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毛虫多功能氧化酶测定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庞会忠 彭龙慧 +4 位作者 张金波 杨斌 唐春发 汪辉武 张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6-479,共4页
应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马尾松毛虫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测定的因素PMSF浓度、酶原稀释比和离心速度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6组复配组合中,组合A1B1D1(选用0.2 mol/L PMSF浓度、酶原稀释比为2∶1,离心速度1为5 000 r/... 应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马尾松毛虫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测定的因素PMSF浓度、酶原稀释比和离心速度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6组复配组合中,组合A1B1D1(选用0.2 mol/L PMSF浓度、酶原稀释比为2∶1,离心速度1为5 000 r/min)最优,按照该组合的条件进行马尾松毛虫MFO酶细胞色素P450测定,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马尾松毛虫 多功能氧化酶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氧化酶与马尾松毛虫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耐药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龙慧 庞会忠 +2 位作者 张金波 罗俊根 龙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对贵溪、金溪两地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毒力测定和多功能氧化酶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体内MFO酶细胞色素P450含量随龄期增加而提高,不同组织中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最高,脂肪体次之,体壁含量最低。比较2种群对两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对贵溪、金溪两地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毒力测定和多功能氧化酶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体内MFO酶细胞色素P450含量随龄期增加而提高,不同组织中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最高,脂肪体次之,体壁含量最低。比较2种群对两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耐药性水平和体内MFO酶细胞色素P450含量,耐药性水平高的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其体内MFO酶细胞色素P450含量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氧化酶 马尾松毛虫 细胞色素P450 拟除虫菊酯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多功能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3
作者 庞会忠 曹茂琴 +3 位作者 彭龙慧 罗俊根 龙伟 张金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比较江西贵溪和金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的耐药性与MFO细胞色素P450活性,并测定PB和SV1两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MFO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耐药性强的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体内MFO细胞色素P450含量较耐药性弱的金溪种群... 比较江西贵溪和金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的耐药性与MFO细胞色素P450活性,并测定PB和SV1两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MFO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耐药性强的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体内MFO细胞色素P450含量较耐药性弱的金溪种群高。PB和SV1对马尾松毛虫体内MFO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有所加强,且PB对马尾松毛虫体内不同组织MFO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较SV1强。表明PB和SV1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机制之一是直接抑制了马尾松毛虫MFO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降低了其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剂 马尾松毛虫 多功能氧化酶 细胞色素P450 氯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雪 梁晓 +3 位作者 卢芙萍 卢辉 伍春玲 陈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2-938,共7页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73%炔螨特乳油按有效成分215∶73混配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为163.0,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经其20.00、14.29、11.11、9.09和7.69 mg/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371、3.645、3.932、4.045和4.089 mmol/(mg Pro·min),显著低于相同浓度联苯肼酯单剂[7.250、6.818、6.714、6.441、5.811 mmol/(mg Pro·min)]和炔螨特单剂[10.130、9.789、9.142、8.932、8.441 mmol/(mg Pro·min)],说明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GST具有显著的联合抑制作用;经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液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与联苯肼酯和炔螨特单剂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合理混配使用联苯肼酯与炔螨特防治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联苯肼酯 炔螨特 联合毒力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多功能氧化酶(mfo) 羧酸酯酶(CarE)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与化学杀虫剂混用防治菜青虫及其增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鸿 戴冠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6-103,共8页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与多种低浓度的化学杀虫剂混用,对莱青虫的毒力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PrGV与乙酰甲胺磷混用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和作物的保护率均优于单用PrGV或乙酰甲胺磷,并且混剂中化学杀虫剂的用量也可减少30%~50%。初步认...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与多种低浓度的化学杀虫剂混用,对莱青虫的毒力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PrGV与乙酰甲胺磷混用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和作物的保护率均优于单用PrGV或乙酰甲胺磷,并且混剂中化学杀虫剂的用量也可减少30%~50%。初步认为PrGV感染对虫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的降低是混剂增效的内在原因之一。经PrGV感染的5龄虫,AChE活性降低了37.94%,MFO活性也下降了55.37~78.78%。病毒感染也影响到杀虫剂对MFO活性的诱导作用。由于MFO活性较低,其对药剂的降解力也随之下降,因此有更多杀虫剂可到达作用靶标AChE,进一步抑制原来活性已较低的感染病毒虫体的AChE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青虫 颗粒体病毒 化学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