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 of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1
作者 Mi Zihao Zhou Daqing Mao Yuant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scheme show that sediment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forebay of pumping station because of poor flow pattern therein. In order to improve hydraulic configuration in the forebay,one modified measure reconstructs water diversion weir shape,and another measure sets a water retaining sill in the approach chann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ified scheme prove that back flow in the forebay has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region has also been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ing station FOREBAY sediment deposition Eulerian two-phase flow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two-dimensional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of solid propellant electrothermal-chem ical launch with discharge rod plasma generator 被引量:6
2
作者 Yan-jie Ni Yong Jin +3 位作者 Niankai Cheng Chun-xia Yang Hai-yuan Li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49-256,共8页
Instead of the capillary plasma generator(CPG),a discharge rod plasma generator(DRPG)is used in the30 mm electrothermal-chemical(ETC)gun to improve the ignition uniformity of the solid propellant.An axisymmetric two-d... Instead of the capillary plasma generator(CPG),a discharge rod plasma generator(DRPG)is used in the30 mm electrothermal-chemical(ETC)gun to improve the ignition uniformity of the solid propellant.An axisymmetric two-dimensional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of the solid propellant ETC gun(2D-IB-SPETCG)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 ETC launch.Both calculated pressure and projectile muzzle velocity accor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feasibility of the 2D-IB-SPETCG model is proved.Depending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initial parameters,detailed distribution of the ballistics parameters can be simulated.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gas phase and the propellant,the influence of plasma 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 can be analyzed.Because of the radial flowing plasma,the propellant in the area of the DRPG is ignited within 0.01 ms,while all propellant in the chamber is ignited within 0.09 ms.The radial ignition delay time is much less than the axial delay time.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the radial pressure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5 MPa at the place 0.025 m away from the breech.The radial ignition uniformity is proved.The temperature of the gas increases from several thousand K(conventional ignition)to several ten thousand K(plasma ignition).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of the gas,we know that low dens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gas appears near the exits of the DRPG,while high density and low temperature gas appears at the wall near the breech.The simulation of the 2D-IB-SPETCG model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ior ballistics process of the ETC launch.The 2D-IB-SPETC model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thermal-chemical LAUNCH Interior BALLISTICS SIMULATION two-phase flow TWO-DIMENSION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centrifugal pump compressible flow field with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3
作者 WANG Like LIAO Weili +4 位作者 LU Jinling LUO Xingqi RUAN Hui ZHAO Yaping WANG J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1,129,共7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flow field of a centrifugal pump,the steady three-dimensional flow with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was simulated by appl...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flow field of a centrifugal pump,the steady three-dimensional flow with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was simulated by applying the Reynolds-average N-S equation and mixture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and the compressibility of gas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simulation. Then the centrifugal pump characteristic and the gas distribution law in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gas volume fraction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entrifugal pump,and the efficiency and head of the pump are on the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e of it.Static pressure in the impeller increase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but the pressure gradient in the flow direction is different under the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The gas volume i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ipsilateral direction of impeller back shroud in the flow channel of the volute. On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blade inlet there is an obvious low-pressure area,which causes bubbles agglutination and higher gas volume fraction. With the gas entering passage flow,gas volume fraction in the suction decreases and the pressure surface rises gradually. Higher gas volume fraction causes air blocking phenomenon in the flow passage an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reduces. The increase of gas volume makes the turbulent motion within the impeller more and more intense,which leads to more and more energy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pump Mixture model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gas volume fraction COMPRESS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域地下水流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丽亚 韩锦平 +5 位作者 刘久荣 叶超 郑跃军 万利勤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深入研究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探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方案,文章建立了北京平原三维地下水流非稳定流模型。在充分分析北京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数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从区域上将北京平原... 为深入研究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探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方案,文章建立了北京平原三维地下水流非稳定流模型。在充分分析北京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数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从区域上将北京平原含水层系统划分为5个含水层和4个弱透水层互层的多层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GMS模型软件建立了三维地下水稳定流模拟模型和非稳定流模拟模型。首先利用1995年丰水年的地下水均衡量建立和校正了稳定流模型。之后在稳定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和校正了非稳定流模型,非稳定流模型的模拟期为1995~2005年。最后用模型分析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与20世纪60年代天然流场相比,北京市平原区区域地下水流场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区域地下水位整体下降外,在不同深度的含水层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自1999年以来的连续干旱,导致河流基本干枯,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加之应急水源地的投入运行,使地下水贮存量被持续地大量消耗,地下水位快速下降。长期以往,必将造成含水层地下水疏干。控制和减少地下水开采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地下水 概念模型 水流模拟 流场与水均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物理潜蚀作用及其概念模型的讨论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喜安 黄润秋 +1 位作者 彭建兵 陈志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0-886,共7页
在对国内外物理潜蚀作用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回顾了潜蚀作用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物理潜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潜蚀工程地质问题在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潜蚀作用发生环境的多样性、作用方式... 在对国内外物理潜蚀作用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回顾了潜蚀作用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物理潜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潜蚀工程地质问题在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潜蚀作用发生环境的多样性、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发生过程的随机性等原因,造成实际应用中将各种潜蚀作用尤其是物理潜蚀作用过程的概念经常混淆。对"管涌"、"渗透压密"、"接触管涌"、"接触冲刷"、"流土"、"突涌"、"接触流土"、"流砂"、"流滑"等物理潜蚀作用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一些界定不严格的物理潜蚀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澄清,初步建立了清晰的物理潜蚀作用概念模型,为潜蚀工程地质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潜蚀 管涌 渗透 冲刷 流土 突涌 流砂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与预防模型构建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浪 吴超 +1 位作者 杨冕 王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9,共5页
为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体系,论述并解析能量流系统定义,分析系统能量流流向,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概念模型,并从能量串发、发散、集中和混合四方面解析其内涵。对能量流的聚集、耦合、转换、释放,以及意外释放能量的防控效果、破... 为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体系,论述并解析能量流系统定义,分析系统能量流流向,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概念模型,并从能量串发、发散、集中和混合四方面解析其内涵。对能量流的聚集、耦合、转换、释放,以及意外释放能量的防控效果、破坏强度和伤害程度等进行数学描述。基于此,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预防概念模型,并提炼减灾措施。研究结果明晰了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从能量流系统的视角为事故致因的定量分析或半定量半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并可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能量流系统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预防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概念模型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宋晓晨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在机理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裂隙岩体在各种尺度上存在的非均质性。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困难在于描述这种非均质性。目前的概念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体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混... 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在机理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裂隙岩体在各种尺度上存在的非均质性。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困难在于描述这种非均质性。目前的概念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体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来预测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这些模型基于不同的假设和概念框架,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时,应当根据研究域的具体特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求对其选择,此外,还讨论了单裂隙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 概念模型 单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附体潜艇绕流场数值计算与验证(英文) 被引量:13
8
作者 邱辽原 石仲堃 +1 位作者 侯国祥 魏菲菲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采用k-ε湍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用求解RANS方程的方法,对全附体的SUBOFFAFF-8潜艇模型三维粘性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一种结合增强型壁面函数的两层模型被采用,以便在近壁区域采用精细网格来模拟边界层内的流场流动特征。给出了雷诺... 采用k-ε湍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用求解RANS方程的方法,对全附体的SUBOFFAFF-8潜艇模型三维粘性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一种结合增强型壁面函数的两层模型被采用,以便在近壁区域采用精细网格来模拟边界层内的流场流动特征。给出了雷诺数Re=1.2×107下模型表面纵中剖面线上半部分压力系数与摩擦阻力系数的分布,以及指挥台围壳与尾翼表面不同高度处的压力系数分布,同时计算了桨盘面处的尾流速度分布,并与有关文献给出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较相关文献给出的计算结果有相当大的改进,此外从指挥台围壳与尾翼后的速度矢量图观察到了与有关文献相同的涡旋流场结构,从而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为潜艇概念设计中评价设计方案优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结构 近壁模型 粘性流场 SUBOFF模型 潜艇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大流域水沙耦合模拟物理概念模型 被引量:31
9
作者 包为民 陈耀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87-292,共6页
根据黄河中游、北方干旱地区流域的超渗产流水文特征和冬季积雪的累积及融化机制,提出了中大流域水流模拟模型,结合黄土地区小流域坡面产沙、汇沙和沟蚀产沙、汇沙计算公式,构成了中大流域水沙耦合模拟物理概念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处... 根据黄河中游、北方干旱地区流域的超渗产流水文特征和冬季积雪的累积及融化机制,提出了中大流域水流模拟模型,结合黄土地区小流域坡面产沙、汇沙和沟蚀产沙、汇沙计算公式,构成了中大流域水沙耦合模拟物理概念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处理了北方干旱地区中大流域用下渗曲线计算地面径流中存在的观测资料缺乏、数据处理量太大两大难题;考虑了大流域气候、下垫面因素空间的不均匀性和雨洪径流产沙与融雪径流产沙间的差异。经流域实测资料的模拟检验表明,模型结构较合理,模拟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域 水流泥沙 耦合模拟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流动模型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月英 姚军 黄朝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8,116-117,共7页
裂隙的存在使得裂隙岩体具有强烈的非均质各向异性特征,其中流体流动与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不同.对裂隙岩体流动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流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性,给出裂隙岩体流动模型的谱系图,并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模型———2种或者多... 裂隙的存在使得裂隙岩体具有强烈的非均质各向异性特征,其中流体流动与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不同.对裂隙岩体流动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流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性,给出裂隙岩体流动模型的谱系图,并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模型———2种或者多种流动模型横向或纵向耦合而成的耦合模型.新的概念模型综合各种流动模型的优点,更趋于裂隙岩体实际.在实际研究中,应根据研究域的特点和目的选择适当的新的概念流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流动模型 离散介质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带裂隙岩体渗流的特点和概念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晓晨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非饱和带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饱和带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包括毛细管流、薄膜流、优先流和裂隙-基质相互作用等。这些特点导致非饱和带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具有相当的非均质性。笔者描述了裂隙岩体中非饱和渗流的这些特点,并简单讨论了目前... 非饱和带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饱和带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包括毛细管流、薄膜流、优先流和裂隙-基质相互作用等。这些特点导致非饱和带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具有相当的非均质性。笔者描述了裂隙岩体中非饱和渗流的这些特点,并简单讨论了目前所存在的模拟非饱和渗流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非饱和 渗流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喷雾射流雾化及水雾捕尘机理的拓展理论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周刚 程卫民 +1 位作者 聂文 王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6,共6页
通过对射流扰动控制方程、射流色散方程解算结果的分析,基于两相流的喷雾概念模型,引入了空穴、湍流和空气动力共同作用的雾化模型。认为高压喷雾时,喷嘴内部形成的空穴和湍流作用主导喷嘴出口附近的一次雾化,而空气动力则控制着此后的... 通过对射流扰动控制方程、射流色散方程解算结果的分析,基于两相流的喷雾概念模型,引入了空穴、湍流和空气动力共同作用的雾化模型。认为高压喷雾时,喷嘴内部形成的空穴和湍流作用主导喷嘴出口附近的一次雾化,而空气动力则控制着此后的二次雾化过程。提出以临界韦伯数作为射流是否发生二次雾化的判据。根据对液滴破碎方式的分析,认为液流完全分裂成雾滴的射流临界初速度为60m/s,且射流破碎一般发生在一次雾化中,薄膜破碎一般发生在二次雾化中。基于液滴对尘粒的主动碰撞理论,对典型喷雾降尘机理进行了改进,认为当含尘气体处于非饱和状态且温度高于液体温度时,捕集率与液滴粒径间存在一个最佳组合;在相同的液气比,相同的液滴喷入时,降低气流速度有利于微细液滴对细小尘粒的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扰动控制方程 两相流喷雾概念模型 临界韦伯数 射流临界初速度 主动碰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计算泥石流对路基的冲击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士彬 钱德玲 +2 位作者 姚兰飞 方成杰 刘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76,394,共5页
为了减轻山区公路路基遭受泥石流破坏的程度,为公路部门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文章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计算了位于泥石流流通区出口以外一定距离的路基所受到的泥石流冲击力。首先通过受力分析求解了泥石流固液分相受到的摩擦阻力,在... 为了减轻山区公路路基遭受泥石流破坏的程度,为公路部门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文章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计算了位于泥石流流通区出口以外一定距离的路基所受到的泥石流冲击力。首先通过受力分析求解了泥石流固液分相受到的摩擦阻力,在参考已有关于固液分相流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解出了位于泥石流出山口一定距离之外的路基处的固液分相流速;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了路基处的固液分相冲击力。该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模型试验或现场实测进行检验并予以修正,所得结论可以用于指导山区公路路基的防护,对防治泥石流灾害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道路工程 冲击力 路基 结构两相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条件和时机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杨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胜利油区馆陶组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为原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油藏地质概念模型... 正韵律厚油层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胜利油区馆陶组河流相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为原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油藏地质概念模型。在确定优势渗流通道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条件及时机,并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时机的预测模型。当实际油藏的渗透率级差、地下原油粘度、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和注采强度满足各自的取值范围时,可以利用预测模型计算注水体积倍数。如果计算的注水体积倍数小于实际注水体积倍数,说明油藏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渗流 概念模型 形成时机 预测模型 正韵律厚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流盆地油气运移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查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6-90,共5页
针对压实流盆地“离心”式流体势场性质和泥质岩排流模式,建立了东营凹陷沙三段古水动力学概念模型和“准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将古水动力场均衡网格与压实-排流结点网格系统迭加,由达西定律和水均衡原理建立了水均衡差分方程,... 针对压实流盆地“离心”式流体势场性质和泥质岩排流模式,建立了东营凹陷沙三段古水动力学概念模型和“准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将古水动力场均衡网格与压实-排流结点网格系统迭加,由达西定律和水均衡原理建立了水均衡差分方程,从而为古水动力学、古流体势场和石油二次运移数值模拟提供了数值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在东营期末(25Ma),高势区位于利津和牛庄洼陷中心,最大可达59000m2/s2,并向盆地边缘逐渐降低。油气由高势区向低势区呈“离心”式运移,这正是控制油气呈环、带状聚集与分布的区域动力学条件。模拟结果还显示,沙三段在明化镇期(5Ma)、东营期(25Ma)和现今,其石油的运移速度分别为30~40km/Ma、5~25km/Ma和5~10k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矿床 天然气 油气运移 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制度性诱导需求的资金流转概念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雪晨 白鸽 +4 位作者 周奕男 金超 朱欢欢 廖鹏 罗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系统动力概念模型,明确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模型中资金流转的因果关系,为明确变量、建立方程、模型模拟等提供基础。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按照明确系统问题、划定系统界限、分析系统结构、分...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系统动力概念模型,明确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模型中资金流转的因果关系,为明确变量、建立方程、模型模拟等提供基础。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按照明确系统问题、划定系统界限、分析系统结构、分析反馈回路的思路,分析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资金链以及运作机制,明确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结果 "人口老龄化"和"健康认识"属于外部驱动因素引起系统正反馈。"收入需求"属于内部驱动因素引起系统正反馈。"费用负担"属于经济手段的负反馈回路。"取消加成""增加投入""价格调整"3条政策属于制度性负反馈回路。从因果关系上看,3条政策性负反馈回路对公立医院收入进行重新补偿,减少公立医院因收入补偿不到位产生的诱导医疗需求。结论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公立医院制度性诱导下资金流转概念模型,为宏观理解医疗费用增长问题提供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制度性诱导 资金流转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泡沫流动固化材料基础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春杰 刘建华 +1 位作者 曾志军 石名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2,共4页
随着南海战略地位的提高,建筑材料的缺乏成为南海军事建设或民用建设的一大难题,珊瑚材料是南海等地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珊瑚泡沫流动固化材料的研究为南海建筑材料提供多样性。珊瑚泡沫流动固化材料是一种超大流动度的泡沫混凝土材料,由... 随着南海战略地位的提高,建筑材料的缺乏成为南海军事建设或民用建设的一大难题,珊瑚材料是南海等地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珊瑚泡沫流动固化材料的研究为南海建筑材料提供多样性。珊瑚泡沫流动固化材料是一种超大流动度的泡沫混凝土材料,由于泡沫的易破坏性,拌和过程中过大或者过多的粗骨料会导致材料成型不均匀且工作性较差,因此,该材料不再需要骨架支撑作用。提出了珊瑚砂流动固化材料概念模型,即珊瑚泡沫胶砂为主体,是主要的支撑结构;粗骨料成为填充组分,可以节约材料,稍微增加强度。该模型揭示了珊瑚泡沫流动固化材料应细集料占优配制,且严格控制粗集料粒径及掺量。试验验证当密度控制在1 200~1 800 kg/m^3时,7 d抗压强度可达到3~7 MPa,且呈正相关特性,该材料适用于南海机场阻滑坑及防滑跑道等工程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泡沫 流动固化 抗压强度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流模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霍传英 朱瑾 +2 位作者 魏文慧 周仰效 李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5,共8页
本文运用数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的地下水流模型,并用流量边界与柴窝堡盆地和河谷区的地下水流模型相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流域地下水模型,为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利用提供了模拟分析工具。北部... 本文运用数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的地下水流模型,并用流量边界与柴窝堡盆地和河谷区的地下水流模型相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流域地下水模型,为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利用提供了模拟分析工具。北部平原的南部倾斜平原为砂卵砾石组成的大厚度潜水含水层,北部细土平原为多层结构。地下水总体上由南向北径流,天然状态下在交界地带溢出成泉或流入沙漠。目前,地下水循环基本上由人为控制。农田灌溉回归补给量与河流和山前侧向补给量持平;而开采量已是绝对的排泄量。季节性开采造成地下水位季节性大幅度变化。水位的下降使蒸发蒸腾量减少,减轻了由于灌溉造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稳定流模型 非稳定流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研究——以设计过程为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柱 曹猛 +1 位作者 王曰芬 徐绪堪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0期16-23,共8页
以设计过程为视角,探讨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的内涵、特征和机理。结合知识流理论和SECI模型,依据概念设计过程分析概念设计中知识流的内容和流动模式;在知识流建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概念设计中的知识流节点进行分析和建模;基于... 以设计过程为视角,探讨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的内涵、特征和机理。结合知识流理论和SECI模型,依据概念设计过程分析概念设计中知识流的内容和流动模式;在知识流建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概念设计中的知识流节点进行分析和建模;基于角色模型分析角色与工作流、知识流之间的映射过程。根据概念设计过程,分析并揭示了概念设计中需求确认、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求解、方案评价和决策4个主要步骤的知识流动机制;对概念设计的知识流节点进行建模,按照知识汇集模式将概念设计知识流分为连续知识流、合并知识流、拆分知识流、广播知识流、循环知识流5类,按照知识传递模式将概念设计知识流可分为经验知识流、协作知识流、援助知识流3类;提出概念设计中基于角色模型的工作流和知识流整合模型,并以反后坐系统概念设计为例进行模型验证。通过本文分析和建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概念设计中知识流的内涵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知识管理 知识流 设计过程 SECI模型 知识流节点 角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西北气流下特大暴雨的预报误差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30
20
作者 郑婧 许爱华 +1 位作者 孙素琴 许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6,共14页
利用常规及非常规气象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GFS再分析资料(0.5°×0.5°),分析了2016年6月19日江西北部高空西北气流下特大暴雨环境场特征和数值模式误差,对比了相似形势的暴雨过程,找出业务预报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是... 利用常规及非常规气象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GFS再分析资料(0.5°×0.5°),分析了2016年6月19日江西北部高空西北气流下特大暴雨环境场特征和数值模式误差,对比了相似形势的暴雨过程,找出业务预报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是对高空"干冷"西北气流南移、副热带高压北抬的速度、低空西南急流加强及前端辐合、上游移来短波槽、异常水汽条件的综合作用分析不到位,各类数值模式产品对降水落区预报偏北、强度预报偏弱也影响了预报员对暴雨的综合判断;给出了预报这类特大暴雨着眼点和预报概念模型以及订正模式降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误差 西北气流 低空急流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