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露天煤矿排土场混交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累积效应 |
张小平
李明超
毕银丽
李信
|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冀北山地南麓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
罗佳宁
王水
侯菲菲
|
《防护林科技》
|
2024 |
0 |
|
3
|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周转过程与能态变化 |
刘建军
王得祥
雷瑞德
吴钦孝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9
|
|
4
|
北京延庆飞播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 |
吕瑞恒
刘勇
李国雷
于海群
杨占军
李秀玲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5
|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
聂道平
王兵
沈国舫
董世仁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3
|
|
6
|
原始阔叶红松林下红松、蒙古栎混合凋落叶分解特征及相互作用研究 |
郭鲲
刘瑞鹏
张玲
毛子军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7
|
岷江上游油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对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 |
常志勇
包维楷
何丙辉
杨以翠
何其华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4
|
|
8
|
松栎混交林中马尾松与白栎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李志辉
卢兆银
杨艳
张斌
杨模华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9
|
冀北山地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
孟成生
汪林华
杨新兵
刘凤芹
曹云生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0
|
油松和虎榛子不同林型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化感效应 |
邵东华
任琴
宁心哲
白淑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1
|
油松栓皮栎混交林降雨及其再分配过程研究 |
李吉跃
翟洪波
魏晓霞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2
|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元宝枫混交林的结构与功能 |
鲁绍伟
刘凤芹
余新晓
李春平
鲁少波
王玉华
王攀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3
|
北京鹫峰地区松栎混交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
冉潇
丛日晨
杨建民
冯晨静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4
|
黄土丘陵区主要林分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
张希彪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7
|
|
15
|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及对松毛虫的控制 |
步兆东
郭浩
郭翠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6
|
秦岭南坡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群落不同层次多样性特征及环境解释 |
吴昊
张明霞
王得祥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9
|
|
17
|
北京低山区油松林和元宝枫林凋落物酶活性研究 |
赵恒毅
耿玉清
杨英
周红娟
张海兰
王玲
赵广亮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8
|
北京低山油松林、侧柏林、栎林块状镶嵌混交经营模式的研究 |
王希群
马履一
林平
刘景海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9
|
沈阳市城区幼树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排放速率 |
李德文
迟光宇
张兆伟
史奕
何兴元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冀北辽河源阔叶混交林与油松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
于舒
韩海荣
康峰峰
程小琴
立天宇
赵伟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