倍。最后考虑坝体建成后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支墩、横梁及两侧翼墙的详细计算工况,并基于以上设计理论,对烂泥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的部分格栅坝进行了具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格栅坝 固定梁 冲击力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体黏度和级配颗粒组合条件下泥石流冲击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何晓英 唐红梅 陈洪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7-982,共6页
冲击特性是泥石流减灾及沟谷地貌演化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泥石流冲击试验模型并进行了5组液相浆体黏度(0,0.13,0.37,0.72,0.93 Pa·s)、5组固相比(0,0.02,0.04,0.08,0.16),5组固相颗粒粒径(0,0.075~0.2,0.3~0.5,0.8~1.0,1.3~1.... 冲击特性是泥石流减灾及沟谷地貌演化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泥石流冲击试验模型并进行了5组液相浆体黏度(0,0.13,0.37,0.72,0.93 Pa·s)、5组固相比(0,0.02,0.04,0.08,0.16),5组固相颗粒粒径(0,0.075~0.2,0.3~0.5,0.8~1.0,1.3~1.5 cm)组合下的泥石流冲击特性模型试验,将试验工况分为清水流、水石流与泥石流,采用小波理论对冲击荷载进行消噪并进行冲击荷载时程曲线及冲击荷载均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流冲击荷载均值为2.84 kPa;水石流冲击荷载均值与固相比及颗粒粒径大小呈正比,且固相比越大,水石流龙头冲击作用越小,颗粒粒径越大,冲击荷载变化幅度越大;泥石流时,随着浆体黏度、固相比及颗粒粒径增大,泥石流冲击力呈非线性增大,浆体黏度对泥石流冲击力影响明显,随着黏度的增大,不同颗粒粒径组合下泥石流冲击力均值分别为4.41,5.09,5.89,6.46,6.7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冲击特性 模型试验 浆体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冲击荷载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洪凯 鲜学福 +2 位作者 唐红梅 张玉萍 何晓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泥石流的能量转化主要集中于运动过程中,泥石流冲击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是其能量不断变化的综合表现。本文分析了泥石流能量转化过程及冲击荷载的紊流形态,并根据其脉动特性,将泥石流冲击荷载作为信号进行研究。以大型泥石流模型试验... 泥石流的能量转化主要集中于运动过程中,泥石流冲击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是其能量不断变化的综合表现。本文分析了泥石流能量转化过程及冲击荷载的紊流形态,并根据其脉动特性,将泥石流冲击荷载作为信号进行研究。以大型泥石流模型试验为基础,利用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将试验测取的泥石流冲击荷载映射为时间与频率的联合信号,得到同一时间9个频段内的能量强度。从冲击荷载的能量分布可以看出,稀性泥石流95%以上的波动能集中在低频段内(0~6.25Hz),从而为深入研究泥石流冲击机制及防治结构动态荷载设计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冲击荷载 小波 时频分析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地震触发大岩崩滑坡-碎屑流特征与运动过程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卸文 顾成壮 +5 位作者 牛彦博 梁敬轩 潘聪 吴建利 林晋辉 陈定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0-598,共9页
"4·20"芦山强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崩塌、落石为主,滑坡较不发育,且规模小.但在天全县老场乡大庙村大岩崩却形成了地震灾区唯一一处大规模滑坡:在地震作用下,沿大岩崩单薄山脊两侧各约35.2万和42.0万m3的强风化白云质灰... "4·20"芦山强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崩塌、落石为主,滑坡较不发育,且规模小.但在天全县老场乡大庙村大岩崩却形成了地震灾区唯一一处大规模滑坡:在地震作用下,沿大岩崩单薄山脊两侧各约35.2万和42.0万m3的强风化白云质灰岩岩体高位、高速滑出,分别沿两侧高速运动,左、右侧沿途分别滑行约504和740 m后与各自主沟道形成撞击爬坡,在春尖窝沟左岸和干沟头主沟右岸爬高分别约35和26 m.随后又各自顺沟而下(沿春尖窝沟滑行763 m,沿干沟头沟滑行409 m),并在干沟头沟撞击点下游409 m处交汇,交汇后由于坡道较缓运动约223 m后停止,在主沟和春尖窝沟各形成8 000和600 m3的小堰塞湖,沿沟因无保护对象而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测绘、勘探等手段,对大岩崩滑坡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滑坡发生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滑源区陡峭单薄山脊的地形条件、风化破碎的白云质灰岩岩体和有利的结构面组合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芦山7.0级地震对滑源区的震动效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0”芦山地震 大岩崩滑坡 远程滑坡-碎屑流 运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