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metric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of target scattering centers:a review
1
作者 YIN Hongcheng YAN 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411-1427,共17页
The parametric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of radar tar-g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sparsity and mechanism relevant,making it widely applied in fields such as radar data compression and rapid generation,radar ima... The parametric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of radar tar-g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sparsity and mechanism relevant,making it widely applied in fields such as radar data compression and rapid generation,radar imaging,feature extraction and recogni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and difficult prob-lems on scattering center(SC)parametric modeling from three aspects: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determination method of model parameters,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target scattering center(SC) parametric model radar target imaging radar target simulation radar tar-get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time clutter model for airborne bistatic radar with non-Gaussian statistics 被引量:4
2
作者 Duan Rui Wang Xuegang Jiang Chaoshu Chen Zhu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283-290,共8页
To validate the potential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algorithms for airborne bistatic radar clutter suppression under nonstationary and non-Gaussian clutter environments, a statistically non-Gaussian, spa... To validate the potential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algorithms for airborne bistatic radar clutter suppression under nonstationary and non-Gaussian clutter environments, a statistically non-Gaussian, space-time clutter model in varying bistatic geometrical scenarios is presented. The inclusive effects of the model contain the range dependency of bistatic clutter spectrum and clutter power variation in range-angle cells. To capture them, a new approach to coordinate system conversion is initiated into formulating bistatic geometrical model, and the bistatic non-Gaussian amplitude clutt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a compound model is introduced. The veracity of the geometr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using the bistatic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f multi-channel airborne radar measurement (MCARM)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accurately shape the space-time clutter spectrum tied up with specific airborne bistatic radar scenario and can characterize the heterogeneity of clutter amplitude distribution in practical clutter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bistatic radar clutter model GEOMETRY NON-GAUSSI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RCS Statistical Model of Radar Target 被引量:4
3
作者 Xu Xiaojian and Huang Peikang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Features, P. O. Box 142-207, Beijing 100854,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1年第1期60-66,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drawbacks of conventional target fluctuation models used in radar target modeling are set out. It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statistically model a real target because there are very few parameters whic... In this paper, the drawbacks of conventional target fluctuation models used in radar target modeling are set out. It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statistically model a real target because there are very few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of a real target's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in conventional target models. A new method of statistical modeling is suggested, according to which the first nth central moment of real target's RCS, combined with the Legendre orthogonal polynomials, i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PDF of the target's R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Legendre polynomials and the central moments of RCS are deduced mathematically. Through a practical computing example, the error-of-fit is shown as a function of the orders of Legendre coefficients. By comparing the errors-of-fit caused by both the new model and the conventional model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nonparametric method for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radar targets is super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model radar radar cross s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er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optimal selection performance of radar clutter model 被引量:2
4
作者 YANG Wei ZHANG Liang +2 位作者 YANG Liru ZHANG Wenpeng SHEN Qinm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6期1520-1525,共6页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radar clutter model is the premise of target detection,tracking,recognition,and cognitive waveform design in clutter background.Clutter characterization models are usually derived by mathemati...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radar clutter model is the premise of target detection,tracking,recognition,and cognitive waveform design in clutter background.Clutter characterization models are usually derived by mathematical simplification or empirical data fitting.However,the lack of standard model labels is a challenge in the optimal selection process.To solve this problem,a general three-level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model selection performance is proposed,including model selection accuracy index based on simulation data,fit goodness indexs based on the optimally selected model,and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the supporting performance to its third-party.The three-level evaluation system can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sel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radar clutter model in different ways,and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other similar characterization model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clutter clutter characterization model model sele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micromotion-scattering center model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icromotion target imaging 被引量:1
5
作者 Yuliang Qin Bin Deng +1 位作者 Zonghui Huang Wuge S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6期931-937,共7页
Mic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eature, although the target micromotion has an unfavorable influence on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 interpretation due to defocus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micromotio... Mic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eature, although the target micromotion has an unfavorable influence on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 interpretation due to defocus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micromotion parameters into the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to obtain a hybrid micromotion-scattering center model, and then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aximal likelihood estimation to solve the model for jointly obtaining target motion and scattering parameters. Initial value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targets' ghost images are then presented to guarantee the global and fast converge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specially in high precision estimation and multiple targets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MICROMOTION microDoppler parameter estimation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多维度评价指标的实验设备定量优化配置模型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勇 陈磊磊 +3 位作者 吴敏 年珩 于彦雪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0,共6页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率、设备利用率等多个实验室规划建设中重要评价目标综合最优的实验设备配置结果。通过配置与经验法对比结果表明:除运维成本略有增加外,在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指数、设备利用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其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综合指标取得了最优规划效果。该模型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室规划 多层级实验装置 优化配置 雷达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相控阵雷达结构造型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海平 毛栌浠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现代产品结构越来越强调工业设计,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产品应具备美观的艺术效果。文中提出了国防电子装备进行造型设计的意义,阐述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功能及组成,根据工业设计思想、理念,应用形态美学法则于雷达结构造型设计中,... 现代产品结构越来越强调工业设计,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产品应具备美观的艺术效果。文中提出了国防电子装备进行造型设计的意义,阐述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功能及组成,根据工业设计思想、理念,应用形态美学法则于雷达结构造型设计中,并一一对照设计分析,达到了结构紧凑、稳定和美观的效果。可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结构 造型设计 工业设计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固定站雷达预制式钢结构基座设计与分析
8
作者 杭燚 徐俊东 吕龙泉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62,共5页
大型固定站雷达部署在偏远地区,雷达架设前的场地建设存在配套保障设施缺乏、气候环境恶劣等施工难点。为了满足该雷达的架设周期及成本要求,文中针对使用环境,分析了雷达基座的刚强度要求和载荷条件,对比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预制钢结构... 大型固定站雷达部署在偏远地区,雷达架设前的场地建设存在配套保障设施缺乏、气候环境恶劣等施工难点。为了满足该雷达的架设周期及成本要求,文中针对使用环境,分析了雷达基座的刚强度要求和载荷条件,对比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预制钢结构两种基座形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制造的预制钢结构基座以代替传统的框架剪力墙建筑的设计思路,对该基座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态力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雷达基座的位移、应力及固有频率等各项结果均满足设计指标,基座的结构形式满足各种工况条件下的刚强度要求。该钢结构基座的设计与使用,为大型固定站雷达在偏远地区的架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力助推了重大战略装备的成功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站雷达 雷达基座 建筑信息模型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车载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9
作者 李家强 汪星宇 +1 位作者 陈金立 姚昌华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100,共11页
针对车载毫米波雷达距离-方位图像细节模糊、目标占比小,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复杂难以在端侧部署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YOLOv5s的车载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首先结合Ghost卷积设计轻量化解耦头,并行处理检测与分类... 针对车载毫米波雷达距离-方位图像细节模糊、目标占比小,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复杂难以在端侧部署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YOLOv5s的车载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首先结合Ghost卷积设计轻量化解耦头,并行处理检测与分类问题;其次设计融合注意力机制的Concat_att模块并引入更具边界框定位敏感性的网络损失函数EIoU Loss,充分提取特征图中小目标细节信息,加速网络收敛,提升网络精度;最后通过Slim剪枝进一步压缩模型存储空间和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模型大小缩减至原始YOLOv5s网络的76.8%时,mAP@0.5与mAP@0.5:0.95较原始网络分别提升了2.7%和2.8%,适用于小目标检测,并能同时满足目标识别精度与实时性要求,适合部署至车载嵌入式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像 YOLOv5s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模型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雷达目标识别的一种在线迁移学习框架
10
作者 杨予昊 孙晶明 +2 位作者 张强 晏媛 王众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
可靠、高效、精准的目标识别性能需求,与完备的目标数据库构建困难之间的矛盾,要求雷达目标识别系统具备动态学习能力,动态实现数据、模型的更新与识别能力的跃升。而样本自标注、模型自更新等功能的实现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针... 可靠、高效、精准的目标识别性能需求,与完备的目标数据库构建困难之间的矛盾,要求雷达目标识别系统具备动态学习能力,动态实现数据、模型的更新与识别能力的跃升。而样本自标注、模型自更新等功能的实现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针对雷达目标识别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自提升需求,通过借鉴在线学习与迁移学习的思想,提出一种在线迁移学习框架,通过结合在线学习和迁移学习技术,采用闭环结构,通过样本标注和模型微调,实现模型的自我迭代优化,可自动完成样本标注、模型更新等任务。基于仿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可显著提升雷达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具有流程简单、部署快捷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识别 样本自标注 模型自更新 在线学习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雷达信道多普勒信息稀疏表示模型和目标探测方法
11
作者 赵志欣 林应运 +1 位作者 郑怡群 周辉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6-1825,共10页
近年来,基于时域或子载波域数据的稀疏表示理论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形外源雷达目标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目标参数的分辨率。然而该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方面较高分辨率要求下构建稀疏字典时,不仅需具有较长相干积累时间的... 近年来,基于时域或子载波域数据的稀疏表示理论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形外源雷达目标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目标参数的分辨率。然而该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方面较高分辨率要求下构建稀疏字典时,不仅需具有较长相干积累时间的参考信号样本,稀疏字典的矩阵维度也随之变高进而导致稀疏重建的计算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现有的稀疏模型大都未考虑直达波或强多径等杂波对弱目标回波的掩盖问题,对于杂波中的较低信噪比目标重建结果不稳定。在此基础上,该文利用OFDM波形外源雷达的信道多普勒信息,提出了一种不仅字典矩阵具有较低稀疏字典维度、可离线生成,且可实现杂波抑制的稀疏表示模型,利用该模型不仅可一次稀疏优化求解生成距离多普勒图实现目标探测,还能降低稀疏重建的迭代次数要求。最后基于仿真和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相较于时域或有效子载波域数据稀疏模型的目标探测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稀疏表示模型 杂波抑制 正交频分复用波形 信道多普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月球形貌数据的SAR干涉图像仿真
12
作者 张昊 靳国旺 +1 位作者 叶豪 秦永志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了利用现有数据掌握月表SAR成像特点并辅助用于绕月SAR成像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月球形貌数据的月表SAR干涉图像仿真方案。该方案在给定绕月飞行轨道和基线参数的情况下,根据已有的月表DEM数据,按照设置的SAR成像观测参数计算相... 为了利用现有数据掌握月表SAR成像特点并辅助用于绕月SAR成像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月球形貌数据的月表SAR干涉图像仿真方案。该方案在给定绕月飞行轨道和基线参数的情况下,根据已有的月表DEM数据,按照设置的SAR成像观测参数计算相应的侧视角度,从而逐点计算对应月表的局部入射角,依据RD几何构像模型和干涉测高原理,按照设定的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仿真的SAR幅度图像和干涉相位。采用格网间距为118 m的LOLA DEM进行了不同基线情况下的月表SAR干涉图像仿真,验证了仿真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SAR干涉图像仿真 月球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天大尺度构型下双基雷达等距离环杂波仿真方法
13
作者 杨晓超 李渝 +1 位作者 朱江 王伟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0-156,共7页
空天大尺度构型下的双基雷达通常采用卫星平台发射、空中平台接收的工作模式,在双基杂波仿真中,无法沿用机载双基雷达平面假设,必须考虑地球球体模型,等距离杂波环位置计算是杂波仿真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大尺度下收发双基雷达... 空天大尺度构型下的双基雷达通常采用卫星平台发射、空中平台接收的工作模式,在双基杂波仿真中,无法沿用机载双基雷达平面假设,必须考虑地球球体模型,等距离杂波环位置计算是杂波仿真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大尺度下收发双基雷达等距环杂波仿真方法。该方法考虑地球球体模型,首先在平面假设下求取近似等距离环的位置坐标;然后,对于该近似等距离环上的单一杂波点,计算等距椭球在经过该点和收发基线所构成平面上的截线,并求取截线在该点处的曲率圆;最后,计算该曲率圆与地球的交点作为球面假设时等距离环上的点,通过采用相同的方式遍历平面近似等距离环上的每个点,即可求取球面近似下等距环的位置。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等距离环位置及误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提等距离环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杂波仿真及杂波抑制算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双基雷达 双基等距离环 双基杂波 地球球体模型 地球平面模型 等距环位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田晗 崔珂瑄 高永婵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0,共11页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量线性化模型,然后利用酉矩阵变换设计协方差结构辅助的检测,并将该检测问题转化为分数优化问题,再通过白化处理并优化求解推导出最终检测统计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辅助利用协方差结构信息优化全增量线性化模型,有效改善了目标在复杂敏感环境下的检测性能,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定参数条件下自适应样本量减少时检测性能仍然保持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自适应目标检测 协方差结构 目标信息 全增量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杂波精细建模
15
作者 何炜琨 李奇狄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风电场杂波可能导致机载雷达出现目标跟踪能力下降,对其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轮机实际电磁散射特性及载机平台运动特性的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回... 风电场杂波可能导致机载雷达出现目标跟踪能力下降,对其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轮机实际电磁散射特性及载机平台运动特性的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物理光学法计算载机平台处于不同位置时对应的不同姿态下的风轮机雷达散射截面积,并与阵列天线回波信号模型相结合,实现任意观测点各通道风轮机回波信号的精细建模。在此基础上,探究平台的运动及短相干处理时间对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精细建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运动会导致风轮机雷达散射截面变化从而影响回波信号强度,考虑风轮机杂波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能够实现风电场杂波的精细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阵列雷达 风电场 电磁散射特性 精细建模 物理光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源噪声及信号传输的雷达系统仿真模型
16
作者 王奇 王子瑶 郑峻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778,共11页
噪声和信号传输是雷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一种考虑多源噪声及信号传输质量的毫米波雷达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括频率合成器、信号收发机以及信号处理等模块,能够模拟信号发生、传输至雷达测速、测距的系统。以此为框架,... 噪声和信号传输是雷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一种考虑多源噪声及信号传输质量的毫米波雷达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括频率合成器、信号收发机以及信号处理等模块,能够模拟信号发生、传输至雷达测速、测距的系统。以此为框架,设计考虑电源噪声、杂散噪声和杂波噪声的噪声模型,对雷达漏警、虚警等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在信号传输方面,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并结合场路协同分析方法,提高仿真精度。对于典型案例,发现时钟信号存在“回勾”问题,这表明仿真模型能够通过检测“眼图”、信号波形等指标,有效预测雷达可能存在的信号传输质量问题,并指导传输线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系统仿真模型 多源噪声 信号传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配置区域复杂电磁环境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17
作者 雷中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着眼提高雷达配置的电磁兼容性,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动态预测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受扰强度的概念和确定雷达可行配置区域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雷达受单个和多个辐射源干扰强度的计算模型,区分无主要辐射方向和有主要辐射方向,分别建立了雷达... 着眼提高雷达配置的电磁兼容性,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动态预测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受扰强度的概念和确定雷达可行配置区域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雷达受单个和多个辐射源干扰强度的计算模型,区分无主要辐射方向和有主要辐射方向,分别建立了雷达配置区域最大和最小受扰强度计算模型,并运用仿真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方法有效可行,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及其他用频设备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动态预测模型 可行配置区域 电磁兼容 受扰强度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GB-InSAR图像PS点选择方法
18
作者 田卫明 王龙跃 +1 位作者 高嵩 邓云开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3-1163,共11页
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PS)点选择是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现有的PS点选择方法依赖于幅相稳定性或像元之间的高相干性筛选PS点,其中幅相稳... 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PS)点选择是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现有的PS点选择方法依赖于幅相稳定性或像元之间的高相干性筛选PS点,其中幅相稳定性对相位波动敏感,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表征PS点的相位误差,而基于高相干性的方法基于局部窗口,容易造成误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GB-InSAR图像中PS点与非PS点的干涉相位在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PS点选择方法.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足够数量的PS点作为先验参考信息,然后使用GMM拟合参考PS点干涉相位的概率分布,最后依靠全图像元的干涉相位序列与GMM的匹配程度区分PS点与非PS点.实测数据表明,与基于幅相稳定性的传统方法相比,在获得的PS点数量接近的情况下,本文方法获取的PS点的相关性更强,干涉相位序列聚合程度更高,且残差点数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PS)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 高斯混合模型(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知识融合的图神经网络多雷达协同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浩情 余点 +2 位作者 潘常春 郁文贤 李东瀛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85,共16页
现代雷达的探测、跟踪、识别等任务场景越来越复杂。任务类型的多变性,雷达资源的稀缺性和任务执行时间窗口的严格要求,使得雷达任务调度成为一类强NP-Hard问题。然而,现有的调度算法在处理涉及复杂逻辑约束的多雷达协同调度问题时适应... 现代雷达的探测、跟踪、识别等任务场景越来越复杂。任务类型的多变性,雷达资源的稀缺性和任务执行时间窗口的严格要求,使得雷达任务调度成为一类强NP-Hard问题。然而,现有的调度算法在处理涉及复杂逻辑约束的多雷达协同调度问题时适应性不足,效率不高。因此,基于人工智能(AI)的调度算法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但是AI调度算法的效率与其对问题特征的提取是否全面密切相关。如何能快速、全面地提取多雷达协同任务调度问题的共性特征,是提升这类AI调度算法效率的关键。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知识融合的图神经网络(MKEGNN)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将雷达任务协同调度问题建模为异构网络图模型,利用模型知识来优化GNN算法训练过程。算法创新在于:通过低复杂度的计算手段,获取模型的关键知识,进而优化GNN模型。在特征提取阶段,引入随机酉矩阵变换,利用任务异构图的随机拉普拉斯矩阵谱特征作为全局特征来强化图神经网络对共性特征的提取能力,弱化特定问题的个性化特征;在参数化决策阶段,利用由问题的引导解和经验解构成的上/下界结构知识从原理上减少决策空间大小,引导网络快速优化,加速决策学习过程的收敛。最后,进行了大量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目前的算法,MKEGNN算法对于所有任务集在稳定性和精度方面都有所提升,调度成功率性能提升3%~10%,加权调度成功率提升5%~15%。尤其当处理多雷达协同关系复杂的任务集时,任务调度成功率提升4%以上,算法稳定性和鲁棒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任务调度 图神经网络 强化学习 模型知识 拉普拉斯矩阵 随机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反演周期性地表土壤湿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楠 姜琦刚 +1 位作者 孟治国 李远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72-79,共8页
土壤湿度是农作物估产和旱情监测的关键参量。目前常用的土壤湿度反演模型都建立在随机粗糙地表条件下,对周期性垄行结构的土壤并不适用。基于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交叉极化(vh)后向散射系数对垄行方位角无明显响... 土壤湿度是农作物估产和旱情监测的关键参量。目前常用的土壤湿度反演模型都建立在随机粗糙地表条件下,对周期性垄行结构的土壤并不适用。基于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交叉极化(vh)后向散射系数对垄行方位角无明显响应;同极化(hh,vv)对方位角的响应为余弦函数,但在方位角为90o±2o位置易出现偏离曲线的异常高亮度值。通过雷达影像上采样点的实测值和Oh模型推算的理论值,拟合得到周期性地表和随机地表之间的误差函数,进而对同极化影像进行纠正。纠正后的同极化比(p)去除了方位角和异常值的影响,交叉极化比(q)受到异常值的影响。通过Oh模型中的p和vh对研究区的地表参数进行反演,17个检验点的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土壤湿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1.13%,标准差为0.0256cm3/cm3;预测的均方根高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3%,标准差为0.1315cm。结果与随机粗糙地表土壤湿度和均方根高度的反演精度相当,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模型 雷达图像 周期性地表 radarS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