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同运动诱发电位预警标准对颈椎及胸椎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减压术后运动功能的预测作用 |
李莉
李欢
陈凯
刘佳
沈文文
王雨晴
吴秀芳
白玉树
李强
刘建民
|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临床研究进展 |
孙申
黄绍强
梁伟民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
3
|
面神经ENoG和MEP检查在面肌麻痹诊断及预后方面的应用 |
高志强
王直中
汤晓芙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6
|
|
|
4
|
不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影响 |
李彩霞
徐振东
梁伟民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5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增强现象的TMS-MEP研究 |
侯鹏飞
蒋曼丽
任粹萍
冯爱君
许友清
陈先文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6
|
时间间隔对持续性θ爆发刺激预调控间歇性θ爆发刺激诱导运动皮质可塑性的影响 |
耿阿燕
王庆雷
沈俊帆
朱仕哲
季盼盼
王彤
郭川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的效果 |
王潇珺
王哈妮
俞红
李元梅
周煜达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8
|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 |
李南京
郝立夏
许鹏
|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基于脑机接口的脑血管病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
桑振华
薛司洋
魏宸铭
武剑
|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双任务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
邹聪聪
王潇珺
马锦蓉
鲁商波
丁勇
王哈妮
宋建飞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SEP联合MEP监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
郭余大
戴寒英
陈立科
文婷
戴祺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
12
|
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后即刻监测运动诱发电位基线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
郑伟
李娜
刘磊
刘松涛
周海
刘杰
胡正权
王立伟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帕金森病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点及其与姿势平衡障碍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 |
王阳
张赛
郝永慈
朱希恩
郎依琳
顾平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4
|
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与感觉、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
杨世宁
马将
李红
郭立颖
刘先莹
张莉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5
|
轻度创伤型大鼠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HIC值等效研究 |
王国祥
朱林娜
王讯
陈秋菊
熊涛
罗庆航
于佳
许竞毓
尹志勇
刘盛雄
|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6
|
体感诱发电位联合运动诱发电位在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刘海雁
朱泽章
史本龙
邱俊荫
邱勇
马正良
顾小萍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
17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
刘慧华
燕铁斌
刘非
陈月桂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
18
|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护在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 |
刘新宇
王芳
原所茂
翟永华
郑燕平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19
|
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
陈纯
王淳
张标
廖断修
刘平
付秀全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5 |
11
|
|
|
20
|
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
黄霖
赵敏
王鹏
陈铿
蔡兆鹏
唐勇
叶记超
胡旭民
沈慧勇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