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箭横向模态耦合型自激振动的稳定性分析与仿真模拟
1
作者 商霖 张海瑞 +3 位作者 孙向春 宋志国 高峰 孙冬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火箭飞行试验中出现的自激振动现象,建立了一个基于弹性力与气动力耦合的两自由度线性系统,阐明了俯仰和偏航自由度之间由于位移反馈而引发自激振动的工作机理。通过对系统运动方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平衡点失去渐进稳定... 为了深入研究火箭飞行试验中出现的自激振动现象,建立了一个基于弹性力与气动力耦合的两自由度线性系统,阐明了俯仰和偏航自由度之间由于位移反馈而引发自激振动的工作机理。通过对系统运动方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平衡点失去渐进稳定特性并产生自激振动的判据。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得到俯仰和偏航角位移时程曲线。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火箭飞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突然放大的现象是位移反馈导致的模态耦合型自激振动。此外,分析结果表明,自激振动发生前、后,通常会伴随有拍频振动或定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耦合 位移反馈 稳定性分析 自激振动 拍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矮化密植模式下小型振动采收机参数分析与试验
2
作者 马少辉 杨蕊 +3 位作者 杨凯 谢婉莹 杜凯 牛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共6页
为提高新疆矮化密植模式下红枣机械化采收率,针对矮化密植枣园枣树行距、株距、高度、树干径和冠直径小的特点,设计研制基于小型电动三轮车的振动采收机。分析振动落果条件,测量不同采收时间红枣与枣枝的连接力;对机具振动电机转速、偏... 为提高新疆矮化密植模式下红枣机械化采收率,针对矮化密植枣园枣树行距、株距、高度、树干径和冠直径小的特点,设计研制基于小型电动三轮车的振动采收机。分析振动落果条件,测量不同采收时间红枣与枣枝的连接力;对机具振动电机转速、偏心块质量、夹持高度和激振时长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与田间试验,利用极差分析法和各因素相关性主体间效应检验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当电机转速为1140 r/min,偏心块质量为650 g,夹持高度为300 mm,振动时间为9 s时,为最优组合;各因素对采收率影响显著强弱顺序依次为夹持高度、振动转速、偏心块重量和振动时长,并对最优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平均采收率为90.31%;对未振落红枣果实的含水率和连接力进行测定,平均含水率为39.21%,连接力为1~5.5 N,大于被振落红枣的含水率和连接力。为矮化密植模式红枣振动采收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采收机 振动采收 矮化密植模式 参数分析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直流馈入交流系统谐振灵敏度分析
3
作者 王顺亮 傅美霓 +4 位作者 马俊鹏 周诗丁 张岩 刘天琪 彭茂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6-146,共11页
由于含直流系统馈入的交流系统中含有换流设备,谐振分析的建模过程更加复杂,无法同时兼顾系统的整体性和节点元件建模的多样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系统振荡风险分析方法。首先以系统工频等值电路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 由于含直流系统馈入的交流系统中含有换流设备,谐振分析的建模过程更加复杂,无法同时兼顾系统的整体性和节点元件建模的多样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系统振荡风险分析方法。首先以系统工频等值电路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元件等值化简后生成系统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方法,并据此求解系统谐振模式。然后基于此构造交流元件参数在系统谐振模式下的振荡风险灵敏度模型,将直流系统化简后接入交流系统,分析振荡频段区间内元件参数、网络结构与谐振模式之间的灵敏度关系。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含直流系统馈入的交流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元件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模式 s域节点导纳矩阵 灵敏度分析 振荡风险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路模式能量的含光伏电网小干扰稳定灵敏度分析及应用
4
作者 刘铖 韩子杨 +1 位作者 刁硕 张宇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14,共8页
为了分析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并避免复杂建模,以网络能量作为研究手段,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影响映射于网络中,通过关键支路的模式能量特性表征电网的低频振荡特性。基于此,找出多处光伏并网场景... 为了分析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并避免复杂建模,以网络能量作为研究手段,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影响映射于网络中,通过关键支路的模式能量特性表征电网的低频振荡特性。基于此,找出多处光伏并网场景下系统振荡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取网络能量中与每台光伏强相关的状态变量以形成能量光伏分量,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构建的基于模式能量的光伏灵敏度指标,对灵敏度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光伏接入系统不同位置对系统振荡关键环节的影响,并提出光伏增装配置策略。以IEEE 3机9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小干扰稳定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支路模式能量 光伏分量 小干扰稳定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前置导管模态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徐博 吴嘉蒙 +2 位作者 李平书 胡帆 蔡诗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以多个已经实船应用的前置导管作为分析对象,基于虚拟质量法的基本理论,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前置导管的固有模态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模型范围对前置导管模态的影响,探讨导管模态分析更加可靠准确的建模范围;分析... 以多个已经实船应用的前置导管作为分析对象,基于虚拟质量法的基本理论,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前置导管的固有模态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模型范围对前置导管模态的影响,探讨导管模态分析更加可靠准确的建模范围;分析肘板、内部隔板布置、外板厚度对导管模态的影响,论证结构设计参数对前置导管振动特性的影响,指导导管结构设计和振动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导管 虚拟质量法 模态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高压气体爆破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研究
6
作者 付晓强 黄嘉瑞 +3 位作者 邵艺强 徐芳丽 戴良玉 俞缙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针对传统炸药爆破过程中存在振动强烈、破坏力强的问题,研发了破岩气体发生器并开展了龙龙铁路隧道爆破实践。对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的振动进行了监测,采用TVF-EMD算法对高压气体爆破信号的振动特性和能量分布进行了精细化特征提取,并与... 针对传统炸药爆破过程中存在振动强烈、破坏力强的问题,研发了破岩气体发生器并开展了龙龙铁路隧道爆破实践。对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的振动进行了监测,采用TVF-EMD算法对高压气体爆破信号的振动特性和能量分布进行了精细化特征提取,并与传统炸药爆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炸药爆破相比,高压气体爆破主频较高且相对平稳,能量释放平缓且持续时间较长,衰减较慢,瞬时能量分布更为均匀,传播过程中边际能量损失较少。高压气体爆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适合于复杂环境下隧道安全高效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TVF-EMD 气体爆破 爆破振动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GMD-Hilbert包络对数分析的齿轮箱齿面磨损早期故障诊断
7
作者 俞香熔 王友仁 王胤博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5-231,274,共8页
针对环境噪声下齿轮箱齿面磨损早期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型辛几何模态分解-Hilbert包络对数分析的齿轮磨损故障诊断方法。新方法中引入Cao算法和功率谱密度,提出最近邻波动偏差实现嵌入维数的自适应确定,利用... 针对环境噪声下齿轮箱齿面磨损早期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型辛几何模态分解-Hilbert包络对数分析的齿轮磨损故障诊断方法。新方法中引入Cao算法和功率谱密度,提出最近邻波动偏差实现嵌入维数的自适应确定,利用奇异值分解进行降噪,采用Pearson-功率谱熵差和闵氏距离作为重构准则以获取特征模态分量,通过Hilbert包络对数分析法突出故障频率成分,并进行故障诊断。该新方法克服了辛几何模态分解嵌入维数依赖经验公式、重构准则单一和噪声鲁棒性欠佳的缺陷。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与辛几何模态分解(symplectic geo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SGMD)、迭代SGMD、变分模态分解和经验模态分解相比,该新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早期齿面磨损故障特征信息,表现出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特征信息提取 优化型辛几何模态分解(OSGMD) 齿轮磨损 Hilbert包络对数分析法 辛几何模态分解(SG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模态灵敏度分析的改进子空间迭代法
8
作者 曹鸿飞 朋茜 杨秋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169,190,共10页
振动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在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设计和损伤识别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是模态叠加法、Nelson方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但这些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工程结构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时,普遍存在... 振动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在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设计和损伤识别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是模态叠加法、Nelson方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但这些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工程结构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时,普遍存在着计算效率不高的缺陷。为了节省计算成本,提出一种结构振动模态灵敏度分析的改进子空间迭代方法。首先,通过差分运算,把模态灵敏度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结构发生微小修改后的模态特征对计算问题;然后,提出一种近似柔度计算公式,用于快速估算结构修改后刚度矩阵的逆矩阵,并将其应用于子空间迭代法的过程中,以迅速获得结构微小修改后的模态特征对,据此便可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模态灵敏度。以两个结构模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与现有的模态灵敏度算法基本相同,但计算时间大幅度减少了,显示出了这种新方法的计算效率显著优于现有方法,更加适合于分析大型结构的振动模态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模态 灵敏度分析 子空间迭代法 近似柔度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模态分析和输入整形的机器人末端振动实时抑制方法
9
作者 何成刚 汪晓鑫 +3 位作者 李自立 高萌 刘吉华 邓文彬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连续工作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突变及关节柔性会引起机器人末端振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模态分析(AMA)和输入整形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振动实时抑振方法。首先,结合机器人控制方案,建立了考虑机器人关节柔...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连续工作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突变及关节柔性会引起机器人末端振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模态分析(AMA)和输入整形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振动实时抑振方法。首先,结合机器人控制方案,建立了考虑机器人关节柔性的闭环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法推导出了机器人的线性化模态参数解析表达式,有效解析了机器人在振动状态下的模态参数;然后,依据机器人末端残余振动特性,采用级联法设计了双模态零振动微分(ZVD-ZVD)输入整形器,并提出了一种结合AMA和输入整形器的时变双模态抑振方法;最后,在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实验平台上,对AMA方法计算所得的解析模态参数与机器人实测模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机器人的末端残余振动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AMA方法对固有频率的最大计算误差仅为5.18%,对阻尼比的最大计算误差为0.0122,证明了AMA方法在时变双模态输入整形抑振方案中的有效性;利用时变双模态输入整形抑振方法,将机器人的三处末端残余振动的最大振幅分别降低至整形前的17.3933%、11.6716%和12.1311%,同时减少了非时变输入整形抑振方案的过量延时(由不准确的模态参数而导致),在整体性能上优于传统的非时变双模态输入整形抑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残余振动 解析模态分析 输入整形 时变双模态抑振方法 双模态零振动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式海上换流站地震响应分析
10
作者 石强 姜聪聪 +3 位作者 潘帅 王宏海 徐科 孙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1-8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导管架式平台地震响应分析的反应谱法基本原理以及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工况和流程,以此为基础对一型导管架式海上换流站开展地震响应分析。根据地质参数计算土壤特性曲线,定义出桩-土之间的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 本文介绍了导管架式平台地震响应分析的反应谱法基本原理以及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工况和流程,以此为基础对一型导管架式海上换流站开展地震响应分析。根据地质参数计算土壤特性曲线,定义出桩-土之间的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迭代将非线性桩-土边界条件线性化为等效弹簧单元,各阶振型与地震加速度谱结合得出地震动力载荷,与静水浮力和重力形成组合载荷,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杆件结构强度和节点冲剪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工况有可能是比操作工况和极端风暴工况更危险的主要控制工况,因此对导管架式平台必须开展地震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换流站 导管架平台 地震响应分析 反应谱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
11
作者 熊培元 徐韶华 +4 位作者 黎恒 陈大华 陈聪 杨松 杜浩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针对传统相位差分法在振动定位中因信噪比不足导致的定位精度低和信号恢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滑动方差变分模态分解(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SV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相位差分方差,选取振动点... 针对传统相位差分法在振动定位中因信噪比不足导致的定位精度低和信号恢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滑动方差变分模态分解(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SV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相位差分方差,选取振动点前10 m的相位作为修正参考相位,有效抑制累积噪声;VMD通过多尺度分解分离有效信号分量与趋势噪声,消除正交解调引入的直流偏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相位差分法相比,SV算法使系统信噪比提升12 d B(从14 d B至26 d B),并在多振动源场景下清晰分辨了400 m和650 m处的干扰事件;经参数优化(惩罚因子α=100,模式数K=3)的VMD算法成功恢复了三角波信号,显著抑制了非振动相关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学时域反射仪 振动定位 滑动方差 相位解调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法的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李解 卢闫 +1 位作者 田晨 李家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以典型的水下螺旋桨为研究对象,使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密度比、杨氏模量比为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关键因素,并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通过代入多组关键参数的方式,对螺旋桨模型的振动特性进行计算,以验证量纲分析方法所得规律的正确性... 以典型的水下螺旋桨为研究对象,使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密度比、杨氏模量比为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关键因素,并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通过代入多组关键参数的方式,对螺旋桨模型的振动特性进行计算,以验证量纲分析方法所得规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使用ABAQUS软件计算得到的螺旋桨湿模态频率数值完全符合量纲分析方法所得规律,该规律可为相关人员解决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计算问题,提供湿模态频率数值预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螺旋桨湿模态频率 量纲分析法 流固耦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转子转速时间尺度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与分析
13
作者 许洪胜 占萌 +4 位作者 付聪 张水平 苗璐 包博 李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95-3409,共15页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析,发现随着电网变弱,系统将出现小扰动失稳现象。采用主导模态分析法,确定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小扰动失稳的主导环节为功率平衡环节(转子动态与有功外环)。因此,以功率平衡环节为核心,构建了类Heffron-Phillips模型,并揭示了储能元件状态量与同步环节相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发现锁相环环节对系统同步/阻尼特性影响很小,而端电压环节是引入负阻尼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有功外环、端电压环节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参数优化提供相应指导。上述理论分析均通过了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和硬件在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子转速 时间尺度 主导模态分析 复转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属性振动筛筛箱侧板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王新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为了避免振动筛筛箱侧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以ZKB2460型直线振动筛侧板为研究对象,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材料属性的振动筛筛箱侧板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筛箱侧板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值。对筛箱侧板进行... 为了避免振动筛筛箱侧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以ZKB2460型直线振动筛侧板为研究对象,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材料属性的振动筛筛箱侧板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筛箱侧板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值。对筛箱侧板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侧板前6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云图。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5种材料中变形量最小的材料为Q235A,变形量值为0.232 mm;SUS304材料的前6阶固有频率最低,Q235A材料的前6阶固有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箱侧板 材料属性 有限元分析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在岩质边坡坡面的放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明 赵逢泽 +2 位作者 张威 卢文波 程豪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岩质边坡坡面的爆破振动放大现象,影响着边坡爆破振动监测及安全评价的准确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坡坡面的振动放大现象,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根据振型分析理论揭示了边坡坡面振动放大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振动放大现象... 岩质边坡坡面的爆破振动放大现象,影响着边坡爆破振动监测及安全评价的准确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坡坡面的振动放大现象,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根据振型分析理论揭示了边坡坡面振动放大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振动放大现象主要发生在台阶坡顶线附近区域,受台阶突出物几何尺寸及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随着平台宽度增大、台阶高度减小、台阶坡比减小以及岩体工程质量等级的降低,台阶坡顶线位置振动速度峰值相对于台阶坡底线位置的振动放大现象逐渐显著,但第一主应力分布与振动速度峰值分布规律相反,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进行爆破振动安全评价,建议将监测点布置于台阶坡底线位置。振型分析结果表明:台阶突出物的低阶振型中坡底线位置与坡顶线位置的振动速度峰值之比随着台阶几何尺寸及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一致。由此可见:边坡坡面的振动放大效应主要由台阶突出物几何尺寸及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决定的低阶振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振动放大 振型分析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钻具耦合振动测量模型及实钻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俊 陈修平 +2 位作者 李亚峰 王冲 薛启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了监测井下钻柱的实际振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来控制井下钻柱的振动特性,从而优化钻进,提高钻速。针对如何通过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对不同振动形式进行解译与表征的井下振动测量关键问题,建立钻柱振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某种特定振... 为了监测井下钻柱的实际振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来控制井下钻柱的振动特性,从而优化钻进,提高钻速。针对如何通过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对不同振动形式进行解译与表征的井下振动测量关键问题,建立钻柱振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某种特定振动模式下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测量,分析了传感器输出信号与钻柱振动模式的关系。通过对模拟信号中振动模式所对应的加速度输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实钻数据中所包含的振动信息。为井下振动测量信号的量化分析与运动模式解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动力学模型 信号分析 振动模式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响应的大型异步电机电磁振动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巍 刘阳 陈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大型异步电机的电磁振动是电机振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电机振动等级的评估需要进行准确的电磁振动分析,本文以一台10 kV兆瓦级大型异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电磁振动分析。首先对完整的电机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实验测... 大型异步电机的电磁振动是电机振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电机振动等级的评估需要进行准确的电磁振动分析,本文以一台10 kV兆瓦级大型异步电机为对象进行电磁振动分析。首先对完整的电机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实验测量了电机实际运行时的固有频率;然后将电磁场二维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径向电磁力作为载荷,对该电机进行谐响应分析,最后与实验测得的振动速率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电机整机模型的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大型异步电机电磁振动,能够为电机的优化设计或电磁振动抑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电磁振动 模态分析 谐响应 电磁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旭晖 尹健 杨松柏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165-172,177,共9页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及完成其定量分析过程。近年来,多维色谱技术作为一...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及完成其定量分析过程。近年来,多维色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已用于中药复杂成分分析。该技术利用不同色谱模式的特点,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分辨率分离,从而提高了中药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效率。本综述重点总结了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色谱及多维色谱技术的概述、不同类型的多维色谱系统应用场景及优势、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的应用领域。同时,对多维色谱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 多维色谱技术 色谱模式 活性成分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相关性的柔顺机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建军 李嘉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3-1928,共6页
现在对柔顺机构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失效模式分析大多是针对单一的疲劳失效,得出的可靠性准确度结果难免会有偏差,为了提高柔顺机构的可靠性及其准确性,以微位移放大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柔顺机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模型,对多失效模... 现在对柔顺机构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失效模式分析大多是针对单一的疲劳失效,得出的可靠性准确度结果难免会有偏差,为了提高柔顺机构的可靠性及其准确性,以微位移放大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柔顺机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模型,对多失效模式情况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引入FORM(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s)算法得到失效模式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引入让系统可靠性可充分考虑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将系统可靠性模型求解转化为多维正态积分,再通过G-PCM(Generalproduct conditional margin)法对多失效模式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并给出各失效模式和随机变量的重要度排序,有利于确定柔顺机构可靠性优化的针对性方法。将实验结果与Monet Carlo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机构 失效模式 可靠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 一次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20
作者 程亮 董子健 +2 位作者 赵晶 刘轩 张金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外部不确定性扰动和非线性等问题,采用基于敏感度分析(SA)和粒子群优化(PSO)的径向基函数(SAPSO-RBF)神经网络设计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利用SAPSO-RBF神经网络估计伺服系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并设计伺服系统滑...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外部不确定性扰动和非线性等问题,采用基于敏感度分析(SA)和粒子群优化(PSO)的径向基函数(SAPSO-RBF)神经网络设计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利用SAPSO-RBF神经网络估计伺服系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并设计伺服系统滑模控制器,同时搭建双出杆对称液压缸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实验装置。SAPSO-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与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PSO-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更强的鲁棒性,并且系统抖振得到了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敏感度分析 粒子群优化 滑模控制器 实验装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