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降雨和坡度对植烟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向宇国
张丹
陈凡
徐露
何海燕
高嘉宁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127,共7页
-
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重点科技项目(SCYC201802)。
-
文摘
【目的】本文探明了紫色土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为植烟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坡度(5°、10°、15°、20°、25°和30°)野外径流小区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坡面产流、产沙随降雨强度及坡度的变化特征。【结果】(1)通过近10年降雨资料分析,研究区域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2%~92.5%;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的雨量分别占6-9月总雨量的14.6%、26.7%、31.5%、22.5%、4.7%,中到暴雨占雨季降雨总量的80.7%,是土壤侵蚀强度大的重要原因;(2)坡面径流系数随最大30 min雨强的增大而增加,5°、10°、15°、20°、25°和30°坡面径流系数最小分别为0.033、0.034、0.063、0.092、0.093、0.112,最大分别为0.646、0.666、0.673、0.738、0.742、0.786,同等雨强条件下,降雨量能显著影响坡面径流系数;(3)产沙量随最大30 min雨强的增大而增加,5°、10°、15°、20°、25°和30°坡面产沙量最小分别为1.7、1.6、3.1、4.8、2.3、1.7 t·km^(-2),最大分别为75.4、234.7、440.5、486.7、489.5、477.1 t·km^(-2),产沙量随最大30 min雨强的变化过程受到植被覆盖度的影响;(4)在小雨(0.14~0.46 mm·min^(-1))、中雨(0.54~0.88 mm·min^(-1))、大雨(1.1~1.9 mm·min^(-1))下,坡面径流系数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径流系数分别为0.326、0.565、0.712。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沙量随坡度的变化存在差异,小雨和中雨下,产沙量变化的临界坡度为20°,最大产沙量分别为113.8、193.5 t·km^(-2),大雨下临界坡度为25°,最大产沙量为389.1 t·km^(-2),临界坡度随雨强的变化而改变。【结论】雨季是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关键时期,坡度显著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加强雨季水土保持对区域土壤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
关键词
紫色土
自然降雨
最大30
min雨强
坡度
产流产沙特征
-
Keywords
Purple soil
Natural rainfall
Maximum 30 min rain intensity
Slope gradient
Runoff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
-
题名中国水蚀区5种典型土壤的侵蚀性降雨阈值比较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瀛
杨扬
刘宝元
刘瑛娜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7-233,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侵蚀退化农田生态生产功能重建机制和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2021YFD1500803)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典型黑土区冻融循环特征及其对水力侵蚀的影响机制”(2021-ZD-05)。
-
文摘
[目的]准确拟定侵蚀性降雨阈值,区分侵蚀性与非侵蚀性降雨事件,为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预报的工作量以及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布设中国5个水蚀二级区典型土壤休闲小区,收集各小区2006—2019年的产流产沙监测资料,利用降雨侵蚀力偏差法分析各小区的侵蚀性降雨量(P)和最大30 min雨强(I_(30))阈值。[结果]①相比P阈值,I_(30)在识别侵蚀性降雨方面更为有效。②黑土和褐土小区侵蚀性降雨阈值较高,二者P阈值均为10.0 mm,I_(30)阈值均为10.2 mm/h;黄土小区次之,其P和I_(30)阈值分别为9.5 mm和8.9 mm/h。紫色土与红壤小区较低,二者的P阈值分别为5.4和6.1 mm,I_(30)阈值分别为3.2和5.2 mm/h。③各径流小区的监测资料年限达到12 a时,侵蚀性降雨阈值才可达到稳定。[结论]不同地区土壤的侵蚀性降雨阈值存在较大差异。侵蚀性降雨阈值不仅受土壤自身特性如粒径分布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还与当地的气候状况如降雨雨型有关。
-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阈值
降雨量
最大30
min雨强
中国水蚀区
-
Keywords
erosive rainfall threshold
rainfall amount
maximum 30-minute intensity
water erosion region of China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