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8
1
作者 汪长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4,共12页
当前,科学家精神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实践样态与理论样态之间出现功能性偏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不畅、弱化科学家精神育人力度,内涵揭示话语质感不够、降低科学家精神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学方式不够鲜活、影响科学... 当前,科学家精神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实践样态与理论样态之间出现功能性偏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不畅、弱化科学家精神育人力度,内涵揭示话语质感不够、降低科学家精神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学方式不够鲜活、影响科学家精神融入效度等问题。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背景下,破解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元分裂现象,有赖强化“大思政课”载体与教育功能,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力探索与实践。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素养教育、培养“三种思维”,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扣好“人生首扣”,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砥砺“青春之我”,融入科研诚信教育、筑牢道德底线,融入科技实践教育、做到知行相济,是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目标,成为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场域和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大思政课”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多元时代德国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韬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9,共18页
德国中小学专门德育学科课程是一门开展价值学习的课程。面临价值多元时代的挑战,该课程在价值中立与价值灌输之间进行道德教育。该课程的理念突出体现为理性导向、价值导向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三方面。理性导向作为形式性的理念强调价... 德国中小学专门德育学科课程是一门开展价值学习的课程。面临价值多元时代的挑战,该课程在价值中立与价值灌输之间进行道德教育。该课程的理念突出体现为理性导向、价值导向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三方面。理性导向作为形式性的理念强调价值传递的过程必须是学习者理性的自主价值建构的过程;价值导向作为质料性的理念确定了该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和基本价值共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作为路径理念确定了该课程的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的原则。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德国中小学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明确以培养基于价值共识的道德能力为主旨;课程内容在纵向上形成由生活经验视域逐步向理论视域升华的结构,在横向上形成由自我及至世界的“自我扩展式”结构;课程实施以论证式议题教学为基本方式;课程评价遵循以学生道德论证能力为核心的道德能力目标体系,保持教学评一致;师资方面采取多方面措施提升教师德育能力。该课程的实践逻辑体现出价值多元时代学校德育论证转向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专门德育学科课程 伦理课 道德教育 价值教育 道德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引领融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索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微 李婉 +4 位作者 李光水 方思敏 田红军 魏伟 高明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通过挖掘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途径。实验教学过程中以价值引领为切入点,从介绍科学家事迹、融入科技前沿动态、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四方面开展了系... 通过挖掘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途径。实验教学过程中以价值引领为切入点,从介绍科学家事迹、融入科技前沿动态、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四方面开展了系列思政教育工作,以期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引领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四层级目标论 被引量:47
4
作者 梁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6,F0002,共7页
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点在于专业的课程思政要以明确的育人目标为引领。“知识—价值—能力—行为”构成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四个层级,其中知识层级是最基础层级,包括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旨在提高认知... 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点在于专业的课程思政要以明确的育人目标为引领。“知识—价值—能力—行为”构成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四个层级,其中知识层级是最基础层级,包括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旨在提高认知能力,价值层级则包括知识价值理性、个人道德情操以及价值立场等,属于超越知识的价值判断层面。只有将知识和价值内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才完成了对作为本体的“人”的培养,最终需要将能力转化为行为,达致“知行合一”,才真正完成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为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最终依据。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当结合专业知识以及四个层级的育人要求,找准课程思政点,挖掘和融入思政知识,并通过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实习实践、社会服务等多元途径,将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立德树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知识 价值 能力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重估与民国初年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深层变革 被引量:7
5
作者 黄书光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9,共7页
民国初年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复杂生态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激烈论争和价值观念的重新估量。德育课程的设置总是内在地受制于当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异动与价值变迁,修身教科书的编写在德目内容、题材来源及文言文的叙述样式中保留... 民国初年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复杂生态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激烈论争和价值观念的重新估量。德育课程的设置总是内在地受制于当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异动与价值变迁,修身教科书的编写在德目内容、题材来源及文言文的叙述样式中保留着较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修身教学的实践指向则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相应的学术探究。反思民国初年中小学德育课程、教科书编写乃至具体德育教学方式的深层变革,不仅有助于把握当时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发展脉络,而且对理性地审视当代中国德育改革路向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价值重估 民初中小学 德育课程教学 修身教科书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家训中的家庭德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文阁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8,共3页
家训是古代的一种家庭伦理教科书 ,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古代家训中以德为“本”、以德为“富”、以德为“要”的家庭德育定位 ,以及倡导早期德育 ,强调道德化育的家庭德育思想 ,对于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具有积极... 家训是古代的一种家庭伦理教科书 ,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古代家训中以德为“本”、以德为“富”、以德为“要”的家庭德育定位 ,以及倡导早期德育 ,强调道德化育的家庭德育思想 ,对于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 德育思想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体育术科课程MCAI课件开发的现实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祝玮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5-87,共3页
开发体育术科课程的MCAI课件,是术科课程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教学资源基础性建设的必要环节,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体育创新人才的需要。实现体育术科课程MCAI课件的开发,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同时,要加强教... 开发体育术科课程的MCAI课件,是术科课程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教学资源基础性建设的必要环节,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体育创新人才的需要。实现体育术科课程MCAI课件的开发,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同时,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基础性建设和经费投入,健全课件开发的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术科课程 MCAI 课件开发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义、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咏丽 代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96,共4页
在以质量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扮演着重要角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价值引领,为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了行动示范,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提供了坚强保障。在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思想... 在以质量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扮演着重要角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价值引领,为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了行动示范,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提供了坚强保障。在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凸显出高水平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学生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程出发,高职院校要着力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认识,选优配强师资队伍;加强教学方法培训指导,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形式;加强课堂思政与学生思政的融合,做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史观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晓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党史观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党史观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发挥关键课程作用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党史观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党史观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是党史观教育的鲜活案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是党史观教育的重点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史观教育的目的要义。提出要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与党史观教育的衔接,推进党史观教育融入教学内容、教法改革、实践体悟,厚植红色基因,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观 唯物史观 思政课教学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训的演进及其对现代家教的启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颖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德教传统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变竹 张有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36-40,共5页
廉政文化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为指导、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廉政思想和制度,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廉政文化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为指导、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廉政思想和制度,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从理论维度看,二者性质上一致,内容上契合,功能上吻合;从价值维度看,将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实现廉政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筑牢大学生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还能够促进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廉洁校园;从实践维度上看,要从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素养、抓好课堂主阵地三个方面做深做实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维度 价值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德育优势原因分析
12
作者 丁兆春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3期28-30,共3页
在高校中,与专职德育工作者相比,科任教师的思想教育者身份匿名、思想教育内容隐蔽、思想教育方式质朴自然,因而使思想教育影响能够绕过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产生较高的思想教育成效。
关键词 教学的教育性 高校教师 德育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教育与德育课教学的整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少宏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1期87-88,共2页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在德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德育课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要注意课上和课下的结合。注意本土化、校本化问题,还...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在德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德育课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要注意课上和课下的结合。注意本土化、校本化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教育 德育课 整合 中等职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