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负压变化规律及监测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泉新 程卓尔 +3 位作者 方俊 牟全斌 刘飞 丛琳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182,共12页
【意义】近水平定向长钻孔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有效手段,负压是影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的重要因素。【进展】从孔内负压衰减机制与分布规律、瓦斯抽采参数监测技术、瓦斯抽采智能调控系统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水平... 【意义】近水平定向长钻孔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有效手段,负压是影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的重要因素。【进展】从孔内负压衰减机制与分布规律、瓦斯抽采参数监测技术、瓦斯抽采智能调控系统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水平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进展,其中在孔内负压衰减机制与分布规律方面,总结了负压对瓦斯抽采影响机制、负压衰减机制、负压分布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瓦斯抽采参数监测技术方面,基于不同原理,阐述了超声波式、激光式、孔板式、循环自激式等不同类型的孔口瓦斯监测仪器现状,以及以束管法为主的孔内瓦斯监测手段;在瓦斯抽采智能调控系统方面,介绍了瓦斯抽采智能调控理念与技术装备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以负压、流量、浓度等抽采参数为分析调控对象,基于智能算法与PLC控制技术,初步实现井下管网智能调控,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展望】指出当前研究存在定向长钻孔内负压变化规律不清、正负压耦合作用机制不明,缺乏孔内长距离的瓦斯抽采参数监测手段和瓦斯多参数监测方法,瓦斯抽采调控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等不足。同时提出瓦斯抽采定向长钻孔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基于定向长钻孔特殊结构分析的负压抽采与正压扩散耦合机制、基于光纤传感的孔内瓦斯多参数监测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瓦斯抽采参数精细调控方法等研究方向,为近水平定向长钻孔瓦斯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抽采与效果评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定向长钻孔 负压 参数监测 智能调控系统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时间压力对DCS操作员监视绩效和工作负荷的影响
2
作者 胡鸿 武江 +3 位作者 张勉 沈超 易灿南 赵彩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6,共8页
为了解摇摆、时间压力对数字化控制系统(DCS)操作员监视作业的影响,降低人因失误,设计监视试验获得摇摆(静止、低和高)和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和有时间压力)条件下操作员监视绩效和工作负荷;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摇摆和时间压力对监视绩效... 为了解摇摆、时间压力对数字化控制系统(DCS)操作员监视作业的影响,降低人因失误,设计监视试验获得摇摆(静止、低和高)和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和有时间压力)条件下操作员监视绩效和工作负荷;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摇摆和时间压力对监视绩效和工作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摇摆对监视绩效(监视时间和正确率)和工作负荷影响均不显著,但随着摇摆级别的增加,监视时间和工作负荷呈现上升趋势;时间压力显著影响监视时间和工作负荷,但对正确率影响不显著;监视任务中,状态确认任务用时显著多于数据比较任务,但正确率差异不显著。摇摆条件下DCS操作员监视绩效和工作负荷与静止条件基本一致;有时间压力条件下,DCS操作员监视工作负荷较大,但监视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时间压力 数字化控制系统(DCS) 操作员 监视绩效 工作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莓派的压缩机压力采集与监测系统设计
3
作者 段雪峰 李健 +6 位作者 李笑飞 闫浩 曹亮 王凯 马军 裴鑫 温志刚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98-401,共4页
微波接收机是射电望远镜专门用于接收射电信号的设备,氦气压缩机是射电望远镜接收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冷可以大大降低接收机系统的噪声温度,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因而制冷环节比较重要。射电天文的制冷接收机系统多采用压缩机压... 微波接收机是射电望远镜专门用于接收射电信号的设备,氦气压缩机是射电望远镜接收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冷可以大大降低接收机系统的噪声温度,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因而制冷环节比较重要。射电天文的制冷接收机系统多采用压缩机压缩氦气循环制冷方式,压缩机工作时氦气管路的压力将会影响接收机的制冷效率。又因压缩机以及制冷接收机系统都放置在望远镜上,如望远镜处于观测时间,运维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压力的异常状态。结合南山26米天线的制冷系统,我们建立了8路氦气管路压力采集,4台压缩机控制以及一路压缩机房温度监测,并实现远程监测,更好地保证制冷接收机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接收机 压缩机 压力采集 监测控制 噪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分类防治 被引量:9
4
作者 潘俊锋 刘少虹 +3 位作者 马文涛 夏永学 王书文 冯美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借鉴,通过分析陕西煤矿10年来的24座矿井、85起冲击地压案例,基本厘清了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并开展了基于主控因素的分类防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煤矿冲击地压具有灾害矿井集中、灾害程度严重、多灾害叠加影响显著、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冲击地压监测技术、防治技术与地方法规建设历程几乎同步,达到了起步晚,起点高,示范效应强的结果;基于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将陕西省冲击地压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坚硬顶板主导型、地质构造主导型和宽煤柱主导型,并针对主控因素提出弱化坚硬顶板、转移煤柱高集中应力、释放构造应力的防治方法。通过10年来的工程实践,不断优化矿井开采设计,探索煤层厚硬顶板千米顺层钻孔区域压裂新技术,加大防冲卸压技术的落实,冲击地压显现逐年减少,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陕西煤矿 冲击地压监测 冲击地压防治 主控因素 分类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胎周向频率的鲁棒间接式胎压监测算法
5
作者 徐迎港 储琦 +2 位作者 梁国旗 张伟 门昌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共10页
针对目前间接式胎压监测(iTPMS)在识别汽车四轮同时欠压时准确度低且易误识别的问题和发动机的震动导致的误识别问题,为提高系统对欠压轮胎识别的准确率,研究轮胎受到道路激励所产生的轮速频谱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轮速传感器和车载硬件... 针对目前间接式胎压监测(iTPMS)在识别汽车四轮同时欠压时准确度低且易误识别的问题和发动机的震动导致的误识别问题,为提高系统对欠压轮胎识别的准确率,研究轮胎受到道路激励所产生的轮速频谱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轮速传感器和车载硬件的间接式胎压监测算法。首先通过信号去噪、齿轮误差过滤对轮速信号进行了预处理,剔除了轮速漏齿和多齿的问题,使用最小二乘法(RLS)对齿圈进行了误差校正,然后结合轮胎的振动特性分析,使用傅里叶变换方法(FFT)得到轮速的频谱特征,使用带通滤波器(BSP)和陷波滤波器(NF)得到指定范围内的轮速频谱特征,并剔除发动机转动的影响,利用最终得到的共振频率尖峰判断轮胎气压的状态,欠压轮胎的峰值频率会正常胎压的峰值轮胎频率低2~3 Hz,基于此特征给出轮胎气压的结果。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剔除发动机转动对轮速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在单轮、两轮和三轮欠压的识别准确性,也可以准确识别四轮同时欠压的情况,可识别工况增加约18%,对发送机转速在一定范围内时对轮胎共振产生影响的工况识别精度提高约25%,相比于传统间接式胎压监测可以更准确和及时得告知驾驶员避免轮胎爆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间接式胎压监测 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 信号处理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119
6
作者 姜福兴 魏全德 +2 位作者 姚顺利 王存文 曲效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基于50多个煤矿的防冲实践总结,介绍了13个冲击地压治理的关键理论和相关技术,并重点阐述冲击地压治理的成套体系中的开采前危险性评价、开采设计方案优化、开采前危险区的防冲预处理、开采过程中监测预警、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区解危、解... 基于50多个煤矿的防冲实践总结,介绍了13个冲击地压治理的关键理论和相关技术,并重点阐述冲击地压治理的成套体系中的开采前危险性评价、开采设计方案优化、开采前危险区的防冲预处理、开采过程中监测预警、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区解危、解危效果检验、工作面安全管理、防治经验总结等8个重要环节,并提出在实践方面需要建立防冲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闭环式的工作流程,且在技术方面需做到在冲击地压危险区进行"强卸压、强监测和强防护"的防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矿震 冲击地压防治理论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风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宁 王李管 +2 位作者 贾明滔 毕林 张建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61-2866,共6页
借助粗糙集理论中的动态层次聚类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和属性约简算法,对金属矿主通风机各类特征信息在线监测的数据进行融合,去除风机故障诊断决策表中的冗余和不一致信息,分析并推导出导致风机故障各因素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因素和非... 借助粗糙集理论中的动态层次聚类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和属性约简算法,对金属矿主通风机各类特征信息在线监测的数据进行融合,去除风机故障诊断决策表中的冗余和不一致信息,分析并推导出导致风机故障各因素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因素和非关键因素,最终提取出故障诊断规则。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故障方法能够对金属矿主通风机故障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并且在某矿山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监测监控 故障诊断 粗糙集理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福群 刘冰心 +2 位作者 吴静 王福成 石长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1,共4页
针对深部开采的通风线路长、工作面温度高等问题,介绍了英国的锡汉煤矿、林毕煤矿、威尔茅斯煤矿和赛顿煤矿,南非的劳瑞因金矿,加拿大的留顿矿,国内的青城子选矿厂、云锡矿、桃冲铁矿和红透山铜矿等矿山在巷道掘进和采区中试验研究和应... 针对深部开采的通风线路长、工作面温度高等问题,介绍了英国的锡汉煤矿、林毕煤矿、威尔茅斯煤矿和赛顿煤矿,南非的劳瑞因金矿,加拿大的留顿矿,国内的青城子选矿厂、云锡矿、桃冲铁矿和红透山铜矿等矿山在巷道掘进和采区中试验研究和应用可控循环技术的现状及其效果;介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我国的东北大学和淮南矿业学院等院校在该项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提出了对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时的注意事项,较详细地叙述了红透山铜矿实施可控循环通风的2个方案和取得的效果。证明了在深井环境中应用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可以降尘、降湿、降低通风费用,进一步证实了该项技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循环通风 接力主扇 矿井通风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5
9
作者 潘俊锋 毛德兵 +2 位作者 蓝航 王书文 齐庆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41,共6页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目前的发生现状、总体特点以及发生机理、监测手段、防治方法等。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生频度强度激增,并且浅部开采激增明显;关于冲击地压的研究由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逐步转向冲击地压...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目前的发生现状、总体特点以及发生机理、监测手段、防治方法等。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生频度强度激增,并且浅部开采激增明显;关于冲击地压的研究由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逐步转向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冲击地压监测采用多参量综合监测模式较科学,但该模式需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相结合;冲击地压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较为合理,但需对该方法进行精细化研究。最后笔者归纳总结了防治冲击地压的"三个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发生机理 监测手段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樊142块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储层压力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薄其众 戴涛 +1 位作者 杨勇 鞠斌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8,共6页
为了解胜利油田樊142块特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油时的油层压力动态和混相前缘推进特征,确定油藏中的相态和驱油效果,进行了储层压力动态变化研究。运用地质资料和生产资料分析、井下压力监测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块F142-... 为了解胜利油田樊142块特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油时的油层压力动态和混相前缘推进特征,确定油藏中的相态和驱油效果,进行了储层压力动态变化研究。运用地质资料和生产资料分析、井下压力监测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块F142-7-X4井组自投产以来油层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注入CO_2后油层的压力恢复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阶段地层压力衰减迅速;在关闭采油井注CO_2压力恢复阶段,F142-7-X4井组中的F142-7-3井和F142-8-3井地层压力恢复缓慢,其余4口井地层压力恢复较快;实测与数值模拟的油层压力基本一致,可用模拟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基于模拟结果,结合油层剖面和平面上的最小混相压力前缘和CO_2浓度前缘分析,明确了混相区的推进特征,建立了确定CO_2混相区域的方法。研究表明,压力动态跟踪结果可为确定CO_2注入量和开机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判断CO_2驱油相态和确定混相区域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压力监测 二氧化碳驱 混相前缘 最小混相压力 胜利油田 樊142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1
作者 韦拳堂 钟志伟 +2 位作者 张子衡 黄杰浩 许益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索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中及术后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和优势。方法:抽取73例HICH的病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ICP监测组)。对照组34例,术中使用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术前计算血肿量的1/... 目的:探索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中及术后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和优势。方法:抽取73例HICH的病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ICP监测组)。对照组34例,术中使用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术前计算血肿量的1/3~1/2后停止,术后常规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组39例,血肿穿刺前放置ICP监测,然后对血肿进行控制性抽吸,设定目标ICP为15 mm Hg,达到目标ICP则停止抽吸,术后根据ICP监测数值控制性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2~5万单位等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血肿排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评判ICP控制在HICH的价值。结果:通过治疗组观察发现,要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ICP,术中抽吸初始血肿量的1/5左右即可;术后再出血:治疗组0例,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肿排空用时:治疗组(7.36±2.06)d,对照组(10.00±2.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19.45±5.942)d,对照组(25.52±9.8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ICP监测联合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HICH,改变既往术中经验性抽吸血肿和术后推注药物的观念,提出控制性引流和注药的理念,抽吸初始血肿量的1/5左右(约4~10 m L),即可降低ICP至目标值,还可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为临床上提供灵敏、客观的指标和依据,提高疗效,减少继发性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控制性抽吸 高血压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EMAG矿压监测系统功能及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邓志刚 任勇 +1 位作者 毛德兵 齐庆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波兰EMAG矿业电气自动化中心研制的ARIMIS M/E井下微震监测系统、ARES-5/E地音监测系统、GEOTOMO长壁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监测系统等5种产品,可以分别从采动空间远场、近场、工作区域以及地面全方位的对冲击现象进行实时监测,为矿压防治... 波兰EMAG矿业电气自动化中心研制的ARIMIS M/E井下微震监测系统、ARES-5/E地音监测系统、GEOTOMO长壁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监测系统等5种产品,可以分别从采动空间远场、近场、工作区域以及地面全方位的对冲击现象进行实时监测,为矿压防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对保护职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压力 矿压防治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场系数的主通风机风量单点统计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剑 李雪冰 +2 位作者 宋莹 蒋清华 尹昌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针对主通风机风量难以精准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点统计测量方法。利用湍流统计法测量单点时均风速,基于速度场结构近似恒定原理将单点时均风速线性转换为断面平均风速,可有效解决风硐内风速非均匀分布和湍流脉动引起的监测误差。并... 针对主通风机风量难以精准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点统计测量方法。利用湍流统计法测量单点时均风速,基于速度场结构近似恒定原理将单点时均风速线性转换为断面平均风速,可有效解决风硐内风速非均匀分布和湍流脉动引起的监测误差。并用该方法在金川公司龙首矿风硐内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统计测量获得的速度场系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能将监测误差控制在4%以内,大幅提高了主通风机风量的监测水平。方法可用于矿井主通风机性能的定期测定和风量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场系数 统计测量 通风机 监测监控 风硐 风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集气管压力自适应预测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世峰 周建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针对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具有强耦合、强干扰、典型非线性、时滞等特点,在系统控制过程中将压力分段考虑,用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控制器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在总管控制级用RBF神经网... 针对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具有强耦合、强干扰、典型非线性、时滞等特点,在系统控制过程中将压力分段考虑,用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控制器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在总管控制级用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鼓风机机前吸力的实际输出进行超前预测以克服鼓风机控制系统的时滞。仿真示例和应用结果都表明该方案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气管压力 鼓风机系统 预测控制 解耦 神经网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气藏测试水合物生成趋势监测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相方 隋秀香 +3 位作者 刘大宝 刘举涛 王健 唐恩高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6期4-5,共2页
分析了控制水合物生成方法的原理,针对深层高压天然气藏测试的特点,研制了水合物生成趋势实时监测与控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对测试参数的实时测量与分析,计算水合物生成的可能性及确定水合物生成趋势和位置,并予以适时... 分析了控制水合物生成方法的原理,针对深层高压天然气藏测试的特点,研制了水合物生成趋势实时监测与控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对测试参数的实时测量与分析,计算水合物生成的可能性及确定水合物生成趋势和位置,并予以适时控制。在南海DF1-1-11井与新疆盆参2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高压气藏 测试 水合物 生成趋势 控制技术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超”油气井井控技术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1
16
作者 牛新明 张进双 周号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三超"油气井的超深、超高温和超高压特点给井控装备配套和井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溢流的概率较大,需要对其井控技术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在给出"三超"油气井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典型... "三超"油气井的超深、超高温和超高压特点给井控装备配套和井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溢流的概率较大,需要对其井控技术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在给出"三超"油气井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典型"三超"油气井的钻井情况,论述了"三超"油气井在地层压力预测、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溢流监测与井底压力确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井控装备配套、提高套管强度和溢流早期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对策,并结合"三超"油气井井控特征提出了一种动态变参数压井方法,即设计采用不同密度的压井液进行压井,压井过程中动态调整压井液排量、分段泵入不同密度的压井液,实现套压的快速降低,提高一次压井成功率。研究结果为今后"三超"油气井的井控关键技术研究及井控装备配套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超”油气井 井控 压井 气侵 监测 井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卸压钻孔时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云鹏 张宏伟 +2 位作者 韩军 朱峰 郭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4-2841,共8页
以钻孔卸压原理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卸压钻孔周边煤体内部应变感测模型,提出了以光纤拉伸应变值及卸压半径为指标的卸压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对传感光缆下方钻孔卸压周边煤体内部应变定期测试,并结合钻孔内部表观现象观测,... 以钻孔卸压原理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卸压钻孔周边煤体内部应变感测模型,提出了以光纤拉伸应变值及卸压半径为指标的卸压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对传感光缆下方钻孔卸压周边煤体内部应变定期测试,并结合钻孔内部表观现象观测,根据不同时间钻孔周围煤体内部应变及表观破坏特征将钻孔卸压过程分为裂隙发育阶段、极限平衡阶段、塌孔阶段、破碎煤体压实阶段等四个阶段。分别确定了在忻州窑矿地质及开采条件下钻孔卸压过程中各阶段的时间区间,得出超前94~101 m以上施工钻孔,其卸压效果较为显著。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对比分析了卸压钻孔施工时间调整前后的微震事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卸压钻孔施工达到超前工作110 m后,工作面周边高能量事件的频次明显减少、微震事件平均能量明显降低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防治 钻孔卸压 分布式光纤传感 原位测试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控制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杰 姜艳秋 李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5-57,共3页
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控系统结构简单、局部通风机恒速运行能量损耗大的实际情况,以DSP作为处理器实时监控瓦斯浓度的变化,采用先进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调节局部通风机的转速,实现风量的动态调节,保证瓦斯浓度在安全的范围内。... 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控系统结构简单、局部通风机恒速运行能量损耗大的实际情况,以DSP作为处理器实时监控瓦斯浓度的变化,采用先进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调节局部通风机的转速,实现风量的动态调节,保证瓦斯浓度在安全的范围内。该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好,调速动态性能优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 矢量控制 监控系统 局部通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盾构掘进监控系统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峰 龚国芳 +1 位作者 石元奇 朱北斗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2-306,共5页
为了实现盾构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掘进的土压平衡自适应控制,研制功能更加完善、可靠性更高的掘进监控系统,根据盾构施工的可靠监测和自动控制要求,采用集中监测和分布控制相结合的模式设计了基于工业网络架构的盾构监控系统,并详细分析了... 为了实现盾构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掘进的土压平衡自适应控制,研制功能更加完善、可靠性更高的掘进监控系统,根据盾构施工的可靠监测和自动控制要求,采用集中监测和分布控制相结合的模式设计了基于工业网络架构的盾构监控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监控系统软硬件的结构特点.针对盾构监控过程中的土压平衡技术,采用基于土层识别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不同地层中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盾构施工的专家经验库,实现掘进过程中的土压自适应控制.整套监控系统软件通过LabVIEW和Matlab联合开发来实现.该监控系统经测试运行良好,人机界面直观,操作性好,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为先进盾构掘进监控系统的研制和掘进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监控系统 土层识别 土压平衡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农田恒压灌溉远程监控系统测试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海波 赵晓峰 +1 位作者 付琛 刘昌珍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了解决农村灌溉质量不高,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研究设计了1套农田恒压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了现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现场感知层主要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构建了星形... 为了解决农村灌溉质量不高,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研究设计了1套农田恒压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了现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现场感知层主要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构建了星形感知网络,利用PLC与单片机2大核心节点以主从模式实现了现场泵站设备的控制、田间环境参数的采集和电磁阀节点控制等;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农田灌溉出口压力进行了PID优化控制;应用层主要利用以太网通信,借助于西门子PC Access软件作为OPC Server,从而以B/S模式,采用Java语言结合Java Bean组件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远程灌溉网络监控应用软件.系统目前应用于江苏省太仓市某一标准化农田灌溉,不仅数据采集准确,压力控制平稳,节能效果好,与阀门控制达到恒压的系统相比,可以节电20%左右,而且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当外界设定压力发生变化时,能够在10 min左右进行快速调节达到预置压力;另外该系统远程与就地控制设备灵活可靠,状态监测实时,人机交互便利,节省劳动力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控 恒压灌溉 WEB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 智能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