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改性铁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汞离子的强化吸附
1
作者 李峰林 张燕娟 +3 位作者 黄祖强 梁兴唐 尹艳镇 胡华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针对污染水体中汞离子难以去除的问题,本文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载体,通过Fe-Mo-S复合物的自发形成,将[MoS_(4)]^(2-)化学固化于铁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FeMg-LDH)板层间,获得硫改性FeMg-LDH(S/FeMg-LDH)。以软-软配位作用的吸附机制,... 针对污染水体中汞离子难以去除的问题,本文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载体,通过Fe-Mo-S复合物的自发形成,将[MoS_(4)]^(2-)化学固化于铁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FeMg-LDH)板层间,获得硫改性FeMg-LDH(S/FeMg-LDH)。以软-软配位作用的吸附机制,将S/FeMg-LDH应用于溶液中汞离子Hg^(2+)的强化吸附。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S/FeMg-LDH进行表征,证明目标产物的成功制备。结果表明:S/FeMg-LDH对Hg^(2+)的吸附基本不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最大吸附量达550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基本不受共存Ca^(2+)、Mg^(2+)浓度的影响。由于硫活性基团通过化学键锚定于FeMg-LDH,避免其在吸附过程中流失,因此S/FeMg-LDH再生性强并可重复利用,循环4次后,Hg^(2+)去除率仍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改性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s覆膜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怡薇 管凛 +1 位作者 孔宇 荆肇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4-578,共5页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合成两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和MgFe-LDHs)覆膜于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7、温度为298.15 K、吸附时间为4 h时,MgAl-LDHs和MgFe-LDHs改性基质对磷酸盐最大理论吸附容量分别为3.1...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合成两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和MgFe-LDHs)覆膜于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7、温度为298.15 K、吸附时间为4 h时,MgAl-LDHs和MgFe-LDHs改性基质对磷酸盐最大理论吸附容量分别为3.158 mg/g和4.557 mg/g。吸附过程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以均匀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当磷酸盐初始浓度为0.5 mg/L和2 mg/L时,MgAl-LDHs改性基质的饱和吸附容量接近MgFe-LDHs改性基质的2倍,MgAl-LDHs改性基质更适合作为吸附剂。LDHs改性基质吸附磷酸盐的热力学参数ΔG_(0)<0、ΔH_(0)<0,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低温更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 改性基质 磷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水滑石的表面性质 被引量:16
3
作者 倪哲明 付晓微 +1 位作者 薛继龙 李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1-476,共6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对锌铝水滑石进行有机改性,得到插层改性与表面改性结合的聚合物/锌铝水滑石复合材料。XRD、FTIR及计算机模拟的分析结果表明,SDS已垂直插入水滑石层...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对锌铝水滑石进行有机改性,得到插层改性与表面改性结合的聚合物/锌铝水滑石复合材料。XRD、FTIR及计算机模拟的分析结果表明,SDS已垂直插入水滑石层间,层间距达到2.70 nm,KH550及KH151只是覆盖在水滑石表面,与层板表面羟基进行偶联。反相气相色谱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表面能(γsd)均比水滑石小,其中KH151-SDS-LDHs及KH550-SDS-LDHs的表面能较接近,由材料表面的酸碱常数,判断出SDS-LDHs表面趋于两性,KH151-SDS-LDHs及KH550-SDS-LDHs表面偏碱性,适于做碱性聚合物的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水滑石 反相气相色谱法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的制备及在PA6中的阻燃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文俊 许建 +3 位作者 赵春宝 杨绪杰 浦龙娟 熊丽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2-276,共5页
以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硝酸镁、硬脂酸钠以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LDH),通过FTIR、XRD及TG-DT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钠与九水合硝酸铝的摩尔比为1∶1时,C18H35O2-插层基本达到饱和,层间... 以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硝酸镁、硬脂酸钠以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LDH),通过FTIR、XRD及TG-DT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钠与九水合硝酸铝的摩尔比为1∶1时,C18H35O2-插层基本达到饱和,层间距由0.80 nm增加到2.98 nm。TG-DTA结果显示,由硬脂酸根插层的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热稳定性好。以熔融挤出法制备PA6/LDH、PA6/MRP(微胶囊红磷)以及PA6/MRP/LDH复合材料,用LOI与UL-94垂直燃烧测定其阻燃性能,发现LDH与MRP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当加入8份LDH与12份MRP时,复合材料能达到V-0级且极限氧指数为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 复合材料 协同阻燃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电极制备及对肾上腺素的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晶 张燕 郭满栋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研究了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玻碳电极(AuNPs/LDHs/GCE)的制备,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电极的性能,找出了制备该修饰电极的实验条件,并将此电极用于生物体系中肾上腺素(Adrenaline,AD)... 研究了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玻碳电极(AuNPs/LDHs/GCE)的制备,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电极的性能,找出了制备该修饰电极的实验条件,并将此电极用于生物体系中肾上腺素(Adrenaline,AD)的电化学测定。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氧化峰电流和肾上腺素浓度在9.0×10^(-8)~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2,其检出限(S/N=3)可达3.1×10^(-8) mol/L。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肾上腺素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氧化物膜 纳米金 肾上腺素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326插层LDHs改性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忠明 杨芳芳 +2 位作者 谢唐新 欧剑珺 李雅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8-515,共8页
将苯并三唑(UV326)光稳定剂插至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层间得到UV326插层LDHs,探究了其对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UV326/LDHs改性沥青相比,UV326插层LDHs与沥青的相容性和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上有较大提升效果;UV326插层... 将苯并三唑(UV326)光稳定剂插至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层间得到UV326插层LDHs,探究了其对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UV326/LDHs改性沥青相比,UV326插层LDHs与沥青的相容性和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上有较大提升效果;UV326插层LDHs掺量为1%时,其对沥青的常规性能、高温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提升效果最佳;掺量较高时,相较于复合UV326/LDHs,UV326插层LDHs对沥青的弹性性能、疲劳性能及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劣化效果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UV326 插层 紫外老化 层状双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对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4
7
作者 金荣荣 李丽芳 +2 位作者 徐雪峰 连英惠 赵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9-1935,共7页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载体水滑石(LDH),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PdCl2-4插入水滑石层间, 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 制备得到了水滑石负载的分散状钯纳米粒子(LDH-Pd0).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得样...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载体水滑石(LDH),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PdCl2-4插入水滑石层间, 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 制备得到了水滑石负载的分散状钯纳米粒子(LDH-Pd0).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钯纳米粒子能很好地分散在水滑石上. 将该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用于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 该修饰电极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 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和计时安培法(i-t)对修饰电极的催化活性、有效表面积和水合肼的催化氧化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合肼在-0.1 V附近有明显的氧化峰, 在1.0×10-5-2.0×10-4mol·L-1范围内, 阳极峰电流与水合肼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检测限为9.5×10-7mol·L-1. 计算得到 GCE, LDH-Pd0/GCE 和 LDH/GCE电极活化面积分别为0.02089, 0.02762和0.02496 cm2. 推知水合肼的氧化过程有4电子和4质子参与, 并且其在电极上的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钯纳米粒子:循环伏安:水合肼 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LDH/PVA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保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瑶 吴会敏 +2 位作者 陈志娇 付海 尹晓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2,共6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钛酸酯偶联剂(CS-311)三种改性剂对水滑石(LDH)进行改性后,通过溶液铸膜法制备改性LDH/聚乙烯醇(PVA)复合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仪(BET)对改性LDH进行表征,观察改...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钛酸酯偶联剂(CS-311)三种改性剂对水滑石(LDH)进行改性后,通过溶液铸膜法制备改性LDH/聚乙烯醇(PVA)复合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仪(BET)对改性LDH进行表征,观察改性剂对LDH的形貌和比表面的影响。对改性LDH/PVA复合膜进行SEM、热重分析(TG)、耐水和保水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LDH的加入,使LDH/PVA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耐水和保水性能有一定提升,其中LDH-CTAB/PVA复合膜耐水性较未改性PVA膜提高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改性水滑石 保水 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水滑石对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的脱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成熙 马晓茜 +3 位作者 张超越 田云龙 何褀东 唐玉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0-867,共8页
城市生活垃圾(MSW)分别与Mg-AL水滑石(LDH)和改性LDH混合,在管式炉中燃烧。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改性LDH对MSW的燃烧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不同燃烧阶段燃烧产物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 城市生活垃圾(MSW)分别与Mg-AL水滑石(LDH)和改性LDH混合,在管式炉中燃烧。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改性LDH对MSW的燃烧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不同燃烧阶段燃烧产物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LDH的脱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00℃时达到最大值。与MSW和LDH的共混物相比,MSW和改性LDH的共混物的燃烧特性和着火稳定性较差,但是在相同条件下改性LDH的脱氯率远远高于LDH,更适合用作脱氯剂。考虑脱氯率、综合燃烧特性、着火稳定性、经济性、脱氯剂利用率等,改性LDH的适宜比例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水滑石 HCl排放 城市生活垃圾 热重分析 红外分析 脱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水滑石的构筑及其在重金属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嘉丽 周书葵 +5 位作者 李智东 张建 肖江 田林玉 焦赟仪 储陆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0-425,共6页
通过对比分析了水滑石在不同改性方法下的结构、性能、功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功能化水滑石在处理重金属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水滑石处理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改性 功能化水滑石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