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渗流分形模型的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渗流特性研究
1
作者 曹昕 江超 欧阳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3,共7页
针对土石坝宽级配土渗流特性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通过对土体骨架-孔隙-细粒土结构进行细观模拟,引入最大单粒孔隙骨料架空判据,提出土体渗流分形模型,计算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渗透系数,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渗流分形模型的合理... 针对土石坝宽级配土渗流特性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通过对土体骨架-孔隙-细粒土结构进行细观模拟,引入最大单粒孔隙骨料架空判据,提出土体渗流分形模型,计算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渗透系数,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渗流分形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孔隙率、含砾率、颗粒不规则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孔隙率是影响渗透系数的直接因素,含砾率和颗粒不规则度增加以改变孔隙率和孔隙分布均匀程度的方式影响渗透系数。基于工程实例,证明渗流分形模型分析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根据研究成果对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填筑质量控制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宽级配土 渗流分形模型 土石细观结构 填筑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的内涵及发展综述 被引量:53
2
作者 宋振骐 郝建 +2 位作者 石永奎 汤建泉 刘建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一直以来,矿山灾害严重威胁着中国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防治煤矿重大灾害的关键,被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20世纪80年代,紧密联系煤矿现场生产一线,宋振骐研究团队创建了"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亦称"... 一直以来,矿山灾害严重威胁着中国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防治煤矿重大灾害的关键,被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20世纪80年代,紧密联系煤矿现场生产一线,宋振骐研究团队创建了"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亦称"传递岩梁理论"。传递岩梁理论是中国最著名的岩层控制理论之一,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起到重要作用。论文阐述了传递岩梁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严格定义了矿山压力与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并揭示矿山压力与矿山压力显现的关系。理论分析了矿山压力的来源、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采场结构力学模型的组成及发展规律等重要问题。指出影响矿压显现的岩层范围是有限的、可知的、可控的。上述研究成果为把传统矿山压力理论研究推进到针对具体煤层条件科学定量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压力 岩层 传递岩梁 支承压力 采场结构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模型制作的逆向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曼 罗战友 +1 位作者 杜时贵 张晓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1216,共6页
制作与原岩结构面相似表面形态的模型试样是开展结构面力学模型试验的关键。基于不同尺度岩石结构面模型试样的制作特点,研制上、下盘完全吻合的系列尺度试样模具,并设计上、下盘吻合结构面试样的制作工艺,使得原岩结构面可以多次重复利... 制作与原岩结构面相似表面形态的模型试样是开展结构面力学模型试验的关键。基于不同尺度岩石结构面模型试样的制作特点,研制上、下盘完全吻合的系列尺度试样模具,并设计上、下盘吻合结构面试样的制作工艺,使得原岩结构面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提高原岩结构面的使用效率,降低取样成本和试验周期,实现在同一块结构面上不同尺度结构面模型的制作。利用表面形态相似性评价技术,验证制作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按照该逆向控制技术设计制作的模型试样,能复制出和原岩结构面表面形态一样、上、下盘结构面吻合度高的模型试样,符合制作不同尺度模型结构面的要求,可克服原岩结构面上下盘吻合度差、不能多种尺度取样的缺点,为开展具有真实表面形态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尺寸效应试验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逆向控制 模型试样 系列尺度 表面形态 相似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波 王新富 +5 位作者 岳言 黄智龙 唐果 刘月东 邹国富 向佐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96-2611,共16页
羊拉铜矿床是我国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域内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该矿床构造发育,形成了一套褶皱−断层控岩控矿体系。本文运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羊拉铜矿床构造形迹的... 羊拉铜矿床是我国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域内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该矿床构造发育,形成了一套褶皱−断层控岩控矿体系。本文运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羊拉铜矿床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力学性质进行解析,建立羊拉铜矿床的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模式。结果表明:自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羊拉铜矿床主压应力经历了东西向→北西向→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转变,依次形成了早南北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早−晚)、(北西构造带和晚南北构造带)。早南北构造带为羊拉铜矿床控岩控矿构造的基础,早北东构造带为控制矽卡岩−斑岩成矿系统的主导构造,晚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和晚南北构造带为破岩破矿构造。根据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认为羊拉铜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模式为海西期“层间断裂”+印支期“侵入接触构造”+燕山期“λ字型构造”+喜马拉雅期“阶梯状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系 控岩控矿构造 构造控矿模式 羊拉铜矿床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构造研究进展对工程地质学的启示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昌彦 张李节 +1 位作者 王思敬 王贵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7-494,共8页
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体和岩体结构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而系统地解析岩体所经历的构造作用是认识岩体结构、抽象和概括岩体工程地质模型的突破口。因此,重视和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 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体和岩体结构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而系统地解析岩体所经历的构造作用是认识岩体结构、抽象和概括岩体工程地质模型的突破口。因此,重视和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必将会对岩体工程地质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与工程地质研究相关的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思维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理论方法对工程地质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现代构造地质学 构造作用控制 岩体结构 工程地质模型 地质工程 构造观 方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连巴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继莲 刘建朝 +2 位作者 张海东 侯雷明 郑利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62-72,共11页
连巴岭铅锌矿区位于太行山北段涞源花岗岩体北侧与阜平变质核杂岩北西缘,产于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的次级平行断裂带中。分析了连巴岭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相学特征以及控矿构造,对比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 连巴岭铅锌矿区位于太行山北段涞源花岗岩体北侧与阜平变质核杂岩北西缘,产于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的次级平行断裂带中。分析了连巴岭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相学特征以及控矿构造,对比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建立了成矿模式。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样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7~6.9)×10-3,多数集中在(-1~3)×10-3,平均值为1.1×10-3,与地幔硫接近;硫同位素组成频率直方图呈塔式分布,表明其深源岩浆硫的特点;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稳定,花岗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点,并来源于上地幔—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连巴岭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为:岩层因受到多种构造应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和破裂;中生代燕山运动引起次一级的褶曲断裂和节理,使地壳变得更加虚弱;基底的王安镇岩体发生断裂,花岗岩体乘机侵入;然后酸性、中性、基性岩脉侵入,由于颗粒细小,近于致密,渗透性差的中性岩脉起到屏蔽、遮挡作用,使得含矿热液与白云岩发生交代作用而聚集堆积形成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矿模式 控矿构造 围岩蚀变 地质特征 S-Pb同位素 连巴岭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岩体力学(SMRM)——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伍法权 王思敬 潘别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共20页
本文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主讲报告。本文简要回顾了谷德振先生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核心价值和历史贡献,系统介绍了30年来统计岩体力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探索对岩体工... 本文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主讲报告。本文简要回顾了谷德振先生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核心价值和历史贡献,系统介绍了30年来统计岩体力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探索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和发展。统计岩体力学借鉴经典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岩体结构几何概率模型、断续介质连续等效的断裂力学能量原理、岩体结构-应力协同控制原理、岩体强度的弱环控制原理、断续裂隙网络渗流力学原理;建立了裂隙岩体本构模型、岩体全过程变形分析方法、高储能岩体特性与岩爆机理模型、圆形硐室围岩弹性变形解析解;发展了岩体数据现场采集技术与装备、全空间方向岩体结构参数、力学参数、渗透系数计算方法,以及各向异性岩体质量分级、工程岩体主动加固方法;开发了岩体工程参数计算系统和数值分析工具JointModel。统计岩体力学的建立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和岩体力学理论与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岩体力学 几何概率 连续等效 结构-应力控制 本构模型 弱环强度 参数计算 各向异性分级 主动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岭造山带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志华 姜常义 +3 位作者 赵太平 隗合明 张传林 邓亚婷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6-45,共10页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最后指出秦巴地区进一步寻找大型矿床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地区 造山带 成矿作用 矿床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被引量:13
9
作者 谌鹏远 吴鹏 +4 位作者 韩润生 周孟祥 李茂平 赵冻 姜龙燕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构造解析 找矿预测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