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续综合可变时距模型的跟车优化控制
1
作者 付主木 陈军 +1 位作者 陶发展 王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104,M0005,共12页
针对单一可变时距模型(VTH)难以在长距离范围内同时满足定速巡航、变速跟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连续综合可变时距模型(CSVTH)。首先,设计一种融合3种单一VTH模型优点的CSVTH来计算跟车的安全时距,通过过渡函数在不... 针对单一可变时距模型(VTH)难以在长距离范围内同时满足定速巡航、变速跟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连续综合可变时距模型(CSVTH)。首先,设计一种融合3种单一VTH模型优点的CSVTH来计算跟车的安全时距,通过过渡函数在不同VTH模型之间的连续转换实现多场景的VTH计算,并获取合理的跟车距离。其次,通过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学习权重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对CSVTH模型的斜率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构建了Simulink-Carsim跟车仿真环境。仿真结果表明,和非优化的CSVTH模型相比,经过优化的CSVTH模型在3种跟车场景中将油耗降低了4.4%,舒适度提升了6.4%,跟车误差降低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 跟车控制 可变时距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动态柔性变结构比例微分复合控制研究
2
作者 王晓晶 王小龙 +1 位作者 高汶韬 冯亚铭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针对摩擦干扰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对连续旋转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马达系统模型及其摩擦力矩模型。采用改进麻雀搜寻算法进行比例微分控制器参数调优,确定了一种基于摩擦前馈补偿的简化动态柔性变结构比例微分复合控制策略... 针对摩擦干扰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对连续旋转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马达系统模型及其摩擦力矩模型。采用改进麻雀搜寻算法进行比例微分控制器参数调优,确定了一种基于摩擦前馈补偿的简化动态柔性变结构比例微分复合控制策略。该控制器提高了超低速和高频响应性能,系统频率响应达到了11 Hz。在工业计算机系统上利用C++Builder编程的可视化界面对实验结果与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控制效果。尽管实验中的控制性能相较于仿真略有下降,尤其是在高频情况下,但系统仍表现出较好的控制精度。研究结果为连续旋转电液伺服马达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 摩擦力矩模型 动态柔性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邵雪卷 康鹏飞 +1 位作者 张井冈 陈志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7-1543,共7页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调参困难而影响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位置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方式,对参数变化以及外界影响等因素具有强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直流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内模PID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高速多体船减纵摇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军 仲铭杰 +1 位作者 杨一帆 温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56,共5页
为解决在海浪扰动下高速多体船的垂向稳定性变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减纵摇控制方法。考虑高速多体船模型不确定性、海浪噪声不符合高斯白噪声分布特点,根据噪声信息和误差信息设计平滑变结构滤波器,在线估计多体船的... 为解决在海浪扰动下高速多体船的垂向稳定性变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减纵摇控制方法。考虑高速多体船模型不确定性、海浪噪声不符合高斯白噪声分布特点,根据噪声信息和误差信息设计平滑变结构滤波器,在线估计多体船的升沉速度、纵摇角速度,并将其引入到减摇控制中。在此基础上,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提出多体船的减摇控制,采用终端偏差修正的求解方式,迭代更新控制输入,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能有效抑制过大的升沉和纵摇运动幅度,以及减摇控制计算负荷小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多体船 减纵摇控制 平滑变结构滤波器 模型预测静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汽车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屈求真 刘延柱 张建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6,128,共5页
使用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针对确定性汽车模型探讨了4WS汽车在单移线行驶过程中后轮的最优转向控制规律。通过引入状态反馈,改善了整车的转向特性。将实际汽车的前后轮胎侧偏刚度及外界干扰视为有界的不确定性参数,采用自适应模型跟踪变... 使用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针对确定性汽车模型探讨了4WS汽车在单移线行驶过程中后轮的最优转向控制规律。通过引入状态反馈,改善了整车的转向特性。将实际汽车的前后轮胎侧偏刚度及外界干扰视为有界的不确定性参数,采用自适应模型跟踪变结构控制方法,使得不确定的实际汽车模型能够很好地跟踪确定性的最优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参数摄动及外界干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系统 自适应控制 模型跟踪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时间趋近率控制与内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英文) 被引量:35
6
作者 葛宝明 郑琼林 +1 位作者 蒋静坪 于学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鲁棒控制技术,以削弱系统性能对电机模型精度的敏感性,简化控制器设计过程。首先在电流控制中应用对模型误差高度鲁棒的内模控制(IMC),得到同步坐标系下直接由电机参数和期望闭环带宽表示的PI型IMC控制器,...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鲁棒控制技术,以削弱系统性能对电机模型精度的敏感性,简化控制器设计过程。首先在电流控制中应用对模型误差高度鲁棒的内模控制(IMC),得到同步坐标系下直接由电机参数和期望闭环带宽表示的PI型IMC控制器,改善电流环特性的同时避免了调节PI参数。随后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趋近率控制(RLC)的PMSM速度控制器,其离散解满足了数字控制对离散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需要,分析了速度环中RLC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传动系统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PMSM 电机参数 电流控制 速度环 控制器 内模控制 分析与设计 离散时间 仿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系统的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科 常新杰 周凤歧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7,共5页
研究了多变量系统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设计问题,针对同时具有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多变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方案,使得误差系统从一开始就处于滑动模态上,改善了跟踪误差的瞬态性能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 研究了多变量系统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设计问题,针对同时具有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多变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方案,使得误差系统从一开始就处于滑动模态上,改善了跟踪误差的瞬态性能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滑态 变结构控制 模型跟踪 多变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活套多变量系统的建模及积分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童朝南 武延坤 +1 位作者 刘磊明 李江昀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5-1311,共7页
为了实现热连轧中活套高度与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需对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多约束特性的活套系统建立工程上适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活套系统动态耦合过程的分析,在工作点附件,结合伺服阀和液压缸的模型,建立起液压活套系统的动... 为了实现热连轧中活套高度与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需对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多约束特性的活套系统建立工程上适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活套系统动态耦合过程的分析,在工作点附件,结合伺服阀和液压缸的模型,建立起液压活套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积分滑模变结构多变量解耦控制策略以减弱系统的耦合影响,提高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表明解耦后的活套控制系统可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套系统 解耗电 建模 数学模型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性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9
作者 陆翔 谢运祥 +2 位作者 桂存兵 程丽 杨玉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针对VIENNA整流器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无源性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策略。在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IENNA整流器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VIENNA整流器的Euler-Lagrange数学模型,分析了VIENNA整流器的无源性。利... 针对VIENNA整流器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无源性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策略。在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IENNA整流器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VIENNA整流器的Euler-Lagrange数学模型,分析了VIENNA整流器的无源性。利用无源性理论及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VIENNA整流器的控制器,即电压外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无源性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算法。在MATLAB7.1/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并搭建了800 W的实验样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控制策略达到了控制的目的。利用无源性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整流器具有鲁棒性强、动态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VIENNA整流器 三电平 数学模型 无源性控制 滑模控制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庆龙 张崇巍 张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70-74,共5页
针对变结构控制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满足“匹配条件”即变化有界时,具有抗外部干扰和内部参数摄动的鲁棒性,但实际中要确定不确定性参数变化的上下界有一定难度的特点。文中基于变结构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变结构模... 针对变结构控制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满足“匹配条件”即变化有界时,具有抗外部干扰和内部参数摄动的鲁棒性,但实际中要确定不确定性参数变化的上下界有一定难度的特点。文中基于变结构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VS-MRAS)观测器,用于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辨识。该法将变结构和MRAS进行有机的整合,利用MRAS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实时估算不确定因素变化的边界,以改善磁链观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转速辨识的精度。利用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了带速度检测装置的矢量控制系统、基于MRAS转速辨识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和基于VS-MRAS转速辨识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3种情况下转速和磁链响应的动静态性能。证实该方法提高了转子磁链观测的准确度,改善了转速估计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矢量控制 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 变结构 模型参考自适应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公路系统车队换道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殿波 张京明 +1 位作者 崔胜民 张继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基于车辆纵横向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了自动化公路系统车队换道的纵横向耦合控制.假定车队中每个跟随车辆依靠车间通信接收引导车辆以及该车前面相邻车辆的位移、速度信息,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得车辆横摆角速度信息.基于满足正反梯形约束条... 基于车辆纵横向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了自动化公路系统车队换道的纵横向耦合控制.假定车队中每个跟随车辆依靠车间通信接收引导车辆以及该车前面相邻车辆的位移、速度信息,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得车辆横摆角速度信息.基于满足正反梯形约束条件的侧向加速度,计算车辆换道时的期望横摆角和横摆角速度.采用有限时间滑模趋近律,设计了车队换道纵横向耦合变结构跟踪控制规律,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文中设计的控制规律,对于车队中每个跟随车辆,在实现车辆自动换道的同时,纵向上能够保持满意的车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公路系统 车辆换道 车辆跟随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混沌振荡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美菊 朴在林 吴秀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88,共4页
为消除周期性扰动下同步发电机中的混沌振荡,使系统输出跟踪给定信号,采用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混沌控制器。采用指数趋近律方法,设计切换控制律,使系统能克服扰动影响,快速到达切换面;在滑动模态,采用模糊控制规则,抑制控制中... 为消除周期性扰动下同步发电机中的混沌振荡,使系统输出跟踪给定信号,采用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混沌控制器。采用指数趋近律方法,设计切换控制律,使系统能克服扰动影响,快速到达切换面;在滑动模态,采用模糊控制规则,抑制控制中的高频抖振。仿真结果显示:加入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后,大约需要12.5 s,系统跟踪上给定信号,在渐近跟踪过程中,控制中出现高频振荡;加入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后,在1 s内,系统跟踪上给定信号,在渐近跟踪过程中,控制中无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非线性模型 混沌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模糊规则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空泡航行体的增益自适应变结构控制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瑞 于开平 +3 位作者 魏英杰 曹伟 张嘉钟 王京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部流体未知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增益自适应变结构的控制方法。首先改进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模型,借鉴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滑动模态面...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部流体未知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增益自适应变结构的控制方法。首先改进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模型,借鉴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滑动模态面;采用增益自适应算法对干扰未知上界进行了估计,最后设计了基于变结构理论的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快速,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超空泡 数学模型 自适应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耦合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孟中杰 陈凯 +1 位作者 黄攀峰 闫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09-1514,共6页
为了真实的反映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间的耦合特性,首先建立了超燃冲压发动机预压缩面、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外喷管的数学模型,推导了以敏感度方程表示的机体对发动机的耦合模型和发动机对机体的耦合模型,然后建立了飞行器... 为了真实的反映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间的耦合特性,首先建立了超燃冲压发动机预压缩面、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外喷管的数学模型,推导了以敏感度方程表示的机体对发动机的耦合模型和发动机对机体的耦合模型,然后建立了飞行器点火飞行段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简单的校核,最后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开环+闭环的控制系统。模型的简单校核及控制系统仿真表明建立的模型定性上符合高超声速点火飞行段的飞行特性,设计的控制器在存在干扰、噪声、拉偏时能够快速收敛,且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耦合模型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利用位置信息的自主水下航行器主从式编队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荣鑫 徐德民 严卫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0-984,共5页
研究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主从式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跟随者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而不利用领航者的速度、角速度和动力学模型信息的编队控制方法。根据领航者的运动状态及期望的编队队形推导出跟随者的参考路径,并仅利用领航者... 研究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主从式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跟随者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而不利用领航者的速度、角速度和动力学模型信息的编队控制方法。根据领航者的运动状态及期望的编队队形推导出跟随者的参考路径,并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设计一虚拟航行器,使其轨迹与参考路径在有限时间内重合。考虑了水下航行器的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海流干扰等特点,给出了跟随者的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律,使得跟随者沿着虚拟航行器的轨迹运动,从而与领航者保持期望的距离,达到编队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自主水下航行器 编队控制 主从式 虚拟航行器 自适应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8
16
作者 林程 彭春雷 曹万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充分利用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两侧电机独立可控这个特点来提高车辆稳定性,在研究汽车动力学与稳定性特点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括任意路径下的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和"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在内的8自由度的&qu... 为充分利用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两侧电机独立可控这个特点来提高车辆稳定性,在研究汽车动力学与稳定性特点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括任意路径下的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和"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在内的8自由度的"人-车"闭环动力学仿真平台。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分别设计了以两侧电机为执行机构,以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联合为控制变量的3种等速趋近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仿真平台进行了稳定性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3种控制器均可有效提高汽车极端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其中,又以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为联合控制变量的控制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驱动电动车 稳定性控制 驾驶员模型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轨迹跟踪积分变结构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洪斌 王洪瑞 肖金壮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根据并联机器人控制的特点,将积分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于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同时引入了趋近律。给出了积分变结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并联机器人轨迹跟踪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积分变结构控制 趋近律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晓光 姜云蜂 +2 位作者 赵克 安群涛 孙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3,共6页
为了改善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性能,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出发,应用精确线性化理论并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将转速环与电流环结合在一起设计了一体化控制器,解决了小惯量高速永磁电机电磁与机械时间常数相接近,... 为了改善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性能,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出发,应用精确线性化理论并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将转速环与电流环结合在一起设计了一体化控制器,解决了小惯量高速永磁电机电磁与机械时间常数相接近,速度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在一个数学模型中同时辨识转速与电机参数的自适应在线辨识方法,并实现了高速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运行。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变结构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精确线性化 在线辨识 无位置传感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军 周凤岐 +1 位作者 陈新海 吴宏鑫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5-672,共8页
本文针对线性失配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跟踪概念──局部模型跟踪.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了实现此跟踪的系统特定结构和设计方法,并证明了设计中的分离定理以及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的最大跟踪能力.本文突破了... 本文针对线性失配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跟踪概念──局部模型跟踪.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了实现此跟踪的系统特定结构和设计方法,并证明了设计中的分离定理以及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的最大跟踪能力.本文突破了变结构不变性条件的苛刻限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态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模型跟踪 变结构控制 模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注入式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53
20
作者 罗安 章兢 付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5,68,共6页
为了满足大型变电站谐波抑制和大功率无功补偿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并联注入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在补偿大功率无功功率的同时,降低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容量,减少了滤波装置的初期投资,也更适合于工程实践应用。详细介绍了这种滤波器... 为了满足大型变电站谐波抑制和大功率无功补偿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并联注入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在补偿大功率无功功率的同时,降低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容量,减少了滤波装置的初期投资,也更适合于工程实践应用。详细介绍了这种滤波器的滤波原理,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预测算法的谐波检测方法,提高了谐波检测精度,采用基于广义积分迭代算法的三重离散滑模变结构的混合型有源滤波器控制策略。220kV变电站挂网运行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注入式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可靠性较高,可获得良好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式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 电网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