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埃洛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经春华 《包装学报》 2024年第6期10-16,51,共8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进一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改性埃洛石(HNTs),将其作为填充材料与聚乳酸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改性埃洛石(mHNTs)纳米复合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进一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改性埃洛石(HNTs),将其作为填充材料与聚乳酸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改性埃洛石(mHNTs)纳米复合材料,探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结晶性能。研究表明:mHNTs在PLA基体内分散性良好,且与纯PLA相比,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33%,且聚乳酸的结晶度提高了约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改性埃洛石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成大明 陈强 +3 位作者 朱爱萍 田伟伟 林思聪 沈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0-63,共4页
聚天冬氨酸和聚天冬酰胺是一类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许多领域应用广泛。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该领域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聚天冬氨酸 衍生物 聚天冬酰胺 药物控释 组织工程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聚乳酸及其亲/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罗彦凤 王远亮 +4 位作者 潘君 谷俐 罗琦 苏爱华 夏烈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7-51,59,共6页
合成了基于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 (MPLA)和丁二胺的新型改性聚乳酸 (BM PLA) ,旨在提高聚乳酸的亲水性 ,克服聚乳酸和MPLA在降解过程中的酸性 ,并为进一步引入多肽和胶原等生物信号分子提供活性基团。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到了丁二胺已成功引... 合成了基于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 (MPLA)和丁二胺的新型改性聚乳酸 (BM PLA) ,旨在提高聚乳酸的亲水性 ,克服聚乳酸和MPLA在降解过程中的酸性 ,并为进一步引入多肽和胶原等生物信号分子提供活性基团。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到了丁二胺已成功引入到MPLA中。利用接触角和吸水率评价了BMPLA的亲 /疏水性变化 ,表明丁二胺改性所得BMPLA的亲水性相对于PDLLA和MPLA已大大改善 ,测定了材料在 12周降解过程中的 pH变化 ,表明丁二胺改性聚乳酸不表现酸致自加速降解特征 ,未出现pH陡降现象 ,已完全克服了聚乳酸和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降解过程中的酸性。上述研究结果提示 ,丁二胺改性聚乳酸是一族新型的具有优良亲水性和良好降解行为的组织工程材料 ,预示着它可望具有优良的细胞亲和性 ,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乳酸 马来酸酐 二胺 生物材料 亲水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锦棠 李丽娜 +1 位作者 提岩 朱军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采用两步交联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首先用赖氨酸作为内交联剂对聚丁二酰亚胺进行开环反应,以侧基的形式引入聚合物链中,然后用戊二醛为表面交联剂进行进一步交联反应,从而形成水凝胶。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赖氨酸及... 采用两步交联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首先用赖氨酸作为内交联剂对聚丁二酰亚胺进行开环反应,以侧基的形式引入聚合物链中,然后用戊二醛为表面交联剂进行进一步交联反应,从而形成水凝胶。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赖氨酸及戊二醛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的溶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溶胀过程属于非Fickian扩散。pH敏感性测试表明水凝胶在pH=3.4时收缩,而在pH<3.4和pH>3.4时溶胀,且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大于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水凝胶 溶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聚亚甲基蓝/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新美 王宗花 +3 位作者 夏建飞 张菲菲 夏延致 李延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469,共6页
利用电聚合方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亚甲基蓝/石墨烯修饰电极(PMB/GH/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6.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DA和AA... 利用电聚合方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亚甲基蓝/石墨烯修饰电极(PMB/GH/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6.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DA和AA分别在0.208 V和-0.108 V处产生灵敏的氧化峰,与其在聚亚甲基蓝和石墨烯单层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两者的峰电流明显增加,峰电位差达316 mV。研究表明,电聚合方法使亚甲基蓝牢固地非共价修饰到石墨烯上,并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较好地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和分子识别性能,有利于在大量AA存在下实现对DA的选择性测定。在1.00×10-3mol/L AA的存在下,DA的差分脉冲伏安法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0×10-7~5.0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亚甲基蓝 石墨烯 修饰电极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co-乳酸)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军燕 杨青芳 +1 位作者 舒晓军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由聚(琥珀酰亚胺-乳酸)的碱溶液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亲水性羧基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PAL)。用IR、NMR、DSC、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PAL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PAL中的聚乳酸链段为间同立构或无规立构,由此推断丙交酯在开环聚合反应时... 由聚(琥珀酰亚胺-乳酸)的碱溶液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亲水性羧基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PAL)。用IR、NMR、DSC、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PAL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PAL中的聚乳酸链段为间同立构或无规立构,由此推断丙交酯在开环聚合反应时发生了酯交换或链转移反应,导致聚乳酸链段产生消旋现象;聚合反应机理是羟基引发的聚合,获得了无定型态聚合物PAL。由于共聚反应中丙交酯熔体的蒸发损耗,合成的PAL中聚天冬氨酸的含量高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co-乳酸) 聚乳酸 水解反应 消旋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聚乳酸纳米粒载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明星 董静 +2 位作者 杨亚江 杨祥良 徐辉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 :研究聚乳酸包裹雷公藤甲素纳米粒的制备 ,并探讨其载药性质。方法 :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雷公藤甲素 (TP)聚乳酸 (PLA)纳米粒 ,考察各工艺因素对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 ,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动态... 目的 :研究聚乳酸包裹雷公藤甲素纳米粒的制备 ,并探讨其载药性质。方法 :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雷公藤甲素 (TP)聚乳酸 (PLA)纳米粒 ,考察各工艺因素对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 ,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 (FT IR)及X 射线粉末衍射 (X ray)初步研究了其载药性质。结果 :优选出适合处方的包合工艺为 :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为 4 0∶15 (v/v)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 1% ,药物的浓度为 0 3% ,TP与PLA的比例为 1∶15 (w/w) ,包封率为 74 2 7% ,载药量的百分率为 1 36 % ,所得纳米粒形态光滑规整 ,其粒径分布均匀 ,FT IR及X ray表明TP被有效地包裹在纳米粒中。结论 :此方法适合制备脂溶性药物聚合物纳米粒 ,适合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溶剂蒸发法 雷公藤甲素 聚乳酸 纳米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为结合相的薄膜梯度扩散技术富集测量自来水中痕量铬(Ⅲ)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宏 张洋洋 +2 位作者 郭连文 薄乐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0-292,共3页
建立了以0.05mol/L聚天冬氨酸(PASP)溶液为结合相的薄膜梯度扩散(DGT)装置(PASPDGT)富集测量自来水中痕量CrIII的分析方法。DGT法测得配制水中CrIII的回收率为94.4%-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8%-5.03%;测得自... 建立了以0.05mol/L聚天冬氨酸(PASP)溶液为结合相的薄膜梯度扩散(DGT)装置(PASPDGT)富集测量自来水中痕量CrIII的分析方法。DGT法测得配制水中CrIII的回收率为94.4%-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8%-5.03%;测得自来水中CrIII的浓度为2.99-3.471xg/L,加标回收率为93.2%-107.7%;DGT方法对水中CrlII的检出限为0.081μg/L(采样48h),可应用于自来水中痕量CrIII的定量检测与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铬(CrIII) 薄膜梯度扩散(DGT) 聚天冬氨酸(P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修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接枝化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燕铭 张振方 +3 位作者 于琦 王连永 孔德领 俞耀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1-2014,共4页
通过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600)及其胆固醇衍生物与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PSL)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基因载体,研究了这类载体与DNA形成复合物的性质以及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转染不同细胞的性能.... 通过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600)及其胆固醇衍生物与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PSL)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基因载体,研究了这类载体与DNA形成复合物的性质以及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转染不同细胞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复合质量比大于5∶1时,各载体均能与DNA形成结构稳定的复合物.同时转染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在侧链引入一定数目的胆固醇,可以明显提高载体对于癌细胞HepG2和Hela的转染效率.这类新型的载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较高的转染效率以及易于进行靶向修饰等特点,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中将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 胆固醇 聚乙烯亚胺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型聚天冬氨酸/壳聚糖互穿网络吸水树脂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静琼 李银辉 +3 位作者 胡灯 陈晓玲 刘永梅 赵彦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以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聚琥珀酰亚胺(KPSI)和壳聚糖(CTS)为原料在水体系中合成了改性聚天冬氨酸(KPASP)/壳聚糖(CTS)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吸水性树脂(KPASP/CTS IPN)。探讨了KPASP与CTS的配合比、交联剂用量以及交联温度... 以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聚琥珀酰亚胺(KPSI)和壳聚糖(CTS)为原料在水体系中合成了改性聚天冬氨酸(KPASP)/壳聚糖(CTS)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吸水性树脂(KPASP/CTS IPN)。探讨了KPASP与CTS的配合比、交联剂用量以及交联温度对KPASP/CTS IPN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吸水性树脂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TS在互穿网络中所占比例、交联剂用量和交联温度对KPASP/CTS IPN的吸液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CTS与聚天冬氨酸(PASP)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能够显著提高PASP的吸水性能及耐盐性。当KPASP与CTS的质量比为1∶1、交联剂甲醛为CTS的3.5%(wt,质量分数)以及交联温度为40℃时所制得的KPASP/CTS IPN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分别为325和153g/g,吸液倍率比KPASP分别提高了80.6%和132%。扫描电镜研究的结果表明KPASP/CTS IPN表面的孔状结构密度增加,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壳聚糖 互穿网络 吸水性树脂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修饰电极导数伏安法同时测定多巴胺和肾上腺素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何星存 李平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21,22,共4页
研究了2,6 - 吡啶二甲酸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聚合的实验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发现该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而对抗坏血酸等阴离子没有响应。 利用在修饰电极上循环伏安阴极过... 研究了2,6 - 吡啶二甲酸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聚合的实验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发现该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而对抗坏血酸等阴离子没有响应。 利用在修饰电极上循环伏安阴极过程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峰电位不同, 采用阴极化导数伏安法可同时测定多巴胺和肾上腺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电极 多巴胺 肾上腺素 导数伏安法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改性膨润土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玉凤 刘世磊 +3 位作者 宴得珍 张玲 王荣民 王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6,127,共4页
用硫酸酸化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丙烯酸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改性膨润土(PAA/HB)无机/有机高分子改性剂。采用IR、TG、XRD、SEM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膨润土与丙烯酸很好地复合,呈现出层状结构和粗糙的表面。考察了该新型吸... 用硫酸酸化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丙烯酸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改性膨润土(PAA/HB)无机/有机高分子改性剂。采用IR、TG、XRD、SEM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膨润土与丙烯酸很好地复合,呈现出层状结构和粗糙的表面。考察了该新型吸附剂对Cu2+的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下对Cu2+去除率可达98%以上。并探讨了PAA/HB的吸附机理,表明PAA/HB对Cu2+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聚丙烯酸 高分子吸附剂 铜离子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梯度扩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Cd(Ⅱ)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宏 张晗 +4 位作者 封丽 张梦晗 郭连文 励建荣 陈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建立薄膜梯度扩散(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GFAAS)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先以聚天冬氨酸溶液为结合相的DGT装置富集自来水中Cd(... 建立薄膜梯度扩散(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GFAAS)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先以聚天冬氨酸溶液为结合相的DGT装置富集自来水中Cd(Ⅱ),再使用GFAAS测定DGT结合相中Cd(Ⅱ)的含量,最后依据DGT方程计算自来水中Cd(Ⅱ)质量浓度。DGT-GFAAS法测得配制水中Cd(Ⅱ)的回收率为96.2%~101.7%;测得自来水中Cd(Ⅱ)质量浓度为0.21~0.35 mg/L,加标回收率为95.4%~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3.7%~7.4%;DGT-GFAAS法对自来水中Cd(Ⅱ)的检出限为0.002 5μg/L(采样48 h),可应用于饮用水中痕量Cd(Ⅱ)的定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梯度扩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聚天冬氨酸 自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复合水处理剂的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晓云 程彦海 +1 位作者 王立璇 霍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7,共4页
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通常采用投加水处理剂的方法控制系统的结垢、腐蚀。聚天冬氨酸(PASP)、木质素磺酸钠、腐植酸钠等具有无磷、易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吸附钙、镁离子、无毒、无害的特点。文章模拟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试验了PASP... 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通常采用投加水处理剂的方法控制系统的结垢、腐蚀。聚天冬氨酸(PASP)、木质素磺酸钠、腐植酸钠等具有无磷、易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吸附钙、镁离子、无毒、无害的特点。文章模拟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试验了PASP的阻垢性能,并与其它类型的阻垢剂进行阻垢性能的对比。采用HSn-70A材料试验PASP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铜在PASP优化复配方案水处理剂中的腐蚀速度约为0.000 94 mm/a。复合配方较单一PASP对碳酸钙结垢有较好的阻垢效果。在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木质素磺酸钠 腐植酸钠 阻垢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刚 陆嘉星 +3 位作者 徐承天 高剑南 陈良 张五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80,共3页
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陈刚,陆嘉星,徐承天,高剑南,陈良,张五昌(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关键词聚L-缬氨酸,修饰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近年来,用化学修饰电极进行不对称合成日益... 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陈刚,陆嘉星,徐承天,高剑南,陈良,张五昌(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关键词聚L-缬氨酸,修饰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近年来,用化学修饰电极进行不对称合成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2].Non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缬氨酸 修饰电极 不对称还原 苯甲酰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测定尿酸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谷珍 孙元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PCVE) ,详细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生物分子尿酸 (UA)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PCVE对UA具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 ,并且对抗坏血酸(AA)具有较强的抗干扰作用 ,允许高达1000倍以上AA存在而不干扰痕...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PCVE) ,详细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生物分子尿酸 (UA)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PCVE对UA具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 ,并且对抗坏血酸(AA)具有较强的抗干扰作用 ,允许高达1000倍以上AA存在而不干扰痕量UA的测定。将PCVE结合差分脉冲伏安(DPV)技术 ,对U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10 -7~5.0×10 -5mol/L,检出限达7.5×10 -8mol/L。将该法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 尿酸 循环伏安法 电催化 尿液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系中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复合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琼 胡灯 +3 位作者 赵彦生 贾智信 师海岗 陈小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以改性聚天冬氨酸(MKPAsp)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MKPAsp/PAA)复合吸水性树脂,探讨了组成、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改性聚天冬氨酸(MKPAsp)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MKPAsp/PAA)复合吸水性树脂,探讨了组成、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与改性聚琥珀酰亚胺(KPSI)的质量比为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用量为0.42%(摩尔分数)、KPS用量为0.2%(质量分数)时,MKPAsp/PAA的吸液性能最好,在去离子水和0.9%NaCl盐溶液中吸液倍率分别为886.7和120.3g/g,比未复合的KPAsp树脂分别提高了3.8和1.1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等手段对复合吸水性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A的加入不仅能够改善吸水性树脂的孔道结构,使孔径更加规则均匀,而且能够提高吸水性树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天冬氨酸 聚丙烯酸 复合 高吸水性树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侯士峰 方惠群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了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实验表明抗坏血酸在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为+0.23V,较其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220mV.在1.0×10 ̄(-1)... 研究了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实验表明抗坏血酸在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为+0.23V,较其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220mV.在1.0×10 ̄(-1)~1.0×10 ̄(-1)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和抗坏血酸的浓度有线性关系,可用于水果等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撑二氧噻吩 修饰电极 电催化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吡哆辛在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凤云 潘兆瑞 +4 位作者 周宏 刘欢 俞静 顾小燕 唐鹏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通过电聚合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PABSA)修饰玻碳电极(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盐酸吡哆辛(VB6)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VB6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电流显著增加,为裸电极上的7.5... 通过电聚合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PABSA)修饰玻碳电极(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盐酸吡哆辛(VB6)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VB6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电流显著增加,为裸电极上的7.5倍。在p H值3.0~6.5的醋酸缓冲溶液中,VB6在PABSA/GCE上的电极反应为吸附控制的一电子两质子的不可逆氧化反应。在优化条件下,使用DPV对VB6进行了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04~100μmol/L,检出限为0.01μmol/L,是目前所报道的电化学方法测定VB6的最低检出限,相对平均偏差为3.1%(n=8)。采用本方法对维生素B6片中的VB6进行检测,回收率为106%~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氨基苯磺酸 盐酸吡哆辛 修饰电极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与修饰聚丙烯酰胺间的络合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守信 房喻 +1 位作者 胡道道 吕宏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4-220,共7页
利用荧光各向异性、荧光探针和荧光猝灭等静态光物理技术研究了稀水溶液中聚甲基丙烯酸(PMAA)与阳离子修饰聚丙烯酰胺 (QCPAM )间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 :在 pH=2 -8范围内 ,PMAA与QCPAM之间发生明显络合 ,但以 pH为4时络合作用最大 ,最... 利用荧光各向异性、荧光探针和荧光猝灭等静态光物理技术研究了稀水溶液中聚甲基丙烯酸(PMAA)与阳离子修饰聚丙烯酰胺 (QCPAM )间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 :在 pH=2 -8范围内 ,PMAA与QCPAM之间发生明显络合 ,但以 pH为4时络合作用最大 ,最佳络合配比为1:1(单体单元比 ) ,络合作用的发生大大地改变了PMAA的构象行为.PMAA构象对 pH和络合作用的双重依赖性有可能在新型“智能”凝胶的设计合成上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作用 聚甲基丙烯酸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