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条款到代码:智能合约的“道德决策”
1
作者 徐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6,共15页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去信任化功能无法绝对去除履约过程中失信行为的存在。买卖、保理、委托等弱智能合约因其代码条款的个性化程度高、协商需求程度高而存在大量道德风险因素;人力预言机、第三方预言机与专家预言机在对物理世界的数据进...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去信任化功能无法绝对去除履约过程中失信行为的存在。买卖、保理、委托等弱智能合约因其代码条款的个性化程度高、协商需求程度高而存在大量道德风险因素;人力预言机、第三方预言机与专家预言机在对物理世界的数据进行验证的情况下极易诱发道德风险。就智能合约开展道德决策的结构而言,共识层可用于识别道德风险,回滚机制可用于处理道德风险。就智能合约道德决策代码的写作而言:宜以道义主义原则为主,功利主义原则为辅;宜选择包含触发条件、触发后果以及触发后果之间逻辑关系的祈使句类型;宜采用Cicero、CML等合约模型撰写代码条款。就智能合约道德决策代码的运行效果而言,既是意思自治原则下计算美德的体现,也是技术治理优于法律治理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道德决策 代码条款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爱琴 衡凤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
从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实入手,分析了导致企业不道德经营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因素与企业内部因素,阐释了这些因素对不道德经营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指出必须从社会环境与企业内部两方面入手建立约束机制,才可能从根本上... 从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实入手,分析了导致企业不道德经营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因素与企业内部因素,阐释了这些因素对不道德经营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指出必须从社会环境与企业内部两方面入手建立约束机制,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不道德经营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道德 约束机制 企业信用 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与“审美”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的互动整合 被引量:4
3
作者 俞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立德与审美是高校德育和美育的主要任务,艺术创意实践作为创意行为在艺术实践和艺术产出中的教育形式,将立德与审美有机融合。两者在目标指向、实践内容和教育效果上逻辑互合。艺术创意实践教育通过教育主体的契合与沟通、教育内容的通... 立德与审美是高校德育和美育的主要任务,艺术创意实践作为创意行为在艺术实践和艺术产出中的教育形式,将立德与审美有机融合。两者在目标指向、实践内容和教育效果上逻辑互合。艺术创意实践教育通过教育主体的契合与沟通、教育内容的通常讲融合与综合、教育师资的创新与提升,在互动整合中实现立德树人和审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艺术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 立德 审美 艺术创意实践 互动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实践形而上学的深化——向秀《庄子注》探微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晓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向秀的《庄子注》与他以前众多注者的解释大不相同,尤其是对《逍遥游》的注解被人视为“逍遥新义”,但其实向注更切合庄子的本意,应看作“逍遥真义”,即取消“大”与“小”的绝对划分,不是脱离世俗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是就在渺小的... 向秀的《庄子注》与他以前众多注者的解释大不相同,尤其是对《逍遥游》的注解被人视为“逍遥新义”,但其实向注更切合庄子的本意,应看作“逍遥真义”,即取消“大”与“小”的绝对划分,不是脱离世俗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是就在渺小的世俗生活中也可以逍遥和“成圣”。为做到这一点,向秀对老庄的实践模型作了深化和改进,不仅明确用“无为论”解释了“贵无论”,更是将“无为论”中隐含的“无心论”置于核心地位,解决了“无为”和“有为”的矛盾,避免了“为无为”的悖论。以这种彻底的贵无论立场,向秀既不同意嵇康那种刻意养生的生活态度,当然更不会服从儒家名教的束缚,但却无意中放弃了对名教的批判性,为郭象和裴頠向儒家妥协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 大小之辩 无心论 难养生论 名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中的编码、解码与抵制:提升德育有效性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蔡连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中小学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教育与社会问题。西方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我们洞悉德育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以此理论分析,德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德育编码""、德... 中小学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教育与社会问题。西方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我们洞悉德育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以此理论分析,德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德育编码""、德育话语形成"和"德育解码"。其中德育解码的正当与否直接关涉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解码的具体意义生产是由德育话语与学生的先行经验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的。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所进行的德育编码需要从价值内容上进行实质性反思,而且德育编码所形成的德育话语要对学生具有亲和性,从而减少道德教育中事实存在的抵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有效性 编码 解码 抵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誉守则对大学图书馆道德管理方法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宇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21,共6页
介绍了美国大学荣誉守则的概况,列举了美国10所大学荣誉守则中有关图书馆使用的条款,并归纳出特点。最后,借鉴荣誉守则的理念及实施过程,从道德制度化、道德唤起及在道德方法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实践3个方面做出思考。
关键词 读者服务 道德管理 荣誉守则 美国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研伦理的核心价值、行为规范与实践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共11页
美国的科研伦理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对从业人员的客观道德要求,值得思考和借鉴。美国的科研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包括:诚信、客观、负责和守法。这些同时也是科研人员应有的基本职业伦理素质。美国的... 美国的科研伦理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对从业人员的客观道德要求,值得思考和借鉴。美国的科研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包括:诚信、客观、负责和守法。这些同时也是科研人员应有的基本职业伦理素质。美国的科研伦理道德对科研人员如何处理与科研团队之间关系、如何对待实验对象、如何处理与社会之间关系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准则。美国科研职业伦理的实践重视加强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管机制、健全促进负责任科研行为的法律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伦理 科研道德 核心价值 行为规范 道德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工商职业伦理规范与实践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40,共11页
美国工商职业伦理规范一般通过价值理念声明、公司信条、道德规范三种形式来进行明确表达。在长期的工商职业活动中,美国工商职业伦理形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企业与政府和社区之... 美国工商职业伦理规范一般通过价值理念声明、公司信条、道德规范三种形式来进行明确表达。在长期的工商职业活动中,美国工商职业伦理形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企业与政府和社区之间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长期以来,美国十分重视工商职业伦理实践机制的建设,其中包括推动工商企业组织道德管理机制的完善、发挥行业协会职业伦理规范的引导和监督功能、制度性支持职业伦理规范和法规的制定、借助以宗教为基础的工商职业伦理功能、重视全球性工商职业伦理运动的参与和影响、参与全球性工商职业伦理运动、推动企业道德伦理职业资格认证。美国工商职业伦理的建设经验,可以为中国的工商职业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职业伦理 工商职业道德 伦理规范 价值理念声明 公司信条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伦理“应当”的道德哲学依据 被引量:2
9
作者 何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当代工程伦理规范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矛盾与困境,在于人们仅注重于寻求具体工程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对工程伦理规范"应当"的道德哲学依据的分析和研究。在"道德形上学"的层面,"应当"的话语... 当代工程伦理规范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矛盾与困境,在于人们仅注重于寻求具体工程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对工程伦理规范"应当"的道德哲学依据的分析和研究。在"道德形上学"的层面,"应当"的话语系统表达人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做得好"更要"活得好"及至实现"好的生活"的努力,以规范、准则的存在样态规约工程行为者的诸多责任。通过对工程实践反思性把握的总结、抽象和提炼,"应当"体现人在长期的工程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理想的、积极的工程与人、自然、社会交往方式、存在样式,同时又构成对工程行为者的规范性视角,将"我"所应担负的责任或义务形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应当 道德哲学 工程行为者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43
10
作者 薛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作出了重要发展,认可在违约责任的框架之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认可对具有人身意义的物品的损害,如果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事实上确认刑事责任的承担与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 《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作出了重要发展,认可在违约责任的框架之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认可对具有人身意义的物品的损害,如果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事实上确认刑事责任的承担与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承担互不影响。通过《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的发展,可以发现《民法典》在制度革新,法渊源整合以及解释论框架建构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具有人身意义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 被引量:37
11
作者 彭诚信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3,共25页
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无论采何种观点,民法典中某些法律制度及理念均受到道德思维的一定影响。民法典既有坚持好人思维(如拾得遗失物等)、坏人思维(如缩短重大误解撤销权期间等)的制度设计,也有从坏人思维转变到常人思维的合理制度改进... 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无论采何种观点,民法典中某些法律制度及理念均受到道德思维的一定影响。民法典既有坚持好人思维(如拾得遗失物等)、坏人思维(如缩短重大误解撤销权期间等)的制度设计,也有从坏人思维转变到常人思维的合理制度改进(如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等)。民法典既有依据纯粹法律思维的制度改善,也有受道德影响体现了不纯粹法律思维的制度设计:其中既有值得肯定者(如高空坠物不明加害人对受害人的合理分担补偿),也有可深入探讨者(如善意取得排除赃物等)。民法典对生物技术伦理的要求、环境保护意识的弘扬、救助他人好人条款的设计等均体现出受美德影响可生良法,而"共债共签"等夫妻债务认定制度则体现出败德对法律的不良影响。单纯站在坏人或好人视角理解法律往往会简化制度设计,甚至会违背制度设计的应然逻辑,最好还是坚持常人思维:立法上应侧重引导常人行善,注重预防或减少常人作恶的程序化制度设计;司法上则应坚持"案件社会背景考量"的思维方式与判决导向,强化当事人识别欺诈的注意义务以减少作恶者成功机会,加强惩治力度;最终实现遏制与打击败德和维护交易安全的法律正义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思维 道德思维 常人思维 案件社会背景考量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志如何是自由的?
12
作者 刘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0,共6页
自由意志是哲理法学派采取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理性进行纯化而得出的概念。其理论旨趣在于发现一种类似于自然法则的道德法则,寻找人们的行为所必然依循的自由规律,从而创建一种能够像物理学等科学一样精准的道德学说。因此,自由... 自由意志是哲理法学派采取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理性进行纯化而得出的概念。其理论旨趣在于发现一种类似于自然法则的道德法则,寻找人们的行为所必然依循的自由规律,从而创建一种能够像物理学等科学一样精准的道德学说。因此,自由意志是纯粹理性制定法则并依循法则而行动的能力。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可以说意志是完全自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意志 意志自由 道德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车难题、隐私保护与自动驾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唐兴华 郭喨 唐解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79,共7页
自动驾驶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其带来的伦理困境与隐私冲突也将集中呈现。伦理困境在个体层面体现为事故时的“电车难题”等伦理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在危机处理时“量化价值”并预先嵌入“道德代码”,使软件的行为逻辑符合人类社会... 自动驾驶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其带来的伦理困境与隐私冲突也将集中呈现。伦理困境在个体层面体现为事故时的“电车难题”等伦理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在危机处理时“量化价值”并预先嵌入“道德代码”,使软件的行为逻辑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准则;就社会层面而言,可以通过考察和建立多元化协作平台的方式处理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及其责任分配问题。在隐私保护方面,乘客需要向自动驾驶这一“透明监狱”交付大量重要的个人信息以换取足够的便利,涉及网络隐私保护和信息泄露等问题。可通过成立数据管理组织管理信息的合法使用,从而实现乘客、数据管理组织、政府以及软件供应商等共同努力保护信息安全和乘客隐私,克服软件脆弱性导致的信息泄露等问题。自动驾驶的到来难以抗拒,但这些问题必须优先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电车难题 价值量化 道德代码 伦理困境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德塑造之本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巍 张京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1期95-96,共2页
医德塑造是医者灵魂的塑造,人的品质塑造。通过讨论价值理性基础——塑信念的皈依之心、价值感知基础——塑医学的专业精神、价值情感基础——塑生命的仁心情怀,提出从内心深处开展"心灵手术",如正确认识信念;医学专业精神是... 医德塑造是医者灵魂的塑造,人的品质塑造。通过讨论价值理性基础——塑信念的皈依之心、价值感知基础——塑医学的专业精神、价值情感基础——塑生命的仁心情怀,提出从内心深处开展"心灵手术",如正确认识信念;医学专业精神是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基础,敬业才能精业;培养仁爱之心,首重尊重生命;培养对生命的爱心等,夯实医德塑造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塑造 医者灵魂 道德准则 医学专业精神 生命仁心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职业伦理的理论研究、行为规范与实践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40,共9页
美国对教育职业伦理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孕育与发轫、发展与成熟、专门与多样的过程。美国全国教育协会职业伦理规范(NEA Code),自1929年制定实施以来,已经由专业伦理委员会6次修订,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教育职业伦理规范。美国教育职业伦... 美国对教育职业伦理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孕育与发轫、发展与成熟、专门与多样的过程。美国全国教育协会职业伦理规范(NEA Code),自1929年制定实施以来,已经由专业伦理委员会6次修订,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教育职业伦理规范。美国教育职业伦理规范的演进历程,充分体现了教育职业伦理的实践品格。其根本特点是注重实效性、具有针对性和职业伦理准则的专门化。考察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发展历史和实践,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育职业伦理 教育专业伦理 教育职业伦理规范 教师道德 教育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缺失解读
16
作者 米如群 张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事关道德建设的成败,本文从调查取证入手通过分析与剖析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总结出影响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缺失的六大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教育生态链出现危机;家庭教育的短视造成荣辱观教育"先天不足";...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事关道德建设的成败,本文从调查取证入手通过分析与剖析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总结出影响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缺失的六大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教育生态链出现危机;家庭教育的短视造成荣辱观教育"先天不足";德育智育化倾向引起荣辱观"失重";教育个体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增加了荣辱观教育的难度;社会价值取向多元模糊了荣辱观教育的标准;教育工作者使命感的减低导致了荣辱观教育的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教育 德育智育化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的道德风险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常晓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其道德风险问题日益显著。人工智能道德风险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伦理结果的不确定性,既具有客观因素又具有主观因素,具体表现有道德算法风险、道德决策风险、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及道德标准固化的...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其道德风险问题日益显著。人工智能道德风险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伦理结果的不确定性,既具有客观因素又具有主观因素,具体表现有道德算法风险、道德决策风险、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及道德标准固化的风险等。风险成因主要有技术主体、技术创新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结合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特点,运用风险治理思想,积极探寻其规避途径,以期促进技术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风险 风险治理 道德准则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研信用规制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创拓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66,共14页
科研信用规制作为一种兼具道德寓意与法治思维且游走于公私两域的治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责任之治,其目的在于预防科技资源配置风险而非法律惩戒。我国科研治理沿袭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再到责任本位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科研信用规制以公... 科研信用规制作为一种兼具道德寓意与法治思维且游走于公私两域的治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责任之治,其目的在于预防科技资源配置风险而非法律惩戒。我国科研治理沿袭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再到责任本位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科研信用规制以公权力为主导,重视制度理性建构而忽视科研责任的承担与科研人员利益诉求、客观能力、价值观念等人性因素。科研信用规制法治化应以最优化科研责任承担为旨趣,合理界定德性培育与制度理性、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的作用场域,并通过重塑科研人员的主体性、厘定科研失信行为界限、优化科研失信责任等规则设计,实现由传统的“物本”性向“人本”性转变,最终迈向更加凸显主体性的公私法融合的科研治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信用规制 自我规制 道德规范 责任本位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会计行为中道德风险的治理途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小荣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34,共4页
强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于抑制企业会计行为中的道德风险至关重要 ,对照美国财务经理道德规范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条款加以修订 。
关键词 道德风险 非正式制度契约 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 中国 治理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疫情防控期间“守望相助”理念的培育与弘扬
20
作者 王璐颖 黄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8期838-842,共5页
“守望相助”蕴含了深厚的道德底蕴,是一种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传承了先哲思想的精髓,逐渐被视为处理邻里关系、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体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积极培育与弘扬“守望相助”的伦理观念,对于当前防... “守望相助”蕴含了深厚的道德底蕴,是一种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传承了先哲思想的精髓,逐渐被视为处理邻里关系、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体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积极培育与弘扬“守望相助”的伦理观念,对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大力培育践行,以增强“生命至上”的道德意识、激发个体道德自觉、构筑社会良性道德关系的视角为实践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守望相助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