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态的缺陷绝缘子图像的多标签分类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景 王满意 田兆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2-651,共10页
对巡检图像中绝缘子缺陷准确分类是输电线路自动巡检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对文本信息利用不够充分以及绝缘子图像分类标签较为单一的问题,该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的缺陷绝缘子图像的多标签分类方法... 对巡检图像中绝缘子缺陷准确分类是输电线路自动巡检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对文本信息利用不够充分以及绝缘子图像分类标签较为单一的问题,该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的缺陷绝缘子图像的多标签分类方法。首先,采用一种多模态联合数据增强方法,实现了绝缘子图像和标签文本间跨模态的数据增强。然后,使用Vision Transformer网络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和BERT网络提取标签文本的特征信息,充分利用图像和标签文本的特征信息,从不同模态获取全面的信息,提高了网络的分类能力。最后,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将图像和文本的特征信息关联,增强网络分类的可靠性的同时,又为分类结果提供了良好的可解释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总体准确率达到93.87%,在同一数据集中对比其他模型,分类性能具有明显优势,为多模态技术在电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图像 多标签分类 多模态 对比学习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德启 黄海峰 +1 位作者 黄德意 刘振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共21页
自动驾驶感知模块中作为采集输入的传感器种类不断发展,要使多模态数据统一地表征出来变得愈加困难。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模块中可以使多模态数据统一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相比于其他感知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从研究... 自动驾驶感知模块中作为采集输入的传感器种类不断发展,要使多模态数据统一地表征出来变得愈加困难。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模块中可以使多模态数据统一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相比于其他感知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从研究意义、空间部署、准备工作、算法发展及评价指标五个方面总结了BEV感知模型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原因。BEV感知模型从框架角度概括为四个系列:Lift-Splat-Lss系列、IPM逆透视转换、MLP视图转换及Transformer视图转换;从输入数据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纯图像特征的输入包括单目摄像头输入和多摄像头输入,第二类在融合数据输入中不仅是简单的点云数据和图像特征的数据融合,还包括了以点云数据为引导或监督的知识蒸馏融合和以引导切片方式去划分高度段的融合。概述了多目标追踪、地图分割、车道线检测及3D目标检测四种自动驾驶任务在BEV感知模型当中的应用,并总结了目前BEV感知学习四个系列框架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感知学习 视图转换 多模态数据融合 多目标追踪 地图分割 车道线检测及3D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游走和特殊拥挤距离更新的多模态多目标狼群算法
3
作者 赵嘉 钟劲文 +2 位作者 肖人彬 王晖 潘正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3-106,共14页
针对多模态多目标优化中种群多样性较差和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随机游走和特殊拥挤距离更新的多模态多目标狼群算法(MMOWPA-RSCD)。在游走行为中融入莱维飞行,提出随机游走策略,生成多个随机突变的游走位置,使种群快速跳出局部最优,... 针对多模态多目标优化中种群多样性较差和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随机游走和特殊拥挤距离更新的多模态多目标狼群算法(MMOWPA-RSCD)。在游走行为中融入莱维飞行,提出随机游走策略,生成多个随机突变的游走位置,使种群快速跳出局部最优,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设计基于特殊拥挤距离的种群更新机制,利用k-means算法将待更新种群划分为多个子种群以降低整体搜索难度,通过计算各个子种群个体的特殊拥挤距离,保留决策空间和目标空间综合拥挤度较好的解,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引入环境选择策略,通过特殊拥挤距离非支配排序筛选优良种群,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多样性。将MMOWPA-RSCD算法和8种经典以及新近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在13个多模态多目标测试函数进行实验对比及秩均值检验,实验结果表明:MMOWPA-RSCD的总体性能优于对比算法。将算法用于栅格地图路径规划问题,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狼群算法 随机游走 特殊拥挤距离更新 环境选择 栅格地图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配变低压侧谐波估计方法
4
作者 张逸 林楠 +2 位作者 刘必杰 欧杰宇 黄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05-4317,I0016,共14页
针对配变低压侧缺乏谐波量测的问题,该文结合短时测试数据和长期功率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配变低压侧谐波估计方法。首先,采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和导数动态时间弯曲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谐波主导用户进行识别;其次,提出一种变分模... 针对配变低压侧缺乏谐波量测的问题,该文结合短时测试数据和长期功率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配变低压侧谐波估计方法。首先,采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和导数动态时间弯曲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谐波主导用户进行识别;其次,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和格拉姆角场相结合的电气数据转化方法,将谐波主导用户的功率信号和配变低压侧谐波信号转化为伪彩色格拉姆功率图像和灰色格拉姆谐波图像;最后,将两种图像输入到改进的PSRGAN(pix2pix-super-res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模型中训练学习,学习谐波源用户功率数据与配变低压侧谐波数据间的映射关系,迁移生成配变低压侧谐波长期监测数据。通过仿真模型与实测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且所需数据易于获取,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变分模态分解 格拉姆变换 改进生成对抗模型 谐波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多度量空间数据聚类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轶凡 罗程阳 +3 位作者 马瑞遥 陈璐 毛玉仁 高云君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873,共23页
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DBSCAN)算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经典方法之一,其不仅能发现数据中潜藏的复杂关系,还能过滤其中的数据噪声,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聚类.然而,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算法仅支持单模态(类型)数据的聚类,难... 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DBSCAN)算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经典方法之一,其不仅能发现数据中潜藏的复杂关系,还能过滤其中的数据噪声,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聚类.然而,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算法仅支持单模态(类型)数据的聚类,难以应对多模态(类型)数据并存的应用场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呈现多模态化的发展态势,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不再是单一的数据类型,而是多种数据模态(类型)的组合,如文本、图像、地理坐标、数据特征等.因此,现有的数据聚类方法难以对复杂的多模态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建模,更无法进行高效的多模态数据聚类.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多度量空间聚类算法.首先,为了刻画多模态数据间的复杂关系,利用多度量空间表征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并且利用聚合多度量图索引(AMG)实现多模态数据建模.接着,利用差分化的相似性关系优化聚合多度量图的图结构,并且结合最优策略优先的搜索策略进行剪枝,以实现高效的多模态数据聚类.最后,在真实与合成数据集上针对多种参数设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运行效率提升了至少1个数量级,并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与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度量空间 多度量图 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 数据挖掘 多模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维 施昌勇 马传香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0-848,共9页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依赖特定农作物病害图像数据集进行图像特征学习,而忽视了文本特征在辅助图像特征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模型对农作物病害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力及病害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对比语...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依赖特定农作物病害图像数据集进行图像特征学习,而忽视了文本特征在辅助图像特征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模型对农作物病害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力及病害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和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CDR-CLIP)。首先,构建高质量的病害识别图像-文本对数据集,利用文本信息增强农作物病害图像的特征表示;其次,利用多模态融合策略有效结合文本特征与图像特征,以加强模型对病害的判别能力;最后,针对性地设计预训练和微调策略,从而优化模型在特定农作物病害识别任务中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在PlantVillage和AI Challenger 2018农作物病害数据集上,CDR-CLIP的病害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9.31%和87.66%,F1值分别达到99.04%和87.56%;在PlantDoc农作物病害数据集上,CDR-CLIP的平均精度均值mAP@0.5达到51.10%,展现出CDR-CLIP强大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多模态 大语言模型 农作物病害识别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常顺 刘保东 +5 位作者 孙武鹏 陆满成 李艳 禚一 邸昊 马永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2-1685,共24页
为进一步推进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从国内铁路桥梁健康监测发展现状、健康监测数据处理、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损伤识别方法、结构安全预警及状态评估方法6个方面调研、梳理和分析了桥梁健康监... 为进一步推进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从国内铁路桥梁健康监测发展现状、健康监测数据处理、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损伤识别方法、结构安全预警及状态评估方法6个方面调研、梳理和分析了桥梁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综合分析表明:虽然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已具备完整的工作框架,并且部分问题在现有系统中有一定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桥梁所处环境因素复杂且监测数据量巨大,其效果有待提升;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监测数据的处理极为重要,如何利用多源异构数据高效地自动处理数据是重点研究方向;在模态参数识别方面,如何准确识别低频、紧密型模态并自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有限元模型修正方面,大跨铁路桥梁的有限元模型修正需要参数较多且非线性程度较高,基于神经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较为适用,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为实时状态评估及结构安全预警研究奠定基础;在损伤识别方面,结合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数据两者对桥梁进行损伤识别,利用不同层级的数据的结合识别桥梁损伤,从而提升结构损伤识别准确率,是目前桥梁损伤识别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结构安全预警方面,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预警系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初期,亟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预警系统,预警阈值设定方式、异常情况预警准确度、如何判别异常情况的紧急程度、预警后采取何种措施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是铁路桥梁预警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状态评估方法方面,铁路桥梁的状态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并且大多数状态评估只采用动力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标准,针对铁路桥梁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并与物理模型结合的方式制定合理的状态评估标准、建立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健康监测 数据处理 模态参数识别 有限元模型修正 损伤识别 安全预警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融合网络的多模态对话情绪识别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干欣怡 黄贤英 +1 位作者 邹世豪 沈旭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5-1072,共8页
针对未充分利用模态表征能力的差异和说话者情绪线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融合网络模型。该模型设计了外部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模块,将较弱模态特征与多层次文本和外部知识逐层融合嵌入到多头注意力层中,充分挖掘较弱模... 针对未充分利用模态表征能力的差异和说话者情绪线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融合网络模型。该模型设计了外部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模块,将较弱模态特征与多层次文本和外部知识逐层融合嵌入到多头注意力层中,充分挖掘较弱模态中的有效信息,实现模态间的特征互补和一致性。此外,模型还设计了基于有向图的情绪线索增强模块,利用基于说话者不同情绪线索的外部知识来增强融合特征,并构建上下文信息有向图,深入挖掘并利用说话者的情绪线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两个基准数据集中有效利用了模态表征能力的差异和说话者情绪线索,情绪识别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情绪识别 外部知识 数据增强 TRANSFORMER 多模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图纸理解的大语言模型提示生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晨伟 侯俊利 +1 位作者 刘祥根 吕建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1-807,共7页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都展示出卓越的语言理解和对话能力。然而,它们常常会在专业领域中产生与正确答案不相符的推理结果。这为LLM在精确和准确的决策任务中的应用带来了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都展示出卓越的语言理解和对话能力。然而,它们常常会在专业领域中产生与正确答案不相符的推理结果。这为LLM在精确和准确的决策任务中的应用带来了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规则指导的后提示词大模型(PP-LLM)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生成后提示词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2个更容易解决的子问题,从而引入专家知识、降低任务学习难度。具体来说,使用知识指导的特定规则将监督数据集的输出部分转化为后提示词与输出部分的组合。PP-LLM方法不改变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并且不增加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PP-LLM方法显著提高了推理结果的准确性,缩小了模型预测与实际答案之间的差距,与不使用所提方法的结果相比,F1值、ROUGE(Recall-Oriented Unde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等都有显著提高。可见,以上工作提高了LLM在专业应用上的可靠性,并为LLM生成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纸 大语言模型 数据增强 多模态 提示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EMD和改进DATA-SSI算法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自动化识别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健 周志祥 +1 位作者 赵丽娜 何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98,共12页
模态参数作为桥梁结构最重要的动力参数之一,在实际运用中,可通过监测其变化情况来辨识结构的使用性能,精确地参数识别对保障桥梁健康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该文对现阶段常用的振动信号降噪处理算法和模态参数识别算法进行了... 模态参数作为桥梁结构最重要的动力参数之一,在实际运用中,可通过监测其变化情况来辨识结构的使用性能,精确地参数识别对保障桥梁健康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该文对现阶段常用的振动信号降噪处理算法和模态参数识别算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一方面,提出一种新的信号自适应分解与重构算法,即自适应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AEEMD),该算法相比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EMD)而言,能够根据信号的自身特征自动化确定添加白噪声的幅值标准差和集成平均次数;能更好地处理端点效应;同时还能够保证所得本征模态函数之间不存在模态混叠现象;最终实现有效IMF分量的自动化筛选和信号重构。另一方面,将多维数据聚类分析算法引入随机子空间算法中,并以频率值、阻尼比以及振型系数为因子建立判别矩阵,以智能化区分虚假模态和真实模态,最终实现模态参数自动化识别。文章最后分别用模拟信号和实际桥梁测试信号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能运用于实际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自动化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EEMD 信号分解 data—SSI 模态参数 自动化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病害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振东 骆巍 +9 位作者 罗晨 姜鸿勋 张英 宋淑敏 史一鸣 于艳玲 杨田亮 马中杰 冯晓 杨凡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及时、准确识别黄瓜病害,进而积极防治、合理施药对于保障黄瓜高质量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瓜病害智能识别主要采用基于传统专家系统和知识图谱的专家知识,以及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可见光图像处... 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及时、准确识别黄瓜病害,进而积极防治、合理施药对于保障黄瓜高质量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瓜病害智能识别主要采用基于传统专家系统和知识图谱的专家知识,以及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可见光图像处理、叶绿素荧光和高光谱等光谱分析、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综述了基于上述技术的黄瓜病害智能识别研究进展,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了黄瓜病害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黄瓜病害智能识别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病害 计算机视觉 多模态数据融合 专家知识 智能识别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多尺度特征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2
作者 陈殿昊 臧海祥 +3 位作者 刘璟璇 张越 孙国强 卫志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2-480,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多尺度特征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不同采样间隔得到多尺度地基云图与多尺度光伏功率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其次,利用自注意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长短期... 为进一步提高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多尺度特征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不同采样间隔得到多尺度地基云图与多尺度光伏功率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其次,利用自注意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分别提取多尺度云图数据的时空特征与多尺度功率数据的时序特征,从而得到多模态多尺度特征;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与多头交叉注意力的融合注意力机制,对多模态多尺度特征信息进行深度融合;最后,将多模态多尺度融合特征作为多层感知器的输入,进而实现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 预测 深度学习 多模态数据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跨模态数据联合分析技术
13
作者 马小宁 陆梦婷 +3 位作者 王力 左翰辰 武俊男 谢征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132,共8页
当前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量迅猛增长,汇聚了大量结构化数据和视频、图片、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多模态数据,挖掘海量数据蕴含的宝贵信息和价值,提出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跨模态数据联合... 当前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量迅猛增长,汇聚了大量结构化数据和视频、图片、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多模态数据,挖掘海量数据蕴含的宝贵信息和价值,提出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跨模态数据联合分析技术研究,建立跨模态数据联合分析框架,构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特征提取网络,设计跨模态特征融合算法,对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的多模态特征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典型联合分析场景对所提出的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跨模态数据联合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场景识别和检测的精度,为铁路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数据服务平台 跨模态数据 联合分析 深度学习模型 多模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蝴蝶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博 汤荣杰 +4 位作者 郑英豪 路嘉锴 郑凯 罗久飞 曾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7,共13页
针对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在复杂环境路径规划过程中求解最短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首先,在初始化蝴蝶种群时,为保证初代种群多样化,避免陷入局部最... 针对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在复杂环境路径规划过程中求解最短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首先,在初始化蝴蝶种群时,为保证初代种群多样化,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通过Tent映射生成初代种群位置;其次,在蝴蝶香味计算阶段引入动态感觉模态,随着迭代过程的持续推进逐步增强蝴蝶的香味值,以缩短收敛时间;再次,为进一步缩短收敛时间,在全局搜索阶段引入遗传算法中的选择因子加快蝴蝶在全局搜索时向最优蝴蝶移动的速度;然后,在局部搜索阶段引入动态变异因子,有效避免在路径规划时陷入局部最优;最后,使用一种基于视线(line of sight,LOS)检测方法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以进一步减少路径中断点的生成,同时确保由BOA算法生成的路径可行解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且规划出来的路径在保证路径长度合理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平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优化算法 路径规划 混沌映射 动态感觉模态 选择因子 动态变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对比学习的重度抑郁症表征学习方法
15
作者 顾恒 马迪 +2 位作者 马越 邵伟 张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影像基因组学认为神经影像与基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遗传变异与影像数据进行疾病分析愈发受研究人员重视。在实践中,临床医生拥有的数据规模往往较小,但仍然希望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现实问题。考虑到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与... 影像基因组学认为神经影像与基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遗传变异与影像数据进行疾病分析愈发受研究人员重视。在实践中,临床医生拥有的数据规模往往较小,但仍然希望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现实问题。考虑到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与昂贵的标注成本,构建能够利用多模态数据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十分必要。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与基因多模态表格数据对比学习的表征学习方法(multimodal tabular data with contrastive learning,MTCL),该模型利用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数据,无需数据的任何标签信息。为了增强可解释性,模型先通过特征提取模块将rs-fMRI和SNP数据转换为表格类型结构,再通过多模态表格数据对比学习模块对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并获得融合后的数据表征。在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数据上,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MDD诊断性能。此外,MTCL方法结合了模型归因方法挖掘与MDD相关的影像和遗传生物标记物,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学习 多模态数据 模型归因 重度抑郁症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网络环境下网络模态共存与优化部署方法
16
作者 凃化清 廖君虎 +4 位作者 朱俊 邹涛 李传煌 张汝云 邬江兴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0-1660,共11页
为解决多模态网络数据平面资源分配和业务流量用网需求的适配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模态网络环境下网络模态共存与优化部署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多模态网元资源约束、链路资源约束、流量转发延迟等关键约束以保障用户服务质量,并通过联... 为解决多模态网络数据平面资源分配和业务流量用网需求的适配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模态网络环境下网络模态共存与优化部署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多模态网元资源约束、链路资源约束、流量转发延迟等关键约束以保障用户服务质量,并通过联合路由优化的方法确保每种网络模态的连通性.由于直接建模后的网络模态部署问题是非凸问题,难以直接求解,因此文章将原问题等价转换为0-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随机舍入的网络模态部署与路由选择算法.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Ο(logn)的近似比性能,其中n是网络中多模态网元的数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实现网络模态在数据平面的高效部署.在满足网络资源、流量转发延迟约束的前提下,通过3~6种不同数量网络模态分别在8000条流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可有效降低13%~22%的链路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网络 网络模态部署 可编程数据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深度学习与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晨阳 刘浩铭 周博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为实现高准确率、智能化的结构损伤识别,将模态频率应变能基指标以及曲率模态差作为损伤识别评价指标,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将二者融合进行损伤识别。以简支梁为实验对象,通过ANSYS仿真模拟不同损伤工况,提取特征数据进行训练。仿真实验... 为实现高准确率、智能化的结构损伤识别,将模态频率应变能基指标以及曲率模态差作为损伤识别评价指标,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将二者融合进行损伤识别。以简支梁为实验对象,通过ANSYS仿真模拟不同损伤工况,提取特征数据进行训练。仿真实验包括单位置损伤、多位置损伤以及多程度损伤的工况。这2种指标均能够对损伤位置以及损伤程度进行有效识别,并且将2种信号进行特征级融合时,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有了进一步提高。以模态频率应变能基指标和曲率模态差为损伤识别指标,利用深度学习和数据融合方法为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频率应变能基指标 曲率模态差 数据融合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核心参数预测的异构异质数据多模态融合算法
18
作者 罗浚七 汪敏 +4 位作者 乔豁通 邱毅 张浩洋 孙活 谢浩宇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3-806,共14页
不同于以图像为主导的传统多模态融合方法,工业生产中生产数据常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辅以少量的图像数据,但这两种异构数据都反映了页岩气核心参数特征,因其在数据维度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异构数据难以实现特征融合。地层纵向结构化数据间... 不同于以图像为主导的传统多模态融合方法,工业生产中生产数据常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辅以少量的图像数据,但这两种异构数据都反映了页岩气核心参数特征,因其在数据维度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异构数据难以实现特征融合。地层纵向结构化数据间存在异质性,运用常规深度学习方法预测核心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异构异质数据多模态融合算法(Multi-modal fusion algorithm for heterogeneous data,MFH)。首先,设计了异构数据多模态融合策略,实现同一深度标签下的扫描电镜和测井参数数据特征对齐、提取和融合;其次,构建了异质数据特征拉近机制,通过构建正样本对使模型学习到同工区地层间的强异质性以及横向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提出了异构数据特征交换方法,解决了丰富的测井数据与稀少的电镜图片的匹配问题,实现对核心参数精确连续预测。实验结果与主流深度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证明了本文方法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 特征拉近机制 异构数据 异质性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深度特征模型的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反演方法
19
作者 程智楷 周智辉 +5 位作者 谷晓博 方晓海 韦春宇 徐洋 赵彤彤 杜娅丹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为提高无人机遥感监测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EWT)的精度,该研究采集冬小麦返青、拔节和抽穗期无人机遥感数据(可见光、多光谱、三维点云数据)和实测EWT样本,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结构特征,应用递归特征... 为提高无人机遥感监测冬小麦冠层等效水厚度(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EWT)的精度,该研究采集冬小麦返青、拔节和抽穗期无人机遥感数据(可见光、多光谱、三维点云数据)和实测EWT样本,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结构特征,应用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elimination feature,REF)、BORUTA和套索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分析多模态特征的重要性贡献,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了能够提取多模态深度特征的复合神经网络(multi-modal depth feature neural network,MDFNN),并与4种机器学习算法(K最近邻、偏最小二乘、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对比分析冠层EWT估测性能。结果表明,融合多模态特征提高了EWT估测精度,4种机器学习模型在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为0.709~0.810,均方根误差为0.054~0.063 m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9.00%~21.5%;REF对模型的优化能力高于BORUTA和LASSO;基于REF特征组合的MDFNN估测精度高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最优的冠层EWT估测(R^(2)为0.882,均方根误差为0.050 m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60%)。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遥感监测田间冬小麦冠层EWT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等效水厚度 深度学习 深度特征 多模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民族数学教育资源智能化建设与课程实践
20
作者 黄晚桃 梁贯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156,共11页
系统梳理民族数学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与研究范式,结合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实际,提出融合大语言模型(LLMs)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模态民族数学数据获取、融合及知识库构建方法。优化设计民族数学教育课程,构建“文化情境-数学概念-认知发展”... 系统梳理民族数学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与研究范式,结合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实际,提出融合大语言模型(LLMs)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模态民族数学数据获取、融合及知识库构建方法。优化设计民族数学教育课程,构建“文化情境-数学概念-认知发展”三联动教学体系。实证验证课程成效,显著提升了师范生的民族数学理解力、文化认同感与数学自信心,增强了其服务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能力。为民族数学文化的教学转化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多民族国家推进教育公平与STEAM教育本土化探索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数学元素 数学教学 民族数学知识库 多模态数据 STEAM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