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填充二元复合材料等效介电特性的修正通用有效介质计算公式 被引量:6
1
作者 钟汝能 郑勤红 +1 位作者 向泰 姚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258-4263,共6页
介电特性在复合材料的电磁效应研究和材料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工作在研究传统通用有效介质(GEM,General Effective Medium)公式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用于预测和计算颗粒填充二元复合材料等效介电特性的修正通用有效介质(MGEM,Modi... 介电特性在复合材料的电磁效应研究和材料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工作在研究传统通用有效介质(GEM,General Effective Medium)公式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用于预测和计算颗粒填充二元复合材料等效介电特性的修正通用有效介质(MGEM,Modified General Effective Medium)公式。运用MC-FEM(Monte Carlo-Finite Element Method)方法分析计算各种参数条件下颗粒随机填充二元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特性,并与MGEM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MGEM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将MGEM的预测结果与部分经典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部分文献报道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不同介电常数比(1/50~50)和不同体积分数(0~1)的情况下,MGEM公式预测结果与MC-FEM模型结果完全吻合,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为颗粒填充二元复合材料等效介电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计算精度的理论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填充二元复合材料 等效介电特性 修正通用有效介质公式 蒙特卡罗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矿井下巷道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志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03,共5页
针对我国煤矿煤岩体化学加固材料与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反应机理,并研发了加固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和充填发泡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详细介绍了这2种研发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现场实践中,... 针对我国煤矿煤岩体化学加固材料与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反应机理,并研发了加固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和充填发泡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详细介绍了这2种研发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现场实践中,实践证明研发的材料在处理煤矿井下巷道冒顶以及破碎煤岩体加固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目前纯聚氨酯注浆材料,为现代化煤炭企业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改性材料 注浆加固 破碎煤岩体 充填密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改性试验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西凡 熊祖强 +1 位作者 张耀辉 苏承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6,共13页
为解决原有高水材料存在韧性差、可收缩量小等问题,通过分析现场充填体破坏特征,运用"让抗"支护机理将充填体划分为充填体层和让压层,采用正交配比试验对高水材料性能缺陷进行改进,并对改性前后的材料固结体进行微观对比分析... 为解决原有高水材料存在韧性差、可收缩量小等问题,通过分析现场充填体破坏特征,运用"让抗"支护机理将充填体划分为充填体层和让压层,采用正交配比试验对高水材料性能缺陷进行改进,并对改性前后的材料固结体进行微观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施加不同支护的方式模拟试验得到充填体在侧向约束条件下最优支护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高水材料充填层28 d强度达到12.18 MPa,让压接顶层膨胀率为9.60%,引入发泡剂、纤维等外部添加物剂对材料生成钙矾石等水化产物无影响,侧向约束条件下最优支护组合表面位移仅占试样宽度的3.65%。最后,将改性后的高水材料应用现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侧表面位移仅为229 mm,顶板下沉量控制在216 mm左右,改性后的高水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沿空留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充填材料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体 改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高水材料充填支柱尺寸效应及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熊祖强 苏承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2-88,共7页
为研究改性高水材料充填支柱尺寸对承载性能的影响,在高水材料充填支柱试样中添加0.2%聚丙烯纤维进行改性,通过对比改性试样及未改性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破坏过程及形貌,分析其尺寸效应和破坏特征,最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试验结... 为研究改性高水材料充填支柱尺寸对承载性能的影响,在高水材料充填支柱试样中添加0.2%聚丙烯纤维进行改性,通过对比改性试样及未改性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破坏过程及形貌,分析其尺寸效应和破坏特征,最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结果表明:改性后高水材料充填支柱尺寸效应特征不变,随高径比增大,峰值强度及峰值应变逐渐降低,弹性模量逐渐增大;改性后试样的承载性能提高,峰值强度提高10.78%,峰值应变增大28.62%;试样破坏类型不受高径比和纤维的影响,均为“X”—劈裂型剪切组合破坏;由于纤维的阻裂效果,改性后材料试样的整体受压稳定性显著提高;SEM微观形态对比可知,纤维阻止原有裂隙发育的同时延缓新裂隙的产生,使材料具有更稳定钙矾石骨架结构,间接增大了材料强度并表现出较高的残余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高水材料 充填支柱 尺寸效应 充填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灰渣的改性及其对矿渣基充填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昊 王志强 詹炳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为解决脱硫灰渣堆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以其和其他固废为主要原料生产矿山井下充填所需的低成本充填料,在对脱硫灰渣进行改性的基础上,以改性脱硫灰渣、增强剂、石膏、矿渣、尾砂为原料进行了充填料性能试验,并对充填料试件的水化... 为解决脱硫灰渣堆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以其和其他固废为主要原料生产矿山井下充填所需的低成本充填料,在对脱硫灰渣进行改性的基础上,以改性脱硫灰渣、增强剂、石膏、矿渣、尾砂为原料进行了充填料性能试验,并对充填料试件的水化产物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1)改性剂CHJ-1可在掺量为2%、改性温度为120℃、改性时间为12 h情况下使脱硫灰渣中CaSO_3的含量降低48.30%。(2)改性脱硫灰渣掺量的变化对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不大。改性脱硫灰渣掺量从10%提高至15%,充填料浆的沉缩率明显减小,各龄期试件的抗压强度均明显增大;改性脱硫灰渣掺量继续提高至20%,充填料浆的沉缩率显著增大,各龄期试件的抗压强度均明显减小。改性脱硫灰渣掺量为15%时充填料浆扩展度为152 mm、沉缩率为1.41%,充填料试件7 d、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28 MPa和2.86 MPa,满足矿山井下充填要求。(3)改性脱硫灰渣能成功激发矿渣发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主要是棒状的钙矾石、团簇状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它们之间相互穿插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使充填料试件具有结构强度,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水化产物数量增多,充填料试件的抗压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灰渣 高炉矿渣 尾砂 改性 充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高铁路基改良粗颗粒填料冻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崔宏环 王伟浩 +3 位作者 邵博源 王小敬 闫利 朱超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0-777,共8页
针对季冻区高铁路基冻胀融沉问题及高铁安全运营的高要求,利用水泥和粉煤灰改良路基的填料,并通过自制冻融试验装置模拟填料的冻胀融沉条件,研究改良粗颗粒填料在冻胀融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冻胀率和融沉系数的规律,并评价改良填料的适... 针对季冻区高铁路基冻胀融沉问题及高铁安全运营的高要求,利用水泥和粉煤灰改良路基的填料,并通过自制冻融试验装置模拟填料的冻胀融沉条件,研究改良粗颗粒填料在冻胀融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冻胀率和融沉系数的规律,并评价改良填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冻融温度变化过程中,水泥改良填料和水泥-粉煤灰改良填料均有减小填料导热和冻深的能力,且粉煤灰会小幅提升水泥填料的导热能力;改良填料在任一个冻融循环和冻胀阶段条件下的冻胀率均小于相同条件下的未改良填料;冻融循环对水泥-粉煤灰填料在慢降阶段的融沉作用影响较大;水泥填料在各阶段的融沉作用受第二次冻融循环影响较大;两种改良粗颗粒填料均有适用性,且添加5%水泥的改良填料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铁路基 改良粗颗粒填料 温度变化 冻胀率 融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对PTFE/Al反应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和点火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鑫鑫 李裕春 +1 位作者 吴家祥 柳锦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6-103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短切碳纤维(carbon fiber,CF)单丝对聚四氟乙烯/铝(PTFE/Al)反应材料动态力学和点火特性的影响.首先,制备了PTFE/Al和PTFE/Al/CF反应材料,开展了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力学性能与点火参数,记录了冲击压缩过程.结... 本研究旨在探讨短切碳纤维(carbon fiber,CF)单丝对聚四氟乙烯/铝(PTFE/Al)反应材料动态力学和点火特性的影响.首先,制备了PTFE/Al和PTFE/Al/CF反应材料,开展了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力学性能与点火参数,记录了冲击压缩过程.结果表明,添加CF导致PTFE/Al材料的弹性模量大幅降低,弹性模量因子的应变率效应与失效应变因子的应变率效应降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CF质量分数对反应材料的冲击压缩过程与回收试件、冲击点火速度(应变率)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通过固结强化作用,低CF质量分数的PTFE/Al/CF试件具有较好的抗动态压缩性和能量吸收效果.随着CF质量分数的提高,TFE/Al/CF反应材料速度(应变率)点火阈值降低,反应强度和反应时间有提高.为碳纤维填充改性PTFE/Al反应材料的设计和冲击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改性PTFE/Al反应材料 力学参数 动态因子 压缩形态 点火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