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for nonlinear Bayesian tracking 被引量:14
1
作者 Zhan Ronghui Xin Qin Wan Jian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7-14,共8页
A modified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ing scheme for nonlinear tracking is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potential drawbacks (such as, particle impoverishment and numerical sensitivity in calculating the prior) of the conv... A modified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ing scheme for nonlinear tracking is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potential drawbacks (such as, particle impoverishment and numerical sensitivity in calculating the prior) of the conventional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UPF) confronted in practice. Specifically, a different derivation of the importance weight is presented in detail.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voi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rior and reduce the effects of the impoverishment problem caused by sampling from the proposal distribution, Sim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two illustrative examples and results have been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modified UPF as well as its improved performance over the conventional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ian estimation modified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nonlinear filtering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钙矾石晶核对水泥水化和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钱珊珊 陈烽 +3 位作者 彭荩影 刘晓 王玲 姚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2,共9页
文中采用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及硅烷偶联剂(KH-57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PCEs),并以其为分散剂制得系列改性钙矾石晶核(AFt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的硅烷改性聚羧... 文中采用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及硅烷偶联剂(KH-57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PCEs),并以其为分散剂制得系列改性钙矾石晶核(AFt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的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硅烷改性PCEs与目标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动态光散射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AFts的粒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加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后,AFts晶核的形貌由纤维状转变为细针状,粒径显著减小,数量增多。通过对水泥水化产物相、热、形貌及混凝土压缩强度研究发现,掺有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AFts晶核加速了CH晶体和AFts晶体的形成,促进了水泥颗粒之间的紧密结合,减少了微观裂缝,从而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早期的压缩强度,尤其是AFt-4,掺入混凝土后,1d压缩强度从67.2MPa提升至79.4MPa,提升幅度为11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 钙矾石晶核 粒径 形貌 早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MMC半桥子模块模型构建及参数辨识
3
作者 赵欢欢 熊炜 +3 位作者 张超 徐玉韬 袁旭峰 罗显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2-1100,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机驱动、储能和柔性直流输配电等领域,因此其可靠运行十分重要。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实体设备实时状态信息精准映射到数字孪生模型上,能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该...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机驱动、储能和柔性直流输配电等领域,因此其可靠运行十分重要。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实体设备实时状态信息精准映射到数字孪生模型上,能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MMC半桥子模块模型构建方法。在子模块运行原理和重要部件失效原理的基础上,构建MMC子模块数字孪生体,包括子模块等效简化模型和模拟MMC运行的全桥转换器电路。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孪生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通过虚实交互反馈实时感知子模块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搭建MMC半桥子模块的非侵入式数字孪生体仿真平台,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物理和数字孪生模型之间的误差小于0.1%,参数辨识的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换流器 半桥子模块 数字孪生 参数辨识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树脂薄膜提升CFRP层合板层间断裂性能研究
4
作者 杜徐玮 牛雪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法向刚度远低于面内刚度,当受到面外载荷作用时,极易发生损伤失稳。为了对厚度方向进行增韧,研究了改性纳米ZnO增韧薄膜对CFRP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使用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后...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法向刚度远低于面内刚度,当受到面外载荷作用时,极易发生损伤失稳。为了对厚度方向进行增韧,研究了改性纳米ZnO增韧薄膜对CFRP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使用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后的纳米ZnO,将不同质量分数(0~4wt%)的改性纳米ZnO颗粒在固化剂的作用下混合加入环氧树脂中,在复合材料试件的两个界面之间形成了具有不同层间性能的黏结膜,并将其应用于端部缺口弯曲(ENF)试验和双悬臂梁(DCB)试验。建立了一系列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确定的模型参数对改性纳米ZnO和固化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增韧梁(含4wt%改性纳米ZnO和2wt%GEL2-BS),ENF试验和DCB试验的临界载荷分别增加了30.25%和6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膜 改性纳米ZnO颗粒 界面增韧 端部缺口弯曲试验 双悬臂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面波频散全参数全局反演的冰川结构研究
5
作者 艾寒冰 李红星 +5 位作者 宋先海 李涛 苏可嘉 陈昊 付宇 梅竹虚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0-2347,共28页
冰川中冰层厚度的获取和冰下沉积物冻结程度的估计是冰川学研究中的基础内容,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各种简便和“无损”的地球物理方法已经被用于实现这些目标,其中包括多道面波分析.针对传统藤壶交配算法优化过程受制于关键参数... 冰川中冰层厚度的获取和冰下沉积物冻结程度的估计是冰川学研究中的基础内容,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各种简便和“无损”的地球物理方法已经被用于实现这些目标,其中包括多道面波分析.针对传统藤壶交配算法优化过程受制于关键参数(生殖器长度pl)的选取,种群进化方式多样性以及当藤壶位置超出模型空间时处理方式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变生殖器长度plvar策略、新型藤壶子代更新策略和越界校正策略的改进藤壶交配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多阶面波频散联合全参数反演,即在联合基阶、高阶频散数据约束反演过程的同时,获取层厚(h)、横波速度(V_(S))、纵横波速度比(V_(P):V_(S))和密度(ρ)信息,以更好地确定冰川冰层厚度和冰川内沉积物的冻结程度.不同理论频散数据反演测试结果一致表明,改进藤壶交配算法相较于传统藤壶交配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更小的数据拟合误差和更准确的模型参数.10个复杂基准函数测试结果说明改进藤壶交配算法出色的优化效果具有一般性.含噪且只有基阶信息的反演测试进一步验证了三种改进策略的有效性.针对实际数据反演测试,本文采用在挪威Hardangerjøkulen冰盖Midtdalsbreen冰川采集得到的主动源数据集对改进藤壶交配算法的实用性进行测试.反演得到的冰川结构同前人研究结果以及掌握的GPR资料吻合良好,并且该算法效率更高,反演不确定性更低,为多参数反演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文末的三个详细讨论说明,对于Midtdalsbreen冰川数据而言,改进藤壶交配算法的反演过程对反演层数(5-8层内)的选择并不敏感;该算法的反演性能无疑会因选择更大的参数搜索范围而被破坏(即多解性增强),然而可以将来自其他地球物理手段获取的有效信息直接整合到该算法的反演过程中以重新获得满意的反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地球物理学 多阶面波频散数据 改进藤壶交配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öber法合成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应用评述
6
作者 修石健 暴也儒 权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47,共9页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力强、无毒、物理化学稳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在吸附、陶瓷、催化、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töber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溶胶-凝...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力强、无毒、物理化学稳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在吸附、陶瓷、催化、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töber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溶胶-凝胶策略,常被用作生产具有高度可定制尺寸和表面性能的均匀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不同尺寸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理化性质有所变化,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有着不同要求,因此,为满足这些需求,逐渐在Stöber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改进方案,以获得尺寸范围更大、粒径更加均一、形态更多样化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本文在简要介绍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töber法和其改进方案,以及基于改进Stöber法合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日用化学工业和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二氧化硅 小粒径 改进Stöber法 日用化学产品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仝哲 黎相孟 +2 位作者 燕超 张雅君 雷文星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242,共7页
聚合物较低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导致其摩擦稳定性与抗磨性不够理想,严重限制了聚合物基复合材在自润滑领域的应用。二维无机颗粒凭借优异的面内性能和低的层间剪切特性,成为理想的自润滑改性材料。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无机二维无机颗粒种类... 聚合物较低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导致其摩擦稳定性与抗磨性不够理想,严重限制了聚合物基复合材在自润滑领域的应用。二维无机颗粒凭借优异的面内性能和低的层间剪切特性,成为理想的自润滑改性材料。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无机二维无机颗粒种类、各自的结构特点以及物理化学属性。综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自润滑技术上的主要应用领域,揭示了二维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方式与减磨机理。进一步讨论了多种类颗粒协同、颗粒间杂化以及颗粒有序取向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最后从颗粒的选择与制备、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以及低摩擦实现等方面指出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润滑应用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二维无机颗粒 自润滑 协同作用 摩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商红发 李永振 +4 位作者 申全军 丛波日 任海庆 马士杰 樊亮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13-418,共6页
采用双螺杆活化胶粉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通过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了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常规指标、PG分级、流变性能及荧光图谱等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活化胶粉颗粒... 采用双螺杆活化胶粉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通过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了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常规指标、PG分级、流变性能及荧光图谱等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活化胶粉颗粒在沥青中均匀分布但彼此间未发生交联,显著增大了复合改性沥青的表观黏度和弹性,而SBS改性剂颗粒相互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强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结构强度,提升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双螺杆活化胶粉和SBS改性剂的低温拉伸性能赋予了复合改性沥青良好的低温性能,PG分级低温等级可达-34℃;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与活化胶粉和SBS改性剂在沥青中分散时的颗粒粒径大小息息相关,荧光相态粒径越小,储存稳定性越好;双螺杆活化胶粉和SBS改性剂在沥青中的荧光相态粒径在0.85μm左右,保证了复合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综合考虑储存稳定性、常规指标和流变性能,最终确定了双螺杆活化胶粉掺量为25%、SBS改性剂掺量为2.5%、抽出油掺量为5%、稳定剂掺量为0.15%的最优配方;采用荧光相态粒径可有效表征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但与规范中的宏观离析指标界定值相对应的荧光相态粒径界定值,仍需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活化胶粉 复合改性沥青 流变特性 储存稳定性 荧光相态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ER8机器人轨迹规划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北涛 刘磊 张丽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工作效率低、稳定性不足和传统粒子群算法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优化了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首先,以国产ER8型机器...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工作效率低、稳定性不足和传统粒子群算法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优化了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首先,以国产ER8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D-H参数法获得机器人连杆参数数据,同时通过运动学正逆解理论计算求出了轨迹插值点;其次,利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建立了ER8机器人仿真模型,由于正逆解理论值与仿真结果完全相一致,证明了所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到机器人3-5-3多项式插值构造的轨迹中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在满足运动学约束的前提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3-5-3混合多项式插值函数构造的轨迹,机器人用于完成轨迹的时间从3 s减少到1.0375 s,相对于优化前,整体运行时间缩短了大约65%,证明文中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时间最优的轨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D-H法 运动学 多项式插值 改进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磁化模型的多组分铁磁性颗粒运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巨辉 安然 +7 位作者 舒崚峰 李丹 刘晓刚 毛颖 陈纪元 高浩铭 吕文生 孟凡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0-750,共11页
铁磁性颗粒因具有铁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化工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磁场具有的穿透性质,对于采用铁磁性颗粒的系统,可通过改变磁场控制系统内颗粒的运动状态.文章基于传统的磁化模型,采用相对参考系转换方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 铁磁性颗粒因具有铁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化工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磁场具有的穿透性质,对于采用铁磁性颗粒的系统,可通过改变磁场控制系统内颗粒的运动状态.文章基于传统的磁化模型,采用相对参考系转换方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修正P-E磁化模型,可以计算铁磁性颗粒在任意方向磁场作用下所受磁化力.通过有限体积法(FVM)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修正P-E磁化模型的精确性,并模拟多组分颗粒在磁场中的运动,对比了铁磁性颗粒与惰性颗粒在不同配比及不同磁场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对颗粒分布、颗粒速度矢量和颗粒总能量变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组分颗粒系统中,铁磁性颗粒依旧保持成链特性,但成链速度与长度降低;随着铁磁性颗粒占比提高,铁磁性颗粒初始能量增大,聚链数量与成链长度将有所增加,约束惰性颗粒能力增强;此外,施加水平与竖直方向磁场时,多组分颗粒系统达到稳定速度最快,可以通过增大铁磁性颗粒占比有效提升稳定速度,使系统更快趋于稳定;而施加含有倾角的磁场时,随着铁磁性颗粒占比升高,铁磁性颗粒达到稳定状态需要的时间逐渐降低,较难通过改变铁磁性颗粒占比缩短稳定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颗粒 铁磁性颗粒 FVM-DEM 修正P-E磁化模型 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橡胶颗粒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及抗冲磨性能影响
11
作者 丁庆军 张永园 +2 位作者 周鹏 周昌盛 郭凯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橡胶颗粒加入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会使其强度显著下降。通过对橡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后的橡胶颗粒掺量对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耐久性、抗冲磨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对橡胶颗粒进行改... 橡胶颗粒加入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会使其强度显著下降。通过对橡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后的橡胶颗粒掺量对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耐久性、抗冲磨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对橡胶颗粒进行改性,可以在橡胶颗粒表面引入亲水基-OH和-NH_(2),改善橡胶颗粒与水泥基体之间界面黏结性能,使UHPC的力学性能降低幅度减小,明显提高UHPC抗冲磨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在改性橡胶颗粒掺量10%时,UHPC的抗冲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分别提高了28.6%和65.2%;与掺未改性橡胶颗粒的UHPC相比,掺入改性橡胶颗粒的UHPC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橡胶颗粒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冲磨性能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逸 仇丹 +3 位作者 姚利辉 庞嘉敏 周坤 何宇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9-686,696,共9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丙交酯熔融体系中制备了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建立了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取代度的^(1)HNMR测试方法,以取代度为响应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交酯添加量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丙交酯熔融体系中制备了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建立了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取代度的^(1)HNMR测试方法,以取代度为响应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交酯添加量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的合成工艺,得到最优工艺为:反应时间12.46 h,反应温度111.75℃,丙交酯添加量为淀粉质量的258%,预测最大取代度为0.0253,通过实际操作条件调整后实际取代度为0.0238。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聚乳酸改性淀粉进行了系列表征,证实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的颗粒结构没有被完全破坏,晶型、相对分子质量等性能优于溶剂法传统技术制备的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聚乳酸改性糯玉米淀粉 取代度 响应面实验 颗粒结构 淀粉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宇轩 王兴 +5 位作者 郭跃芬 周海滨 周佩禹 康丽 邓敏文 姚萍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WC与Cu界面结合强度不足严重影响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但业内尚未有良好的界面调控措施以优化性能。采用铜表面改性WC颗粒改善WC与Cu基体界面,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Cu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开展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与摩擦... WC与Cu界面结合强度不足严重影响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但业内尚未有良好的界面调控措施以优化性能。采用铜表面改性WC颗粒改善WC与Cu基体界面,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Cu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开展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与摩擦学性能研究。研究表明,Cu改性WC颗粒可良好地嵌入铜基体,颗粒与Cu基体界面较基体弹性恢复能力提升33%,硬度提升20%。15 wt.%Cu改性W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物理性能与摩擦学特性,较纯铜粉末冶金材料体积密度提升8%,布氏硬度提升15%,摩擦因数波动幅度最小并稳定在0.75,磨损量最小为0.075 mm^(3),磨痕轮廓圆滑,磨损面最完整且大面积成膜。随Cu改性WC含量增大,主要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转变为剥离磨损,Cu改性WC颗粒促进摩擦转移层的形成,抑制磨损面裂纹的横向扩展。Cu改性WC颗粒与铜基体界面结合强度显著提升,15 wt.%复合材料抑制黏着磨损与疲劳磨损,摩擦学性能优异。采用Cu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摩擦材料有望成为优化WC与Cu基体界面提升铜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重要备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改性WC 铜基复合材料 界面 微观结构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粒子群算法在修正高斯模型下的源强反演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邦银 蒯念生 +2 位作者 何雄元 彭敏君 邓利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8,共7页
为提高危险气体泄漏溯源定位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定危险气体泄漏位置和强度是事故应急响应的关键。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改进近似高斯分布的气体羽流扩散幅度,修正高斯烟羽模型;然后,基于免疫浓度筛选机制作为主策略的免疫算法(... 为提高危险气体泄漏溯源定位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定危险气体泄漏位置和强度是事故应急响应的关键。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改进近似高斯分布的气体羽流扩散幅度,修正高斯烟羽模型;然后,基于免疫浓度筛选机制作为主策略的免疫算法(IA),通过与粒子群算法(PSO)耦合,将混合免疫粒子群(PSO-IA)算法应用到源强反演中;最后,验证PSO-IA算法溯源定位效果。结果表明:与模式搜索法(PS)、遗传算法(GA)、PSO相比,修正高斯烟羽模型预测值误差均下降2%左右;混合PSO-IA算法相较PSO算法反演源强效果有明显提升,其算法定位误差为1.3 m,求解源强误差为0.8%,单次计算时间小于1 s,能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并估算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粒子群(PSO-IA)算法 修正高斯烟羽模型 源强反演 危险气体泄漏 求解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光谱变换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精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宗璠 韩玲 +1 位作者 姜旭海 武春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9-1456,共8页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日益发展,土壤中以镍(Ni)、铁(Fe)、铜(Cu)、铬(Cr)、铅(Pb)等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无损、快速等优点,为高效准确地获取土壤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科学手段。而在利用高光...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日益发展,土壤中以镍(Ni)、铁(Fe)、铜(Cu)、铬(Cr)、铅(Pb)等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无损、快速等优点,为高效准确地获取土壤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科学手段。而在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时,微分光谱变换方法的选择对遥感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精度有显著影响。为明确二者关系,基于研究区采集的60个土壤样品,测定其Ni、Fe、Cr、Cu、Pb等含量以及350~250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在相关系数(CC)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MDBPSO)优选遥感探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特征波段。最终以优选出的特征波段作为自变量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了Ni、Fe、Cr、Cu、Pb等重金属含量的估测模型。在对原始反射率数据进行高斯平滑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一阶微分(R′)、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1/lgR)′、倒数的一阶微分(1/R)′、指数的一阶微分(e^(R))′四种微分光谱变换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C分析法的基础上,MDBPSO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光谱数据的冗余度,提高模型的运行效率。其中R′、(1/lgR)′、(1/R)′、(e^(R))′中对Ni、Fe、Cr、Cu、Pb敏感的特征波段个数分别至少减少了154、363、135、744和889个。(1/lgR)′、R′、R′、(1/R)′、R′光谱变换方法分别应用到Ni、Fe、Cr、Cu、Pb特征波段的组合运算中,得到的估测模型的精度优于其他微分变换方法;模型检验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13、0.906、0.872、0.912、0.87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43、0.095、2.588、1.541、1.453。本研究为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微分光谱变换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为进一步实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大面积高精度遥感监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光谱 土壤 光谱变换方法 重金属 改进离散粒子群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丽红 马悦帆 +2 位作者 杨克 徐心硕 李青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利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S)与环氧树脂E51中-OH缩合反应合成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并采用相反转法制备水性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以疏水性优选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合成条件,分析了乳化工艺对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并考察了固化膜性能。结果表明... 利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S)与环氧树脂E51中-OH缩合反应合成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并采用相反转法制备水性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以疏水性优选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合成条件,分析了乳化工艺对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并考察了固化膜性能。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40 g、DMDCS 1.6 g、溶剂用量20 mL、50℃反应8 h的条件下,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与水的接触角为106.8°;当乳化剂用量为25%、乳化温度为65℃、剪切机转速为3000 r/min时,乳液平均粒径为1.011μm,储存稳定性(30 d)和离心稳定性(3000 r/min,30 min)良好;水性有机硅改性环氧固化膜固化时间短,具有优良的疏水性、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水性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疏水性 粒径 固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C颗粒电极的改性制备及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
17
作者 张袤 李祥 +2 位作者 王军 袁砚 黄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96-6806,共11页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污染物难以生化处理的需求,而常规固定极板电化学系统存在极板钝化、空间利用率和处理效能低等缺陷,采用浸渍法制备改性Mn-GAC颗粒电极,并构建三维电解系统,考察其对老龄垃圾渗滤液的综合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污染物难以生化处理的需求,而常规固定极板电化学系统存在极板钝化、空间利用率和处理效能低等缺陷,采用浸渍法制备改性Mn-GAC颗粒电极,并构建三维电解系统,考察其对老龄垃圾渗滤液的综合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预实验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表征,在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600℃、浸渍时间8h条件下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颗粒电极;在反应初始pH值为3、颗粒电极投加量33.3g/L、电流密度160mA/cm^(2)、搅拌转速700r/min条件下,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COD、TP、NH4+-N、TN去除率可达81.56%、99.62%、62.82%、82.47%,且能耗仅有0.125kWh/g,通过氧化机制分析表明污染物的去除主要由·OH和活性氯所主导的间接氧化作用来完成,占总贡献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电极改性 活性炭 老龄垃圾渗滤液 间接氧化 三维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粒径对TiO_(2)/聚脲超疏水涂层机械稳定性和防覆冰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丽娜 杜一枝 +1 位作者 董立婷 雷煜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251,共12页
目的研究改性TiO_(2)粒径对TiO_(2)/聚脲超疏水涂层机械稳定性和防覆冰性能的影响,解决低温环境下风机叶片结冰问题。方法采用有机无机粒子共混,以改性纳米TiO_(2)和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PAE聚脲)为材料,利用一步法构建TiO_(2)/PAE聚脲... 目的研究改性TiO_(2)粒径对TiO_(2)/聚脲超疏水涂层机械稳定性和防覆冰性能的影响,解决低温环境下风机叶片结冰问题。方法采用有机无机粒子共混,以改性纳米TiO_(2)和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PAE聚脲)为材料,利用一步法构建TiO_(2)/PAE聚脲超疏水涂层。开展耐酸碱性、耐磨性、静态防覆冰、动态防覆冰、覆冰黏结强度等实验研究,并应用在真实风电场。结果超疏水涂层的机械稳定性、防覆冰性能随着粒径增大而逐渐变差。当TiO_(2)粉末粒径为100 nm时,接触角为(162.4±2.1)°,滚动角为(3.8±0.7)°;经过250次磨损,接触角为(158.8±0.31)°,滚动角为(7.3±0.1)°;经过14 d的酸碱耐候性实验,超疏水涂层仍具有超疏水性,酸性和碱性溶液皆会导致涂层受损,碱性溶液对涂层腐蚀作用更强;机械稳定性较强、防覆冰性能较优。涂有超疏水涂层的风机在冻雨天平均比空白风机平均多运行255 min,对一台2 MW机组来讲,相当于多产生8500 kW·h的电能。结论制备的超疏水涂层具备优良的机械稳定性与防覆冰性能,推动了超疏水涂层在风机叶片被动防覆冰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防覆冰性能 机械稳定性 改性TiO_(2)粒子 粒子粒径 风机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相态粒径与发育温度及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江涛 樊亮 +2 位作者 申全军 李永振 赵品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为研究SBS改性沥青相态粒径与发育温度及时间的关系,提高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检测效率,对试验制备的不同种类SBS改性沥青进行荧光显微相态观测及性能检测,利用基于连通域标记算法的自主编译图像识别程序对荧光显微相态粒径进行量化确... 为研究SBS改性沥青相态粒径与发育温度及时间的关系,提高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检测效率,对试验制备的不同种类SBS改性沥青进行荧光显微相态观测及性能检测,利用基于连通域标记算法的自主编译图像识别程序对荧光显微相态粒径进行量化确定。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相态粒径与发育时间符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_(2)高于0.96,时间、温度对相态粒径具有显著互补性;相态粒径对改性沥青离析试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依据相态粒径范围将热储存稳定性划分为稳定、亚稳定及不稳定等3种状态,可以相态粒径代替离析指标作为快速表征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状态的控制参数;以达到1.8、1.6μm相态粒径作为基准条件,建立关于发育温度、时间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与实测值的绝对时间偏差基本控制在30 min内,相对偏差基本控制在10%内;以1.8、1.6μm等相态粒径确定SBS改性沥青生产发育温度及时间的方法,其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均衡、热储存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荧光显微相态 相态粒径 储存稳定性 发育温度 发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油酸的性能研究
20
作者 白飞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9-2292,共4页
为提高液压液的稳定性,保障液压支架跟机移架的可靠性,研究了4个厂家的油酸和其改性后的产物对液压液粒径的影响,通过气质联用分析各油酸的组成,采用醇胺和聚乙二醇分别对油酸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油酸在水溶液中的润滑性、表面张力、pH... 为提高液压液的稳定性,保障液压支架跟机移架的可靠性,研究了4个厂家的油酸和其改性后的产物对液压液粒径的影响,通过气质联用分析各油酸的组成,采用醇胺和聚乙二醇分别对油酸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油酸在水溶液中的润滑性、表面张力、pH值、电导率、Zeta电位和粒径,及不同配液浓度下,含改性油酸液压液的粒径。结果表明,在500 mg/L的人工硬水中,醇胺改性油酸产生沉淀,聚乙二醇改性油酸未产生沉淀;杂质含量较少的油酸,经聚乙二醇改性后,表面张力、Zeta电位较高,粒径较小;在不同配液浓度下,采用聚乙二醇改性油酸制备的液压液比采用醇胺改性相同油酸制备的液压液粒径更小,平均粒径小于100 nm,液压液的可过滤性更强、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改性 油酸 表面张力 ZETA电位 粒径 液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