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of deformation of thin-wall surface parts during milling machining process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凌云 黄红辉 +2 位作者 Rae W.WEST 李厚佳 杜继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07-1115,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num alloy impeller was designated as the object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met the actual machining were set. Through the solution,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the three-way cutting force, the tool temperature, and the tool stress were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of the free-form surface at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was realize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law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was then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machining value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was 26.055 μm; the minimum deviation was 2.011 μm, with the average deviation being 10.154 μm. Thi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surface parts milling force elastic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ol Wear Estimate in Milling Operation by FEM
2
作者 解丽静 王西彬 +1 位作者 C Schmidt J Schmidt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Many researches show that, in metal cutting process, tool wear rate depends on some cutting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t tool face, contact pressure and relative sliding velocity at tool/chip and tool/wo... Many researches show that, in metal cutting process, tool wear rate depends on some cutting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t tool face, contact pressure and relative sliding velocity at tool/chip and tool/workpiece interfaces.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application enables the estimate of these parameters and the tool wear. A tool wear estimate program based on chip formation and heat transfer analysis is designed and compiled with Python to calculate the wear rate and volume, and update tool geometry according to the tool wear. The progressive flank and crater wears in milling operation are estimated by the program. The FEM code ABAQUS/Explicit and Standard are employed to analyze chip formation and heat transfer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工具 器具磨损 切削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车铣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切削力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栋 郑锐 +1 位作者 廖明杰 李子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F_(z),得到切削参数对车铣力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三个方向切削力关于铣刀转速n_(c)、工件转速n_(w)、铣刀每齿进给量f_(z)和切削深度a_(p)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切向车铣 切削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粉碎方法对全麦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邓翀 胡秀婷 +1 位作者 罗舜菁 刘成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3,共8页
为研究不同粉碎设备对全麦粉品质的影响,采用直接粉碎法(锤式旋风磨、齿轮粉碎机、低温冲击磨)和回添法(肖邦公司生产的磨粉机)将小麦粉碎制得4种平均粒径相近的全麦粉,分析麸皮粒径、全麦粉的基本营养成分、酚类含量、淀粉损伤含量、... 为研究不同粉碎设备对全麦粉品质的影响,采用直接粉碎法(锤式旋风磨、齿轮粉碎机、低温冲击磨)和回添法(肖邦公司生产的磨粉机)将小麦粉碎制得4种平均粒径相近的全麦粉,分析麸皮粒径、全麦粉的基本营养成分、酚类含量、淀粉损伤含量、糊化性质以及全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回添法对麸皮的破碎程度低于直接粉碎法,在3种直接粉碎法中低温冲击磨制备全麦粉的麸皮粒径最小,为118.00μm;低温冲击磨制备全麦粉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相对含量以及游离多酚含量分别为2.22%和48.11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3种制粉方式;回添法制备全麦粉的损伤淀粉相对含量为3.85%,显著低于直接粉碎法,且糊化特性以及全麦面团的黏弹性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高品质全麦粉的制备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粉工艺 全麦粉 损伤淀粉 糊化特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terCAM9.0软件Mill模块在加工中心自动编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清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88,共4页
典型实例介绍MasterCAM9.0软件Mill模块在加工中心自动编程中的应用,从加工工艺分析、刀具选择、刀具路径确定、加工程序的模拟仿真、后置处理和程序的传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Mastercam9.0软件 mill模块 加工工艺 刀具路径 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化、磷酸化薰衣草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边鹏 杜刚 +3 位作者 柴雨阳 王俊龙 蔺永刚 时文盼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6-1294,共9页
采用氯乙酸法、磷酸钠法对薰衣草多糖(LAP)分别进行羧甲基化、磷酸化修饰,制备了羧甲基化薰衣草多糖(CM-LAP)、磷酸化薰衣草多糖(P-LAP)。采用GPC、SEM、XRD、NMR、FTIR、TGA对LAP、CM-LAP和P-LAP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物性。通过1,1-二苯... 采用氯乙酸法、磷酸钠法对薰衣草多糖(LAP)分别进行羧甲基化、磷酸化修饰,制备了羧甲基化薰衣草多糖(CM-LAP)、磷酸化薰衣草多糖(P-LAP)。采用GPC、SEM、XRD、NMR、FTIR、TGA对LAP、CM-LAP和P-LAP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物性。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了LAP、CM-LAP和P-LA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探究了LAP、CM-LAP、P-LAP对H_(2)O_(2)诱导肝细胞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AP相比,CM-LAP和P-LAP黏度降低,溶解度提高,表面形貌发生改变,热稳定性和500℃残炭率提高;相对分子质量、三螺旋结构和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组成中的6种主要单糖(岩藻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摩尔分数发生了改变。CM-LAP、P-LAP比LAP具有更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8和0.98和2.84 g/L;LAP、CM-LAP、P-LAP能够降低H_(2)O_(2)诱导损伤的肝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MDA含量由6.768 nmol/mg pro(pro代表蛋白质,下同)分别降至4.029、3.517、3.772 nmol/mg pro,SOD活力由6.086 U/mg pro分别提高至6.991、7.474、7.192 U/mg pro,GSH-Px活力由7.019 U/mg pro分别提高至8.017、8.591、8.227 U/mg p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化 磷酸化 薰衣草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龙门镗铣床制造难点分析
7
作者 焦东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1,共6页
针对高精度龙门镗铣床的制造难点及优化方案进行分析。概述了龙门镗铣床作为高精度金属加工设备在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其市场特点;详细分析了高精度龙门镗铣床的设计要点,包括模型建立、精度分析、检测要求和制造要点;探讨了高精... 针对高精度龙门镗铣床的制造难点及优化方案进行分析。概述了龙门镗铣床作为高精度金属加工设备在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其市场特点;详细分析了高精度龙门镗铣床的设计要点,包括模型建立、精度分析、检测要求和制造要点;探讨了高精度龙门镗铣床的精度保持分析,包括使用环境控制要点、加工过程控制、精度保持要点和生命周期管理。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后的生产流程方案,包括使用环境控制、加工过程控制和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升产品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高精度龙门镗铣床的制造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也为其他高精度加工设备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龙门镗铣床 制造难点 设计要点 精度分析 技术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越 《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4-29,70,共7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杏属植物工厂化育苗、定向育种、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转化、功能基因验证以及推广示范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修复、医学药品研发和文旅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系统性对杏属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杏属植物工厂化育苗、定向育种、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转化、功能基因验证以及推广示范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修复、医学药品研发和文旅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系统性对杏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再生培养、生根培养和田间移栽等关键环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介绍适合各杏属植物离体培养的最佳方案,提出该技术中存在技术起步晚、外植体污染率高、外植体褐化、组培苗玻璃化以及组培苗根系长势弱等难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旨在为后续杏属植物组培技术体系优化、定向育种、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技术推广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属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组技术的滚刀复合加工零编程系统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恩惠 王晓丽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针对齿轮滚刀个性化、小批量的需求现状和多工序、低效率的加工现状,利用成组技术原理对齿轮滚刀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现存滚刀加工工艺设计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提出基于成组技术零编程实现滚刀的半成品加工。以整体式滚刀为研究对象,车铣复... 针对齿轮滚刀个性化、小批量的需求现状和多工序、低效率的加工现状,利用成组技术原理对齿轮滚刀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现存滚刀加工工艺设计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提出基于成组技术零编程实现滚刀的半成品加工。以整体式滚刀为研究对象,车铣复合机床BHR700V为平台,设计各工序的结构和工艺参数化变量,实现各工序的参数化编程,在西门子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上开发出齿轮滚刀的定制化人机界面,并在车铣复合机床BHR700V上成功用于滚刀半成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 成组技术 车铣复合加工 零编程 界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轨端面复杂廓形机器人铣削轨迹规划方法
10
作者 吴志伟 樊文刚 +3 位作者 李江 张峻瑞 吴昌昕 刘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5,共14页
铁路道岔尖轨数控成型铣削后的打磨抛光目前普遍由人工完成,存在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和漏打磨等问题,难以满足尖轨高效高质加工需求。而将工业机器人铣削技术应用到打磨抛光工序中虽可提升尖轨制造自动化水平,但尖轨端面廓形的复杂多... 铁路道岔尖轨数控成型铣削后的打磨抛光目前普遍由人工完成,存在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和漏打磨等问题,难以满足尖轨高效高质加工需求。而将工业机器人铣削技术应用到打磨抛光工序中虽可提升尖轨制造自动化水平,但尖轨端面廓形的复杂多变以及机器人存在的弱刚性又导致其加工轨迹平滑度难以得到保障。为此,需要对尖轨端面复杂廓形机器人铣削轨迹规划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基于MD-H参数法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分析其运动特性;然后,采用三次NURBS曲线对尖轨端面廓形进行参数化描述,以铣削作业法向刚度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轨迹点姿态优化模型;同时,考虑机器人关节连续性约束,建立机器人铣削轨迹姿态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S型曲线算法实现机器人铣削速度规划;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解决了外凸夹角区域的“过切”和“跳刀”问题,加工后尖轨端面廓形更为平滑,能满足尖轨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岔 尖轨 工业机器人 铣削技术 轨迹规划 NURBS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饲料厂工艺设计实施要点
11
作者 金楠 姜作奎 +4 位作者 王红英 郭友 赵卫波 王强 邵来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5-152,共8页
饲料工业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内外需求推动下,建设智能化饲料厂是实现饲料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导入型、由重成本向重防疫、由黑盒生产向过程可视、由依靠操作经验向智能决策、由粗犷生产向精益生... 饲料工业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内外需求推动下,建设智能化饲料厂是实现饲料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导入型、由重成本向重防疫、由黑盒生产向过程可视、由依靠操作经验向智能决策、由粗犷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工艺设计是智能化饲料厂工程项目过程中的核心,要坚持对等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工艺设计要与智能化功能的实现保持一致,工艺流程、设备、功能三者协调统一,并随着技术的创新、前沿技术向饲料行业的导入及智能化功能的最新需要,在原有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并优化迭代。智能化饲料厂工艺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创新工艺流程、引进智能设备、生产流程的监测与控制三方面对传统工艺设计进行改造和提升,实现智能化饲料厂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决策三层功能。工艺设计的实施要点为智能化饲料厂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饲料厂 工艺设计 加工技术 设备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加工微细钻铣刀具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2
作者 满吉鑫 陈俊璋 +3 位作者 余举满 孙勇 王成勇 郑李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3,共12页
微细钻铣刀具是微纳加工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微细加工。本文对比了多种微细钻铣刀具制造方法的优缺点发现,采用脉冲激光加工技术制造微细钻铣刀具具有良好的加工能... 微细钻铣刀具是微纳加工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微细加工。本文对比了多种微细钻铣刀具制造方法的优缺点发现,采用脉冲激光加工技术制造微细钻铣刀具具有良好的加工能力和适用范围;探讨了脉冲激光制造微细刀具的加工机理和加工工艺等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脉冲激光加工微细钻铣刀具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钻铣刀具 刀具制造技术 脉冲激光加工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机理与治理技术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怀明 武继辉 +2 位作者 陈新民 李金发 陈少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1,共3页
油田抽油机井油管与杆之间的磨损现象日益严重。井斜,管柱结构、杆管组合及工作制度不合理是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另外还与杆管材质、产出流体性质有关。应用材料力学理论探讨了偏磨机理,介绍了滨南采油厂综合治理偏磨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效... 油田抽油机井油管与杆之间的磨损现象日益严重。井斜,管柱结构、杆管组合及工作制度不合理是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另外还与杆管材质、产出流体性质有关。应用材料力学理论探讨了偏磨机理,介绍了滨南采油厂综合治理偏磨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效果,对于提高老油田开发效益和采收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偏磨 机理 治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铣切在钛合金加工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永岗 张春刚 +2 位作者 王辉 孙杰 孙慧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6,共4页
化学铣切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阐述了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反应机理,对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工艺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如零部件的表面清冼、防护层的涂覆、刻型等进行了探讨。钛合金零件的表... 化学铣切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阐述了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反应机理,对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工艺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如零部件的表面清冼、防护层的涂覆、刻型等进行了探讨。钛合金零件的表面清洗一般采取用浸渍有机溶剂的棉布擦洗和热碱洗的方法。化铣保护涂层除了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可剥性以及与化铣溶液的配套性。在化学腐蚀过程中,除了要防止产生小孔和形成粗糙的表面外,还要防止材料发生氢脆。此外,还对化学铣切液各成分的作用以及化学铣切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化学铣切 工艺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薄壁件圆角的铣削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威 何宁 +1 位作者 李亮 武凯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航空薄壁件圆角加工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不易解决的难题。在圆角的走刀过程中,常常发生欠切、过切、振动等现象,一般要通过手工打磨来消除过切、欠切痕迹或振纹。其不仅降低了刀具的寿命,严重影响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本文提出了... 航空薄壁件圆角加工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不易解决的难题。在圆角的走刀过程中,常常发生欠切、过切、振动等现象,一般要通过手工打磨来消除过切、欠切痕迹或振纹。其不仅降低了刀具的寿命,严重影响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本文提出了细化圆角走刀路径的铣削方法,以解决航空薄壁件的圆角铣削加工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圆角 薄壁件 过切 振纹 刀具 走刀路径 工件 振动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豆豆浆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娟 杨栋梁 +4 位作者 周媛 张进军 李胜利 陈佩祥 闫瑞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3-1017,共5页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浸泡、煮豆、胶体磨磨浆等工艺,制成没有豆渣产出的全豆豆浆,对全豆豆浆的加工工艺与感官品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全豆豆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泡豆比为2.0∶1,水豆质量比为900∶100,煮豆沸腾时间为25...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浸泡、煮豆、胶体磨磨浆等工艺,制成没有豆渣产出的全豆豆浆,对全豆豆浆的加工工艺与感官品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全豆豆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泡豆比为2.0∶1,水豆质量比为900∶100,煮豆沸腾时间为25 min,磨浆时间为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豆豆浆 胶体磨 加工工艺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性能改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犁 钱大行 张日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
由于砂石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由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的水泥砂浆颗粒较多,再加上机械破碎中造成的颗粒损伤积累,使得再生骨料内部存在许多微裂缝,使再生骨料空隙率高、压... 由于砂石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由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的水泥砂浆颗粒较多,再加上机械破碎中造成的颗粒损伤积累,使得再生骨料内部存在许多微裂缝,使再生骨料空隙率高、压碎指标大、堆积密度小、吸水率高,导致再生混凝土性能下降,制约了再生混凝土的利用。通过试验,利用研制开发的磨机"脱去"再生粗骨料表面附着的水泥砂浆体,以求还原再生粗骨料原有天然卵石或碎石的性能指标,经测试再生粗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磨破技术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铁山深部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其浮选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仙平 王金庆 +4 位作者 陈志勇 翁存建 唐学昆 程琍琍 严群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和方铅矿,还可见少量的磁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综合回收的有价矿物为铅、锌、硫及伴生金银,脉石矿物则以透辉石居多,其次是石英、方解石、绿泥石;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呈中-细粒及中粒嵌布特征,大部分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在74μm以上,对矿物之间的解离十分有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即可实现矿石中主金属铅锌的高效浮选,实验室利用现有生产工艺处理该矿石,可获得理想的选矿综合指标,试验结果可为生产现场进行深部矿石的选矿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磨矿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理论的虚拟样机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炳胜 方湄 +1 位作者 李瑞涛 张民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18-1021,共4页
从相似理论的角度 ,剖析了虚拟样机技术 ,认为在虚拟样机建模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问题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对虚拟样机可信度判定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虚拟样机和实际系统相似要素和两系统相似程度进行了量化 ,给出了系统相似度及相关的计算... 从相似理论的角度 ,剖析了虚拟样机技术 ,认为在虚拟样机建模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问题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对虚拟样机可信度判定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虚拟样机和实际系统相似要素和两系统相似程度进行了量化 ,给出了系统相似度及相关的计算公式 ,并以立式行星磨虚拟样机为例 ,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相似理论 有效性 立式行星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留胚米的营养价值、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熊海铮 张宁 +3 位作者 孙健 王寅 舒小丽 吴殿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1-1036,共6页
本文介绍了水稻留胚米的文化背景、起源及其发展,阐述了留胚米特有的营养价值、加工技术和品种对该种稻米加工的影响,并介绍了留胚米专用水稻品种选育及其产品开发现状。
关键词 留胚米 营养价值 加工技术 专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