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大蒜寡糖和多糖分子质量分布 被引量:9
1
作者 黄雪松 阎凤超 吴建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研究大蒜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探索获得适宜于结构研究的不同分子质量分布的大蒜多糖样品的方法。利用不同体积量的丙酮和乙醇为沉淀剂,得到一系列不同分子质量的大蒜多糖样品,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 研究大蒜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探索获得适宜于结构研究的不同分子质量分布的大蒜多糖样品的方法。利用不同体积量的丙酮和乙醇为沉淀剂,得到一系列不同分子质量的大蒜多糖样品,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测定各样品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不同体积量的丙酮与乙醇分解沉淀所获得的样品中都含有低聚糖和多糖,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在362~2811u之间;丙酮对大蒜多糖的沉淀能力比乙醇好,3倍体积丙酮的多糖提取液所获得样品中低聚糖的含量高于4倍体积的乙醇。因此,通过调整丙酮或乙醇的的比例可得到不同分子质量分布的大蒜寡糖、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寡糖 多糖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管材专用树脂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慧琴 景政红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应用动态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和转矩流变仪,对新型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专用树脂 6380 M进行流变性能测试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同压力等级的HDPE管材专用树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380 M的各种流变性能与进口管材专用树脂相当,而与单... 应用动态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和转矩流变仪,对新型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专用树脂 6380 M进行流变性能测试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同压力等级的HDPE管材专用树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380 M的各种流变性能与进口管材专用树脂相当,而与单峰HDPE管材专用树脂相比具有弹性模量低、零切黏度低、拉伸黏度低的流变特性,从而对其加工性能产生影响。6380 M流动性好,其临界剪切速率高,但熔体强度不及单峰HD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能 模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与布局优化——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沙河子镇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超 杨海娟 +2 位作者 郑娜 张文莉 杨小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7-152,163,共7页
将生态位态势理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两方面选取指标分别作为发展"态"和发展"势"的评价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模型,对居民点的发展实力划分等级。然后结合加权Voronoi图,明确各... 将生态位态势理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两方面选取指标分别作为发展"态"和发展"势"的评价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模型,对居民点的发展实力划分等级。然后结合加权Voronoi图,明确各发展等级居民点的搬迁去向,从而实现全镇整治分区规划。沙河子镇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可划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发展4个等级;农村居民点整体发展较好,高、中发展实力级的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04.07hm2,占全区的84.23%;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异特征,其发展等级呈现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全镇以农村居民点城镇化为整理重点,划分为城镇化区、优先发展区、改造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4种整治分区。结合生态位态势理论和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位态势 加权Voronoi图 发展与布局 农村居民点 沙河子镇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主客观综合权重的化工园区配电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段在鹏 钱新明 +1 位作者 夏登友 多英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化工园区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及装置配备复杂,因配电系统故障导致的用户停电故障占总故障的大多数,合理的配电系统评价是化工园区正常运转的保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打分阶段选择"给出得分区间"、"给出得分分布"... 化工园区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及装置配备复杂,因配电系统故障导致的用户停电故障占总故障的大多数,合理的配电系统评价是化工园区正常运转的保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打分阶段选择"给出得分区间"、"给出得分分布"及"精确打分"等任意一种方法实现打分,结合蒙特卡洛模拟产生服从给定区间或分布的随机得分,并据此求取随机模糊评判矩阵;依据蒙特卡洛可随机产生多组数据的特点,求各指标得分的标准差以反映得分的分散情况,并据此求算客观权重,将客观权重作为指标层次结构中的指标层权重,应用AHP方法求取主客观综合权重;在以上工作基础上,迭代求取并汇总各次模糊评价结果,最后得出的综合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化工园区 配电系统 蒙特卡洛模拟 数值分布 模糊综合评价 标准差 权重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与羟基磷灰石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焰恩 魏庆华 +1 位作者 杨明明 魏生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9-54,共6页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在羟基磷灰石晶面上形成的相互作用,文中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从分子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的(001)、(100)、(110)晶面分别与含不同单元体数(40、80、120)聚乙烯醇相互作用后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并对(110)晶面径...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在羟基磷灰石晶面上形成的相互作用,文中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从分子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的(001)、(100)、(110)晶面分别与含不同单元体数(40、80、120)聚乙烯醇相互作用后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并对(110)晶面径向分布函数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3个晶面所对应结合能大小为HA(110)>HA(100)>HA(001),同时结合能的大小和混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聚乙烯醇所含单体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单体数达到一定值后结合能与力学性能反而会下降,这与单组分间是否形成有效接触有关;其相互作用主要源自PVA中的O原子分别与HA中的H原子形成的氢键以及Oa-Ca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羟基磷灰石 分子动力学 结合能 力学性能 径向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W模型的产业关联网络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文献 邢李志 关峻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4,共5页
首先,介绍了GLW模型,它综合了BBV模型与LW模型的特点,即P(K)、P(W)和P(S)从Boltzmann-Gibbs分布向Pareto分布逐渐过渡;然后,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现实复杂网络表现出的Levy Stable分布特点,即头端倾向于Boltzmann-Gibbs分布,尾端倾向于Par... 首先,介绍了GLW模型,它综合了BBV模型与LW模型的特点,即P(K)、P(W)和P(S)从Boltzmann-Gibbs分布向Pareto分布逐渐过渡;然后,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现实复杂网络表现出的Levy Stable分布特点,即头端倾向于Boltzmann-Gibbs分布,尾端倾向于Pareto分布,并提出可以用Levy Stable分布拟合GLW模型的分布状况;最后,根据中国近年的IO数据构建了ISRN模型,并发现这类加权有向网络的P(W)和P(S)具有Levy Stable分布的特点,因此可以采用GLW模型的演化机制解释新兴产业衍生于传统产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加权局域世界网络模型 Stable分布 PARETO分布 Boltzmann-Gibbs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处理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力学性能影响
7
作者 郎彤 滑冰涛 +2 位作者 贾振兴 李帅 郑玉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9-134,共6页
为了研究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设定了50,100,120℃3个温度对纤维进行回火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的官能团、分子量分布、结... 为了研究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设定了50,100,120℃3个温度对纤维进行回火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的官能团、分子量分布、结晶面积等的影响,单丝强力测试了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300%定伸长应力、300%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导致的官能团变化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回火温度为100℃时,该纤维的大分子生成和小分子析出相对降低,大分子含量为8.4%,硬段区的结晶峰为一个,结晶面积为1.75J/g。随着回火温度增加,大分子增加,结晶面积减少,试样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也增加,300%定伸长应力和300%弹性回复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回火温度、大分子含量、硬段结晶等因素,回火温度为100℃时,生物基熔纺氨纶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 回火处理 力学性能 结晶面积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