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中的“五育并举” 被引量:19
1
作者 查萍 梁凤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视角来看,“五育”中的体育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教育和学科,它在功能上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有着深刻内在的结构性联系,因此它具有与其他“四育”可以深入融合共育的广泛可能性。鉴于推进“五育并举”过程中会遇到的结构性障碍与困难,分别提出了体育与其他“四育”并举并进的途径与方法,推进体育成为“五育并举”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发展阶段 全面发展 教育方针 德智体美劳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滕飞 蒋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2,共5页
当前,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困境阻滞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源自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缺失及其教育的缺场。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重任,应从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绿色文化、保障... 当前,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困境阻滞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源自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缺失及其教育的缺场。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重任,应从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绿色文化、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开展以生态自然观、生态劳动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为内容的新时代生态德育,这既是破解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绿色大学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德育 绿色大学 生态劳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孟万金 姚茹 +1 位作者 苗小燕 张冲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45,共6页
新时代要求平衡充分发展,落实到教育,就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平衡... 新时代要求平衡充分发展,落实到教育,就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平衡充分发展亟须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从历史根基、科学依据、基本原则、组织实施四方面对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作系统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 学校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背景下高考内容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2
4
作者 巫阳朔 赵轩 +1 位作者 赵静宇 郭学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指导,深化内容改革是高考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和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019年,高考开始实施“五育并举”的实践探索。对高考内容改革的调研显示,改革为高中师生所认可,对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发挥了重...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指导,深化内容改革是高考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和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019年,高考开始实施“五育并举”的实践探索。对高考内容改革的调研显示,改革为高中师生所认可,对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考深入贯彻“五育并举”,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贯穿考试的全领域、全过程。坚持高考核心功能,健全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科学设计高考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四翼”考查要求,以情境为考查载体,大力改进试题设计方式方法,引导高中教育教学向全面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内容改革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语境下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理路探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蔡广 龚正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大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是"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需结合自身特点与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确立价值秩序并调适实现机制。研究认为以珍爱生命为起点,以善良美德为... "大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是"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需结合自身特点与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确立价值秩序并调适实现机制。研究认为以珍爱生命为起点,以善良美德为最终目标,以体育的公平正义为特色,以诚实守信为基点,以思想自由为创新路径,方能顺利实现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德育 价值秩序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助力“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建构的理论审视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婵 谭飞 王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2-727,共6页
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使命面前,从新时代教育政策文本入手,对中国武术助... 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使命面前,从新时代教育政策文本入手,对中国武术助力和服务"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目标实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与阐释。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可以具有"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资源。其所内涵着的"育德"教育、"智识"教育、"育体"教育、"美育"教育和"育劳"教育的教育内容,可以助力和服务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建构。进而提出,发掘和建构中国武术服务全面育人的教育价值和体系,应成为新时代国家教育确立"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工作方法之后,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服务 德智体美劳 体系目标 理论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祝大鹏 陈明辉 叶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28,共6页
通过对479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在意向、判断和行为上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情景和一般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 通过对479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在意向、判断和行为上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情景和一般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存在显著差异;(2)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体育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行为以及一般情景中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体育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3)身体对抗性项目大学生在体育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行为以及亲社会道德行为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身体对抗性项目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上显著低于非身体对抗性项目大学生;(4)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体育道德对一般道德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大学生 体育道德 一般道德 道德意向 道德判断 道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理念、内涵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20
8
作者 邹吉权 刘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2,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视过去十余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党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视过去十余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党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和割裂等问题。必须深入探究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渊源,明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与高职特点,厘清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进而系统构建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从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课堂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德智体美劳五育 立德树人 通识课程 课程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41
9
作者 张洋 魏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0,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方法对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难点及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认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化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完善体育育人价值的人文需要、优...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方法对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难点及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认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化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完善体育育人价值的人文需要、优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内涵需要;但却面临体育院校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理论基础和认识水平不足、元素资源挖掘和实践路径创新不足、量化考核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不足等难点,据此提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路径:注重提升体育院校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深入挖掘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科学设计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教育原点:小学在线教学的成效、问题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宁本涛 高欣秀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51,共6页
我国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近三个月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成为各地教育部门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首选方式。该文对我国六省市地区的近7万名小学生、小学生家长和小学教师展开了实证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小学在线教学解决了疫情期间“... 我国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近三个月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成为各地教育部门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首选方式。该文对我国六省市地区的近7万名小学生、小学生家长和小学教师展开了实证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小学在线教学解决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这一现实困境,的确具有一定成效,但由于小学生自律性差、教学平台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良莠不齐等原因使得我国小学在线学习的成效不容乐观,更不能夸大。从教育原点视角审视了小学大规模在线教学引发的深层社会问题、对教师、学生、家长带来的压力挑战、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衔接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持续加强乡村弱势地区小学网络数字资源建设,大力提升教学主体的信息融合素养,进一步加强基于信息化的家校合作关系,构建“互联网+”的网络化健康教学环境,将线上教学和线下学习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高效融合教学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在线教学 有效性 教育原点 五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立慧 李瑞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回溯中国现代德育美育元研究的发生历程,美育思维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以近现代历史语境下德育美育关系的理论梳理为基点,分别论析德育与美育在美学意义上的若干同构性,美育思维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要义和应用价值,高校德... 回溯中国现代德育美育元研究的发生历程,美育思维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以近现代历史语境下德育美育关系的理论梳理为基点,分别论析德育与美育在美学意义上的若干同构性,美育思维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要义和应用价值,高校德育美育思维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具备了理论上的必然性和实践上的适行性,与此同时,二者间的审美同构性和文化复归性必将更好达成高校德育的完整化多边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美育思维 审美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理工科高校舞蹈教学美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蓓蓓 李晓庆 +1 位作者 韩晶 刘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63-64,共2页
舞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舞蹈教学美育功能的实现,要增强舞蹈教学的形象性,提升舞蹈教学的愉悦性,突出舞蹈教学的立体性,体现舞蹈教学的时代性,普及舞蹈美育的大众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强学生的体验性,拓展... 舞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舞蹈教学美育功能的实现,要增强舞蹈教学的形象性,提升舞蹈教学的愉悦性,突出舞蹈教学的立体性,体现舞蹈教学的时代性,普及舞蹈美育的大众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强学生的体验性,拓展舞蹈文化的渗透性,突出教学观念的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 舞蹈教学 美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被引量:244
13
作者 冯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共10页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融合",建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确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实然处境与应然进路 被引量:20
14
作者 沈军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7,共4页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抓手。大学劳动教育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课堂和社会的有效联通、认识和实践的最佳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互为支撑,也将成为技能提升和价值观培育同时并举的重要教育类型。加强大学...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抓手。大学劳动教育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课堂和社会的有效联通、认识和实践的最佳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互为支撑,也将成为技能提升和价值观培育同时并举的重要教育类型。加强大学劳动教育应该克服目前尚存的思想认识、制度确立和运行机制上的缺陷;应该做好顶层设计,设置好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应该根据学校及其专业特点,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应该加强政策支持,促使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陆根书 李运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共8页
加强高校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大现实需要。当前,高校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存在价值取向偏差、评价指标单一、多主体协同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以及持续改进质量文化尚未形成等问题。课程... 加强高校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大现实需要。当前,高校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存在价值取向偏差、评价指标单一、多主体协同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以及持续改进质量文化尚未形成等问题。课程是高校开展德体美劳教育的核心载体,课外活动是内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德体美劳教育活动。为推进高校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改革,应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学生四类主体的协同作用,聚焦课程与活动两个场域,借鉴CIPP评价模型,从总体规划、综合改革、发展目标、学生发展需求等四个方面对情境要素进行评价;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设施条件、组织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对输入要素进行评价;从价值感、热情度、清晰度、活跃度、师生关系、内容广度、考试考核、材料与练习、总体反馈等九个方面对过程要素进行评价;从实施影响、成本效益、可持续性、可推广性四个方面对产出要素进行评价。为推进这一过程性评价的落实,高校应充分关注德体美劳过程性评价伦理、加强德体美劳教育投入、注重提升教师评价素养以及引导学生主动深度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体美劳 过程性评价 CIPP模型 评价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 被引量:65
16
作者 冯建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8,46,共12页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明确"落实什么"和"如何落实",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立德树人以德为引领,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首先从...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明确"落实什么"和"如何落实",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立德树人以德为引领,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首先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开始,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其次聚焦学校教育系统,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育人机制,聚焦学校工作,构建学校各要素整合的育人机制,实现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后落实于学科教育,贯穿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之中,构建学科育人的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全面发展 落实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意涵流变、逻辑遵循与路向建构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健婷 万蓓 詹麒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3,共5页
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素质结构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意涵因时而变,具有了“超美育”“大美育”等时代性新特征,并催生了价值引领、赓续中华美育精神及多元协同的... 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素质结构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意涵因时而变,具有了“超美育”“大美育”等时代性新特征,并催生了价值引领、赓续中华美育精神及多元协同的现实需求。实践中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赋意下的高校美育意涵拓展,坚持价值引领与审美独立归一、聚焦学科融合视域贯彻“大美育”理念原则,从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校园美育空间建设及高校美育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着手,建构起新时代背景下富于民族性的中国特色高校美育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美育 意涵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育德”:“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鸿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4,共5页
高校美术课程作为美育与德育融合实践的课程,通过美育发挥德育的作用,可以实现“以美启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然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实现德育与美育融合还面临着“融合意识”淡薄、“融合措施”缺失、融合过程中“融而不合”... 高校美术课程作为美育与德育融合实践的课程,通过美育发挥德育的作用,可以实现“以美启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然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实现德育与美育融合还面临着“融合意识”淡薄、“融合措施”缺失、融合过程中“融而不合”等问题。构建“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以美育德”新生态需要多方发力,树立并强化“融合意识”;多措并举,制定切实可行的“融合措施”;多管齐下,着力解决融合过程中的“融而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以美育德 五育融合 “以美启善” “以美启真” “以美怡情” 融合意识 融合措施 融而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改革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关联——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海峰 朱沛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7,44,共9页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对全国“高考改革问卷调查”中经历过新高考大学生的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高考试卷应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认同度较高,但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考试卷中增加智育考核对体现德智体美...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对全国“高考改革问卷调查”中经历过新高考大学生的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高考试卷应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认同度较高,但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考试卷中增加智育考核对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正向影响能力最强,其次依次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考核;高考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且综合素质评价正向影响高考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效果的能力强于选科制度。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建议正视高考试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限度,稳步增加跨学科、开放探究题目和注重考核实践能力;重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生涯辅导,增强选科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拓展综合素质评价的个性化空间,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德智体美劳 高考改革问卷调查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视野中全面发展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建军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3期1-5,25,共6页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真善美人格完美统一的要求,为生命发展所设计,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偏离生命,疏远甚至遮蔽生命。因此,必须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置于生命的视野中进行反思和重构,寻...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真善美人格完美统一的要求,为生命发展所设计,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偏离生命,疏远甚至遮蔽生命。因此,必须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置于生命的视野中进行反思和重构,寻找教育的生命"家园",走向教育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教育 生命教育 美育 道德教育 智育 生命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