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8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沙门菌属LAMP检测的食品卫生检验优化方法
1
作者 甘方勇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沙门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能够引起沙门菌感染,导致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优化检测方法对于快速准确地识别污染源、防止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分离培养法,发现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 沙门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能够引起沙门菌感染,导致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优化检测方法对于快速准确地识别污染源、防止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分离培养法,发现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在检测速度、操作简便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实验结果表明,LAMP方法远快于分离培养法,且LAMP法的操作步骤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技能的操作人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属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 、 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黄青红 谢芝勋 +5 位作者 李孟 李丹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余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为快速鉴别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三重RT-LAMP(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tRT-LAMP)方法。根据NCBI中H3、N2和N... 为快速鉴别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三重RT-LAMP(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tRT-LAMP)方法。根据NCBI中H3、N2和N8亚型AIV的N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3套LAMP引物,同时还设计了与FIP的F1c反向互补的荧光探针(FD),并通过退火的方式将FD结合到标记淬灭基团的FIP(FIP)上,形成FIP-FD复合探针后的荧光被淬灭,当FD与FIP分离后,可检测到荧光信号。通过优化反应温度、特异性、敏感性、干扰性和临床样品检测等成功建立了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tRT-LAMP方法。该方法只需要67℃恒温条件就能准确检测和鉴别AIV的3种不同目的基因,且检测其他相关的禽类病原时不产生非特异性扩增;每反应管检测H3、N2和N8亚型AIV最低限度分别为756、735、790 copies/μL,不同浓度模板之间互不干扰;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RT-LAMP结果与RT-qPCR及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灵敏和特异的优点,扩增结果还可直接肉眼观察,可应用于临床同时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荧光RT-lamp H3N8亚型禽流感 H3N2亚型禽流感 复合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花叶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秦艳红 鲁书豪 +5 位作者 文艺 高素霞 李绍建 刘玉霞 王飞 鲁传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53,共8页
基于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技术建立了针对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的快速、特异、灵敏的RT-LAMP检测方法。根据Re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基于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技术建立了针对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的快速、特异、灵敏的RT-LAMP检测方法。根据Re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3组LAMP引物,通过引物筛选确定最佳引物组合;利用电泳检测及可视化方法(加SYBR GreenⅠ显色剂)进行RT-LAMP温度优化、特异性检测、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最适检测温度为60℃,优化后的LAMP方法能特异性检测ReMV,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00倍,可检测到1.2×10^(-1)拷贝/μL的模板浓度。对60份地黄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RT-LAMP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8.3%,高于常规RT-PCR方法(75%)。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技术为ReMV的准确检测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花叶病毒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白化伴随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王涌 曾祥国 +4 位作者 肖桂林 温昕 周鑫鑫 邓江丽 韩永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7-245,253,共10页
草莓白化伴随病毒(strawberry pallidosis-associated virus,SPaV)能引起草莓白化病,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后会加重症状。本研究建立了SPaV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 草莓白化伴随病毒(strawberry pallidosis-associated virus,SPaV)能引起草莓白化病,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后会加重症状。本研究建立了SPaV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对反应体系的各条件进行评估优化后,检测了RT-LAM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对田间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包含2.5μL 10×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Buffer、6 mmol/L Mg^(2+)、1 mmol/L dNTPs、1μmol/L SPaV-FIP和SPaV-BIP,0.1μmol/L SPaV-F3和SPaV-B3,0.3μmol/L SPaV-LB,0.4 mol/L Betaine,0.256 U/μL WarmStart Bst 2.0 DNA Polymerase,0.12 U/μL WarmStart RTx Reverse Transcriptase,1μL RNA,反应条件为61℃恒温孵育40 min。采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在特异性检测中,只有携带了病毒SPaV的样品才能发生阳性扩增。灵敏度测试中,RT-LAMP比RT-PCR灵敏度高10倍。田间应用中,RT-LAMP和RT-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SPaV RT-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可供实验室及生产实践中应用,助力脱毒种苗的鉴定和田间病毒病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白化伴随病毒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类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LAMP-HNB快检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王雯琼 葛明峰 +4 位作者 卢先东 刘艳红 斯烈钢 申屠基康 徐胜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92-19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可视化的虾类病原检测方法,实现基层养殖户自检。[方法]针对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特异性引物,对反应试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LAMP与羟基萘酚蓝(HNB)结合...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可视化的虾类病原检测方法,实现基层养殖户自检。[方法]针对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特异性引物,对反应试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LAMP与羟基萘酚蓝(HNB)结合的LAMP-HNB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在LAMP反应体系中添加12 mmol/L Mg^(2+)和250μmol/L HNB,65℃恒温条件下反应60 min最佳;DIV1病原质粒最低检出限为102 copies/μL,稳定性和特异性较好,通过带有靶标基因的阳性质粒进行16次重复性试验结果均较为稳定,多种模板扩增试验均未发生假阳性情况,符合试验要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LAMP-HNB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上述对虾DIV1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lamp HNB 十足目虹彩病毒1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基因的云南烟草花叶病毒RT-LAMP快速检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正婷 盖晓彤 +3 位作者 张俊蕾 卢灿华 姜宁 刘雅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2,共9页
为快速检测云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本研究根据来自云南烟草TM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了5组引物进行筛选,并采用单一变量法对反应的温度、时间、甜菜碱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及内、外引... 为快速检测云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本研究根据来自云南烟草TM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了5组引物进行筛选,并采用单一变量法对反应的温度、时间、甜菜碱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及内、外引物浓度比等进行逐一优化,建立了云南烟草TM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引物组为第4组,最适反应温度为60℃,甜菜碱、dNTPs、Mg^(2+)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0.6、0.4、2.0 mmol/L,最佳内、外引物浓度比为4∶1,最佳反应时间40 min。优化后的RT-LAMP经SYBR Green I染色可肉眼判断结果,特异性高,灵敏度是常规RT-PCR的10倍。RT-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为云南烟草TMV的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CP基因 RT-lamp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组合式石英灯加热器及其辐射加热性能
7
作者 周法 林国胜 +4 位作者 刘祥 张敏莉 陈海群 欧东斌 马汉东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目的通过石英灯加热器对材料表面进行辐射加热,研究其对开展飞行器表面热载荷地面模拟的有效性。方法设计开发一套并联组合式石英灯加热器,并针对200 mm×200 mm平板材料进行辐射加热实验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加热器辐射面与模... 目的通过石英灯加热器对材料表面进行辐射加热,研究其对开展飞行器表面热载荷地面模拟的有效性。方法设计开发一套并联组合式石英灯加热器,并针对200 mm×200 mm平板材料进行辐射加热实验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加热器辐射面与模型平板不同距离之间的热流变化规律,以及加热器对平板模型某点热流与加热器电参数的关联特性,并分别以模型表面某点处热流和温度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实现加热器对模型某点的热流和温度的跟踪模拟。结果本文开发的并联组合式石英灯加热器既可以单组使用,也可以2组并联组合使用,2种形式加热器对模型表面均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辐射加热区域,辐射加热区域内从中心到边缘平均温度梯度分别为8℃/cm和3.3℃/cm,温度不均匀度分别为3.14%和1.27%。模型表面热流的跟踪响应实现毫秒级控制,控制精度保持在1%以内,加热器可以实现某点温度的动态跟踪和控制,温度控制精度受材料特性而存在一定的偏差。结论石英灯加热器对于平板某点热流与加热器功率之间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2组并联实现了一个更好的均匀稳定的加热区域,加热器对于辐射加热区域某点热流和温度均可以实现动态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灯加热器 辐射加热 热流 防热考核 气动热 高速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LAMP方法检测灭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惠秩 满朝新 +7 位作者 董鑫悦 刘珊珊 薛玉清 杨士芹 谢鲲昊 刘颖 卢雁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00-304,308,共6页
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传统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存在很多缺点。由于细胞死亡后其DNA依然能够存活许久,所以传统方法不能有效区分DNA... 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传统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存在很多缺点。由于细胞死亡后其DNA依然能够存活许久,所以传统方法不能有效区分DNA来自死菌还是活菌。通过荧光染料PMA与快速检测技术LAMP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灵敏的检测灭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死/活菌进行区分。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设计引物,并对LAMP反应体系及PMA-LAMP方法进行优化,同时优化了灭菌乳中提取DNA的方法。在纯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PMA-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为3.2CFU/mL,PMA-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3.2×102CFU/mL;对人工污染灭菌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PMA-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为5×101CFU/mL,而PMA-PCR方法检测灵敏度为5×103CFU/mL。整个反应需要大约6h,说明PMA-LAMP方法检测灭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有望成为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lamp 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荧光LAMP技术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 被引量:16
9
作者 叶宇鑫 李琳 +1 位作者 山崎伸二 石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2,共6页
以沙门氏杆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将原位荧光LAMP技术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所需要的具体实验方法与数据,并成功将原位荧光LAMP技术应用于检测人工污染的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实验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结果证明,与传统沙门氏... 以沙门氏杆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将原位荧光LAMP技术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所需要的具体实验方法与数据,并成功将原位荧光LAMP技术应用于检测人工污染的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实验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结果证明,与传统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和PCR方法相比,原位荧光LAMP无需破碎细胞提DNA,反应方便易行,耗时少;反应条件恒定温和,能够减少细胞损伤;单基因检测水平证明反应的高灵敏度;良好的基因定位以及清晰的背景条件使反应结果更加直观,易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荧光lamp 沙门氏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的RT-LAMP方法检测禽白血病病毒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业兵 张磊 +3 位作者 孙跃辉 毛娅卿 李俊平 宁宜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6,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的RT-LAMP方法。根据GenBank中ALV序列,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多套LAMP引物,通过LAMP Real-time Turbidimeter仪对ALV的LAMP引物、反应体系及反应进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的RT-LAMP方法。根据GenBank中ALV序列,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多套LAMP引物,通过LAMP Real-time Turbidimeter仪对ALV的LAMP引物、反应体系及反应进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加入SYBR GreenⅠ肉眼判定与仪器监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建立的RT-LAMP方法在63℃水浴中36min可对ALV核酸进行高效扩增,在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Ⅰ肉眼判断结果与Real-time Turbidimeter仪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具有很强特异性,对其它相关鸡病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检出限量为14.2pg.μL-1,显示出很高的敏感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24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法与其原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了可对ALV进行快速检测并可肉眼判定结果的可视化RT-LAMP方法,其操作简便、无需昂贵设备,适用于AL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及快速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仑 殷幼平 +1 位作者 吴瑜佳 王中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101,共7页
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方法,使其能应用于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对病害的快速检测。利用柑橘溃疡病菌基因组特有的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检测体系;在普通LAMP引物的基础上设... 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方法,使其能应用于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对病害的快速检测。利用柑橘溃疡病菌基因组特有的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检测体系;在普通LAMP引物的基础上设计一对环引物,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快速LAMP检测体系,并以多种参比菌DNA以及健康柑橘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利用柑橘溃疡病菌菌液和DNA溶液梯度稀释液对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进行了验证。普通LAMP检测体系菌体和DNA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了2.25×104cfu和2.03×10-1 ng,快速LAMP检测体系菌体和DNA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了2.25cfu和2.03×10-5 ng。在特异性测试中,普通LAMP检测体系与快速LAMP检测体系均仅对柑橘溃疡病菌进行扩增,对非靶标菌和柑橘叶片基因组DNA不产生扩增,普通LAMP与快速LAMP检测体系特异性测试结果一致。快速LAMP检测体系在0.5h内就可以达到普通LAMP检测体系的扩增量,是普通LAMP检测体系反应时间的一半,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快速LAMP检测体系菌悬液和DNA检测灵敏度均比普通LAMP检测体系提高了10 000倍。成功地建立了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及快速LAMP检测方法,为柑橘溃疡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溃疡病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LAMP技术快速检测变形杆菌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桂芬 张蕴哲 +4 位作者 付博宇 袁耀武 苑宁 王鑫 张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变形杆菌的方法。采用实时荧光LAMP(Real Amp)技术检测变形杆菌,分析Gen Bank中公布的变形杆菌atp D基因序列,针对其6个区域设计4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等温(62℃)扩增模板DNA,通过与电脑相连进行实时监测,对该方...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变形杆菌的方法。采用实时荧光LAMP(Real Amp)技术检测变形杆菌,分析Gen Bank中公布的变形杆菌atp D基因序列,针对其6个区域设计4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等温(62℃)扩增模板DNA,通过与电脑相连进行实时监测,对该方法检测变形杆菌的特异性、灵敏度、人工污染猪肉检出限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该检测法的灵敏度与普通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eal Amp检测方法比普通LAMP检测方法更加方便快捷,20 min内即可判定结果;用于特异性试验的19株试验菌株中,6株变形杆菌呈阳性结果,其他13株非变形杆菌均呈阴性结果;检测纯菌的灵敏度为8.1CFU/m L,是普通LAMP检测方法的10倍;人工污染猪肉的检出限为81CFU/m L。本研究建立的Real Amp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变形杆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lamp lamp 变形杆菌 检测 atp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玉锋 李帅 +2 位作者 黄丽娟 赵丽 黄丹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环介导的恒温扩增(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反应快、设备简单等特点,已被应用于病原菌诊断、食品致病菌检测等领域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LAMP技术在食品... 环介导的恒温扩增(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反应快、设备简单等特点,已被应用于病原菌诊断、食品致病菌检测等领域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LAMP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技术 食品致病菌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贝类派琴虫和包纳米虫的双重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彩霞 冯春燕 +4 位作者 王巧黎 袁向芬 邓俊花 吕继洲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35-1942,共8页
为满足贝类寄生虫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派琴虫ITS序列和包纳米虫18SrR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LAMP扩增引物,分别建立了两种寄生虫的单重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组装成两种寄生虫的双重LAMP方法,同... 为满足贝类寄生虫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派琴虫ITS序列和包纳米虫18SrR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LAMP扩增引物,分别建立了两种寄生虫的单重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组装成两种寄生虫的双重LAMP方法,同时还进行了特异性检测和敏感性检测,并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验双重LAMP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贝类寄生虫双重LAMP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派琴虫时的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质粒DNA,检测包纳米虫时的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μL质粒DNA,同时酶切试验也验证了双重LAM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随机采自东海和黄海的20份菲律宾蛤仔和10份美国进口牡蛎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双重LAMP方法在口岸检疫工作中可以作为派琴虫和包纳米虫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寄生虫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 检测 派琴虫 包纳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可视化LAMP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晶 于吉锋 +7 位作者 周泷 曹冶 林毅 李兴玉 肖璐 叶勇刚 潘梦 康润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5-572,共8页
试验旨在建立简易、快速、高效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检测和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LTV TK基因序列,设计检测ILTV的特异性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 试验旨在建立简易、快速、高效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检测和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LTV TK基因序列,设计检测ILTV的特异性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反应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了ILTV 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内引物ILT9-FIP和ILT9-BIP、外引物ILT9-F3和ILT9-B3、环引物ILT9-LB和ILT9-LF为LAMP反应引物,反应温度为66℃时,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反应效率最高;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ILTV(匈牙利株和王岗株),不与新城疫病毒(NDV,B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52株和H120株)、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发生交叉反应,且能够检测到的病毒最低浓度达到0.06pg/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采用建立LAMP方法对50个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4%,且与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6%。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LAMP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上ILTV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amp) 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6
16
作者 许邹亮 南文龙 +6 位作者 周洁 陆明哲 郭玉广 谭鹏飞 毛开荣 彭大新 陈义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8期37-40,共4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了布鲁氏菌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引物,反应前加入染料羟基萘芬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63℃恒温反应60min,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分别...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了布鲁氏菌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引物,反应前加入染料羟基萘芬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63℃恒温反应60min,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分别评价所建立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对60份牛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阳性血清样本,经LAMP和B4/B5-PCR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最低检出限约为17fg布鲁氏菌基因组DNA。本方法特异性良好,布鲁氏菌反应管均出现特异性LAMP扩增反应,而猪大肠杆菌K99、巴氏杆菌C48-1、猪链球菌ST171、绿脓杆菌等对照组均未出现扩增。针对60份RBT阳性血清的平行检测结果显示,LAMP和B4/B5-PCR这两种方法间的结果符合率为85.0%。B4/B5-PCR检测为阳性的43份样品,经本方法检测全部为阳性;B4/B5-PCR检测为阴性的17份样品,经本方法检测,9份为阳性,8份为阴性。LAMP的敏感性高于B4/B5-PCR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布鲁氏菌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兽医部门进行布鲁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浊度LAMP法检测豆制品中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蕾 沈会平 +2 位作者 闫鹤 李琳 石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156,共7页
通过设计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NOS和2个转基因大豆品系(GTS 40-3-2,MON89788)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以及鉴定转基因大豆品系的LAMP体系,并选取国内豆制品利用CTAB法进行DNA提取,并针对上述基因进行PCR... 通过设计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NOS和2个转基因大豆品系(GTS 40-3-2,MON89788)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以及鉴定转基因大豆品系的LAMP体系,并选取国内豆制品利用CTAB法进行DNA提取,并针对上述基因进行PCR和LAMP扩增的对比,建立起了检测大豆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的LAMP方法。结果表明:4个LAMP方法均有较好的特异性,除了NOS、GTS 40-3-2的检测限为0.1%外,其他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0.01%,均能满足实际检测要求;在实时浊度LAMP法检测大豆制品转基因成分的鉴定中,传统的CTAB法能成功提取大豆粗加工制品的DNA,且DNA纯度能够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利用转基因外引物进行的普通PCR结果与实时浊度LAMP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建立的转基因实时浊度LAMP检测方法有很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 豆制品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LAMP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亚男 满朝新 +5 位作者 赵凤 刘颖 薛玉清 胡惠秩 李博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0-412,416,共4页
建立一种将荧光染料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用于高效检测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利用PMA抑制单增李斯特死菌后进行LAMP扩增实验、并研究了PMA-LAMP方法检测单增李... 建立一种将荧光染料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用于高效检测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利用PMA抑制单增李斯特死菌后进行LAMP扩增实验、并研究了PMA-LAMP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的灵敏度,同时与PMA-PCR方法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μmol/L的PMA处理浓度为5×108cfu/mL单增李斯特死菌,能够完全抑制LAMP扩增。PMA-LAMP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的检出限为4.9×101cfu/mL,其灵敏度是PMA-PCR方法的10倍。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PMA—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婕 刘二龙 +3 位作者 卢丽 李斐然 王永奇 刘文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Pyolysin,PLO)基因设计6条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Pyolysin,PLO)基因设计6条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对化脓隐秘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非O1霍乱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孢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9株实验菌株进行的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仅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112 fg。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20份林麝临床病例样品,共鉴定出10株化脓隐秘杆菌,与API Coryne生化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化脓隐秘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性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双重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晶晶 高晓建 +6 位作者 张晓君 马丽娜 阎斌伦 白雪松 赵佳铭 毕可然 秦蕾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5,共7页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A、vah1、vah4、flaA、rtxA和ton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A和angM基因;针对vah4和rtx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株对照菌无阶梯状扩增条带且呈现阴性反应,LAMP扩增灵敏度为2.4×10~1 CFU/ml。LAMP检测灵敏度是双重PCR的100倍,LAMP技术与PCR比较,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不需昂贵仪器,LAMP检测鳗弧菌的方法更适合于养殖生产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毒力相关基因 双重PCR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