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热源环状管网的面向对象水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海 王海鹰 周海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0-1909,共10页
提出用于多热源环状管网的水力工况模拟的面向对象水力计算新方法.将复杂的管网结构解析成各类元件对象的集合,每个对象在连接处的水力特性作为与其相接元件的边界条件.每个管网元件的对象属性包含了管网的拓扑结构关系,并提供水力计算... 提出用于多热源环状管网的水力工况模拟的面向对象水力计算新方法.将复杂的管网结构解析成各类元件对象的集合,每个对象在连接处的水力特性作为与其相接元件的边界条件.每个管网元件的对象属性包含了管网的拓扑结构关系,并提供水力计算中所需的参数.基于新方法建立管网管段、水泵、阀门、热源等元件模型,在水力计算时无需提供特定的初始值,即可快速、可靠地定量分析设备操作、热媒温度和地形高差等对水力计算结果的影响.以某市区域供热管网为例,进行设计工况和事故工况的水力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顺流向"的计算顺序能够遍历管网中的所有元件对象,且快速、准确地求解管网的水力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 环状管网 水力模型 管道数值模拟 管网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热源的多孔方腔流热耦合非正交MRT-LBM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莹 黄逸宸 +3 位作者 陈岳 马明 李培生 王昭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0-1712,共13页
针对含内热源的多孔方腔内自然对流现象问题,采用非正交多弛豫时间(MRT)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Rayleigh数(10~4≤Ra≤10~6)、内热源布局方式(水平、垂直及对角布局)、内热源几何尺寸大小(A=1/16,1/8,3/16,1/4)及两内热源... 针对含内热源的多孔方腔内自然对流现象问题,采用非正交多弛豫时间(MRT)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Rayleigh数(10~4≤Ra≤10~6)、内热源布局方式(水平、垂直及对角布局)、内热源几何尺寸大小(A=1/16,1/8,3/16,1/4)及两内热源间的间距(S=5/64,13/64,21/64)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a=10~4,10~5和S=5/64的情况下,任意内热源几何尺寸,内热源采用对角布局方式可获得更好的对流换热效果;在Ra=10~5,10~6和S=13/64,21/64的情况下,水平布局方式更优;在内热源采用水平布局,Ra=10~4的情况下,任意内热源几何尺寸,对流换热效果均随着内热源间距的增大而增强;而随着Ra增大,内热源几何尺寸减小,对流换热效果随着内热源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后随着内热源间距增大其对流换热效果减弱;对角布局也有相似规律,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随着内热源几何尺寸的增加,其对流换热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方腔 内热源 自然对流 NUSSELT数 多弛豫时间(MRT) Boltzma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热源的多孔方腔自然对流非正交MRT-LBM模拟
3
作者 张莹 包进 +3 位作者 过海龙 连小龙 黄逸宸 李培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1-251,共11页
为了增强多孔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效果,采用非正交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MRT-LBM)对含有内热源的多孔方腔自然对流传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冷源布置方案(Scheme A^Scheme F)、内热源结构形式(Case 1、Case 2、Case 3)、... 为了增强多孔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效果,采用非正交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MRT-LBM)对含有内热源的多孔方腔自然对流传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冷源布置方案(Scheme A^Scheme F)、内热源结构形式(Case 1、Case 2、Case 3)、内热源位置(a、b)、Darcy数、Rayleigh数等对多孔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源布置方案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具有重要影响,当冷源左右对称布置时,腔内温度场及流场亦对称分布;在高Rayleigh数下采用Scheme A的双上部冷源布置方案能明显提高腔内的传热强度;内热源的形状对腔内对流传热影响很大,高Rayleigh数下,Case 3的布置方式更好。内热源的位置a和b对腔内的传热影响明显,提出了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与位置a的拟合关系式,存在最佳的位置a(a=0.25),使得腔内的对流传热最强;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亦随b值变化表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随着b值的增加,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松弛(MRT)格子 Boltzmann模型 内热源 自然对流 多孔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步长法反演多丝埋弧焊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晓凯 李培麟 +1 位作者 陈俊梅 陆皓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
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温度测量,运用加速步长法,反演了X70钢在多丝埋弧焊中双椭球热源模型前、后半球长半轴Cfi,Cri(i=1,2,3).结果表明,当双椭球热源模型前、后半球长半轴Cfi=6,6,8mm,Cri=15,20,30mm(i=1,2,3)时,在焊缝附近(表面距焊缝... 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温度测量,运用加速步长法,反演了X70钢在多丝埋弧焊中双椭球热源模型前、后半球长半轴Cfi,Cri(i=1,2,3).结果表明,当双椭球热源模型前、后半球长半轴Cfi=6,6,8mm,Cri=15,20,30mm(i=1,2,3)时,在焊缝附近(表面距焊缝中心10mm和背面距焊缝中心14mm处)计算模拟得到的温度场曲线与实际测量得到的温度场曲线相似,两者的整体误差为0.6158,误差较小,从而证明了加速步长法反演多丝埋弧焊中双椭球热源模型前、后半球长半轴参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步长法 双椭球热源模型 多丝埋弧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放大芯片可靠性优化的多热源电热联合仿真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渊博 李斌 +2 位作者 吴朝晖 吴海岗 陈志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57,共8页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功率密度的增加对高集成度封装的功率放大芯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功率放大芯片可靠性优化的多热源电热联合仿真方法.该方法从功率放大芯片的电路设计出发,利用电路和版图参数建立的模型,采用仿真获...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功率密度的增加对高集成度封装的功率放大芯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功率放大芯片可靠性优化的多热源电热联合仿真方法.该方法从功率放大芯片的电路设计出发,利用电路和版图参数建立的模型,采用仿真获得的功率放大芯片内部多热源分布优化电路设计和版图布局,从而实现电气指标和芯片可靠性的双向优化;其克服了传统热分析脱离芯片设计过程的缺点,采用芯片级电热参数联合仿真方法实现了芯片可靠性的优化.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当前主流4G LTE产品指标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多热源温度对电路的影响和对比版图的优化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芯片 电热联合仿真 多热源建模 可靠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