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智能通风研究进展与前沿展望
1
作者 高科 戚志鹏 +3 位作者 唐志强 石连增 袁可一 吕航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保障。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通风系统正向精准、高效方向演进。综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的关键技术进展,包括风阻风量感知、实时网络解算、故障诊断及按需调控,并探讨了提升通风系统智能化水平及灾害适应... 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保障。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通风系统正向精准、高效方向演进。综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的关键技术进展,包括风阻风量感知、实时网络解算、故障诊断及按需调控,并探讨了提升通风系统智能化水平及灾害适应能力的技术路径。针对矿井灾害通风安全问题,提出矿井韧性风网概念,以增强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构建热动力灾变动态应急导航模型,以优化矿工避灾逃生路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高镜像度矿井通风系统,实现精准建模与智能调控。研究表明,结合智能感知、优化控制和仿真计算,可提升风量预测精度,实现通风系统智能调控,并增强灾害环境下的通风稳定性和应急响应能力。未来,矿井通风将进一步融合智能感知、数字孪生与优化控制技术,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向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风 韧性风网 应急导航 按需调控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智能通风研究进展及展望
2
作者 刘湘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6,共13页
从通风参数监测技术、通风网络实时解算方法、通风灾变应急调控技术和矿井智能通风系统架构4个方面,分析了通风参数检测设备、测定方案优化、网络实时监测与解算、异常诊断方法及应急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智能通风系统面... 从通风参数监测技术、通风网络实时解算方法、通风灾变应急调控技术和矿井智能通风系统架构4个方面,分析了通风参数检测设备、测定方案优化、网络实时监测与解算、异常诊断方法及应急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智能通风系统面临三大关键挑战:现有通风参数检测装置在稳定性和准确率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系统难以实现秒级响应与精准调控;矿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与人机协同决策自动化水平低,制约着通风网络的自适应优化能力;火与瓦斯复合灾害的实时辨识技术尚未突破,限制了灾害工况下的应急通风调控效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未来重点攻关方向:(1)通过研发抗干扰性能强的新型传感设备,构建“固定监测+移动巡检”融合的时空动态监测网络,实现通风多参数的精准感知。(2)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立通风网络超实时仿真模型,结合强化学习与博弈论方法优化局部决策与全局策略的协同机制,推动智能决策体系向云边端协同模式发展。(3)构建数字孪生驱动的灾情演化推演平台,集成动态逃生路径规划与机器人集群快速布防技术,形成“灾情预警-区域隔离-智能救援”三级应急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智能通风 通风参数 风网解算 通风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系统研究
3
作者 闫振国 曹豫其 +4 位作者 王振平 万建凯 王延平 张龙成 阮佳宁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6,共12页
传统矿井灾害监测预警及智能管控研究多聚焦于特定灾害的单独防控,难以有效应对复杂条件下多灾种非线性耦合风险。针对该问题,以智能通风系统为矿井灾害防控的核心载体,分析了“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体系,提出了一种矿井“一通三防”... 传统矿井灾害监测预警及智能管控研究多聚焦于特定灾害的单独防控,难以有效应对复杂条件下多灾种非线性耦合风险。针对该问题,以智能通风系统为矿井灾害防控的核心载体,分析了“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体系,提出了一种矿井“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高精度超声波全断面测风仪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实现±0.1m/s的风速测量精度及误差≤2%的任务引导式风量调节;基于时空卷积神经网络(ST-CNN)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的双通道协同架构,融合多源数据构建瓦斯安全分区,实现瓦斯异常的超前预警与区域分级联动;通过LoRa无线传感网络构建温度场实时监测体系,结合灾情仿真模拟和三级联动机制,将灾变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依托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矿井拓扑网络数字孪生平台,实现通风网络与通防灾害的耦合演化模拟验证;确立了“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孪生验证-设备集群联控(3D)”的技术路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复杂通风网络3 s内的智能解算,灾变模拟与预案匹配时间缩短至3~5min,联动控制指令传输延迟≤500ms,有效提升了灾害防控的智能化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一通三防” 智能通风系统 矿井灾害监测预警 智能协同管控 瓦斯防治 粉尘防控 内因火灾防护 外因火灾防护 灾变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 被引量:23
4
作者 魏连江 周福宝 +3 位作者 夏同强 王凯 蒋合国 王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167,共10页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可靠经济供风,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异常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深入剖析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的原理和软件架构,提出MIVDEDP软件架构,探讨多源数据协同融合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存...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可靠经济供风,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异常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深入剖析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的原理和软件架构,提出MIVDEDP软件架构,探讨多源数据协同融合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存储方法,提出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方法、通风系统异常诊断方法和灾情研判方法,开发三维可视化MIVDEDP,并在宁夏羊场湾煤矿、山东付村煤矿和鄂尔多斯转龙湾煤矿进行测试、完善。结果表明:MIVDEDP的研发,可以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与异常智能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与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 矿井通风网络 异常诊断 实时解算 灾情研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智能通风现状与智能控制系统构建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景钢 王清焱 何鑫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2,共6页
矿井智能通风是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现有的矿井智能通风技术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深入探讨了智能通风的基本理论,明确了目前矿井智能通风存在的问题与关键技术,并进一步对智能通风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最后基于关... 矿井智能通风是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现有的矿井智能通风技术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深入探讨了智能通风的基本理论,明确了目前矿井智能通风存在的问题与关键技术,并进一步对智能通风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最后基于关键技术开展智能模块与智能系统的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控制系统,为矿井的通风提供了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 关键技术 智能模块 智能系统 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井通风技术现状及智能化发展展望 被引量:87
6
作者 张庆华 姚亚虎 赵吉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石,在智能化背景下发展智能通风技术装备是保障我国发展少人化、无人化煤矿的必由之路。从通风参数测定与监测、通风网络分析与决策、通风调控技术与装备3个方面对我国矿井通风技术装备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成...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石,在智能化背景下发展智能通风技术装备是保障我国发展少人化、无人化煤矿的必由之路。从通风参数测定与监测、通风网络分析与决策、通风调控技术与装备3个方面对我国矿井通风技术装备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指出了实现智能通风仍需解决的4大难题,即通风参数测定与监测准确性低,难以满足精准决策的需要;风量调控缺乏有效决策模型,调控装备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动态定量调节;通风动力与通风网络匹配性不强,联动调节能力弱;通风隐患、灾变判识技术发展不成熟,缺乏有效的预防预警与应急控制手段。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提出了实现矿井通风智能化的3个重点研发方向: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给出了各研发方向应着力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内容,即通过研发通风系统自动成图技术、通风参数快速精确获取技术,实现通风基础数据智能感知;通过研发数据驱动的网络模型构建方法、通风网络与通风调控联动分析决策技术、通风隐患自动识别与报警技术,实现通风技术智能决策;通过研发通风灾变准确判识方法和灾变控制装备,实现通风灾变智能控制。依托以上技术装备,形成一套智能通风技术装备体系,实现矿井通风无人化、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风 动态调节 隐患识别 灾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橡胶坝工程应急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瑜琪 彭清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极端暴雨洪水给流域防洪调度带来了巨大考验,依靠单个水库独挑蓄泄重任已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亟需探讨在突发汛情时梯级坝工程的联合应急调度方案。为此,以优化理论为指导,以梯级坝泄流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依据坝群的运行原则,设定各库区... 极端暴雨洪水给流域防洪调度带来了巨大考验,依靠单个水库独挑蓄泄重任已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亟需探讨在突发汛情时梯级坝工程的联合应急调度方案。为此,以优化理论为指导,以梯级坝泄流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依据坝群的运行原则,设定各库区的水位、流量等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橡胶坝的塌落时刻及塌落速度(时长),建立梯级坝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基于梯级橡胶坝工程实例,模拟计算出坝群在不同洪水频率(1%、2%、10%)下的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多变量分析模型(塌落时刻与塌落速度均为决策变量)的设计方案要比单一变量(塌落速度一定)时至少提前10 min完成泄流;在满库的情况下,研究对象中1#—6#级坝体自下而上最快可在75 min内完成腾容迎汛任务,且P=1%的洪水安全调度时限(从调度开始时刻到洪峰抵达工程段上游时刻所隔的时间)严格控制在90 min以内,比常规控制法缩短了至少30 min非必要的时间损耗。梯级坝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可结合具体洪水量级与工程参数,科学规划各级橡胶坝的塌落方式,加快泄洪进程。尤其是当暴雨中心临近工程段上游时,相应的汇流时间短,优化模型的设计方案能确保梯级水库在较短洪水预见期内安全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 梯级橡胶坝 应急调度 智能决策 优化理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谭震 王建文 +2 位作者 王宏科 加保瑞 陈菲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2期68-75,共8页
针对煤矿各灾害子系统单独运行容易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等技术构建煤矿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的具体思路,目的是将煤矿粉尘、火灾、水害等灾害综合到统一平台,进而实现多系统... 针对煤矿各灾害子系统单独运行容易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等技术构建煤矿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的具体思路,目的是将煤矿粉尘、火灾、水害等灾害综合到统一平台,进而实现多系统联动。介绍了煤矿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设计思路,阐释了包括煤矿安全风险数据融合监视、煤矿安全态势预测预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辅助应急救援等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的主要功能,从数据实时收集与存储技术、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灾害响应与辅助救援技术3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实现煤矿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矿山数据中心,能够在统一的时空框架下实现“人-机-环-管”系统协同管理,实现煤矿粉尘、火灾、水害等灾害的统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煤矿灾害智能综合防治系统 隐患排查治理 应急救援 预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