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胺复配剂与密度对带状间作大豆茎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文雪 杨立达 +8 位作者 王珺斓 龚牙会 袁晓婷 林萍 罗凯 漆信同 李洋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9-969,共11页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下大豆旺长的问题,通过筛选可调控大豆良好株型的烯效唑、胺鲜酯复配剂(以下简称烯胺复配剂SD),为合理密植、实现大豆控旺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齐黄34为材料,设置10.2×10^(4)株·hm^(-2)...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下大豆旺长的问题,通过筛选可调控大豆良好株型的烯效唑、胺鲜酯复配剂(以下简称烯胺复配剂SD),为合理密植、实现大豆控旺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齐黄34为材料,设置10.2×10^(4)株·hm^(-2)(D1)、13.0×10^(4)株·hm^(-2)(D2)和15.9×10^(4)株·hm^(-2)(D3)3个密度,选用烯胺复配剂1(SD1,浓度比例为23∶30)、烯胺复配剂2(SD2,浓度比例为40∶30)、烯胺复配剂3(SD3,浓度比例为56∶30),烯效唑(S3307)、胺鲜酯(DA-6)5种调节剂和清水(CK)分别喷施大豆和玉米,研究大豆种植密度和烯胺复配剂对大豆茎叶生长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大豆株高、平均节间长度、倒伏率在密度处理间表现为D3>D2>D1,茎粗、分枝数、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表现为D1>D2>D3。不同密度下,SD3处理的大豆株高和倒伏率最低,其次是SD2,且S3307优于DA-6;SD2处理的茎粗和分枝数高于其它调节剂处理,DA-6处理的叶片SPAD值高于S3307处理;各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以SD2最佳。大豆荚果的干物质分配率以SD2处理最高,D3密度下较CK增加了35.65%。相同调节剂下,大豆产量在密度间为D2>D3>D1,SD2显著增加了大豆分枝粒数、玉米单穗粒数及千粒重,D2密度下大豆增产36.30%,玉米产量及系统产量各增加了12.41%、17.88%。因此,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中,在大豆密度为13.0×10^(4)株·hm^(-2)下,喷施浓度比例为40:30的烯效唑和胺鲜酯复配剂能够更好地降低大豆倒伏率、增加分枝数、改善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分配、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烯胺复配剂 密度 茎叶生长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与胺鲜酯复配浸种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梁喜龙 方淑梅 +2 位作者 胡百兴 孔祥森 郑殿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5-1329,共5页
以5mg/L烯效唑与2.5mg/L胺鲜酯复配浸种为处理,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秧苗形态建成及部分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该复配药剂对水稻的出苗率无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水稻秧苗的生育进程、茎充实度和壮苗指数,调控根系发育,... 以5mg/L烯效唑与2.5mg/L胺鲜酯复配浸种为处理,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秧苗形态建成及部分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该复配药剂对水稻的出苗率无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水稻秧苗的生育进程、茎充实度和壮苗指数,调控根系发育,有利于水稻秧苗的形态建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秧苗的光合与呼吸等生理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秧苗 烯效唑 胺鲜酯 形态建成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和胺鲜酯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与碳代谢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6
3
作者 黄文婷 冯乃杰 +3 位作者 郑殿峰 靳丹 牟保民 丁凯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51,共9页
为探究化控技术对大豆盛花、盛荚和鼓粒期光合特性与碳代谢的调控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于垦丰41初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测定各生育时期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及其相关酶、干物质和产量构成因素。... 为探究化控技术对大豆盛花、盛荚和鼓粒期光合特性与碳代谢的调控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于垦丰41初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测定各生育时期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及其相关酶、干物质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烯效唑和胺鲜酯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SPAD、蔗糖与淀粉含量、及盛花期和盛荚期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胺鲜酯显著降低各生育时期转化酶活性,提高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盛荚期效果尤为显著,烯效唑可提高各生育时期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并降低花期转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胺鲜酯和烯效唑提高盛花期叶和茎分配率,降低叶柄分配率,胺鲜酯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并降低盛荚期叶分配率,烯效唑显著提高盛花期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盛荚期荚分配率。胺鲜酯和烯效唑可不同程度调控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产量,胺鲜酯和烯效唑的增产率分别达到8.78%和7.16%。说明烯效唑和胺鲜酯能够有效提高大豆各生育时期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碳代谢产物及相关酶的合成,有利于提高产量,且胺鲜酯作用效果最佳,增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胺鲜酯 大豆 光合特性 碳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松年 王朋成 +3 位作者 夏新发 陶珍 田红梅 张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1期44-46,53,共4页
为探讨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对夏季辣椒育苗的影响,该研究于辣椒幼苗不同发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测定辣椒株高、茎粗、干重,并计算壮苗指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喷施辣椒幼苗,对幼苗... 为探讨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对夏季辣椒育苗的影响,该研究于辣椒幼苗不同发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测定辣椒株高、茎粗、干重,并计算壮苗指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喷施辣椒幼苗,对幼苗生长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缩节胺浓度为300mg/L、胺鲜脂浓度为40~60mg/L、烯效唑浓度为0.9mg/L时,利于辣椒壮苗。将3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复配后,其壮苗效果优于单施,其中缩节胺300mg/L+胺鲜脂40mg/L+烯效唑0.9mg/L可用于夏季辣椒育苗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缩节胺 胺鲜脂 烯效唑 壮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