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PC编码AMC-OFDM系统中的两种MCS选择准则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明宇 李立华 +2 位作者 路维佳 陶小峰 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35-1639,共5页
该文提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AMC-OFDM)系统,并详述了该系统的原理。针对传统AMC系统中调制编码方案(MCS)的选择准则对性能提升有限的问题,提出可用于该AMC系统的两种MCS选择准则,根据接收到的所有单... 该文提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AMC-OFDM)系统,并详述了该系统的原理。针对传统AMC系统中调制编码方案(MCS)的选择准则对性能提升有限的问题,提出可用于该AMC系统的两种MCS选择准则,根据接收到的所有单元信号的后验SNR确定相应自适应块采用的MCS。文章分析了这两种准则的吞吐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把这两种准则应用于LDPC编码的AMC-OFDM系统中,能够带来比传统选择方法更高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自适应调制编码 正交频分复用 调制编码方案 后验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的MCS新准则及其应用
2
作者 陈发堂 陶根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调制编码方案(MCS)选择准则对于性能提高的有限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MCS选择准则,并将其应用到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长期演进(LTE)系统。新准则用加权后的信噪比(SNR)为AMC系统确定合适的MCS。仿真结果表明,当吞吐量为2.8... 为了解决传统调制编码方案(MCS)选择准则对于性能提高的有限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MCS选择准则,并将其应用到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长期演进(LTE)系统。新准则用加权后的信噪比(SNR)为AMC系统确定合适的MCS。仿真结果表明,当吞吐量为2.8 bit/symbol时,新准则能够比两步预测准则带来2 dB的好处。将新准则应用到AMC-LTE系统,不仅在保证误码率(BER)性能的情况下补偿了由于信道时变引起的性能下降,而且也最大化了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编码 长期演进 调制编码方案 选择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传错误率估计的自适应HARQ
3
作者 付钰 刘奕彤 杨鸿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3-1100,共8页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耗。由于不同MCS传输合并后的译码性能没有闭式解,这导致自适应HARQ优化问题不易解决。首先基于译码的判决域半径给出了一种HARQ合并后译码错误率的近似公式,进而提出了多种能权衡吞吐率和能耗性能的自适应HARQ优化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错误率估计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所提自适应HARQ的性能。与传统HARQ方案相比,所提方案能同时提高吞吐率、降低能耗,实现更好的吞吐率与能耗的性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调制与编码方案 吞吐率 能耗 判决域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头自注意力的AeroMACS自适应调制编码算法
4
作者 程龙 孟繁栋 +2 位作者 毛建华 袁树德 姜博文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航空移动机场通信系统(AeroMACS)因传输速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机场、空地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飞机起飞、着陆高速移动阶段的信道快速时变导致信道状态信息(CSI)过时和多普勒频移大等引起通信质量恶化的问题,利用多头自注... 航空移动机场通信系统(AeroMACS)因传输速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机场、空地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飞机起飞、着陆高速移动阶段的信道快速时变导致信道状态信息(CSI)过时和多普勒频移大等引起通信质量恶化的问题,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的信道预测方法。根据实时预测的信噪比(SNR)来调整AeroMACS的WiMAX和5G双模的调制编码方案(MCS)。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人工智能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信道预测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并提升了系统的总吞吐量,对缓解信道参数过时现状和提高系统通信性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移动机场通信系统 信道预测 多头自注意力 调制编码方案 系统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码和BPPM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冷蛟锋 郝士琦 +1 位作者 吕旭光 闫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37,389,共5页
为了克服光在弱湍流大气条件传输时,光强闪烁造成的突发错误,在已知信道衰落信息(CSI)和未知信道衰落信息(NCSI)条件下,研究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二进制脉冲位置调制(BPPM)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论述了BPPM光通信信道对称性... 为了克服光在弱湍流大气条件传输时,光强闪烁造成的突发错误,在已知信道衰落信息(CSI)和未知信道衰落信息(NCSI)条件下,研究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二进制脉冲位置调制(BPPM)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论述了BPPM光通信信道对称性的特点,并与基于LDPC码和OOK调制的光通信系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NCSI和CSI情况下,基于LDPC码和BPPM的光通信系统相对于基于LDPC码和OOK调制的系统均有更优异的差错性能;在NCSI情况下,基于LDPC码和BPPM的光通信系统的性能相对于CSI情况下的系统性能损失并不大;且采用LDPC码BPPM相对于LDPC码OOK调制的光通信系统,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系统性能损失较小。因此,基于LDPC码和BP-PM的光通信系统在不需要信道衰落信息估计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大的编码增益,便于工程实现,在无线光通信中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调制方式 大气湍流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M与EZW混合编码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国 宋余庆 +1 位作者 谈佳宁 徐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243-245,共3页
现代医疗成像设备产生了大量高价值的医学图像,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查询以及网络传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整数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了压缩研究,在对嵌入零树小波编码(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EZW)算... 现代医疗成像设备产生了大量高价值的医学图像,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查询以及网络传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整数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了压缩研究,在对嵌入零树小波编码(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EZW)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的嵌人零树小波编码算法。其主要包括:对小波图像的低频子带(LL)进行单独DPCM编码;对高频子带改变扫描方式以获得最佳编码排序,最后用游程编码(RLE)实现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编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整数小波变换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提升方法 嵌入式零树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湍流信道基于RS码的无线光通信系统调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洋 章国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3-45,48,共4页
分析了在弱湍流信道条件下基于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方式的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系统性能。首先推导了无线光通信未编码系统在各调制方式下的平均误码率公式,以此作为参考... 分析了在弱湍流信道条件下基于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方式的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系统性能。首先推导了无线光通信未编码系统在各调制方式下的平均误码率公式,以此作为参考,在独立同分布的条件下,推导出了基于RS编码的系统平均误码率公式,并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平均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PPM调制可获得最好的误码率性能,采用RS编码可以有效地增加信噪比增益,能够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弱湍流信道 调制方式 RS码 误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似然估计修正信噪比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庆利 王美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7-173,共7页
AOS通信系统在进行编码调制切换时,由于信道环境和信道衰落的影响,传统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难以解决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高传输效率和低阶的调制编码方式的可靠性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似然估计修正信噪比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该方法在方... AOS通信系统在进行编码调制切换时,由于信道环境和信道衰落的影响,传统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难以解决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高传输效率和低阶的调制编码方式的可靠性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似然估计修正信噪比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该方法在方差修正平均信噪比的基础上,根据信道的概率特性,考虑时变衰落信道对传输数据的影响,结合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来选取参考信噪比和预测信道状态,使系统在提升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方差修正信噪比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基于经验方差修正信噪比的编码调制切换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提升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吞吐量,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mcs切换 极大似然估计 吞吐量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MC-CDMA系统分层空时非线性预编码
9
作者 傅洪亮 陶勇 张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0,130,共4页
针对垂直分层空时方案(VBLAST)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用户MIMO-MC-CD-MA下行链路系统中基于QR分解的VBLAST非线性模代数预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QR分解获得预编码矩阵,然后在发射端MC-CDMA子载波信... 针对垂直分层空时方案(VBLAST)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用户MIMO-MC-CD-MA下行链路系统中基于QR分解的VBLAST非线性模代数预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QR分解获得预编码矩阵,然后在发射端MC-CDMA子载波信道间进行非线性模代数THP预编码,可以有效地消除分层空时码的误层传输效应。在接收端采用迫零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降低了下行接收机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比传统检测算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多载波码分多址 垂直分层空时码 QR分解 模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系统中导频设计方案的研究
10
作者 孙君 袁东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42-2445,共4页
该文的目的是在导频辅助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中,实现导频资源的优化配置,并研究新的设计方案对自适应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衰落信道的二阶统计特性,以及信道的采样定理原理,推导出用以确定导频符号间隔的新算法,并由此定义了导频间隔... 该文的目的是在导频辅助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中,实现导频资源的优化配置,并研究新的设计方案对自适应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衰落信道的二阶统计特性,以及信道的采样定理原理,推导出用以确定导频符号间隔的新算法,并由此定义了导频间隔的局部量和全局量,最终证明由新的导频间隔定义算法得到的局部量具有自适应特性,并且全局量是导频间隔的一个更紧更有效的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导频优化 衰落信道 导频辅助方案 自适应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制方式下高斯信道容量的计算
11
作者 陈少磊 戴睿 杨俊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2-1237,共6页
计算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道容量对实际通信系统的信道编译码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从Shannon信息论出发,介绍了平稳无记忆连续信道与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容量的定义。接着利用互信息与微分熵的相互关系,推导了几种常用的不同调制... 计算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道容量对实际通信系统的信道编译码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从Shannon信息论出发,介绍了平稳无记忆连续信道与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容量的定义。接着利用互信息与微分熵的相互关系,推导了几种常用的不同调制方式下高斯信道的容量,并给出了相应的信道容量闭合计算表达式。通过将电力卫星通信信道模拟为高斯信道,对采用无速率信道编码联合不同调制方式的卫星通信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推导得到的闭合表达式计算信道容量,能对实际卫星通信的编码速率、译码启动条件的确定起到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电力系统 信道容量 Shannon信息论 高斯信道 调制方式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空时分组码空间调制方案设计
12
作者 张德民 王与凡 +1 位作者 查凡超 周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3,21,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空时分组码空间调制(STBC-SM)系统的误码性能,文中通过重新设计码字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STBC-SM方案——叠加空时分组码空间调制(SSTBC-SM),并给出了适用于该方案的简化ML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在频谱效率较高... 为进一步改善空时分组码空间调制(STBC-SM)系统的误码性能,文中通过重新设计码字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STBC-SM方案——叠加空时分组码空间调制(SSTBC-SM),并给出了适用于该方案的简化ML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在频谱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现有STBC-SM方案更加优异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空时分组码 传输方案 信号检测 误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多频音调制系统子信道的分级利用方法
13
作者 张宗橙 宋荣方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离散多频音调制将信道划分成许多子信道,可分别加以处理和利用。子信道如果加上编码,可获得4~5dB增益,但使复杂度和时延增大。一般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允许在全编码和全不编码之间作选择。本文提出的子信道分级利用方案,针对不... 离散多频音调制将信道划分成许多子信道,可分别加以处理和利用。子信道如果加上编码,可获得4~5dB增益,但使复杂度和时延增大。一般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允许在全编码和全不编码之间作选择。本文提出的子信道分级利用方案,针对不同业务对实时性、可靠性的不同要求,仅对部分信道进行编码,以得到较大的灵活性。为此推导了一套比特分配、能量分配的设计公式,物理概念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数字用户环路 离散多频音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博 吴琼 +4 位作者 刘立奇 王涛 朱仁江 张鹏 汪丽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9,共11页
水下无线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速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勘测以及军事作战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并已成为全世界竞相争夺的关键性技术。对目前常用的3种水下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比较,介绍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信道特性... 水下无线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速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勘测以及军事作战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并已成为全世界竞相争夺的关键性技术。对目前常用的3种水下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比较,介绍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信道特性,并阐述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光源、调制、信道编码以及探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未来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水下无线通信系统 光源 调制技术 信道编码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在gamma-gamma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伍艳琼 陈名松 敖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3-837,共5页
为了提高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作为信道编码,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二进制脉冲位置调制(BPPM)系统与LDPC+开关键控(OOK)系统分别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弱湍流、中等湍流和强湍流... 为了提高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作为信道编码,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二进制脉冲位置调制(BPPM)系统与LDPC+开关键控(OOK)系统分别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弱湍流、中等湍流和强湍流信道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了OOK和BPPM在各个强度湍流信道下的编码增益;并对LDPC结合不同进制数的脉冲位置调制(PPM)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DPC+BPPM的性能优于LDPC+OOK,且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前者的优势则更加明显;OOK和BPPM在AWGN、弱湍流和中等湍流信道中,编码增益都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的是,OOK在中等湍流中比强湍流中的大,而BPPM则在中等湍流中的比强湍流中的小;LDPC+PPM时,从4PPM到256PPM,PPM的进制数每翻1倍,系统都有约1dB的损失。因此,在湍流信道条件下,LDPC+PPM具有较大的编码增益,且实现的复杂度较低,在无线光通信中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调制方式 gamma—gamma湍流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TE中MBMS系统的自适应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艳凤 付茂豹 +1 位作者 刘圣洁 王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70,共6页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为多媒体广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点对多点(Point-To-Multipoint,PtM)模式下的MBMS系统性能很大程度上受最差信道状况用户的制约。对此,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PtM模式...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为多媒体广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点对多点(Point-To-Multipoint,PtM)模式下的MBMS系统性能很大程度上受最差信道状况用户的制约。对此,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PtM模式下MBMS系统的自适应调度算法,该算法将链路自适应和用户反馈的平均丢包率结合,在选择MBMS组的发送数据速率时,综合考虑信道状况和组内用户的满意度,实现了多播增益和多用户分集的平衡。经过多种场景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用户满意度达到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 点对多点 调制编码方式 调度算法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朋云 倪淑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5-109,132,共6页
总结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中现有的方法对AMC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对AMC技术中涉及的信道状态估计、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切换问题中... 总结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中现有的方法对AMC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对AMC技术中涉及的信道状态估计、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切换问题中已有算法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ACM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编码 信道估计 mcs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LEO卫星链路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晓月 康凯 +1 位作者 钱骅 张舜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7-243,共7页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由于其传输损耗低、地面干扰小等优点成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星地传输链路的时延大,现有卫星通信过程无法实时地进行信息交互,导致系统无法适应信道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由于其传输损耗低、地面干扰小等优点成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星地传输链路的时延大,现有卫星通信过程无法实时地进行信息交互,导致系统无法适应信道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预测方法,并利用预测的SNR调整系统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使其与快速变化的信道相匹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LSTM网络的SNR预测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并且根据预测的SNR实时调整MCS的方案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总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卫星通信 系统吞吐量 信噪比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调制与编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STBC-MC-CDMA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作敏 杨维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00-2903,2908,共5页
分别将G2、G3和H3三种空时分组码(STBC)与MC-CDMA结合构成STBC-MC-CDMA系统,并在上述系统中应用自适应调制技术。通过仿真研究了在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采用G2、G3和H3三种空时分组码的自适应调制STBC-MC-CDMA系统的误符号率性能,并对三... 分别将G2、G3和H3三种空时分组码(STBC)与MC-CDMA结合构成STBC-MC-CDMA系统,并在上述系统中应用自适应调制技术。通过仿真研究了在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采用G2、G3和H3三种空时分组码的自适应调制STBC-MC-CDMA系统的误符号率性能,并对三种方案下的系统误符号率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道条件下,编码速率为1/2的G3系统误符号率性能最好,全速编码G2系统误符号率性能最差,编码速率为3/4的H3系统的误符号率则介于二者的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 空时分组码 多载波CDMA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MC-CDMA系统自适应调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作敏 杨维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8-462,共5页
提出一种应用卷积码编码的VBLAST-MC-CDMA系统上行链路结构,并将自适应调制技术应用于上行链路结构中。自适应调制门限的设定采用试验法。先设定需要的误码率门限,并以此为依据通过仿真结果确定系统调制方式的转换门限。通过仿真,分别... 提出一种应用卷积码编码的VBLAST-MC-CDMA系统上行链路结构,并将自适应调制技术应用于上行链路结构中。自适应调制门限的设定采用试验法。先设定需要的误码率门限,并以此为依据通过仿真结果确定系统调制方式的转换门限。通过仿真,分别讨论了用户数固定和用户数变化时该自适应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自适应调制都能在不牺牲期望误码率性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 垂直空时分层 多载波CDMA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