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derson's Cognitive Theory and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Lu Wenpe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28-231,共4页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addres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theory can extend to describe learning strategies as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 Theoretica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addres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theory can extend to describe learning strategies as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Anderson’s production systems cover a broader range of behavior than other theories, including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oral and written texts as well as comprehension, problem solving, and verbal learning.Thus Anderson’s cognitive theory can be served as a rationale for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s cognitive theory Anderson’s production systems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虚拟情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语篇认知与情绪动机的效用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露 方璐 尚俊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8,共8页
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汉语二语学习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旨在探究游戏化虚拟情境对国际中文学习者的语篇认知水平和情绪动机的影响。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了65名学习者在游... 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汉语二语学习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旨在探究游戏化虚拟情境对国际中文学习者的语篇认知水平和情绪动机的影响。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了65名学习者在游戏化虚拟情境和常规做题情境下的基础词汇、语篇理解、语言交流意愿和语言学习焦虑的前后测的分数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基础词汇和语篇理解方面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词汇和语篇理解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前测。在情绪动机方面,实验组在游戏化虚拟情境中的语言学习焦虑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研究为数字化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虚拟情境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二语习得 语篇理解 游戏化学习 情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归属与理念 被引量:14
3
作者 秦丽莉 王绍平 刘风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构建能力、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我们以论证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为基础,探讨其核心研究理念,旨在为当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语言学 二语习得研究 外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田成泉 郭坤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6,共3页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D·rnyei以心理学派、社会文化学派等动机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动机理论研究推进和深化,提出一种新的动机概念框架——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指向性动机流,对大学...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D·rnyei以心理学派、社会文化学派等动机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动机理论研究推进和深化,提出一种新的动机概念框架——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指向性动机流,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动机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动机理论研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指向性动机流 大学英语教学 动机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习得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小兵 王功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5,共8页
本文通过对1977年以来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的475篇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等方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探讨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促进该领域研究... 本文通过对1977年以来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的475篇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等方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探讨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新发展进行一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 语音习得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语界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20年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士法 崔涛涛 罗小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5-27,132,共13页
工作记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国内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近20年(1996—2015)发表的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对国内外语界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归纳。... 工作记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国内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近20年(1996—2015)发表的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对国内外语界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归纳。就研究方法来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6—2007年主要以理论介绍、引进以及文献综述为主;2008—2015年主要将西方理论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从第二语言理解、产出和理解产出一体3个维度对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进行研究,涉及工作记忆与词汇习得、语法/句法习得、阅读/篇章/句子理解、听力理解等7个方面。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内的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第二语言习得 研究现状 研究不足 发展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勃然 赵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本文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缘起、传统二语习得的研究缺陷以及动态系统理论的介入,依据二语习得总系统及三个子系统(语言、学习者和环境)框架,对近十年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分类解析,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及方法上... 本文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缘起、传统二语习得的研究缺陷以及动态系统理论的介入,依据二语习得总系统及三个子系统(语言、学习者和环境)框架,对近十年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分类解析,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及方法上的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内容上提升理论内涵,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外语发展模型,从方法上改善研究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系统理论 二语习得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与对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明 吕嵛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87,共5页
运用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结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对外国人学汉语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予以一定解说。
关键词 巴甫洛夫 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第二语言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文 甘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5-83,共9页
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西方心理学界关注,然而用以指导二语习得研究却始缘于1985年Frawley和Lantolf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的"Second Language Discourse:A Vygotskian Perspective"。本研究从调节理... 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西方心理学界关注,然而用以指导二语习得研究却始缘于1985年Frawley和Lantolf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的"Second Language Discourse:A Vygotskian Perspective"。本研究从调节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理论等视角对25年以来西方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引导国内学者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理论下二语习得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发展需要将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学原理结合,以全面、动态地指导二语习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二语习得 调节理论 最近发展区 活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语法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理论、目标与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成 魏本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生成语法研究自然语言所共有的自然语法规则;二语习得研究是要揭示二语习得的性质、过程和机制。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目标、对象和方法不同。生成语法对二语习得研究的适用性在于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二语习得的研... 生成语法研究自然语言所共有的自然语法规则;二语习得研究是要揭示二语习得的性质、过程和机制。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目标、对象和方法不同。生成语法对二语习得研究的适用性在于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二语习得的研究,以揭示二语习得的性质、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语法 二语习得研究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中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8
11
作者 戴运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106,70,共6页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中与交互作用有关的语言习得理论的分析,指出交互在二语习得的输入、反馈、输出阶段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Krashen的输入假设,Long的交互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是二语习得中交互作用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ACT理...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中与交互作用有关的语言习得理论的分析,指出交互在二语习得的输入、反馈、输出阶段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Krashen的输入假设,Long的交互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是二语习得中交互作用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ACT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构成交互作用的次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输入假设 交互假设 输出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学业浮力: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议题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宏刚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学业浮力是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在积极心理转向背景下的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学业浮力研究能够有力推进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增强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为提升学习者学习质量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从总体趋... 学业浮力是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在积极心理转向背景下的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学业浮力研究能够有力推进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增强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为提升学习者学习质量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从总体趋势、研究方法及主题特点三方面对2008—2020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未来相关研究应当多关注积极心理学视角和生态学视角,借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注意研究设计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习者学业浮力 二语习得 个体差异 跨学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语言接触经典案例MLE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素琼 黄千智 何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1-186,共6页
多元文化伦敦英语(简称MLE)是二十世纪后期在伦敦内城工人阶层社区年轻人群体中出现的一种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新方言变体,保罗·柯斯威尔在MLE项目研究中首次提出该概念。MLE起源具有多样化特征,说话人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最有可... 多元文化伦敦英语(简称MLE)是二十世纪后期在伦敦内城工人阶层社区年轻人群体中出现的一种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新方言变体,保罗·柯斯威尔在MLE项目研究中首次提出该概念。MLE起源具有多样化特征,说话人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最有可能是由于语言接触和第二语言群体习得的结果。MLE研究被称为关于城市接触方言的经典案例。关于MLE新方言变体的研究对制定合理的语言规划和政策、提高少数群体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语言变体 研究影响 语言接触 第二语言群体习得 移民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建勤 《汉语学习》 2000年第3期61-68,共8页
本文试图对量词误用用例的两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提出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文章主要探讨中介语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关系 ,强调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的重要性。此外 ,文章还讨论了与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方法相关的具体方法 ,如中介语语... 本文试图对量词误用用例的两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提出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文章主要探讨中介语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关系 ,强调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的重要性。此外 ,文章还讨论了与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方法相关的具体方法 ,如中介语语料的收集以及分析的方法等问题。文章强调 ,中介语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领域 ,不能简单地套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中介语研究必须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中介语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顺应论与二语习得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吴增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为二语习得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概述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该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二语习得 语言选择 语言使用 VERSCHUEREN 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英语任务式语法教学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春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任务式语法教学。任务式语法教学可以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
关键词 任务式语法教学 课堂教学研究 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视阈中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佳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9-83,共5页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词汇教学是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词汇教学是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二语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二语习得 隐喻理论 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动力学与语言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武江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46-149,共4页
非线性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混沌和复杂性是它的两个重要理论,语言系统本身也是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主要从二语习得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对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预测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 非线性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混沌和复杂性是它的两个重要理论,语言系统本身也是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主要从二语习得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对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预测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将是未来语言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二语习得 语言系统 语言理解 成就 未来 非线性动力学 非线性动力系统 混沌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动机 被引量:6
19
作者 华厚坤 赵海洪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1期83-86,96,共5页
学习动机在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是预测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与之相关的最主要因素有: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动机的强度以及特定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的动机。外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 学习动机在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是预测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与之相关的最主要因素有: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动机的强度以及特定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的动机。外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其学习动力的不断加强,帮助他们学好第二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学习者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课堂二语习得研究动态(2010-2019)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亚妮 杨连瑞 杨向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5-41,80,共18页
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子域,课堂二语习得研究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定量内容法,选取2010—2019年在Language Learning、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Applied Linguistics和TESOL Quarterly 4种主要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上刊发的... 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子域,课堂二语习得研究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定量内容法,选取2010—2019年在Language Learning、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Applied Linguistics和TESOL Quarterly 4种主要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上刊发的课堂二语习得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总体趋势、研究视角、研究热点、研究方法4个层面进行了述评。研究结果显示:(1)国外课堂二语习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呈曲折变化趋势;(2)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占主导,社会认知理论范式下的探索日趋增多;(3)教学法、课堂互动、反馈、学生身份成为研究热点;(4)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定性研究方法使用频繁,混合研究不断增多;纵向研究的占比较高,并出现跨截面研究;受试以大学生为主,并逐渐呈现出向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以及师生结合扩展的趋势。未来的课堂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将更加科学化,研究内容凸显信息化,研究对象呈现多样化和交互性。希望本文对我国的课堂二语习得研究选题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二语习得 研究视角 研究热点 研究方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