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电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惠宇 朱丽芳 +1 位作者 谢冬玲 李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疗法能否增加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效果。方法1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早期是否接受电针治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疗法能否增加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效果。方法1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早期是否接受电针治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脑梗死早期接受10-14d电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进入研究时和1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组FMA两次评定分别为(30.4±10.3)、(78.5±34.9),对照组分别为(31.6±11.2)、(60.5±23.8),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电针治疗结合恢复期运动再学习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运动再学习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曲斯伟 朱琳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和针对上肢功能恢复的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2次/d,30 min/次,5 d/周,共6周。给予联合组患者6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2次/d,20 min/次,5 d/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功能评定。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上肢FMA和ARAT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分比(10±3)分和(10±2)分比(8±2)分(t值分别为3.503和3.244,均P<0.01);MB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能有效改善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 康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再学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对脑梗死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余茜 李晓红 +8 位作者 黄林 覃波 程明 彭兴铺 段小东 李怡 李雨峰 许嘉 肖宗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9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接受运动再学习训练)和对照组(47例,未训练),比较12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Meye... 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9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接受运动再学习训练)和对照组(47例,未训练),比较12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指标,观察在运动功能改善的同时ERPP300是否有改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ERP正常对照。结果观察组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ERPP300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波幅明显增高(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的ERPP300比较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对ERPP300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梗死 运动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方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天民 贾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RP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法(PNF),MRP组采用MRP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RP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法(PNF),MRP组采用MRP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但MRP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惠宇 朱丽芳 谢冬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运动想像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治疗,运动想像组同时采用运动想像训练。治疗...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运动想像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治疗,运动想像组同时采用运动想像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运动想像组FMA评定分别为(17.43±5.98)、(27.22±6.18),对照组分别为(18.36±6.23)、(24.58±5.88);运动想像组MBI分别为(48.86±8.78)、(75.96±9.48),对照组分别为(47.98±6.65)、(67.52±9.54)。运动想像组患者FMA及MB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有利于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运动想像 运动再学习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尤桂杰 叶超群 史清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8-100,共3页
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和易化技术对两组情况相似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有显著提高,但运动再学习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易化技术组,... 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和易化技术对两组情况相似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有显著提高,但运动再学习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易化技术组,为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运动再学习疗法 易化技术 下肢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联合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873-2876,共4页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的连续性,促进病人康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的连续性,促进病人康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再学习(MRP)和模拟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比较两组病人训练前、训练4周后、随访3个月的肢体功能评分(FMA)及末次随访时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结果]训练4周后和随访3个月时两组病人上下肢FMA评分较训练前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病人的步行速度较训练前增加,患侧支撑相比例较训练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随访3个月时SS-QOL总分为(69.74±21.35)分,高于对照组(57.30±16.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联合模拟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疗法 运动再学习 双跑带运动平板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秦大伟 郭天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72-373,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obath提出的促进技术,康复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进...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obath提出的促进技术,康复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前后两组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但训练后组间比较,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 脑卒中 下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