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结构面两级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量化表征的间距效应研究
1
作者 任昱行 许文涛 +1 位作者 张诗淮 马晓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2-2084,共13页
结构面宏观起伏体和微凸体的三维形貌特征会直接影响岩石的剪切力学性质,认识不同采样间距下两级形貌粗糙度的各向异性特征,对准确把握岩体剪切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对两级形貌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较少,基于界限采样间... 结构面宏观起伏体和微凸体的三维形貌特征会直接影响岩石的剪切力学性质,认识不同采样间距下两级形貌粗糙度的各向异性特征,对准确把握岩体剪切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对两级形貌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较少,基于界限采样间距形貌分级原理获取两级粗糙度参数,提出了考虑粗糙度优势方向和劣势方向的各向异性系数RAC^(3D),通过点云稀疏方法统计了不同采样间距下3组样品的两级形貌粗糙度各向异性系数。结果表明:微凸体粗糙度各向异性系数随采样间距扩大先逐渐增大然后减小,与采样间距有较好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关系;宏观起伏体在小采样间距下粗糙度各向异性系数的间距效应不明显,当间距超过界限采样间距之后,各向异性系数迅速衰减与采样间距呈负指数乘幂函数关系。通过对结构面两级形貌几何结构分析发现,随采样间距增大,优势方向和劣势方向粗糙度衰减的快慢是影响两级形貌各向异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越明显的结构面受采样间距变化的影响越大。本文为研究结构面两级形貌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的间距效应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两级粗糙度 宏观起伏体 粗糙度各向异性系数 间距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平均法修正BQ法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浩 邵海 +3 位作者 刘欣 朱志成 王晓军 高兆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岩土工程界广泛应用BQ法进行围岩稳定性分级,在分级过程中考虑地应力、结构面和地下水因素3个修正指标进行修正,而地下水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和结构面影响的修正系数这2个指标在确定过程中存在分歧,提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修正确定,给出修... 岩土工程界广泛应用BQ法进行围岩稳定性分级,在分级过程中考虑地应力、结构面和地下水因素3个修正指标进行修正,而地下水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和结构面影响的修正系数这2个指标在确定过程中存在分歧,提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修正确定,给出修正模型和方法,利用修正后的[BQ]′值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为巷道经济合理支护提供依据。分级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证明修正方法合适,能提高BQ法围岩稳定性分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Q法 岩体稳定性分级 加权平均法 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 结构面影响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照技术的配称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量化研究
3
作者 邓华锋 冯云杰 +3 位作者 李建林 王文东 李冠野 齐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3-72,共10页
结构面的有效受剪区域直接影响其抗剪性能,在以往结构面粗糙度和接触状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结构面的形貌特征扫描和光照技术,对配称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的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光源照射下,结构面上的光亮部分较好地反... 结构面的有效受剪区域直接影响其抗剪性能,在以往结构面粗糙度和接触状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结构面的形貌特征扫描和光照技术,对配称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的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光源照射下,结构面上的光亮部分较好地反映了剪切过程中的有效受剪区域,对不同入射角下三维光亮面积百分比(BAP^(3D))的值进行了统计,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结构面三维光亮面积百分比(BAP^(3D))整体呈近似S型的增长趋势;(2)将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面积与结构面总面积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受剪系数(JEC),结合Patton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确定了光源最佳入射角度φ_(B)=90°–(φ_(b)+i)(φ_(b)为结构面基本摩擦角,i为结构面平均起伏角),此时,光亮区域面积和实际有效受剪面积一致,对应BAP^(3D)即为所求的结构面有效受剪系数;(3)考虑有效受剪系数,对Barton剪切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修正的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光照技术 最佳入射角 有效受剪区域 有效受剪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斜坡动力响应特性的结构面效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侯红娟 许强 吴金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4-231,共8页
斜坡的坡体结构是控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影响斜坡动力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坡体结构面如何影响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这一问题,对均质斜坡(无结构面)和水平层状岩质斜坡(含水平结构面)两种类型的岩质斜坡进行了... 斜坡的坡体结构是控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影响斜坡动力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坡体结构面如何影响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这一问题,对均质斜坡(无结构面)和水平层状岩质斜坡(含水平结构面)两种类型的岩质斜坡进行了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并着重对比分析了有无结构面对岩质斜坡峰值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斜坡坡表和坡内加速度动力响应基本上都大于均质斜坡,即水平层状岩质斜坡存在层面放大作用,但水平结构面对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放大作用的程度与地震波类型、频率、振动强度和激振方向有关,总的来说,水平层面对Z向地震波的放大作用大于对X向地震波;在本试验研究中,频率仅影响层面放大系数量值的变化,而地震波类型及其振动强度和激振方向则对其分布形式和量值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 均质斜坡 结构面 振动台 结构面效应 层面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