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Repair on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被引量:2
1
作者 YUShi-bin LIZu-bing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替牙期正常儿童及单侧完全唇腭裂 (UCLP)患者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进行比较研究 ,了解唇腭裂及其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探索继发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替牙期的正常儿童及UCLP患者分为四组 :①正常对照组 (Normal) ,本组包... 目的 :通过对替牙期正常儿童及单侧完全唇腭裂 (UCLP)患者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进行比较研究 ,了解唇腭裂及其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探索继发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替牙期的正常儿童及UCLP患者分为四组 :①正常对照组 (Normal) ,本组包括 48名替牙期正常湖北地区儿童 ;②未手术组 (NO) ,本组 10名UCLP患者未经任何手术治疗 ;③唇裂修复组 (OL) ,34名UCLP患者已行唇裂修复 ,腭裂暂未手术 ;④唇腭裂修复组 (OLP) ,16名UCLP患者已行唇、腭裂修复。各受试对象拍摄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 ,测量描述颌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方向 ,对各组之间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行手术治疗的U CLP患者颌骨形态除腭部先天性发育不足外 ,颌骨侧位头影测量与正常无显著性差异 ;OL和OLP组较正常存在严重的颌骨畸形 ,主要表现为上颌后缩、位置后移 ,同时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移位 ;OL和OLP组上颌后缩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CLP患者颌骨具有趋于发育正常的生长能力 ;手术是导致颌骨继发畸形的主要因素 ;对于单侧完全唇腭裂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唇腭裂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修复术 唇裂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中的应用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欣 谢莹 +2 位作者 李健 杨小红 赵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2例极微型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儿在术前拍摄正面照片并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并评价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浅层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2例极微型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儿在术前拍摄正面照片并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并评价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浅层厚度、口轮匝肌深层厚度、口轮匝肌的交叉纤维束厚度和角度等各项指标。结果:高频超声下可见红唇与人中嵴凹陷,患侧上唇口轮匝肌浅层与皮下结缔组织层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浅层口轮匝肌层厚度较健侧薄(P=0.005);深层口轮匝肌及结缔组织均未见明显的异常回声。患侧口轮匝肌交叉纤维束与水平参考线之间的角度较健侧大(P<0.001)。结论: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显示极微型唇裂患者上唇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的异常,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极微型唇裂 口轮匝肌 交叉纤维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对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同鑫 张明军 +3 位作者 周晓军 金冉 代志恒 聂艳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唇腭裂小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纳布啡组(39例)。纳布啡组麻醉诱导前推注0.2 mg...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唇腭裂小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纳布啡组(39例)。纳布啡组麻醉诱导前推注0.2 mg·kg^(-1)纳布啡,给予对照组罗库溴铵、丙泊酚、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记录两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镇静评分量表、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拔管后30 min(T_(0))、1 h(T_(1))、2 h(T_(2))、4 h(T_(3))镇静、镇痛效果;从患儿术前、术毕、术后30 min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评估患儿麻醉效果。结果纳布啡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静评分、镇痛评分主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T_(1)、T_(2)、T_(3)镇静评分、镇痛评分均较T_(0)下降;组间比较,纳布啡组T_(0)、T_(1)、T_(2)、T_(3)时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主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对照组术毕及术后30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术前升高,组间比较,纳布啡组术毕及术后30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纳布啡组躁动、呼吸道分泌液增多、呼吸抑制等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25.64%)(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可有效维持生命体征,缩短苏醒时间,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纳布啡 镇痛效果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4
作者 王宇萌 迟丹丹 +2 位作者 张贝贝 段小红 黄永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GD14.5/GD17.5取胎鼠,行体视显微镜、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胎鼠的全身及腭组织结构和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在小鼠腭部及牙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胎鼠出现腭裂、磨牙发育异常、肢体畸形、心肌致密化不全等表型。实验组RARα表达升高。结论:atRA诱导建立的小鼠腭裂模型具有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特征,可通过激活RARα受体影响小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综合征型唇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磨牙 成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昂丹司琼制剂安全性风险分析
5
作者 孟康康 夏玉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 分析昂丹司琼制剂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以及其他国内外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 目的 分析昂丹司琼制剂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以及其他国内外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不良反应报告以及国内外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昂丹司琼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突出;在孕期使用昂丹司琼有导致胎儿唇腭裂的风险,产妇若在分娩前后使用本品,应暂停哺乳。结论 医疗机构需关注昂丹司琼制剂的致畸风险,在孕妇中使用应权衡利弊。同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及时完善产品说明书,加强和医疗机构的风险沟通,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丹司琼 药品不良反应 胎儿 致畸风险 唇腭裂 监管措施 说明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9-5p联合CD44对儿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姣 张楠 朱艳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13-3116,共4页
目的探究miR-299-5p联合CD44对儿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80例,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儿40例记为A组,单纯腭裂患儿40例记为B组。另选取医院同期体检... 目的探究miR-299-5p联合CD44对儿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80例,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儿40例记为A组,单纯腭裂患儿40例记为B组。另选取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患儿40例记为C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受试者的miR-299-5p、CD44的相对表达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iR-299-5p、CD44对儿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诊断效能。结果A、B组的miR-299-5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CD44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miR-299-5p、CD44单一及联合诊断儿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灵敏度分别为72.50%、62.50%、82.50%;特异度分别为72.50%、82.50%、80.00%;AUC分别为0.716(95%CI:0.573~0.859)、0.718(95%CI:0.572~0.862)、0.821(95%CI:0.716~0.965),且二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效能(P<0.05)。结论miR-299-5p、CD44在儿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中的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miR-299-5p CD44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手术导板在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7
作者 汤晓雨 古东坤 +4 位作者 李冬 刘中寅 冯晓东 张春蕾 牛谦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062-406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并3D打印手术导板,评价其在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口腔医院11例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术前CT扫描及牙列模型扫描,重建...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并3D打印手术导板,评价其在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口腔医院11例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术前CT扫描及牙列模型扫描,重建上下颌骨数字化模型,模拟手术。根据手术设计方案,设计并3D打印手术导板,对比实际术后结果与手术模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设计方案成功手术,导板使用顺利,术后结果与手术规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设计并3D打印手术导板,可以提高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手术导板 3D打印 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分类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翦新春 粟红兵 +1 位作者 尹乒 黄立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对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 :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鼻部、唇部、牙合/颌骨畸形等 19项内容 ,它们分别是 :鼻尖低平、鼻翼塌陷、... 目的 :对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 :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鼻部、唇部、牙合/颌骨畸形等 19项内容 ,它们分别是 :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 ;上唇过紧、上唇过松、人中及唇峰不显、唇珠缺如、口哨畸形、红唇不显 ;前牙反牙合、3|3移位或缺失、牙槽嵴裂、牙弓小、牙列不齐、前牙槽嵴缺失和上颌后缩。结果 :5 0例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畸形患者均有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人中不显、唇峰不显、唇珠缺如。 5 0例患者中 ,4 2例有牙槽嵴裂和牙列不齐 ;33例行加长法Ⅱ期修复双侧唇裂者均有前牙反牙合、牙列不齐和上颌后缩 ;2 8例有口哨畸形存在。结论 :双侧唇裂 /唇腭裂Ⅰ期修复后仍有鼻、唇及牙合或颌畸形存在 ,对这些畸形必须进行Ⅱ期整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 继发畸形 临床分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疼痛行为量表在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信效度 被引量:61
9
作者 刘明 陈利琴 郑佳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3期20-22,26,共4页
目的对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FLACC)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探讨该量表对我国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FLACC量表按照外文量表翻译的基本程序译成中文,由5名... 目的对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FLACC)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探讨该量表对我国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FLACC量表按照外文量表翻译的基本程序译成中文,由5名相关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对该量表进行内容效度的评定。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2年1-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施行手术的100例年龄为6~33个月的唇腭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清醒后6、10h采用FLACC量表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FLACC量表的评定者间信度较好(t=1.439,P>0.05);内在一致性好,Cronbachα系数为0.745;总体重测相关系数为0.946,各条目重测相关系数为0.868~0.955;总体内容效度为1.000,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0。该量表共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0.723%。术后10h对于量表评估分数≥4分的88例患儿进行疼痛干预,并在干预后30min再次进行评估,患儿疼痛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22,P<0.001)。结论 FLACC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我国唇腭裂患儿手术疼痛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患儿 术后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483例唇腭裂患儿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远贵 杨艳会 陈吉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1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唇腭裂患儿并发心脏畸形的比例,分析唇腭裂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唇腭裂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8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详... 目的:调查分析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唇腭裂患儿并发心脏畸形的比例,分析唇腭裂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唇腭裂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8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分析畸形亚类的构成比例、性别及城乡分布特点、并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以及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83例患儿中,唇裂137例,腭裂136例,唇裂伴腭裂210例;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唇腭裂患儿并发先天性心脏病占8.49%(41例),有家族遗传史的占6.63%(32例),母亲怀孕3个月内有感冒史的占43.69%(211例),母亲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占59.42%(287例),大专以上的仅占5.38%(26例)。结论:唇腭裂在城乡及男女间的分布存在差异;除遗传因素外,母亲怀孕期疾病、文化程度低及生活环境等对唇腭裂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增强母亲孕期的预防保健是预防唇腭裂发生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唇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病因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诊断唇腭裂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丽萍 杜杨格 +1 位作者 杨小红 钦传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唇腭裂是胎儿颜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一半的病例为唇裂合并腭裂,可以孤立存在,也可合并与一些先天性畸形合并存在。由于唇腭裂畸形影响新生儿面容、吸吮、吞咽、语言及面部发育等功能,导致身心发育不良,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 唇腭裂是胎儿颜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一半的病例为唇裂合并腭裂,可以孤立存在,也可合并与一些先天性畸形合并存在。由于唇腭裂畸形影响新生儿面容、吸吮、吞咽、语言及面部发育等功能,导致身心发育不良,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有利于孕妇得知胎儿患有唇腭裂畸形后向产科、儿科及正畸专家咨询及时作出是否继续妊娠的选择。产前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唇腭裂最主要及最重要的筛选及诊断方法,并可进行唇腭裂分型并系统检查胎儿是否有其它器官合并畸形;胎儿磁共振对超声发现的唇腭裂特别是腭裂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上起辅助诊断作用。产前优生遗传检查可确定唇腭裂胎儿是否合并有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产前诊断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被引量:6
12
作者 韦进 王伯钧 +1 位作者 蒋才丽 韦燕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侧唇缘L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L瓣法整复,手术效果满意,能较好恢复上唇两侧唇部及鼻部对称性的病例,占90%以上。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再结合L瓣法,能显著地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改良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唇腭裂专科护理发展现状的文献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利琴 阮洪 +1 位作者 方晓燕 王国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内唇腭裂专科护理工作发展的现状。方法检索并分析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Springer Link及PubMed英文数据库近6年有关唇腭裂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患儿的喂养、手术安全管理、围术期疼痛研究以及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内唇腭裂专科护理工作发展的现状。方法检索并分析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Springer Link及PubMed英文数据库近6年有关唇腭裂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患儿的喂养、手术安全管理、围术期疼痛研究以及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出国内文献89篇(核心期刊20篇)、国外文献22篇,其中围术期护理38篇、患儿的喂养16篇、手术安全管理10篇、围术期疼痛研究10篇、心理护理15篇。结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论文总结和回顾性居多,应增加研究探讨性论文,从而促进唇腭裂临床护理工作专科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护理发展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0例唇腭裂患者临床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芳真 郑苍尚 邓永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了解唇腭裂的最新流行病学情况,寻找与唇腭裂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为唇腭裂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0例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920例(69.70%),女... 目的:了解唇腭裂的最新流行病学情况,寻找与唇腭裂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为唇腭裂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0例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920例(69.70%),女性400例(30.30%);唇裂410(31.06%)、唇裂伴腭裂782例(59.24%)、单纯腭裂128例(9.70%)+++++++;全部病例中合并牙槽突裂895例,占67.80%;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明显多于双侧者,两者之比为3.26∶1,其中左侧多于右侧(1.71∶1);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4.47%,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病例总数的3.86%,单纯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单纯腭裂病例总数的10.16%;唇腭裂患者母亲孕3个月经历危险因素者共267例,占唇腭裂总数的20.23%,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224例,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总数的18.79%,单纯腭裂患者43例,占单纯腭裂患者总数的33.59%;所有患者中出生于7~9月者均少于其它其它季度。结论:唇腭裂发病以唇裂合并腭裂居多,且以单侧发病多于双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多基因遗传和胚胎所处的环境因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分类 临床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02年大连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海涛 王如 +1 位作者 丛蔚 董海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唇腭裂发生情况,比较综合征性唇腭裂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 对大连地区38家县级以上助产医院1996~2002年期间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对263例非综合征性 及38例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唇腭裂发生情况,比较综合征性唇腭裂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 对大连地区38家县级以上助产医院1996~2002年期间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对263例非综合征性 及38例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6~2002年大连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为12.0/ 万;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为1.7/万。在66例总唇裂患儿中,有4例伴发全身其它畸形,占6.1%;在53例总腭裂 患儿中,有8例伴发全身其它畸形,占15.1%。结论:腭裂伴发其它畸形的发生率要高于唇裂伴发其它畸形;腭裂 伴发其它畸形,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非综合征性与综合征性唇腭裂在患儿体重及转归上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下三角瓣的整复技巧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伯钧 韦进 蒋才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结果:随访例数93例,85例整复效果满意,较好恢复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的对称性,占90%以上。结论: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整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术式 修复术 单侧完全性唇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口腔本科生对唇腭裂教学内容学习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农晓琳 邱荣敏 +3 位作者 伍曼曼 李昊 陈洪 黎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0-653,共4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唇腭裂治疗已成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综合序列治疗,其内容难度大,要求高,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经过探索,也找到了一套序列化教学方法,对口腔医学本科生进行分阶段教学和指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唇腭裂治疗已成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综合序列治疗,其内容难度大,要求高,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经过探索,也找到了一套序列化教学方法,对口腔医学本科生进行分阶段教学和指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医学视野变得开阔,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提高,思维模式正在向临床思维逐渐靠拢;同时在学习工作中,他们也越来越注重团结协作的精神,而这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必备的要素之一。我们在唇腭裂教学实践方面的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其教学思路和方法可比照、引申、应用到口腔及临床医疗等其他教学内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本科生 唇裂 腭裂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教学法在唇腭裂婴幼儿术后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媛 舒茂国 +3 位作者 张军 韩亮 苏欣 行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究在唇腭裂婴幼儿术后喂养中采取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实施唇腭裂修补术的160例婴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 目的探究在唇腭裂婴幼儿术后喂养中采取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实施唇腭裂修补术的160例婴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喂养护理,观察组采取情景教学法喂养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喂养注意事项、喂养方法、喂养时间等方面的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喂养依从性为96.25%,对照组患儿的喂养依从性为81.25%,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1.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6.25%,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86.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在术后护理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家属对喂养知识掌握度,有利于提高患儿喂养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进一步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唇腭裂修补术 术后喂养护理 情景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粘连术与Millard Ⅱ式联合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锋 张正文 +1 位作者 李昊 李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唇粘连术与MillardⅡ式手术联合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优点与手术要点。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9月对4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接受过唇粘连术患者采用MillardⅡ式手术矫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患侧鼻小柱延... 目的:分析唇粘连术与MillardⅡ式手术联合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优点与手术要点。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9月对4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接受过唇粘连术患者采用MillardⅡ式手术矫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患侧鼻小柱延长,两侧鼻孔对称,人中嵴对称,唇弓形态好,无瘢痕增生。结论:唇粘连术与MillardⅡ式手术联合是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裂 唇粘连术 MillardⅡ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唇鼻体表特点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志农 姬莉 +3 位作者 张强 郭美玲 段咏华 王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5,159,共5页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唇鼻体表特点,为适龄婴儿手术治疗及治疗后效果的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选取9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其唇鼻体表进行测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获得单侧完全性...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唇鼻体表特点,为适龄婴儿手术治疗及治疗后效果的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选取9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其唇鼻体表进行测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获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和正常婴儿唇鼻体表的28项数据的基本均值和标准差。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除去患侧高点上唇红厚、健侧唇高及健侧鼻孔底宽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数据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数据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多项数据间存在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具有复杂的唇、鼻畸形,在三维空间上形成一个畸形的整体,既表现有组织的缺损又存在组织的移位,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很大但在同一个体的成对指标间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唇鼻部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