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哈密顿模型的DFIG强迫型次同步振荡自适应抑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孙东阳 钱梓杰 +2 位作者 曹骏 于德亮 陈庆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2-3146,I0023,共16页
新疆哈密风电高度密集地区发生的强迫型次同步振荡(forced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FSSO)事故具有频率时变的新特征,其与以往的负阻尼次同步振荡有显著区别,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文中对FSSO的产生机理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一种基... 新疆哈密风电高度密集地区发生的强迫型次同步振荡(forced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FSSO)事故具有频率时变的新特征,其与以往的负阻尼次同步振荡有显著区别,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文中对FSSO的产生机理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哈密顿模型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依据双馈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电网间谐波扰动源在机组内部的传播过程,进而利用等效扰动方程阐述在扰动源激励作用下FSSO的产生机理,并通过分析机组带宽稳定性与阻尼状态的关系提出抑制策略的设计思路;其次,引入广义哈密顿理论设计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策略,并基于自适应哈密顿模型的扰动抑制作用与阻尼补偿效果,提出总体控制框架以及振荡抑制策略;最后,在综合考虑风速、线路串补度、风机在线台数等影响因素下,搭建风电场FSSO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哈密地区实际FSSO算例表明该抑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型次同步振荡 双馈感应发电机 转子侧变流器 自适应哈密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并离网模式切换的DFIG电磁暂态仿真建模
2
作者 于光耀 杨帮宇 +3 位作者 李振斌 崇志强 李惠玲 黄丽妍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前,常用的商业仿真软件中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模型通常不支持离网运行模式,难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由离网到并网的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对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研究适应并离网模式切... 目前,常用的商业仿真软件中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模型通常不支持离网运行模式,难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由离网到并网的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对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研究适应并离网模式切换的DFIG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方法。基于模块化思想分别对风力机、异步电机、变流器以及断路器进行建模,在系统组装形成DFIG风力发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应并离网模式切换的DFIG受控源等效电路模型和离散时间域实现方法,通过设计状态变量矩阵元素的截取和扩充算法实现了模型在并离网模式下的无缝衔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DFIG发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方法和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建模方法能够很好地支持DFIG离网运行模式,实现DFIG由离网到并网的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fig) 并离网切换 电磁暂态仿真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压下的DFIG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3
作者 王豪 董锋斌 +1 位作者 王凯 史新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为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在不平衡电网电压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中因负序分量引起的不确定项、模型误差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进行参数估计。... 为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在不平衡电网电压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中因负序分量引起的不确定项、模型误差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进行参数估计。然后,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数学模型。最后,针对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功率振荡分量讨论功率优化补偿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不平衡电压 扩张状态观测器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弱电网下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优化策略
4
作者 徐上 谢震 +3 位作者 杨曙昕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正、负序转子电流控制进行稳定性及不平衡度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弱电网下对不平衡定子电压、电流的协同补偿,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不平衡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双馈风电机组 不平衡电网 构网型控制 负序控制 状态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IG短路电流热效应及对转子撬棒温升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生虎 王杰 +1 位作者 张浩 李卓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1-2537,共7页
为量化短路电流热效应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影响,提出热效应解析模型,并分析其对转子撬棒的温升影响。考虑转子磁链稳态分量以减小误差,提出适于热效应的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形式。分解短路电流各分量,对其平方求积分,得到热效应各分... 为量化短路电流热效应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影响,提出热效应解析模型,并分析其对转子撬棒的温升影响。考虑转子磁链稳态分量以减小误差,提出适于热效应的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形式。分解短路电流各分量,对其平方求积分,得到热效应各分量表达项。忽略对热效应影响较小分量,简化热效应解析表达。考虑热效应影响,量化转子撬棒温升和阻值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热效应解析表达形式与时域仿真结果的误差在7%以内,电压跌落深度、撬棒阻值、风速均影响热效应的大小,热效应会显著提高撬棒温度,使得撬棒阻值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小短路电流和热效应。因此,所提模型有助于短路时DFIG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短路电流 热效应 撬棒温升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匝间故障下DFIG机组的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伯强 孙丽玲 杜文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5-215,共11页
建立了体现为标准形式状态空间方程的定子匝间故障下DFIG(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其仿真模型——S-函数模块,将之嵌入Matlab内置的DFIG机组(由风机、变流器、相关机械与电气控制以及DFIG组成... 建立了体现为标准形式状态空间方程的定子匝间故障下DFIG(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其仿真模型——S-函数模块,将之嵌入Matlab内置的DFIG机组(由风机、变流器、相关机械与电气控制以及DFIG组成)仿真例程,构建了定子匝间故障下的DFIG机组仿真模型,这一工作是对Matlab的有益拓展。进而,对DFIG机组在正常与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稳定性做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风速与高风速临界情况下,定子匝间故障将导致DFIG机组转速小幅振荡而恶化其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定子匝间故障 模型 仿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_p函数初值模型的并网DFIG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生虎 黄杰杰 +1 位作者 石雪梅 王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4,62,共8页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初值模型影响并网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现有恒机械功率(P_(wt))模型未考虑转速变化对机械功率的影响,恒最优功率系数(k_(opt))模型不适用于转速限制、桨距角控制等降额运行状态。本文提出基于风能...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初值模型影响并网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现有恒机械功率(P_(wt))模型未考虑转速变化对机械功率的影响,恒最优功率系数(k_(opt))模型不适用于转速限制、桨距角控制等降额运行状态。本文提出基于风能利用系数(C_p)函数的并网双馈异步风电机稳定性分析模型,其中初值模型的风速、转速与桨距角皆为可控变量,实现了不同转速、调度出力与桨距角条件下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初值求解与大/小扰动的稳定性分析。将C_p模型得到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与现有恒机械功率及恒最优功率系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现有模型误差可发现,恒机械功率与恒最优功率系数模型的机械功率误差会导致降额运行时转速初值误差,降低大扰动下转速与机端功率动态仿真结果精度,机械转矩的误差也会影响小扰动稳定性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 Cp函数 初值模型 特征值分析 风速扰动 电压跌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励磁的DFIG静止坐标系输入阻抗的频域建模与时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廖坤玉 陶顺 +2 位作者 姚黎婷 肖湘宁 杨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4886-4897,共12页
双馈风力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呈现频率时变特性,机理虽已有研究但尚需进一步阐释。双馈风机静止坐标系输入阻抗模型可物理意义明确地解释该现象,但已有模型并未考虑励磁。为此,利用小信号分析和谐波线性化法,在定子侧三相静止坐标... 双馈风力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呈现频率时变特性,机理虽已有研究但尚需进一步阐释。双馈风机静止坐标系输入阻抗模型可物理意义明确地解释该现象,但已有模型并未考虑励磁。为此,利用小信号分析和谐波线性化法,在定子侧三相静止坐标系下,考虑励磁并计及扰动相序,采取逐层增加考虑因素的方法,该文建立考虑转子电流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双馈风机输入阻抗频域模型,给出阻抗的解析公式和等效电路拓扑,并解释锁相环作用的物理意义。从阻抗角度引入双馈风力串补输电系统的稳定判据,在分析输入阻抗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后,研究并讨论双馈风机输入阻抗的时变特性,进而阐明双馈风力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谐振频率时变的物理机制。PSCAD平台上搭建的双馈风力串补输电系统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及衍生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阻抗建模 扰动相序 锁相环 时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G-DFIG风力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蕴红 刘芳 +1 位作者 刘威 汪浩东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2,共10页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可以提供惯量支撑和自同步电压源特性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为更好地研究及优化其控制性能,需对其小信号稳定及性能进行分析。为此,建立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系统总体模型,并...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可以提供惯量支撑和自同步电压源特性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为更好地研究及优化其控制性能,需对其小信号稳定及性能进行分析。为此,建立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系统总体模型,并针对电网与双馈电机定子、网侧变流器公共连接处的代数方程计算中存在计算过程复杂、数学模型不匹配和物理意义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戴维南-诺顿等效的双馈电机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存在3种振荡模式,且弱网下锁相环与VSG控制相关的振荡模式之间存在"借阻尼"现象,并引起系统不稳定。该建模方法为包含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 小信号建模 虚拟同步发电机 振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不平衡下无权重系数FCS-MPC的DFIG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旭 李岚 +2 位作者 杨琦 赵楠 侯传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9-393,共5页
针对传统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MPC)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运用分层控制的思想,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利用MPC控制算法可直接控制交流量这一优势,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转子电流、定... 针对传统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MPC)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运用分层控制的思想,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利用MPC控制算法可直接控制交流量这一优势,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转子电流、定子电流和定子功率的参考方程和预测方程。最后进行传统多目标MPC控制策略和无权重系数多目标MPC控制策略下的对比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多目标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并可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多目标优化 风力发电 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不平衡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不同电压跌落和GSC馈出电流的DFIG精细化故障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琛 黄超 李银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62-171,共10页
当含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时,DFIG输出特性的精确性将影响到整个故障网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从DFIG的不同电压跌落出发,详细推导了撬棒保护投入、转子侧变流器(RSC)励磁控制和外环控制下DFIG定子侧输出电流的计... 当含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时,DFIG输出特性的精确性将影响到整个故障网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从DFIG的不同电压跌落出发,详细推导了撬棒保护投入、转子侧变流器(RSC)励磁控制和外环控制下DFIG定子侧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接着,考虑网侧变流器(GSC)的馈出电流,推导了GSC和RSC在不同控制策略下DFIG的输出电流表达式,进而提出了计及不同电压跌落和GSC馈出电流的DFIG精细化故障计算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进行了DFIG并入无穷大系统和典型电网仿真来验证该精细化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精细化模型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值误差较小;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应用于电网故障计算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计算 双馈感应发电机 故障特性分析 电压跌落 网侧变流器 馈出电流 精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DFIG型风电场动态电压等值方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周明 葛江北 李庚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7-1105,共9页
几起大的风电场连锁切机事故分析表明风电场动态电压失稳是导致这类事件的共同原因,而现有关于风电场等值和建模的研究极少涉及风电场动态电压过程。以风电场动态电压为切入点,考虑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无功补偿情况、风机出力随... 几起大的风电场连锁切机事故分析表明风电场动态电压失稳是导致这类事件的共同原因,而现有关于风电场等值和建模的研究极少涉及风电场动态电压过程。以风电场动态电压为切入点,考虑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无功补偿情况、风机出力随机性、风电场集电系统以及外部故障的随机性,借助能很好描述随机性和模糊性的云模型,提出基于云模型的风电场动态电压等值方法。建立基于云模型的风电机组分群指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风电场进行聚类等值,提出适合风电场动态电压等值的集电系统链式重构方法。将所建立的风电场动态电压等值模型应用于分析风电场连锁脱网事故,结果表明,所建等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风电机组的连锁脱网动态过程,也为进一步分析含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提供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云模型 动态电压过程 时空特性 集电系统重构 连锁脱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宽调制的DFIG并网谐波/间谐波幅频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顺 刘云博 +1 位作者 赵蕾 廖坤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3-161,共9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并网存在谐波/间谐波发射问题。文中采用DFIG理想阻抗模型与脉宽调制(PWM)开关函数,推导了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系统引起的输出端谐波/间谐波电压解析式。考虑滤波器结构及发电机异步特性的影响,推导了换流器直流电压...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并网存在谐波/间谐波发射问题。文中采用DFIG理想阻抗模型与脉宽调制(PWM)开关函数,推导了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系统引起的输出端谐波/间谐波电压解析式。考虑滤波器结构及发电机异步特性的影响,推导了换流器直流电压为输入的DFIG并网谐波/间谐波电流的幅值和频率解析式,揭示了DFIG背靠背换流器调制谐波/间谐波的产生机理。针对实际运行工况,获得了背景谐波条件下DFIG谐波/间谐波的典型发射特性。最后,通过PSCAD仿真及某风电场风机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推导解析表达式和机理特性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脉宽调制 谐波 间谐波 幅频特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电压穿越及故障全过程动态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海强 崔晓丹 +3 位作者 许剑冰 曹博源 高超 陈志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5,共10页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系统短路故障后DFIG转子电流的变化机理,指出电压跌落深度及风电功率是影响短路电流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动作分界线判断撬棒是否动作。然后,根据初始风速及撬棒状态将风电场中的DFIG分为3群,并对等值DFIG及集电网络进行聚合。为提高等值模型在恢复阶段的精度,根据故障稳态电压对双馈风电场功率恢复曲线进行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等值DFIG恢复速率进行分段修正。最后,对含双馈风电场的算例系统进行了等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等值模型较好地保持了原系统在故障各阶段的动态,在保持较高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简化了系统,提高了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场 低电压穿越 电力潮流 撬棒 动态等值 等值模型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越 张鸿飞 +4 位作者 陈颖 杜松怀 苏娟 刘露 沈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4,I0013,共1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系统运行工作点相关。该传递函数可进一步分解为扭转分量和非扭转分量。传动链参数仅对扭转分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力传动、电机、变流器、控制等环节的风力发电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模型综合了各环节参数,可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算例及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传递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based WECS) 小信号分析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撬棒与直流卸荷协同保护动作特性的双馈风电场通用等值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子萱 宋东徽 +3 位作者 谢琦 肖先勇 任杰 陈逸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23-6034,I0015,共13页
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期间撬棒(Crowbar)保护和直流卸荷(Chopper)保护的工作状态均对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暂态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传统等值方法往往只能识别与表征撬棒保护动作... 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期间撬棒(Crowbar)保护和直流卸荷(Chopper)保护的工作状态均对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暂态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传统等值方法往往只能识别与表征撬棒保护动作情况及其暂态特性,对于目前普遍的硬件协同保护场景而言,将造成等值误差,进而难以从电网侧准确描述风电接入后的动态特性及作用规律,在高比例风电场景下这样的误差将被放大,严重时可能会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造成影响。因此,该文充分考虑双馈感应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揭示风机低电压穿越下两种保护协同动作特性,提出一种双馈型风电场通用等值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与仅考虑Crowbar保护的等值方法对比,说明所提等值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风电场 撬棒 直流卸荷 暂态特性 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阻抗的新能源并网振荡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馨瑶 付红军 +3 位作者 熊浩清 韩应生 孙海顺 李晓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5-3756,I0032,I0033,共14页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如何评估由其引发的系统次/超同步振荡风险是目前电网运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阻抗的新能源并网振荡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各元件频域导纳模型形成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实现对新能源场...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如何评估由其引发的系统次/超同步振荡风险是目前电网运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阻抗的新能源并网振荡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各元件频域导纳模型形成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实现对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系统侧网络等效阻抗的计算,能准确反映电网结构特性以及网内其他设备的动态特性,然后结合新能源场站阻抗特性,通过阻抗分析评估新能源场站并网振荡风险。该方法采用电路节点分析法,算法易于实现,能够适应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充分反映网侧动态元件的影响,可利用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提供的结构和潮流数据对系统内新能源场站并网振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以某地区实际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提方法展开了次同步振荡风险评估,同时基于特征值法和时域仿真验证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系统 次同步振荡 阻抗模型 双馈风电机组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撬棒并联动态电阻的自适应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 被引量:39
18
作者 张曼 姜惠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78,共8页
当电网故障引起电压跌落时,为防止大装机容量风电场的风机脱网,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多采用Crowbar电路来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传统Crowbar电路采用固定阻值的电阻,很难兼顾对转子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的抑制以及对Crowbar的投入工作时... 当电网故障引起电压跌落时,为防止大装机容量风电场的风机脱网,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多采用Crowbar电路来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传统Crowbar电路采用固定阻值的电阻,很难兼顾对转子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的抑制以及对Crowbar的投入工作时间的控制。针对传统Crowbar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Crowbar并联动态电阻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方案,制定了该方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以及其阻值的整定方法。仿真分析不同跌落深度下所提方案的LVRT特性,并与改变IGBT的导通脉宽的变电阻Crowbar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带并联动态电阻Crowbar方案的LVRT效果较好,不仅兼顾了对转子过电流和直流母线过电压的抑制,而且在电压深度跌落时可缩短Crowbar的投入时间,有利于系统电压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棒 并联动态电阻(PDR) 自适应控制 低电压穿越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 parallel dynamic resistor(PDR)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LVRT)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的分析与比较(英文) 被引量:70
19
作者 尹明 李庚银 +1 位作者 周明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2-27,共6页
在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将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非常必要。文中给出了双馈机组的8阶、5阶和3阶模型。8阶模型包括完整的传动系统模型、定子模型和转子模型;5阶模型包括定子、转子模型和简... 在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将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非常必要。文中给出了双馈机组的8阶、5阶和3阶模型。8阶模型包括完整的传动系统模型、定子模型和转子模型;5阶模型包括定子、转子模型和简化的传动系统模型;忽略定子的暂态过程后,3阶模型包括转子模型和简化的传动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实现了3种模型建模。完成了对2种情况的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3种模型的正确性,并比较了各自的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8阶模型具有最精确完整的响应,但仿真时间最长;3阶模型采用最大程度的近似,但仿真时间最短;5阶模型适合大多数既要求较快仿真速度又要求较高精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力发电 动态模型 变速风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型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4
20
作者 任永峰 李含善 +1 位作者 李建林 许洪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9,共6页
双馈电机已成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主流电机。文中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电机运行的基本原理,推导了风力机模型和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动态数学模型。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空载运行和发电运行由于涉及并网时刻状... 双馈电机已成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主流电机。文中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电机运行的基本原理,推导了风力机模型和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动态数学模型。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空载运行和发电运行由于涉及并网时刻状态转移导致建模复杂,故提出用S函数描述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结合MATLAB中Simulink环境建立完备的系统仿真模型。由仿真结果可看出,所提系统实现了最大风能追踪控制,且动态响应快,双馈电机可运行于不同转差频率下亚同步和超同步状态,同时稳态时转子侧和定子侧注入电网谐波基本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励磁 双馈感应电机 风力发电 控制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