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构想和成果展望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平仓 丁文峰 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中国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发生频繁,但因山洪灾害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在主要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不能适应当前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要。如何精准预报局地强降雨,研发山洪监测技术体系,提炼山洪灾害动态多预... 中国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发生频繁,但因山洪灾害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在主要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不能适应当前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要。如何精准预报局地强降雨,研发山洪监测技术体系,提炼山洪灾害动态多预警指标,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如何研发因地制宜的山洪灾害预报模型,搭建风险评估平台,构建山洪灾害防御模式,提高山洪灾害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前山洪灾害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凝练如下3个关键研究目标:1)理清山洪灾害动力过程,建立山区局地暴雨预报模型和山洪动态模拟模型;2)研发构建山洪多要素立体监测技术与体系,实现山洪灾害预警与风险评估信息的实时动态传输与发布,解决山洪洪峰流量预报精度不高、预警期和应急抢险处置时效短等问题;3)构建多层次、多目标的山洪灾害动态预警与风险评估平台,提炼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模式,并示范推广。通过研究实现以下创新:1)从揭示诱发山洪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形成机理入手,研发山区短时临近暴雨预报技术,提高山区致灾洪水暴雨预报精度,有效延长山洪灾害预警期。2)通过研究多源遥感、雷达、微纳感知、智能识别等山区雨洪监测数据采集技术与适应、实用稳定的传统技术集成与融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山洪多要素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实现技术创新,延长山洪预警期。3)通过解析山区暴雨洪水-灾变响应过程,阐明暴雨山洪形成过程及致灾动力机制,构建基于降雨预测和土壤含水量动态监测的山洪过程动态模拟模型,提高山洪灾害预警准确性与可靠性。4)以山区洪水的运移过程为切入点,建立山洪灾害多指标预警模型,研发山洪灾害实时动态分级预警技术,有效延长灾害预警期,提高应急抢险应对处置时效。基于以上内容,为目前实施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改造升级完善布局建设,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山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立体监测 动态预警 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市山洪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姗姗 周新志 雷印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0-153,158,共5页
随着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规模的扩大,提高省、市、县三级应急联动能力,提升防灾科学管理水平成为重要课题。针对乐山市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展示了四级山洪灾害数据共享汇集关系并分析各模块的工... 随着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规模的扩大,提高省、市、县三级应急联动能力,提升防灾科学管理水平成为重要课题。针对乐山市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展示了四级山洪灾害数据共享汇集关系并分析各模块的工作机制;同时,对数据信息采集共享子系统、信息查询及监测子系统、预警响应跟踪子系统、移动工作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查询、监控预警等功能以及具体实现进行了重点阐述。所述预警系统体系完整,为市级山洪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市 山洪灾害 预警系统 信息监测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源软件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静 张鹏 严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软件(包括ArcGIS、SQL Server、Window Server等)及其开发工具价格昂贵的问题,为降低系统软件费用,提出采用开源软件来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方法。给出了基于开源软件的山洪灾害监测... 针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软件(包括ArcGIS、SQL Server、Window Server等)及其开发工具价格昂贵的问题,为降低系统软件费用,提出采用开源软件来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方法。给出了基于开源软件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构建与实现。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大幅降低了系统软件费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开源软件 GRASS MAPSERVER WEBGIS B 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山洪监测站网布设方法研究——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培生 雷声 +2 位作者 许小华 王小笑 付佳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37,53,共5页
监测站网是获取区域尤其是复杂山区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在分析站网布设相关研究现状和站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锥体法分析满足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需求的站点总数,采用风险潜势关联法优化站网的空间分布。前... 监测站网是获取区域尤其是复杂山区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在分析站网布设相关研究现状和站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锥体法分析满足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需求的站点总数,采用风险潜势关联法优化站网的空间分布。前者着眼于降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后者侧重于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及沿河村落的预警需求。以此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江西省铅山县监测站网布设合理性,结论表明需在关联性较弱且危险区人口较多处新增监测站点以满足监测预警需求。研究成果对监测站网的建设和调整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监测站网 站网布设理论 调整优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