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地区汉族人群Mfn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
1
作者 黄惠娟 俞烜华 +4 位作者 张富 梁玲 李淼鋆 陈孔敏 黄文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198例,其中体质量正常104例,超重/肥胖94例。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198例,其中体质量正常104例,超重/肥胖94例。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基因位点和基因型频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进一步根据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男性、女性人群中不同基因型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存在CT、TT、CC三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携带者78例,CT基因型携带者88例,TT基因型携带者32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61.62%,T等位基因频率为38.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T等位基因较C等位基因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9,OR=1.688,95%CI为1.088~2.618),T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病风险增加(P=0.018,OR=3.099,95%CI为1.214~7.909),TT基因型较CC+CT发病风险增加(P=0.032,OR=2.572,95%CI为1.086~6.089)。根据性别进行分层统计,男性人群中,T等位基因较C等位基因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加(P=0.043,OR=1.900,95%CI为1.022~3.533),C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病风险增加(P=0.027,OR=2.803,95%CI为1.123~6.993),CT+T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病风险增加(P=0.02,OR=2.784,95%CI为1.178~6.584);女性人群中,TT基因型较CC+CT基因型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4,OR=4.683,95%CI为1.366~16.047)。结论 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与超重/肥胖易感性存在明显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含CT基因的男性人群及含TT基因的女性人群可尽早进行饮食结构调整、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n2基因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探讨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退热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刘文宇 王鑫 +3 位作者 王莹 吴瑾 相博文 裴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应治疗干预。连续6 h记录家兔体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Oxygraph-2k系统检测线粒体功能;检测各组家兔大腿肌肉组织中ATP含量;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家兔大腿肌肉组织解偶联蛋白2(UCP2)、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复制成功,4个治疗组家兔体温均低于模型组;空白组家兔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完整,其中经刺络拔罐法治疗后线粒体形态最接近正常;刺络拔罐组线粒体CII OXPHOS阶段耗氧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刺络拔罐组家兔肌肉组织AT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刺络拔罐组肌肉组织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UC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骼肌中UCP2蛋白表达,促进Mfn2蛋白表达,推动骨骼肌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进程,增加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线粒体能量代谢 退热 UCP2 mf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婷 李雪 +2 位作者 罗凡 林占东 郭瑞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打破线粒体的分裂融合的动态平衡。文章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丁苯酞... 目的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打破线粒体的分裂融合的动态平衡。文章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又根据时间分为3、7、14 d的不同亚组,采用Longa-Ze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从术前2 h及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0 m L/kg,丁苯酞注射液0.4 g/kg。脑缺血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计量的等渗盐水。分别于第3、7、14天断头取左侧缺血区大脑皮质。采用神经功能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第3、7、14天,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评分降低(P<0.05);与联合用药组第3、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6±0.18)、(0.82±0.13)、(0.57±0.10)分]比较,丁苯酞组[(2.02±0.18)、(1.23±0.13)、(0.86±0.10)分]、依达拉奉组[(2.08±0.17)、(1.23±0.13)、(0.85±0.12)分]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水平下,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在相同时间水平下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丁苯酞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丁苯酞保护线粒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依达拉奉 丁苯酞注射液 线粒体 Drp1 mf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示踪法评估RNAi介导Mfn2基因沉默对小鼠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琳 徐焱成 雷幼蓉 《同位素》 CAS 2009年第4期213-217,共5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RNAi介导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沉默小鼠体内物质代谢变化。构建了含Mfn2短发卡RNA(short hair RNA,shRNA)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24只BALB/c小鼠分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12只,转染组经尾静脉注射Mfn...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RNAi介导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沉默小鼠体内物质代谢变化。构建了含Mfn2短发卡RNA(short hair RNA,shRNA)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24只BALB/c小鼠分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12只,转染组经尾静脉注射Mfn2干扰质粒,对照组注入阴性对照质粒。质粒注入5 d后,将氚水(3H2O)或氚标记葡萄糖(3-3H-Glucose)经腹腔或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留取血标本和组织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标本放射性浓度,计算小鼠组织脂肪酸合成率和肝脏葡萄糖生成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Mfn2基因转染组小鼠肝脏葡萄糖生成率为49.43±16.3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24.91±4.07(P<0.05),肝脏、肌肉、心脏、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合成率分别为0.10±0.00、9.12±1.90、1.18±0.28、11.11±1.31,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79±0.07,70.52±13.95,53.88±9.90,45.43±5.91。以上结果表明,Mfn2基因在体内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示踪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 基因沉默 物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汉族人群Mfn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惠娟 俞烜华 +4 位作者 张富 梁玲 李淼鋆 陈孔敏 黄文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型;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型;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不同基因型受试者的血脂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存在CT、TT、CC三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携带者78例,CT基因型携带者88例,TT基因型携带者32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61.62%,T等位基因频率为38.38%。TT基因型携带者血清TG水平高于CC、CT基因型(P均<0.05),不同基因型携带者血清LDL、HDL、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TG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13,OR=0.495,95%CI 0.284~0.863);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TG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27,OR=1.714,95%CI 1.065~2.759)。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16,OR=7.084,95%CI 1.432~35.049);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25,OR=0.178,95%CI 0.039~0.805)。根据性别进行分层统计,在男性人群中,相对于TT基因型,CT基因型是TC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31,OR=0.463,95%CI 0.230~0.933);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TC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32,OR=2.075,95%CI 1.066~4.037)。在女性人群中,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TG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24,OR=0.346,95%CI 0.138~0.870));相对于CC基因型,CT+TT基因型是TG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38,OR=0.453,95%CI 0.214~0.955);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14,OR=20.733,95%CI 1.830~234.880);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19,OR=0.061,95%CI 0.006~0.629)。结论福州汉族人群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与血脂水平相关,TT基因型可能增加血脂水平,男性人群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而CC基因型可能是血脂代谢的保护因素,女性人群可能有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n2基因 基因多态性 血脂 汉族人群 福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艳丽 焦俊琴 +1 位作者 刘月平 马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6例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观察组)、10例份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组织(对照组)Mfn2,分析Mfn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6例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观察组)、10例份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组织(对照组)Mfn2,分析Mfn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Mfn2阳性率分别为44.82%(52/116)、90.00%(9/10),两组比较,P<0.05。Mfn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有关(P均<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降低,其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表达及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博宁 张同享 +10 位作者 何翃闳 王彪 任钰昕 张鉴 潘阳阳 王立斌 王强龙 闫翠霞 崔燕 余四九 徐庚全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4,共5页
为探索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与分布特征,选取处于不同繁殖生理时期健康牦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屠宰后采集处于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牦牛的卵巢和输卵管组织样品,分为6个组,分别提... 为探索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与分布特征,选取处于不同繁殖生理时期健康牦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屠宰后采集处于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牦牛的卵巢和输卵管组织样品,分为6个组,分别提取各组卵巢和输卵管组织样品总RNA和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fn2 mRNA及其蛋白在6个组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IHC法检测Mfn2蛋白在组织中的定位。RT-qPCR检测结果表明,6个组的组织中Mfn2 mRNA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Mfn2 mRNA在妊娠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黄体期,卵泡期最低,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Mfn2蛋白在6个组的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在卵巢组织中,妊娠期最高,与黄体期和卵泡期差异显著(P<0.05),黄体期与卵泡期差异显著(P<0.05)。而在输卵管中,黄体期最高,与妊娠期差异显著(P<0.05);在卵泡期次之,与妊娠期差异显著(P<0.05),与黄体期差异不显著(P>0.05)。IHC结果显示,在卵巢中,Mfn2主要分布在卵巢卵泡膜、黄体细胞、生殖上皮,在输卵管中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和肌层中,说明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的卵巢和输卵管中均有所表达且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牦牛 卵巢 输卵管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诱导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彬 沈树安 +1 位作者 陈盛琼 李之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制备HCT116裸鼠瘤模型,观察GB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GB,与其共孵育72h,噻唑蓝(MTT)...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制备HCT116裸鼠瘤模型,观察GB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GB,与其共孵育72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蛋白(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Bax蛋白(Bcl-2-associated protein x,Bax)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的表达。结果GB抑制裸鼠瘤的生长(P<0.05),并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P<0.01),诱导HCT116细胞发生凋亡。同时,GB能够显著下调HCT116细胞Mfn1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并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GB可能通过抑制Mfn1的表达,调节促凋亡蛋白Bax活性,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结直肠癌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线粒体融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及对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炜 周逸 陈曼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2-765,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及线粒体融合素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组(他汀1组)和阿托伐他汀2组(他汀2组),每组12只。他汀1组术前3d每日阿托伐他汀10mg/k...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及线粒体融合素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组(他汀1组)和阿托伐他汀2组(他汀2组),每组12只。他汀1组术前3d每日阿托伐他汀10mg/kg灌胃,他汀2组每日阿托伐他汀40mg/kg,随后制备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HE染色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测量内膜面积(I)/中膜面积(M)比值;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Mfn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依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皮修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他汀1组和2组血管内膜增生,I/M比值显著增加(P<0.01),PCNA阳性细胞比值显著增加(P<0.01),Mfn2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1组和他汀2组I/M比值降低(P<0.01),PCNA阳性细胞比值降低(P<0.01),Mfn2表达升高(P<0.05);且他汀2组较他汀1组变化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他汀1组和他汀2组依文思蓝染色区域面积与吸光度相对值的乘积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同时可促进内皮细胞修复,其作用可能与上调Mfn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颈动脉损伤 颈动脉狭窄 线粒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内皮细胞 融合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大鼠海马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10
作者 谢南昌 王翠 +3 位作者 张倩 张宏伟 夏建华 连亚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Mfn2和Drp1在海马中的动态变化,探讨线粒体融合分裂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2 h、8 h及24 h组,后...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Mfn2和Drp1在海马中的动态变化,探讨线粒体融合分裂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2 h、8 h及24 h组,后3组建立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T-PCR)方法观察大鼠海马Mfn2及Drp1 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SE组可见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细胞正常结构破坏、神经元脱失等改变,以癫痫发作后24 h最显著。②与对照组相比,SE后Mfn2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F=5.362,P=0.006),而Drp1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6.655,P=0.002)。结论:线粒体融合分裂失平衡可能是造成癫痫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线粒体融合分裂 mfn2 D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锦辉 张凯照 +4 位作者 于梦 王晴楠 刘健新 陶攀 宁章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6-1081,共6页
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是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蛋白,也是外膜的信号分子和药物作用靶蛋白,它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山羊MFN2基因在炎症疾病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RT-PCR... 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是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蛋白,也是外膜的信号分子和药物作用靶蛋白,它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山羊MFN2基因在炎症疾病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波尔山羊MFN2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波尔山羊MFN2基因大小为2 441bp,其编码的蛋白由705个氨基酸组成。波尔山羊MFN2基因种间同源性低,存在Fzo-mitofusin结构域、DLP-2结构域,是结构保守蛋白;存在1个潜在跨膜区,位于576—595位氨基酸(loop1);不存在信号肽。试验首次克隆了波尔山羊MFN2基因,为探索山羊MFN2基因与炎症发生之间关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 mfn2)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怡娟 胡馨木 买晓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5-397,共13页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和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UG)考察了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采用2(状态共情关怀:有共情关怀vs.无共情关怀)×3(分配公平性:公平vs.劣势不公平vs.优势不...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和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UG)考察了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采用2(状态共情关怀:有共情关怀vs.无共情关怀)×3(分配公平性:公平vs.劣势不公平vs.优势不公平)被试内设计,共37名被试参与实验,被试作为响应者选择是否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提议。行为结果显示劣势不公平条件下,有共情情境的接受率高于无共情情境;优势不公平条件下呈现相反的结果。ERP结果显示:对于他人提出的优势不公平提议,无共情情境较有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负的前部N1(anterior N1,AN1),有共情情境比无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有共情情境下,他人提出的劣势不公平提议较优势不公平和公平提议诱发了更负的内侧额叶负波(medial frontal negativity,MFN);P3在公平条件下的波幅较劣势不公平条件下更大,并未受到共情关怀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共情关怀不仅调节了公平决策行为,还调节了公平加工的早期注意和动机及之后的认知和情绪加工,但由P3表征的高级认知过程仅受到公平性的调节而不受共情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决策 共情关怀 AN1 P2 MF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F值玉米肽通过改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金美 付翠元 +2 位作者 马坤 李哲 贾绍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8-225,共8页
目的:探讨高F值玉米肽提高运动能力的效果及分子机制,为将其开发为抗运动疲劳营养补剂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和高F值玉米肽低、中、高剂量组。每日上午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高F值玉米肽0.1、0.2... 目的:探讨高F值玉米肽提高运动能力的效果及分子机制,为将其开发为抗运动疲劳营养补剂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和高F值玉米肽低、中、高剂量组。每日上午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高F值玉米肽0.1、0.2、0.4 g/kg m_(b),空白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下午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训练时间1 h/d、每周第1~5天连续运动5 d、安静状态休息2 d,持续8周,最后一次实验结束后次日进行负重力竭运动并记录时间,测定血乳酸水平。待安静状态休息3 d后处死大鼠,取外周血和骨骼肌组织,检测骨骼肌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酶和水解酶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抗氧化应激蛋白核因子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与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以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2,Mfn2)与线粒体分裂蛋白动力相关蛋白(dynamin-related protein,Drp1)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F值玉米肽干预显著延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样,高F值玉米肽显著降低力竭运动后5 min以及15 min血乳酸水平(P<0.05),且高剂量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F值玉米肽干预组大鼠骨骼肌中ATP合成酶和水解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总体显著提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口服高F值玉米肽能够提高实验大鼠骨骼肌中SOD活力,降低MDA水平;此外,高F值玉米肽能够提高大鼠细胞核内Nrf2和胞质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明显提高Mfn2的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裂解蛋白Drp1的表达水平。结论:高F值玉米肽可以通过改善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提高实验大鼠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运动疲劳 线粒体 超氧物歧化酶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干扰与过表达对布鲁氏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谢珊珊 杨琴 +3 位作者 邓肖玉 易继海 王震 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93,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干扰与过表达对布鲁氏菌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设计3条特异性针对MFN2基因的siRNA序列(siMFN2-450、siMFN2-1661、siMFN2-2275)和1条阴性干扰序列(siMFN2-...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干扰与过表达对布鲁氏菌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设计3条特异性针对MFN2基因的siRNA序列(siMFN2-450、siMFN2-1661、siMFN2-2275)和1条阴性干扰序列(siMFN2-Negative);利用空质粒pcDNA3.1-EGFP通过过表达技术构建1个重组质粒pcDNA3.1-EGFP-MFN2。双酶切法鉴定过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EGFP-MFN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筛选最佳干扰序列并鉴定重组质粒的过表达效率,使用筛选出的最佳干扰序列和鉴定过表达后的重组质粒分别构建MFN2基因干扰及过表达的转染巨噬细胞模型;用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侵染巨噬细胞,按照细菌数∶细胞个数=100∶1的比例侵染24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双酶切结果显示,pcDNA3.1-EGFP-MFN2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iMFN2-1661组MFN2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pcDNA3.1-EGFP-MFN2组MFN2的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成功构建干扰及过表达MFN2基因的转染巨噬细胞模型;布鲁氏菌侵染干扰MFN2基因表达的巨噬细胞后,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iMFN2-Negative组(P<0.05),BAX转录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高于siMFN2-Negative组(P<0.01);布鲁氏菌侵染过表达MFN2基因的巨噬细胞后,BAX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pcDNA3.1-EGFP组(P<0.05),细胞凋亡率极显著低于pcDNA3.1-EGFP组(P<0.01)。【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干扰MFN2基因的表达会增强布鲁氏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而过表达MFN2基因则会抑制布鲁氏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可为研究MFN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为进一步解析布鲁氏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 布鲁氏菌 巨噬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诱导孕鼠肺动脉高压机制与其对子代大鼠的影响
15
作者 郝国杰 朱媛媛 +3 位作者 杨晶晶 潘祎婧 史千卉 祝田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孕鼠发生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子代大鼠的影响。方法将12只孕期大鼠随机分成MCT组与对照组,MCT组皮下注射MCT(60 mg·kg^(-1)),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60 mg...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孕鼠发生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子代大鼠的影响。方法将12只孕期大鼠随机分成MCT组与对照组,MCT组皮下注射MCT(60 mg·kg^(-1)),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60 mg·kg^(-1)),42 d后检测MCT对孕鼠的影响,77 d后检测MCT对8周子代大鼠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结果MCT组孕鼠相比于正常组除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外,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以及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和的比值均显著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肺血管明显增厚。MCT组子代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T组孕鼠肺血管的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表达相较于正常组明显下降,而MCT组子代大鼠相比正常组无明显变化。结论MCT可诱导孕期大鼠发生PH,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肺血管中MFN-2的表达降低相关。MCT诱导后孕期大鼠的子代大鼠未出现上述变化,表明MCT的代谢毒性不包括诱导子代大鼠发生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潜在的药物靶点
16
作者 帅育兵 王秋丹 +1 位作者 何田玉 曹丽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定位于线粒体外膜,是参与线粒体融合以及维持线粒体形态的关键因子。由于MFN2在细胞内的功能多样性,其参与多种疾病进展,尤其在2型腓骨肌萎缩症中,以MFN2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正在成为热点。本文对MFN2的... 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定位于线粒体外膜,是参与线粒体融合以及维持线粒体形态的关键因子。由于MFN2在细胞内的功能多样性,其参与多种疾病进展,尤其在2型腓骨肌萎缩症中,以MFN2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正在成为热点。本文对MFN2的功能以及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回顾,并概述了针对MFN2的药物开发现现状,总结了目前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潜在药物分子,以期为MFN2作为靶点的药物研究以及疗法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功能 疾病机制 药物靶点 神经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