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戴琪 李方 +1 位作者 张筱童 朱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2-909,共8页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的变化轨迹,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5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09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参与程度评测问卷调查病人出院...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的变化轨迹,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5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09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参与程度评测问卷调查病人出院时及术后1、3、6个月的运动参与行为。以潜在类别增长分析拟合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的潜在类别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模型。结果:共识别3条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的潜在轨迹,其中,整体上升组62例(29.7%)病人,缓慢下降组106例(50.7%)病人,快速下降组41例(19.6%)病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快速下降组比较,肺癌术后运动知识、疾病获益感、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水平较高,居住在城镇的肺癌病人更可能归为整体上升组;肺癌术后运动知识和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肺癌病人更可能归为缓慢下降组(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自我效能、肺癌术后运动知识、居住地、疾病获益感为预测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的轨迹亚型的重要变量。结论: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应根据影响因素早期识别术后运动参与行为下降病人,构建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干预方案,以提高肺癌病人术后运动参与行为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运动参与行为 轨迹变化 IMB模型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降噪模型的蛇形臂机器人末端轨迹跟随算法
2
作者 张志刚 靳勇利 +2 位作者 王栋银 付志军 秦国栋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3,共7页
针对超冗余蛇形机器臂在狭小受限空间的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多连杆动力学降噪模型的末端轨迹跟随算法。将蛇形臂视作关节点约束在末端无碰撞轨迹曲线上运动的多连杆系统,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该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臂... 针对超冗余蛇形机器臂在狭小受限空间的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多连杆动力学降噪模型的末端轨迹跟随算法。将蛇形臂视作关节点约束在末端无碰撞轨迹曲线上运动的多连杆系统,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该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臂节的长度条件由连杆的轴向刚度保证,并通过模型降噪方法从模型层面滤除高频分量影响,使常规显式算法可用于等效多连杆系统方程的高效求解。采用所提算法可以指定蛇形臂末端或基座的速度规律,进而实现蛇形臂沿末端轨迹的运动规划。由于蛇形臂关节被严格限制在可行性轨迹曲线上运动,因此可以实现在狭小深腔环境下的避障运动规划。通过求解平面和空间典型数值算例可知,采用所提算法进行蛇形机械臂运动规划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臂机器人 运动规划 末端轨迹跟随 模型降噪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景区某崩塌落石运动轨迹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书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8,共11页
2017年“8·8”九寨沟M s7.0级地震在九寨沟景区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并伴随产生了大量潜在的崩塌体,严重威胁着景区的正常运营。对潜在崩塌体失稳后的落石运动轨迹进行准确预测是进行工程治理与防护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为... 2017年“8·8”九寨沟M s7.0级地震在九寨沟景区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并伴随产生了大量潜在的崩塌体,严重威胁着景区的正常运营。对潜在崩塌体失稳后的落石运动轨迹进行准确预测是进行工程治理与防护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在对目前崩塌落石运动轨迹预测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的理论及数值方法通常将落石碰撞恢复系数取为常数,而未能很好地考虑落石运动参数(如入射角度及入射速度)及坡面岩土体屈服强度等对落石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由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上述2个因素的落石运动轨迹计算理论模型。最后将其用于九寨沟景区火花海—树正寨公路西北侧斜坡上部崩塌危岩体的落石运动轨迹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当再次发生地震导致该崩塌体失稳时,落石将沿坡面失稳运动,其最大水平运动距离达到639.8 m,且沿坡脚水平段的运动距离为29.1 m,说明该落石将对路面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在斜坡的合适位置设置落石防护结构以保证路面交通安全。同时采用Rocfall软件对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说明了文中提出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景区 崩塌 落石运动轨迹 恢复系数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运动目标轨迹识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奇明 程咏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88-1991,共4页
引入改进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算法,针对真实场景中运动目标轨迹的复杂程度对各个轨迹模式类建立相应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利用训练样本训练模型得到可靠的模型参数;计算测试样本对于各个模型的最大似然概率,选取最大概率值对应的轨迹模式类作... 引入改进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算法,针对真实场景中运动目标轨迹的复杂程度对各个轨迹模式类建立相应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利用训练样本训练模型得到可靠的模型参数;计算测试样本对于各个模型的最大似然概率,选取最大概率值对应的轨迹模式类作为轨迹识别的结果,对两种场景中聚类后的轨迹进行训练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87.76%和9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识别 运动分析 行为模式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船运动特性的轨迹发生器设计
5
作者 卞鸿巍 胡耀金 +3 位作者 丁贤 马恒 王荣颖 文者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3-619,629,共8页
为提高轨迹发生器生成的仿真数据与实船运动状态的符合性,设计了一种面向实船运动特性的船舶轨迹发生器。利用GPR-DBSCAN算法,将实测数据识别分割成不同运动状态,再结合船舶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不同运动状态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为提高轨迹发生器生成的仿真数据与实船运动状态的符合性,设计了一种面向实船运动特性的船舶轨迹发生器。利用GPR-DBSCAN算法,将实测数据识别分割成不同运动状态,再结合船舶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不同运动状态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姿态速度和位置(AVP)、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生成算法。最后利用非线性回归辨识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完成船舶轨迹发生器的构建。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船舶轨迹发生器与PSINS工具箱中的轨迹发生器相比,位置、航速和航向准确度分别提高了46.73%、6.91%和40.71%,更符合实船运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发生器 惯性导航系统 船舶运动模型 辨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车辆三维翻滚运动的轨迹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弋 裴玉龙 付川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3-519,共7页
为了再现汽车三维碰撞事故,构建了车辆三维坐标系,根据碰撞冲力矩与反向重力矩的关系,推导了车辆纵向倾覆与横向翻滚的临界条件.利用运动学理论及动能转化关系,构建了地面反力作用下的车辆翻滚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为案例,利用基于上述... 为了再现汽车三维碰撞事故,构建了车辆三维坐标系,根据碰撞冲力矩与反向重力矩的关系,推导了车辆纵向倾覆与横向翻滚的临界条件.利用运动学理论及动能转化关系,构建了地面反力作用下的车辆翻滚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为案例,利用基于上述模型开发的事故再现分析系统与PC-Crash软件进行再现分析,并与事故现场车辆残留痕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再现得到的车辆静止位置及姿态与事故现场一致,再现轨迹除小客车左前轮曲率略小于实际残留痕迹外,其余轨迹与现场痕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再现 三维翻滚运动 轨迹模型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侧步马前肢运动轨迹数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芳芳 孟军 +8 位作者 曾亚琦 姚新奎 王东 王欢 张亚昂 孔麒森 程洁 马立山 张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4-1561,共8页
【目的】对侧步马不同模型和阶次前肢运动轨迹曲线拟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侧步马性能测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马匹运动轨迹曲线的特点,采用Matlab软件中Cftool工具箱分别获取多项式拟合模型、高斯拟合模型和傅里叶拟合模型拟合方程... 【目的】对侧步马不同模型和阶次前肢运动轨迹曲线拟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侧步马性能测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马匹运动轨迹曲线的特点,采用Matlab软件中Cftool工具箱分别获取多项式拟合模型、高斯拟合模型和傅里叶拟合模型拟合方程式,并对拟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傅里叶三阶和高斯三阶函数模型对侧步马肩关节、腕关节拟合效果极显著优于多项式模型(P<0.01);傅里叶三阶函数模型对侧步马前蹄拟合效果极显著优于高斯和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傅里叶四阶函数模型对前飞节拟合效果显著优于高斯和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傅里叶四阶和高斯四阶函数模型对肘关节拟合效果显著优于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结论】肩关节和腕关节最优拟合模型为傅里叶三阶和高斯三阶函数拟合模型;肘关节最优拟合模型为傅里叶四阶和高斯四阶函数模型;前飞节最优拟合模型为傅里叶四阶函数模型;前蹄最优拟合模型为傅里叶三阶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步马 运动轨迹曲线 数学模型 拟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优化蚁群算法与P-Median model的选址模型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梓程 胡新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为节省城建部门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成本以及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以运动场所优化选址为例,提出一种新型设施选址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P-Median model(最小化阻抗模型)根据需求点数量从全部候选设施选址中选择设施空间位置,让用户... 为节省城建部门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成本以及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以运动场所优化选址为例,提出一种新型设施选址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P-Median model(最小化阻抗模型)根据需求点数量从全部候选设施选址中选择设施空间位置,让用户达到离自己最近设施距离成本总和最小的目的,对选址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构造目标函数用于优化后蚁群算法求解进行选址工作。优化蚁群算法实现基于Python语言模块,通过改进蚁群原始信息素,提升原有算法的收敛速度,求出目标函数最优解,可以很好地模拟对于运动场所的选址。用二者耦合进行优势互补所设计的选址模型来搜寻研究区蚁群信息素浓度残留最大的栅格像元,从而确定未被已有设施点服务半径覆盖的最佳设施点建立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选址模型相较于最小化阻抗模型与最大化覆盖模型,新增优化设施点使整体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高出10.42%和6.95%,适合求解较为精确且小规模空间下的选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P-Median model 选址模型 GIS 运动场所 位置分配 PYTH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运动分析及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郅耀威 赵书尚 +1 位作者 李东林 雷江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7-282,306,共7页
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被广泛使用,针对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转向运动,引入了3个运动学参数用于描述机器人转向运动,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3个运动学参数与机器人轮速之间速度变... 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被广泛使用,针对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转向运动,引入了3个运动学参数用于描述机器人转向运动,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3个运动学参数与机器人轮速之间速度变化关系,进一步得出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在低速工况下可等效为轮式差速机器人,为滑移转向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根据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轨迹跟踪问题,利用Lyapunov直接法设计了基于反步控制(Backstepping Control)的非线性反馈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转向 运动模型 动力学模型 反步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机器人运动轨迹模仿学习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平 李利娜 侯志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在人机协作领域,模仿学习是广泛使用的机器人编程方法。在机器人对运动轨迹进行技能学习过程中,针对基于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ynamic movement primitives,DMP)只能从单条示教轨迹建模动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在人机协作领域,模仿学习是广泛使用的机器人编程方法。在机器人对运动轨迹进行技能学习过程中,针对基于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ynamic movement primitives,DMP)只能从单条示教轨迹建模动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高斯混合回归(gaussian mixture regression,GMR)和改进的DMP三者相结合的运动轨迹模仿学习方法。该方法先将高斯噪声引入示教轨迹,消除由于示教数据中不可避免存在噪声等不平滑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为了减少单条示教轨迹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动作建模误差,采用GMM从多条示教轨迹中对运动特征进行编码,使用GMR进行概率轨迹回归;其次,利用改进的DMP算法将轨迹进行泛化,提高机器人技能学习的适应性;最后,通过手写字母轨迹和协作机器人拖动轨迹技能学习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学习 轨迹建模 动态运动基元 高斯混合模型 高斯混合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喷气涡流纺纤维运动轨迹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晨晨 程隆棣 +2 位作者 高卫东 薛元 杨瑞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模拟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的运动轨迹,针对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柔性体的动力学特点,基于弹性细杆单元建立纤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腔内流场的气压、速度分布特征,确立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 为模拟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的运动轨迹,针对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柔性体的动力学特点,基于弹性细杆单元建立纤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腔内流场的气压、速度分布特征,确立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限元动力学微分方程,遵循力学平衡、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原理,解析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限元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待定系数,数值模拟自由端纤维在加捻腔内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利用示踪纤维法对有限元模拟纤维运动轨迹的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弹性细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于模拟纤维运动轨迹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流场特征 有限元模型 纤维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制船舶碰撞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探讨
12
作者 钱玉林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64-68,共5页
根据船舶碰撞事故调查及事故报告中可获得的环境资料和船舶运动过程资料,对建立适用于绘制船舶碰撞发生前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碰撞事故 数学模型 船舶 运动轨迹 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3D唇舌肌肉控制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逸 侯进 王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36-2240,共5页
针对可视化语音以及虚拟说话人系统中对唇部和舌部动画的高逼真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3D唇舌肌肉控制模型。该方法首先根据解剖学原理,建立基于网格和纹理的唇部、舌部模型。然后,根据分析唇部的运动轨迹,将口轮匝肌分解... 针对可视化语音以及虚拟说话人系统中对唇部和舌部动画的高逼真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3D唇舌肌肉控制模型。该方法首先根据解剖学原理,建立基于网格和纹理的唇部、舌部模型。然后,根据分析唇部的运动轨迹,将口轮匝肌分解成两部分来联合控制唇部的运动,可以获得各种口型。在舌部的运动模拟中,将它的运动轨迹分解成一些机械运动的组合,通过使用四种肌肉模型来控制这些运动。最终实现了人脸嘴部说话时的各种口型,实现了卷舌、舔嘴等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逼真地实现出唇部、舌部的运动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部建模 舌部建模 肌肉控制模型 运动轨迹分析 唇舌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目标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小永 陈红林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653-656,共4页
分析了空中目标运动的轨迹及其特点,提出了由几种典型的飞行方案的组合来描述空中目标的运动轨迹,建立了组成飞机、反舰导弹的几种典型轨迹的数学模型,其中飞机运动轨迹包括直线、俯冲和盘旋航路,反舰导弹主要包括爬升段,降高段、下滑... 分析了空中目标运动的轨迹及其特点,提出了由几种典型的飞行方案的组合来描述空中目标的运动轨迹,建立了组成飞机、反舰导弹的几种典型轨迹的数学模型,其中飞机运动轨迹包括直线、俯冲和盘旋航路,反舰导弹主要包括爬升段,降高段、下滑段以及导引段。最后,将这些典型轨迹进行组合,得到空中目标运动的轨迹,并利用VC++建立了一个目标运动轨迹的仿真模型,可以比较直观、方便的得到目标的运动轨迹及飞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轨迹 仿真 数学模型 反舰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牵引车牵引飞机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15
作者 董蕴琨 于鸿彬 刘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2-841,共10页
为提高飞机在牵引过程中的轨迹跟踪精度与稳定性,以四轮转向飞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机牵引系统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双移线工况作为参考轨迹... 为提高飞机在牵引过程中的轨迹跟踪精度与稳定性,以四轮转向飞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机牵引系统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双移线工况作为参考轨迹,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飞机牵引系统运动控制仿真模型,结合牵引车车速以及4个车轮的转角分配关系,建立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将该控制器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控制器的优越性,并分别在1.5、3、4 m/s的速度下,将牵引车四轮转向与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在1.5 m/s的速度下,通过改变飞机牵引系统的初始位姿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速度下,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下的飞机横向误差、航向角误差以及牵引车航向角误差均小于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在存在初始偏差的情况下,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能够使飞机及时完成对初始偏差的修正,减小轨迹跟踪误差,同时提高飞机牵引系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牵引系统 四轮转向 运动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的轮式机器人轨迹跟踪反馈控制器
16
作者 汪军 杨光永 +1 位作者 樊康生 徐天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29,共6页
文中通过研究差速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建立了其运动模型。通过设置反馈信号变更了位姿误差方程,从而构造出新的Lyapunov函数,设计出一个新的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器,推导并证明控制器全局的渐近稳定性以及最终收敛性。利用... 文中通过研究差速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建立了其运动模型。通过设置反馈信号变更了位姿误差方程,从而构造出新的Lyapunov函数,设计出一个新的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器,推导并证明控制器全局的渐近稳定性以及最终收敛性。利用不同参考轨迹进行仿真实验,经过多种控制器比较,提出一种优越性更强,具有更小的误差、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快的误差收敛速度的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函数 误差模型 运动模型 轨迹跟踪 轮式机器人 平方误差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轴间滑油颗粒运动轨迹参数化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让书 王酉名 +1 位作者 冯璐璐 冯建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82-2487,共6页
为研究双转子轴间滑油颗粒运动对环下润滑收油效率及轴承腔油气分离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对转轴间在边界层流场结构下基于质点运动学的滑油颗粒运动轨迹参数化模型,并采用经实验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双转子轴间... 为研究双转子轴间滑油颗粒运动对环下润滑收油效率及轴承腔油气分离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对转轴间在边界层流场结构下基于质点运动学的滑油颗粒运动轨迹参数化模型,并采用经实验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双转子轴间的边界层流场结构的确定运用了对湍流边界层卡门三层结构速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结果表明:给出的参数化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双转子轴间的滑油颗粒运动规律。直径较大的颗粒径直或沿弧线迅速到达外轴,而直径较小的颗粒中存在一个在给定停留时间内使颗粒无法到达外轴的最大直径,小于这一临界直径的颗粒在有轴向气流时将被吹离轴间环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参数模型 转子 润滑 流场 质点运动 离散相模型 颗粒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下6岁儿童人体生物力学模型运动轨迹验证
18
作者 应龙 葛如海 +1 位作者 张学荣 卫姝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70,共6页
为深入研究儿童在正面碰撞中的运动轨迹,验证所建6岁儿童生物力学人体模型在运动轨迹上的合理性,采用MADYMO库中的6岁Facet人体模型作为对标模型,通过正面碰撞仿真获取对标模型与验证模型在两点式安全带和三点式安全带约束下的运动轨迹... 为深入研究儿童在正面碰撞中的运动轨迹,验证所建6岁儿童生物力学人体模型在运动轨迹上的合理性,采用MADYMO库中的6岁Facet人体模型作为对标模型,通过正面碰撞仿真获取对标模型与验证模型在两点式安全带和三点式安全带约束下的运动轨迹。提出运动位移误差与运动趋势误差分析法,从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两方面评价两个人体模型脊椎运动的相似度。结果表明,验证模型在运动位移量与运动趋势上都与对标模型充分相似,且足够准确,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模型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VCOM海洋模型模拟轨迹与漂流浮标实际运动轨迹的对比矫正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倩然 乔平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为了更好地对海洋进行开发、保护和搜救工作,需要更多地了解海洋环境,并对海洋表面漂浮物的运动轨迹进行准确预测。本文通过监测获取的漂流浮标的实际运行轨迹数据,将其与海洋模型FVCOM预测出的位置轨迹数据进行对比,并计算比较两个位... 为了更好地对海洋进行开发、保护和搜救工作,需要更多地了解海洋环境,并对海洋表面漂浮物的运动轨迹进行准确预测。本文通过监测获取的漂流浮标的实际运行轨迹数据,将其与海洋模型FVCOM预测出的位置轨迹数据进行对比,并计算比较两个位置轨迹之间的误差距离及关键点的位置情况,以此了解FVCOM海洋模型在各海域的实际预测情况,并根据风速情况对模型轨迹结果进行进一步矫正,从而使海洋模型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际预测,进行海洋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模型 漂流浮标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 被引量:127
20
作者 乔少杰 金琨 +3 位作者 韩楠 唐常杰 格桑多吉 Louis Alberto GUTIERREZ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8-1063,共16页
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军事数字化战场、辅助驾驶系统中,实时、精确、可靠的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轨迹预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智能轨迹预测不仅可以提供精准的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且可以提前监测和预判交通状况,进而推荐最佳路线,已经成为移... 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军事数字化战场、辅助驾驶系统中,实时、精确、可靠的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轨迹预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智能轨迹预测不仅可以提供精准的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且可以提前监测和预判交通状况,进而推荐最佳路线,已经成为移动对象数据库研究的热点,亟需设计准确而高效的位置预测方法.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轨迹预测方法 GMTP,主要步骤包括:(1)针对复杂运动模式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建模;(2)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计算不同运动模式的概率分布,进而将轨迹数据划分为不同分量;(3)利用高斯过程回归预测移动对象最可能的运动轨迹.GMTP是高斯非线性概率统计模型,其优势在于:计算结果不仅是位置预测值,更是关于移动对象未来所有可能运动轨迹的概率分布,可以利用概率统计分布特性获得某种运动模式(如匀加速运动)下的位置预测.大量真实轨迹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参数设置下的高斯回归预测和卡尔曼滤波预测法相比,GMTP的预测准确性平均提高了22.2%和23.8%,预测时间平均缩减了92.7%和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对象数据库 轨迹预测 高斯混合模型 运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