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葛藤不同种苗的建园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苇洁 何劲松 +2 位作者 李安定 谢元贵 龙秀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探索葛藤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最佳种苗建园方式,对葛藤分根苗、压条苗、扦插苗进行了随机区组种植试验及扦插苗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采取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分根苗成活率最高,其成活率分别是压条苗、扦插苗的1.6倍和1.9倍,不... 为探索葛藤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最佳种苗建园方式,对葛藤分根苗、压条苗、扦插苗进行了随机区组种植试验及扦插苗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采取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分根苗成活率最高,其成活率分别是压条苗、扦插苗的1.6倍和1.9倍,不同种苗定植后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采取地膜覆盖后,扦插苗的成活率可以提高到95%,地上部分主藤生长量平均为79.17cm,是不覆盖地膜(平均8.94cm)的8.86倍。经综合分析,在石漠化地区以选择扦插苗地膜覆盖建园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藤 石漠化地区 扦插苗 地膜覆盖 建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思考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尚昆 孟旭光 +1 位作者 那春光 周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6,共4页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资源形势不断变化、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提高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矿产资源规划具有特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规划实施的复杂性,须通过创新规划实施管理,与矿产...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资源形势不断变化、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提高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矿产资源规划具有特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规划实施的复杂性,须通过创新规划实施管理,与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的动态变化相衔接,在提高规划实施可操作性同时,还要维护规划实施的权威性。从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等四大规划核心内容上入手,结合规划期内一些重大变化,坚持有效解决问题,又不过多调整的原则,提出通过推进编制重要矿区矿产资源专项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和矿产资源规划动态调整机制等手段,不断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 专项规划 年度计划 动态调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采空区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志浩 方勇 +1 位作者 周超月 郭建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0,共4页
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开挖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活化"既有采空区,影响隧道及采空区周围地层的稳定性。由于双层采空区的特殊性,采空区与采空区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控制变量法建立双层采空... 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开挖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活化"既有采空区,影响隧道及采空区周围地层的稳定性。由于双层采空区的特殊性,采空区与采空区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控制变量法建立双层采空区隧道模型进行计算,考虑采空区高度及采空区之间间距的影响,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形变及位移、围岩应力及围岩塑性区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双层采空区存在时,当采空区之间间距大于20倍煤层采高时,双层采空区可按单层采空区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双层采空区 间距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孤岛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与爆炸危险区监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西华 门金龙 +3 位作者 李诚玉 宋东平 刘振岭 张树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针对高瓦斯矿井自燃煤层综放孤岛工作面开采时采空区漏风导致的采空区自燃和瓦斯爆炸灾害综合防治的技术难题,以天池煤矿102孤岛工作面为例,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及爆炸危险带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研究。监测结果表明,102工作面采空区... 针对高瓦斯矿井自燃煤层综放孤岛工作面开采时采空区漏风导致的采空区自燃和瓦斯爆炸灾害综合防治的技术难题,以天池煤矿102孤岛工作面为例,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及爆炸危险带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研究。监测结果表明,102工作面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随与工作面距离增加而下降,工作面进风侧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较大,工作面中部到回风侧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逐渐减小。利用COMSOL软件模拟采空区风流速度场、氧气体积分数场、甲烷体积分数场和自燃"三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02工作面采空区进风侧切顶线20~70 m范围内氧气体积分数大于8%,风速小于0.004m/s,存在自然发火危险;工作面回风侧采空区没有自燃危险带;工作面进风端头后部采空区的自燃危险带内瓦斯体积分数也处于爆炸范围5%~15%内,此重合部分即为瓦斯爆炸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综放孤岛工作面 自燃“三带” 爆炸危险区 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生态修复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国飞 胡业清 +2 位作者 隆海军 蔡芳 佘丽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99-103,共5页
对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构建老青山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设计理念与方法,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浇灌方式... 对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构建老青山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设计理念与方法,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浇灌方式等进行生态修复,包括场地治理、植被修复和管理利用等设计方法和内容,并重点阐述植被修复设计中的纯植被修复区、坝体植被修复区、坝顶填土植被修复区、边坡治理植被修复区、园林景观绿化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工程措施、具体植物配植模式及给水设计方法。在力求达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青山“五采区” 生态修复 场地治理 植被修复 工程措施 植物配置 给水设计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建设生物圈保护区试验示范的基本要点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献溥 于顺利 +1 位作者 李单凤 方伟伟 《绿色科技》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指出了长白山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保护区之一,1960年建为保护区以后,做了大量有关自然保护的基本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基于此,提出了将其建设成为生物圈保护区试验示范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探讨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长白山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保护区之一,1960年建为保护区以后,做了大量有关自然保护的基本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基于此,提出了将其建设成为生物圈保护区试验示范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探讨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管理区 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航空瞬变电磁法识别复杂地形废弃煤矿富水空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范莹琳 潘树仁 +7 位作者 杜松 李萌 赵岳 张玉峰 丁晏 宋思彤 车巧慧 王锋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9,共11页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究,追溯地表酸性矿井涌水源头,以处于闽西南坳陷带的福建省龙岩市雁石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例,利用以无人机为载体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以高阻包裹的低电阻率特征为探测目标,以富水区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特征为参考依据,结合多源数据识别地表以下300 m范围内的含水异常区,分析异常区含水性,划定富水空间的地理位置,为废弃煤矿酸性矿井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地下富水空间探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高阻包裹的低阻异常区可有效反映地下空间的含水性;(2)研究区内历史采空区分布广泛,但并非所有历史采空区都富水,利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地质剖面共圈定了8处富水采空区、大量近圆形通道富水区及3处断裂带富水区;(3)研究区内的历史采空区并非地下主要的富水空间,与采空区含水性相比,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的含水性也普遍较高,因此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积水区治理对于地表酸性矿井水涌水治理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复杂矿区 半航空瞬变电磁 废弃煤矿 含水性识别 酸性矿井水 涌水水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被引量:18
8
作者 孟祥军 李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共41页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能”)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原山能”)联合重组成立的山东省属大型能源集团,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高端装备制造、煤气化、煤液化、煤炭清洁利用、深部建井、海外煤炭开发等方...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能”)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原山能”)联合重组成立的山东省属大型能源集团,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高端装备制造、煤气化、煤液化、煤炭清洁利用、深部建井、海外煤炭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国煤炭行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文章系统总结了山能发展布局及创新体系建设成就,梳理了厚煤层放顶煤、超大采高综采、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冲击地压治理、巷道支护技术、矿井热害与煤自燃防治、“三下一上”采煤治理、深井建设、澳大利亚煤炭开发实践、高端装备制造和煤炭清洁利用等15个重点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列举了部分典型成功案例。系统阐述了山能在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产业转型、新型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布局,介绍了兖矿集团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效以及山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政策方针;回顾了山能在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介绍了在综放开采工艺、综放开采装备配套方面的技术创新;针对不同地质生产条件下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问题,研发应用了适于不同埋深、不同煤层赋存条件的3~4、5.5、6.0、6.8、8.2 m大采高和超大采高综采技术与成套装备,完成了5.5、7.0 m大采高、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制和应用,刷新了我国综放开采高度;阐述了山能冲击地压矿井现状,分析了在冲击地压治理方面的思路和技术,重点探讨了鄂尔多斯、菏泽、新疆三类典型地层条件下的冲击地压治理工程实践;回顾了山能锚网支护的发展与改革历程,总结了大断面沿空巷道、小煤柱沿空巷道、深部复杂巷道布局原理和支护技术研究成果;针对矿井热害与煤自燃灾害治理,介绍了赵楼煤矿井下集中式冷水降温系统和全风量降温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情况,总结了在煤自燃早期识别技术、采空区封闭控制技术和自燃火灾应急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采动覆岩破坏规律、开采沉陷规律和防水煤柱合理留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河流、村庄建筑物、矿区铁路、高压输电线路、输油管线下压煤开采实践经验;介绍了深井建设过程的地面预注浆、深井冻结施工、井壁砌筑、井筒支护、井壁破裂治理等方面成熟经验;梳理了澳大利亚煤炭开发、收购历程及矿井建设、智能化工作面开发经验与成就;研发了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形成了日处理煤量1000、1500、2000、2500、3000、4000 t和4.0、6.5 MPa不同压力等级的系列炉型;总结了煤间接液化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在高低温费托合成工艺、固定定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及高效费托合成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煤炭提质加工与清洁高效利用实践,重点介绍了煤炭高效提质、粉煤清洁利用、煤系固废资源化等方面的重大进展。通过对山能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成果的总结,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思路,明确了山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能源集团 智能开采 高端装备制造 煤炭清洁利用 矿区建设 大采高 放顶煤 冲击地压 矿井热害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