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13种常绿灌木及其主要挥发物抑菌效应研究
1
作者 原江琴 王翼飞 +4 位作者 汪安印 李朝梅 刘召强 贺丹 张曼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挥发物单体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13种常绿灌木间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同一植物碎叶的抑菌率大于相同质量的整叶,南天竹和海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的均为南天竹;5种挥发物单体对供试菌株的抑制程度不同,苯甲醛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β-蒎烯最弱。在今后郑州市进行城市绿化时,可以选择南天竹等抑菌能力较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常绿灌木 挥发物 抑菌率 抑菌圈直径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壮春 史相国 +5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丁香、穿心莲、虎杖、夏枯草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 mg/ml;而菌陈、鱼腥草、金银花、大青叶等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100 mg/ml;五倍子、地榆、野菊花、马齿苋等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表现了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迟钝爱德华氏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雄 乔昕 +1 位作者 林向东 董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15,19,共3页
就大蒜油对一些常见的污染食品的微生物进行了抑制与杀灭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大蒜油 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污染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海洋致病弧菌对34种中草药敏感性的测定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玉娥 邢晨光 王国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1-225,共5页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10种敏感性较好的中草药对5种海洋致病弧菌的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五倍子抑菌和杀菌能力最强,五倍子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均为1.56 mg/ml,对哈氏弧菌的MIC和MBC为3.125 mg/ml;其次是黄连,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乌梅对5种弧菌有相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2.5 mg/ml。最终确定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哈氏弧菌 副溶血弧菌 河流弧菌 麦氏弧菌 中草药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中草药煎液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杀菌效果 被引量:24
5
作者 梁利国 邴旭文 +2 位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杨家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对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强;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为1.56~6.25 mg/mL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 mg/mL之间,其中五倍子的抑菌和杀菌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小。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对防治由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蒜酶及二者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锋 朱震宏 +3 位作者 刘素辉 顾丹今 陈坚 孙玉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了解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蒜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平板计数法检测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蒜酶对10株临床分离的MRSA体外抗菌活性,并采用菌落法绘制时间-杀伤曲线。结果蒜氨酸和... 目的了解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蒜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平板计数法检测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蒜酶对10株临床分离的MRSA体外抗菌活性,并采用菌落法绘制时间-杀伤曲线。结果蒜氨酸和蒜氨酸+蒜酶均对MRSA有抗菌活性,而蒜酶无作用。结论蒜氨酸和蒜氨酸+蒜酶均为对MRSA敏感的抗菌药物,有望用于治疗由MRSA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 蒜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时间-杀伤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和肠炎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效应 被引量:24
7
作者 廖芳 杨振德 +2 位作者 黄庆华 许汉林 徐可树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868-870,共3页
目的研究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和肠炎常见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证实此两种物质为牛至的主要有效抗菌成分.方法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4菌株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71个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 目的研究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和肠炎常见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证实此两种物质为牛至的主要有效抗菌成分.方法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4菌株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71个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麝香草酚对痢疾杆菌的MIC为0.125~0.250 mg·mL-1,MBC为0.250~0.500 mg·mL-1;对71株肠炎常见菌的MIC为0.031~0.500 mg·mL-1,MBC为0.062~1.000mg·mL-1.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的MIC为0.125~0.500 mg·mL-1,MBC为0.250~1.000 mg·mL-1;对71株肠炎常见菌的MIC为0.062~0.500 mg·mL-1,MBC为0.125~1.000 mg·mL-1.结论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是牛至的主要有效抗菌成分,体外对痢疾杆菌和肠炎常见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 香荆芥酚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帅兵 王婧 +5 位作者 陈海峰 陈晓兰 张龙 王妲妲 宋宏旭 吉梦凡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94-97,共4页
为筛选出抗猪源大肠杆菌的中药,选取板蓝根、五倍子、鱼腥草、穿心莲、黄连、黄芩、连翘和金银花等8种中药进行煎液(相当于1g/mL生药),采用纸片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具抑菌作用的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 为筛选出抗猪源大肠杆菌的中药,选取板蓝根、五倍子、鱼腥草、穿心莲、黄连、黄芩、连翘和金银花等8种中药进行煎液(相当于1g/mL生药),采用纸片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具抑菌作用的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板蓝根、五倍子、穿心莲、黄连和黄芩等5种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TXH11-1)具抑制作用,五倍子的作用最强,对3株菌(TXH11-1、TXH5-2和MAZW7-3)的MIC均为31.25 mg/mL,MBC为62.50~125.00mg/mL;其次是黄连,平均MIC、MBC分别为62.50mg/mL和208.33mg/mL;穿心莲平均MIC为104.17mg/mL,MBC为125.00~500.00 mg/mL;黄芩抑菌效果稍弱,平均MIC为208.33 mg/mL,仅对TXH11-1和MAZW7-3有杀菌作用,MBC≥250.00mg/mL;板蓝根的作用最弱,仅对TXH11-1和TXH5-2具抑制作用,MIC≥250.00mg/mL,对TXH11-1有杀菌作用,MBC为500.00mg/mL;金银花、连翘和鱼腥草对3株试验菌均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猪源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体外抗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梁利国 阎斌伦 +2 位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杨家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弱;同时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了五倍子等抑菌效果较强的7种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此4种中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78~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印庚 任海 +4 位作者 张正 王岚 荣小军 廖梅杰 陈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3,共7页
从患黑痩症的大菱鲆幼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株,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大菱鲆致病菌,并经过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组织病理学显示,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及脑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 从患黑痩症的大菱鲆幼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株,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大菱鲆致病菌,并经过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组织病理学显示,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及脑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用煎煮法提取11种常用中草药成分,测定该致病菌对中草药的杀菌效果。实验表明,五倍子和白头翁的杀菌效果最好,黄柏、穿心莲次之,当归、党参、杜仲、秦皮、金银花、乳香和没药的杀菌效果最差。以五倍子、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初步治疗试验证明,药浴和口服给药可有效治愈大菱鲆苗期的黑瘦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黑瘦症 病原菌 中草药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和灿烂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筛选 被引量:20
11
作者 闫茂仓 陈少波 +4 位作者 单乐州 马爱敏 谢起浪 戴丝 李尚鲁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研究了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mg/mL和1.95mg/mL,... 研究了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mg/mL和1.9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同;黄连、黄芩、连翘和黄柏对灿烂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3.90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7.81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创伤弧菌 灿烂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文青 龚一富 +3 位作者 金思 孙喆君 章丽 童丽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中草药 嗜水气单胞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丽莉 吕凤霞 +3 位作者 别小妹 何义进 王恬 陆兆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3-198,共6页
为了研究Bacillus subtilis fmbJ产生的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并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形态结构、膜通透性来探讨其抗菌作用。结果表... 为了研究Bacillus subtilis fmbJ产生的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并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形态结构、膜通透性来探讨其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μ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32μg/mL;该抗菌脂肽导致嗜水气单胞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一些离子以及大分子的蛋白质和核酸泄漏到细胞外,从而引起细胞的死亡;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表明,该抗菌脂肽还可以造成嗜水气单胞菌细胞壁缺失、鞭毛散失、胞内物质模糊不清等现象,抑菌效果较明显,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脂肽 嗜水气单胞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14
作者 秦晓蓉 张铭金 +3 位作者 高绪娜 林义 马利 何思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55-57,78,共4页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实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法考察槲皮素的抗菌活性。槲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最好,最低杀菌浓度小于0.0061μmol.mL-1;对胶质芽孢杆菌抗菌效果次之,最低抑菌浓度小于0.0061μmol.mL-1;对大肠杆菌...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实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法考察槲皮素的抗菌活性。槲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最好,最低杀菌浓度小于0.0061μmol.mL-1;对胶质芽孢杆菌抗菌效果次之,最低抑菌浓度小于0.0061μmol.mL-1;对大肠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为明显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242μmol.mL-1、0.0061μmol.mL-1、0.0485μmol.mL-1、0.0121μmol.mL-1,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5522μmol.mL-1、6.2086μmol.mL-1、3.1043μmol.mL-1、1.5522μmol.mL-1;对人仓白杆菌无抗菌效果。槲皮素具有广谱抗菌性,并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于革兰氏阳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陈晓月 赵承辉 +1 位作者 刘爽 梁金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为评价大蒜素对动物性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以1×105cfu·mL-1的动物源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体外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结果表明:大蒜素对... 为评价大蒜素对动物性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以1×105cfu·mL-1的动物源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体外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200~400mg·mL-1和400~1600m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12.5~25mg·mL-1和25~50mg·mL-1。证实大蒜素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液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葛红莲 赵锦慧 李军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蒜液体积分数降低而逐渐降低,其中大蒜液对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大肠杆菌最弱。大蒜液对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40%、60%、80%,MBC分别为40%、60%、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液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振霞 肖辉 +1 位作者 单娟娟 薛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5,共3页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mg/mL和1.9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鱼虾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余晓丽 李咏梅 +1 位作者 曾地刚 雷爱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9,共3页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有机氯消毒剂,可用于水体消毒。
关键词 二氯异氰尿酸钠 有机氯消毒剂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4
19
作者 罗新 张其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5,共5页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2<0.0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中草...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2<0.0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中草药在调节pH值至中性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在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后,五倍子(Rhus chinensis)、诃子(Terminalia chebu-la)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三种中草药能有效抑杀嗜水气单胞菌,五倍子的MIC和MBC都为7.813 mg/mL,诃子的MIC和MBC均为15.625 mg/mL,黄连的MIC和MBC均为62.5 mg/mL;石榴皮和艾叶的MIC和MBC均为250 mg/mL;乌梅的MIC和MBC均为100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中草药 抑菌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芬 丁诗华 +5 位作者 孙翰昌 柴菁 黄利 张亚非 左一冰 唐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4-88,共5页
采用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五倍子等8味单方中药和单方组合而成的12味复方中药以及16种西药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菌对五倍子、鱼腥草、黄芩、金银花较为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 cm、1.68 cm、1.62 cm、1.51 cm.... 采用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五倍子等8味单方中药和单方组合而成的12味复方中药以及16种西药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菌对五倍子、鱼腥草、黄芩、金银花较为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 cm、1.68 cm、1.62 cm、1.51 cm.以五倍子组合的复方中药抑菌圈直径达2.97 cm.对SMZ.TMZ合剂(100 mg/L)、氧氟沙星(200 mg/L)、盐酸环丙沙星(50 mg/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 cm、3.6 cm、2.2 cm.SMZ.TMZ合剂(100 mg/L)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 mg/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 600 mg/L;氧氟沙星(200 mg/L)MIC为50 mg/L,MBC为100 mg/L;盐酸环丙沙星(50 mg/L)MIC为25 mg/L,MBC为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药敏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