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rnal ballistic model of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based on PFN coupled with multi-physical field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Benfeng Gu Haiyuan Li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4-261,共8页
To accelerate the practic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railguns,it is necessary to use a comb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bore damage.In this paper,a three-dime... To accelerate the practic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railguns,it is necessary to use a comb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bore damage.In this paper,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the augmented railgun with four parallel unconventional rails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internal ballistic process and realize the multi-physics field coupling calculation of the rail gun,and a test experiment of a medium-caliber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powered by pulse formation network(PFN)is carried out.Various test methods such as spectrometer,fiber grating and high-speed camera are used to test several parameters such as muzzle initial velocity,transien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stress-strain of rail.Combin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the damage condition of the contact surface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ballistic modeling Electromagnetic rail gun Multi-physics field coupl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PF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诊断DINA模型的Q矩阵优化:一种结合样本筛选与假设检验的新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波 胡誉骞 +1 位作者 章勇 田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4,共14页
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DINA模型的Q矩阵修正策略——SHT法,并借助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将其与现有同类方法进行深入对比,以全面评估其可行性与精确性.该方法具有下述3个方面优势.1)高效修正与稳健性验证:SHT法在不同水平的作答错误率... 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DINA模型的Q矩阵修正策略——SHT法,并借助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将其与现有同类方法进行深入对比,以全面评估其可行性与精确性.该方法具有下述3个方面优势.1)高效修正与稳健性验证:SHT法在不同水平的作答错误率下均展现出了卓越的修正效能,显著提升了Q矩阵的精确度;2)小样本与大样本环境的双重优势: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相比,SHT法在小样本场景下尤为突出,其稳健性和性能优势在面临高作答失误率时更加显著;3)复杂数据集下的显著优势:在实证数据分析中,SHT法不仅提高了认知诊断模型的拟合能力,更在处理数据维度复杂、样本相对受限的数据集时,展现出相比其他算法更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Q矩阵修正 DINA模型 假设检验 δ法 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智能跃迁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平 李冠洲 +1 位作者 赵帅 黄玲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9-1664,共16页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的安全验证需求。仿真测试技术应包含数学建模、虚拟场景、硬件在环(HIL)、混合现实与云仿真集群等多层次的验证体系。数学建模可加速算法开发,虚拟场景仿真提升了感知系统的鲁棒性,HIL测试保障了控制器可靠性,而云仿真集群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实现了场景覆盖的指数级扩展。FLOWSIM平台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在真实人类驾驶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因级”人类驾驶行为模型,保障了仿真测试场景中交通流环境的精确性。FLOWSIM-MR基于数字孪生实现了一种自动驾驶虚实结合的测试范式。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及相应的测试技术发展成熟,新技术如生成式AI与数字孪生技术将推动仿真测试向更高精度与智能化演进,而国际标准(如ISO 34502)的制定与政产学研协同生态的构建,将成为突破“安全-成本-效率”三角困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 虚实结合仿真 测试场景库构建 自动驾驶安全验证 驾驶行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模式的理论改进与检验——以中国玉米为例
4
作者 邬定荣 王春乙 +3 位作者 高静 王培娟 霍治国 姬兴杰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基于逆境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取得的进展,将现有只考虑发育速率对环境响应机制的发育模式理论框架修改为考虑响应、适应与记忆机制的框架并进行验证。以适应机制为例,选择发育阶段始期的日序(DOY)作为表征适应性的因子,并与线性温度响应... 基于逆境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取得的进展,将现有只考虑发育速率对环境响应机制的发育模式理论框架修改为考虑响应、适应与记忆机制的框架并进行验证。以适应机制为例,选择发育阶段始期的日序(DOY)作为表征适应性的因子,并与线性温度响应函数结合,构建了耦合响应与适应机制的发育模式—RAM。利用中国194个农业气象站玉米营养生长阶段(VGP)和生殖生长阶段(RGP)观测资料,验证了RAM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DOY与发育速率普遍呈正相关,且所有站点两个发育阶段的DOY与温度的共线性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与线性关系相比,RAM模式在营奍生长(VGP)和生殖生长(RGP)阶段对观测数据的解释率分别提高0.213和0.274。与经过充分校正的双线性(WOFOST)和非线性(Gao)模式相比,参数率定数据RAM可将VGP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减小0.4和0.4 d,RGP阶段分别减小1.6和0.7 d。检验数据RAM可将VGP的RMSE分别减小0.1和0.4 d,RGP阶段分别减小1.1和0.4 d。此外,RAM模式还具有参数少、参数化过程简单等优点。修改后的发育模式框架以较少的假设实现了更准确的模拟,具有较好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理论 响应与适应 发育模式构建 率定-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验证分辨率研究
5
作者 宁小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1-842,共12页
针对现有模型验证方法性能评价缺少量化技术指标、方法适应性分析缺少理论支持、模型验证结果应用缺乏技术支撑等基础问题,首次提出并定义了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验证分辨率(model validation resolution, MVR)概念和内涵,基于模... 针对现有模型验证方法性能评价缺少量化技术指标、方法适应性分析缺少理论支持、模型验证结果应用缺乏技术支撑等基础问题,首次提出并定义了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验证分辨率(model validation resolution, MVR)概念和内涵,基于模型验证分辨率建立了模型验证方法性能评价技术和适应性分析方法,确定了根据具体应用背景选择合适模型验证方法的操作流程,为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的针对性选择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给出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模型验证分辨率计算步骤,证明了模型验证分辨率的基本性质。通过数值测试和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虚实混合仿真系统模型验证应用实例,检验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试验 仿真模型验证 模型验证分辨率 多维随机过程 动态数据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6
作者 谢澄 孙兰心 +3 位作者 郝国柱 汪瑞 朱明昌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其对LNG泄漏后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耦合多相流模型、湍流扩散模型和燃烧模型等,利用大型LNG水上泄漏试验Falcon-1号试验和Phoenix-1号试验数据,引入相对偏差(FB)、几何平均偏差(MG)、几何平均方差(VG)、相对均方误差(MRSE)、归一化的均方误差(NMSE)和FAC2等统计学参数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对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对LNG水上泄漏扩散和燃烧后果进行模拟时,各定量评价统计指标的取值均能满足模型有效性评价标准的要求,该模型未来可有效应用于LNG水上泄漏后果仿真模拟中,对LNG燃料内河营运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其安全保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水上泄漏 液化天然气试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统计偏差分析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边界感测验中文版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7
作者 朱佳隽 刘勇 赵建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引进身体边界感测验(SBBS),在大学生群体检验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大学生701人检验SBBS中文版的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另选取大学生154人完成感知身体边界的视觉模拟量表(VASAPBB)、心理界线测量问卷(PBQ)、中文身体羞耻量表(... 目的:引进身体边界感测验(SBBS),在大学生群体检验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大学生701人检验SBBS中文版的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另选取大学生154人完成感知身体边界的视觉模拟量表(VASAPBB)、心理界线测量问卷(PBQ)、中文身体羞耻量表(CBSS)、二维自尊量表(SLCS)和自我客体化信念与行为量表(SOBBS)的效标关联效度测试,对其中117人间隔4周重测。结果:SBBS中文版为双因子结构,公共因子为身体边界感,特殊因子为屏障性和渗透性。双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3.93,CFI=0.91,TLI=0.91,RMSEA=0.07,AIC=368.05,BIC=482.36)。SBBS得分与VASAPBB、PBQ、SLCS得分正相关(r=0.77、0.66、0.38),与CBSS、SOBBS得分负相关(r=-0.61、-0.56),均P<0.001。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73。结论:身体边界感测验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显示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边界感 身体边界感测验(SBBS) 双因子模型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交叉验证的城市需水预测方法
8
作者 董增川 王佳晟 +4 位作者 崔璨 韩亚雷 陈荣豪 杨家亮 王淑云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9,共7页
为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交叉验证的系统化预测方法,包括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需水预测模型构建、结合滚动交叉验证的超参数优化以及模型性能的评估与优选,并以衡阳市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 为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交叉验证的系统化预测方法,包括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需水预测模型构建、结合滚动交叉验证的超参数优化以及模型性能的评估与优选,并以衡阳市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2025年衡阳市需水量与规划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用水结构灵活调整指标体系和模型组合,结合滚动交叉验证的超参数优化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更好地满足了真实应用场景的需水预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需水预测 机器学习算法 超参数优化算法 滚动交叉验证 需水预测模型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新颖 于文轩 +1 位作者 钟延美 战同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编制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为医护人员评估肝硬化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能力和构建针对性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风险感知态度框架和健康信念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专家函询和预调查构建... 目的编制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为医护人员评估肝硬化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能力和构建针对性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风险感知态度框架和健康信念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专家函询和预调查构建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调查46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914%。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1.551,RMSEA=0.049,NFI=0.907,IFI=0.965,CFI=0.965。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02;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结论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复发 风险感知 量表 信度 效度 健康信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效应处理时长白落叶松干形变化
10
作者 梁月鹏 贾炜玮 +2 位作者 李丹丹 张小勇 李泽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通过建立通用性树干削度方程,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干形的影响。依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不同施肥处理时(施用N肥、NP肥、NPK肥、空白对照)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数据,在林业常用的削度方程模型中筛... 通过建立通用性树干削度方程,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干形的影响。依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不同施肥处理时(施用N肥、NP肥、NPK肥、空白对照)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数据,在林业常用的削度方程模型中筛选最优基础模型,利用哑变量法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优化模型,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等级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模型拟合中,Kozak(2004)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引入哑变量模型、施肥水平、样木水平及施肥样木两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均能提高模型拟合效果。其中,依据施肥和样木嵌套两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预估精度最高(R^(2)=0.991),且消除了大部分观测值间的自相关性。树干模拟时发现,施肥对优势木(胸径(D_(dh))≥18 cm)干形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平均木(11 cm≤D_(dh)<18 cm)、被压木(D_(dh)<11 cm)。施用NP肥明显增加优势木和平均木树干上部(相对高度0.6~1.0)直径;N肥及NPK肥的施用效果相似,但均略低于施用NP肥。依据施肥和样木嵌套两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在预测树干不同位置直径时精度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人工落叶松干形的影响更多集中在树干中上部分。可以对优势木施用氮磷肥,对平均木和被压木施用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度方程 哑变量 混合模型 施肥处理 十折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11
作者 赵少猛 董瑞玲 +6 位作者 刘大伟 营凡 李森 赵桂苹 张敏红 文杰 冯京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3-1323,共11页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号公、母鸡各132只,根据性别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2只鸡。肉鸡自由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喂至42日龄。每周测定肉鸡的体重和体蛋白重,建立体重与体蛋白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即为肉鸡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验证试验分三个阶段(0~10日龄、11~24日龄、25~39日龄)分别开展。在0、11和25日龄时,分别选择200、150、100只健康广明2号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按照Aviagen育种公司推荐标准和预测模型计算出的蛋白质需要量配制饲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生长试验发现:21日龄和42日龄广明2号公鸡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母鸡(P<0.01);分阶段建立肉鸡体重与体蛋白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前期R 2均为0.99,后期为0.98;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肉鸡体蛋白的生长需要量,再按照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效率,进一步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1~21日龄公、母鸡分别为每克日增重(ADG)需要0.251和0.228 g饲粮蛋白质(单位表示为g·g^(-1)ADG),22~42日龄公、母鸡分别为0.272和0.268 g·g^(-1)ADG。结合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蛋白质需要量(Crude protein requirement,CPR)预测模型:0~21日龄:CPR=2.365×BW 0.75+0.251×ADG(公鸡),CPR=3.165×BW 0.75+0.228×ADG(母鸡);22~42日龄:CPR=2.955×BW 0.75+0.272×ADG(公鸡),CPR=2.560×BW 0.75+0.268×ADG(母鸡)。验证试验发现:0~10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24日龄和25~39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粮的蛋白含量是按照AA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利用模型预测出的。由于广明2号肉鸡和AA肉鸡的生长曲线以及采食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并不能说明预测模型存在问题。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使用广明2号肉鸡,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体重和日增重,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经过比较发现,除1~21日龄试验组肉鸡饲粮蛋白质的供应量超过需要量12.2%外,其余各组肉鸡在各个阶段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与实际供应量之间的差异均不超过10%。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广明2号肉鸡饲粮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基本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明2号肉鸡 析因法 蛋白质生长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使能的语义通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作者 刘方彧 丁家润 +3 位作者 冯禹硕 姜培文 李潇 金石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3-1014,共22页
随着通信技术和新兴场景的快速发展,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需求,如全覆盖、高速率、高可靠以及智能化的泛在连接。同时,数据流量和带宽需求的激增也对新场景的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语义通信作为一项前沿技术,通过神经... 随着通信技术和新兴场景的快速发展,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需求,如全覆盖、高速率、高可靠以及智能化的泛在连接。同时,数据流量和带宽需求的激增也对新场景的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语义通信作为一项前沿技术,通过神经网络提取和传输数据的语义信息,显著降低带宽需求并提升传输质量。近期兴起的大模型凭借强大的特征提取和理解能力,在表达能力和预测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处理多模态信息和复杂数据,相比于传统网络,展现出更广泛的应用潜力。在此背景下,本文综述了大模型赋能的语义通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其在语义编解码、物理层、网络层的设计及实际部署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语义通信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基本结构及其与传统通信方案的区别,并简述了基于大模型的语义通信相关技术。接着,从语义编解码、物理层设计和网络层三个角度,分析了大模型与传统神经网络在语义通信中的性能表现,展示大模型在提升通信准确性、效率和鲁棒性方面的潜力。最后,本文总结了通信大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包括模型的训练、定制化、原型验证等问题,并展望了解决训练数据获取与同步、计算资源与硬件功耗等问题的新思路,以推动大模型在语义通信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大模型 物理层 网络层 原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3
作者 王春 李奎 +2 位作者 赵红 宋燕 杨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233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按照7∶3将病人分为建模组(163例)和验证组(70例)。采用Lo...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233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按照7∶3将病人分为建模组(163例)和验证组(7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决策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发生率为39.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骨形态发生蛋白-2均为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首层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建模组模型的AUC为0.815[95%CI(0.747,0.872)],验证组模型的AUC为0.830[95%CI(0.761,0.899)]。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密切相关,构建的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管钙化 影响因素 决策树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向和横向双向耦合的格林函数轨下基础建模及求解方法
14
作者 郭无极 曾志平 +2 位作者 李沛成 王卫东 李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5-1806,共12页
格林函数方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动力学求解手段,在提升周期性结构动力学分析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提升列车-轨道-轨下基础耦合动力的计算效率与精度,本文对考虑垂向和横向耦合作用的格林函数轨下基础模型的建模方法及求解方法进行研究... 格林函数方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动力学求解手段,在提升周期性结构动力学分析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提升列车-轨道-轨下基础耦合动力的计算效率与精度,本文对考虑垂向和横向耦合作用的格林函数轨下基础模型的建模方法及求解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格林函数的互易性、轨道结构的周期性、对称性及振动的衰减性,提出一种激励点和观察点的选择方法;同时考虑垂向和横向的耦合作用,通过求解脉冲作用下轨下基础有限元模型的响应,提出轨下基础格林函数模型的建模方法;结合列车-轨道-轨下基础耦合动力学理论,进一步提出以格林函数模型作为轨下基础的求解方法。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在地铁常见的铺设长轨枕整体道床的圆形隧道中开展现场测试,记录实车通过时钢轨的垂向位移及隧道壁的垂向振动加速度。以测试工况为研究对象,进行列车-轨道-隧道-土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有限元模型相比,单纯考虑垂向耦合作用的格林函数模型计算效率提高至少87.00%,考虑垂向和横向双向耦合作用的模型效率提高至少55.08%;在实测行车条件下,钢轨最大垂向位移约为0.35 mm,由本文方法仿真计算所得钢轨最大垂向位移约为0.33 mm,相对误差小于5.72%;与实测行车条件下隧道壁振动加速度进行比较,本文方法对振源强度的计算相对误差小于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轨下基础耦合动力学 轨下基础格林函数模型 车致振动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艺的设计模型验证与参数优化
15
作者 蒲黎明 李莹珂 +3 位作者 熊英杰 汤林 王凯 邱利民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9,共8页
昆仑能源湖北黄冈液化天然气工厂是中国唯一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厂,经过10年的平稳运行,证明我国自主开发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可靠性较高。中国已实现百万吨级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自主建设和运营,但在工艺优化和... 昆仑能源湖北黄冈液化天然气工厂是中国唯一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厂,经过10年的平稳运行,证明我国自主开发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可靠性较高。中国已实现百万吨级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自主建设和运营,但在工艺优化和降低能耗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此,以昆仑能源湖北黄冈液化天然气工厂为例,重点对该工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和模拟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工厂实际运行数据对多级单组分制冷天然气液化工艺(Multistage Single Component refrigeration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rocess,MSC)的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MSC工艺的换热系统进行了优化;(2)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数据吻合度高,单位能耗数据相差2.40%,证实计算模型可信度高;(3)基于热力学分析,优化了对数平均温差,换热过程的总?损降低了15.67%,单位能耗为每千克LNG 0.318 k W·h,比验证计算模型下降2.15%。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可指导该工厂下一步的节能降耗,同时为开发单线规模800×10^(4) t/a的超大型天然气液化成套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对指导中国超大型天然气液化工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LNG MSC 模型验证 热力学分析 [火用]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调节参数区间选择的交叉验证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保斌 王士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现有的交叉验证方法在选择模型的调节参数时,一般在给定的参数值中选出一个最优的调节参数,而为了应对数值的复杂性和提高选择便利性,现实应用中往往更希望选出一个参数区间,也利于观察算法的稳定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改进了块正则化m&#... 现有的交叉验证方法在选择模型的调节参数时,一般在给定的参数值中选出一个最优的调节参数,而为了应对数值的复杂性和提高选择便利性,现实应用中往往更希望选出一个参数区间,也利于观察算法的稳定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改进了块正则化m×2交叉验证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调节参数区间选择方法,基本思想是给出多个调节参数区间,采用增量的方式,不断地增加m,进而不断地减少调节参数区间个数,最终选出一个最优的调节参数区间,在这个最优区间中任意选取调节参数,都可以作为模型的调节参数.通过大量实验,与基于交叉验证的模型调节参数选择方法(m×2交叉验证方法、2折、5折、10折交叉验证)做了对比,模型在选出的区间上的平均准确度与最优单个参数的准确度相差不大,而且在该区间上最高准确度和最低准确度的差值非常小,说明在该区间上选择参数作为调节参数性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验证 模型选择 调节参数选择 区间最优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矢量发动机模型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李天生 李晓明 张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193,共6页
在现代空战对战斗机性能要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为显著提升战斗机空战能力,提出深入开展对推力矢量技术的系统性研究,旨在挖掘该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巨大潜力,为战斗机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其方法是创新性地以推力矢量理论为基石,... 在现代空战对战斗机性能要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为显著提升战斗机空战能力,提出深入开展对推力矢量技术的系统性研究,旨在挖掘该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巨大潜力,为战斗机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其方法是创新性地以推力矢量理论为基石,构建发动机与矢量喷管模型,并充分利用公开的推力矢量发动机性能数据进行全面且严谨的验证,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经过精准的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发现在地面试车和巡航状态下,发动机推力性能指标与实际数据的准确度误差控制在3%以内,该量化结果充分说明所构建的模型在精度和可靠性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推动推力矢量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与实践经验,其成果有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为飞行器性能提升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技术 战斗机敏捷性 模型构建 模型验证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研究
18
作者 陈姝宇 周英凤 +1 位作者 郭娜菲 李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孕妇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和比较,为筛选适宜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788例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课题组前期经过系统评价遴选出的8个模型预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孕妇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和比较,为筛选适宜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788例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课题组前期经过系统评价遴选出的8个模型预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等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纳入的预测因子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788例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10.2%,8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4~0.67,准确度为0.10~0.90,阴性预测值为0.10~0.89,阳性预测值为0.10~0.96。其中,李金金模型为最佳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6(95%CI 0.60,0.72)、准确度为0.80(95%CI 0.77,0.83),纳入因子数量适宜且易获取,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针对中国孕妇人群,基于中国数据构建的模型性能表现较好,基于国外数据构建的模型性能表现较差。与其余7个模型相比,李金金模型在中国孕妇队列中的预测性能和临床适用性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 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队列研究 外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遥感机器学习模型应用现状及定标与真实性检验AI模型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鹏 厉运周 +4 位作者 赵志刚 张思琪 张镇华 王军成 潘德炉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共22页
海洋水色遥感技术是观测海洋水色状况的高效工具,数十年来持续提供了全球海洋光学特性、水色和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重要数据。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水色遥感研究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回顾了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水色遥感技术是观测海洋水色状况的高效工具,数十年来持续提供了全球海洋光学特性、水色和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重要数据。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水色遥感研究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回顾了海洋水色遥感中机器学习模型的现状与挑战,并评估了这些模型在大气校正、水色反演、碳循环及数据重构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重点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海洋水色遥感应用中的进展。鉴于卫星传感器长期在轨运行中,可能遭受元器件老化等问题,本文强调了对遥感器进行持续定标和真实性检验的必要性。这些检验工作是确保卫星遥感数据质量的基础,对于卫星遥感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还展望了未来在水色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中,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遥感 大模型 机器学习 辐射定标 真实性检验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分析的系统程序改进及验证
20
作者 连强 朱隆祥 +3 位作者 唐思邈 黄涛 张勇 潘良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6,共9页
福岛核事故后非能动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设计,而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也在国产华龙一号中提供了不依赖外部能源驱动的安全保障。尽管RELAP5程序在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验证工作,但由于... 福岛核事故后非能动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设计,而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也在国产华龙一号中提供了不依赖外部能源驱动的安全保障。尽管RELAP5程序在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验证工作,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池式热交换器模型,RELAP5程序低估了池式PRHRS的换热功率及系统流量。因此本文根据池式热交换器工作条件选用棒束池式沸腾换热模型及大管径管内冷凝换热模型,在RELAP5程序中植入了池式热交换器模型,针对两种换热模型分别进行了分离效应验证。基于应急工况池式能量排出系统(PERSTO)实验台架分析了节点划分方式对池式PRHRS热工水力行为的影响,对比了改进程序及原始程序对整体性实验台架系统瞬态参数的模拟能力。经过分离效应验证和整体效应验证,确认了改进程序在池式PRHRS热工水力分析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热工水力 系统程序改进 节点划分方式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