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子微核心种质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红凯 赵苏蒙 +4 位作者 陆琼 周鹏 智慧 刁现民 贺强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5-1444,I0001-I0004,共14页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种质资源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研究和利用这些遗传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全球范围的967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通过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种质资源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研究和利用这些遗传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全球范围的967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通过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地理分布等信息,构建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200份谷子微核心种质资源群体。该微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代表性,同时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丰富的表型变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10个与农艺性状关联的QTL,包括调控谷子叶枕颜色的PPLS1基因和与抽穗期相关的Ghd7.1基因,表明该微核心种质具有高的实用性。研究结果为谷子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种质资源 微核心种质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PPLS1 Ghd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籽粒铅、镉、锌积累差异性分析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亚茹 张巧凤 +3 位作者 付必胜 蔡士宾 吴纪中 陈亚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籽粒重金属低积累型作物品种,以减少污染农田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方法]采用重金属污染农田原位筛选方式,研究了261份小麦微核心种质的籽粒对重金属铅(Pb)、镉(Cd)、锌(Zn)积累的差异。[结果]污染农田土壤Pb、Cd、Zn...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籽粒重金属低积累型作物品种,以减少污染农田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方法]采用重金属污染农田原位筛选方式,研究了261份小麦微核心种质的籽粒对重金属铅(Pb)、镉(Cd)、锌(Zn)积累的差异。[结果]污染农田土壤Pb、Cd、Zn含量分别为449.2、2.4、532.9 mg·kg^(-1),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GB 15618—1995)。261个品种(品系)的小麦籽粒Pb、Cd、Zn的积累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变幅分别为0.002~0.920、0.010~0.853、45.773~121.081mg·kg^(-1)。以GB 2762—2012和NY 861—2004的限量(Pb含量≤0.2 mg·kg^(-1)、Cd含量≤0.1 mg·kg^(-1)、Zn含量≤50 mg·kg^(-1))为评价标准,其中有92个小麦样品Pb超标,超标率为35.2%;Cd超标样品为251个,超标率达96.2%;Zn超标样品有254个,超标率达97.3%。[结论]13个Pb低积累品种(品系)(Pb含量低于0.020 mg·kg^(-1)):‘松蕊麦(四号)’‘云麦34’‘石家庄54’‘赤壳’‘本地黄花麦’‘托克逊1号’‘泰山1号’‘和尚麦’‘白蒲(落青)’‘早五天’‘钱交麦’‘他诺瑞’‘台中23’;10个Cd低积累品种(品系)(Cd含量小于0.1 mg·kg^(-1)):‘白条鱼’‘青春28’‘半截芒’‘红金包银’‘大粒半芒’‘碱麦’‘红冬麦’‘白齐头’‘托克逊1号’‘涿鹿冬麦’;6个Zn低积累品种(品系):‘红金包银’‘秃芒麦’‘日喀则8号’‘温麦6号’‘托克逊1号’‘红须麦’。其中‘托克逊1号’为Pb、Zn、Cd低积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小麦微核心种质 积累差异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稻瘟病基因Pib、Pita、Pi5、Pi25和Pi54在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岂长燕 许兴涛 +8 位作者 马建 王帅 田鹏 孟令志 闫文秀 赵志超 王洁 王久林 雷财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0-1246,1254,共8页
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ta、Pi5、Pi25和Pi54等对我国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表现广谱抗性,在水稻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各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并分析了Pib、Pita、Pi5、Pi25和Pi54在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情况。... 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ta、Pi5、Pi25和Pi54等对我国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表现广谱抗性,在水稻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各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并分析了Pib、Pita、Pi5、Pi25和Pi54在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24份种质携带1~4个目标基因,其中黄丝桂占携带基因Pib、Pita、Pi5和Pi54;南雄早油占和乌嘴红谷分别携带3个基因Pita、Pi25和Pi54及Pita、Pi5和Pi54;叶里藏花和辽粳287等35份分别携带Pi5和Pi54、Pita和Pi54、Pib和Pi54、Pib和Pita、Pi25和Pi54、Pib和Pi5、Pita和Pi5、Pita和Pi25、Pi5和Pi25;抚宁紫皮粳子和隆化毛葫芦等86份分别携带单个目标基因。为了解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抗稻瘟病基因型,以及有效利用优异种质改良水稻抗瘟病性提供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核心种质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建立及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比较 被引量:29
4
作者 姜慧芳 任小平 +6 位作者 廖伯寿 黄家权 雷永 陈本银 GUO B Z HOLBROOK C C UPADHYAYA H D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以中国花生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6390份花生资源为材料,以其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和评价数据为信息,采用分层分组聚类以及随机取样与必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576份资源组成的花生核心种质,占基础收集品的9.01%。除出仁率外,核心... 以中国花生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6390份花生资源为材料,以其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和评价数据为信息,采用分层分组聚类以及随机取样与必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576份资源组成的花生核心种质,占基础收集品的9.01%。除出仁率外,核心种质与基础收集品种间的其他14个性状平均值和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明显,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比较,中国花生资源在龙生型和珍珠豆型方面具有优势,叶片长、叶片宽、种子长、种子宽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而ICRISAT花生资源在多粒型和普通型方面具有优势,且植株高度和总分枝数的遗传多样性比中国花生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资源 中国核心种质 ICRISAT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微核心种质中广亲和基因S5^n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国新 但志武 +1 位作者 鲁旭东 黄文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普通野生稻微核心种质中蕴含丰富的优异基因资源,是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为了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S5n的普通野生稻种质,利用前人开发的鉴定水稻S5n基因的InDel分子标记,对107份野生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PCR扩增和读带分... 普通野生稻微核心种质中蕴含丰富的优异基因资源,是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为了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S5n的普通野生稻种质,利用前人开发的鉴定水稻S5n基因的InDel分子标记,对107份野生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PCR扩增和读带分析。结果筛选出3份携带S5n广亲和基因的野生稻种质,均来自海南省,该基因可能在海南完成演化。野生稻广亲和材料有助于籼粳交育种材料的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微核心种质 S5^n 检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nDel标记量化中国栽培水稻微核心种质的籼粳成分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国新 盛继群 +1 位作者 李长春 黄文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741-3745,共5页
利用34对鉴定籼粳指数的InDel标记对184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的籼粳指数进行量化与评价。结果表明,微核心种质中典型籼稻、籼稻、偏籼、中间型、偏粳、粳稻和典型粳稻的比例分别为53.26%、9.24%、1.63%、1.09%、3.26%、9.78%和21.74%,偏... 利用34对鉴定籼粳指数的InDel标记对184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的籼粳指数进行量化与评价。结果表明,微核心种质中典型籼稻、籼稻、偏籼、中间型、偏粳、粳稻和典型粳稻的比例分别为53.26%、9.24%、1.63%、1.09%、3.26%、9.78%和21.74%,偏籼粳中间型的材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水稻 微核心种质 籼粳指数 INDEL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微核心种质中广亲和基因S5^n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国新 胡建 +1 位作者 黄明军 段俊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共4页
利用S5n的功能标记扩增197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从中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S5n的材料,并检验亲和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到11份(湖恢628、本邦谷、毫补卡、小红谷、饭毫皮、飞蛾糯2、特青选恢、包协-7B、毫马克(K)、清可、老造谷)含有S5n特异... 利用S5n的功能标记扩增197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从中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S5n的材料,并检验亲和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到11份(湖恢628、本邦谷、毫补卡、小红谷、饭毫皮、飞蛾糯2、特青选恢、包协-7B、毫马克(K)、清可、老造谷)含有S5n特异带型的水稻种质,将其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杂交,其F1结实率均高于75%,表现广亲和性。这批广亲和性材料可为籼粳亚种间的优势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核心种质 广亲和基因 S5^n基因 筛选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微核心种质Glu-A3位点等位基因的鉴定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许凌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2-14,共3页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约占小麦谷蛋白的80%,对小麦品质影响很大,为明确各亚基与品质的关系,促进小麦育种工作,采用PCR方法检测190个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Glu-A3位点等位基因。结果表明:共检测到Glu-A3a^Glu-A3g 7种基因类型,且以等位亚基...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约占小麦谷蛋白的80%,对小麦品质影响很大,为明确各亚基与品质的关系,促进小麦育种工作,采用PCR方法检测190个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Glu-A3位点等位基因。结果表明:共检测到Glu-A3a^Glu-A3g 7种基因类型,且以等位亚基c为主。SDS沉降值测定显示,c亚基对品质作用较小,但所占比例最大。由此可见,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以劣质亚基为主,引进优质亚基可成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谷蛋白 微核心种质 Glu-A3等位基因 品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千粒重的差异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小平 施翔 +2 位作者 章兴发 赵传菊 程建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3-4,共2页
为明确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间千粒重的差异和筛选特异千粒重的微核心种质,本研究以238份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和频数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8份水稻种质间千粒重存在巨大差异,可划分为5类。千粒重在13.47~32.8... 为明确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间千粒重的差异和筛选特异千粒重的微核心种质,本研究以238份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和频数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8份水稻种质间千粒重存在巨大差异,可划分为5类。千粒重在13.47~32.84 g之间,最重的种质是BD 007(32.84 g),最轻的种质是矮仔占(13.47 g)。这将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特异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核心种质 千粒重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