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ransition Trap and Middle Income Trap in Current ' Economic Development
1
作者 zhan jianxing fang jian(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China now is in the vital stage of the economic transition,which is facing the severe challenge of spanning the middle- income trap.Only the clear recognization of current domestic and overseas situations,the vigorous... China now is in the vital stage of the economic transition,which is facing the severe challenge of spanning the middle- income trap.Only the clear recognization of current domestic and overseas situations,the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self- dependent innovation,and the energetic explo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undamental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early achievement of marching into high- income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陷阱 收入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转型 自主创新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渠庚 陈栋 +1 位作者 姚仕明 王洪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弯曲型河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河流形态,在长江中下游广泛存在,弯曲河道演变复杂,其治理一直是水利、交通等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总结三峡水库建库前后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演变规律、弯曲河道整治理论与治理技术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长江... 弯曲型河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河流形态,在长江中下游广泛存在,弯曲河道演变复杂,其治理一直是水利、交通等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总结三峡水库建库前后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演变规律、弯曲河道整治理论与治理技术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治理应基于河势演变规律和趋势,稳定有利河势、改善不利河势;探讨了未来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治理的方向,包括少沙背景下弯曲河道长期演化趋向及多目标治理需求,近岸河床长期冲刷下崩岸风险与河道监测预警,防洪-通航等协同综合治理技术及整治新材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型 河道演变 多目标 治理技术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国军 李林蔚 +1 位作者 王荷 李浩铭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5,共16页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主要涵盖技术与业务两条行为路径,包含业务数据收集与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与业务数据整合、技术服务业务下的业务与技术数据调整等3个步骤;第二,技术探索与业务整合行为形成了技术动态能力和业务动态能力,根据技术与业务的新旧程度,这些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旧技术不足感知能力、新技术获取能力、旧业务重组能力、新业务感知能力等10个类别;第三,数据中台搭建过程遵循“战略-行为-能力”框架,能力反哺战略行为是有效搭建数据中台的动力机制。据此,文章提出了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模型,为传统服务型企业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益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台搭建 技术与业务 动态能力 传统服务型企业 白天鹅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希鹏 肖翠 +3 位作者 高玉巧 李鑫 郭涛 蔡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1,共18页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挑战,制约了煤层气规模效益开发。【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中深部薄煤层勘探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气田地质特征,总结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建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中深部薄煤层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结果】(1)延川南气田发育谭坪、万宝山两个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沉积、煤岩煤质、储层、保存、地应力特征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为中深层、欠饱和、低温、低压的热成因优质煤层气藏,生产特征受控于压裂改造效果,常规疏导式压裂气井具有“见气上产慢、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低”的生产特征,有效支撑压裂气井具有“上产快、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高”的生产特征。(2)动静结合,形成了中深层煤层气“沉积控煤、保存控富、地应力控渗、有效改造控产”的四元耦合富集高产地质认识。(3)建立地质–工程“双甜点”定量化指标评价体系,指导有利区优选;形成了煤多尺度孔缝特征定量表征技术,实现储集空间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级多尺度定量表征。(4)基于煤层气建模数模一体化关键技术明确了剩余气类型及分布规律,指导剩余气富集区重构井网,提高气田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强化井网与缝网的适配性,建立了不同地质条件下“井网–缝网–产能–效益”一体化开发技术政策。(5)针对煤层厚度薄、构造起伏大等问题,兼顾高效钻完井与压裂、排采需求,形成了薄层水平井导向–压裂–排采一体化成井技术;通过深化煤岩特性认识,开展多轮次攻关实践及迭代优化,形成了“高液量前置拓缝长,变排量稳压控缝高,变粒径支撑不同尺度裂缝”有效支撑压裂优化技术;基于压裂技术进步,排采理念由“缓慢长期”向“优快上产”转变,形成了基于有效支撑压裂的“四段两压三控”优快上产排采制度。(6)形成“节点–区域–中心”的“三级增压”模式,最大限度释放产能。【结论】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气田产量稳中有升,单井产能大幅提升,定向井日产气量由0.1万m^(3)提升至1万m^(3),水平井日产气量由(0.5~0.6)万m^(3)提升至(2.5~6.0)万m^(3),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实现效益开发,对于国内同类型深、薄煤层气资源的效益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部煤层气 薄层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 延川南 富集高产规律 高效勘探开发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外溢性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
5
作者 薛勇军 杨宇辰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8,共9页
论文采用罗默模型的思路,对人力资本外溢效应下的技术进步进行推导;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推导方法,推导出经济均衡增长双元路径,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论文采用罗默模型的思路,对人力资本外溢效应下的技术进步进行推导;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推导方法,推导出经济均衡增长双元路径,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经济均衡增长路径推导方法,完全可以嵌入内生增长模型中进行推导与分析;人力资本的外溢作用下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也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进而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助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溢性 新质生产力 “中等收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红利下农民合作社数字化转型:实践偏好、技术陷阱与优化路径
6
作者 郑阳阳 武舜臣 高昕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5-602,共8页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浙江省实地调研的典型案例,系统剖析农民合作社数字化转型中政策红利与数字技术落地之间的现实落差。结果表明:在政策红利激励下,农民合作社通过识别政策机遇与感知劳动力短缺危机,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渐进式...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浙江省实地调研的典型案例,系统剖析农民合作社数字化转型中政策红利与数字技术落地之间的现实落差。结果表明:在政策红利激励下,农民合作社通过识别政策机遇与感知劳动力短缺危机,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渐进式转型策略。实践中,为了平衡效率和安全、降低交易成本以及缓解用工压力,农民合作社更倾向于采用半智能化、本地化、劳动力替代型和实用性的数字技术。然而,数字化转型中农民合作社存在资金投入较高、应用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及数据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据此,建议构建多元化、长效化的资金支持体系,缓解农民合作社资金压力;实施分层次、实战性的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农民合作社数字化素养;搭建开放、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减少农民合作社数字化风险;构建激励性、协同性的数据价值释放机制,激活数字技术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数字化转型 实践偏好 技术陷阱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四重逻辑
7
作者 任志锋 王天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3,共7页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要义在于通过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协同发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方位联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协作体和思政育人有机体。为此,应遵循...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要义在于通过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协同发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方位联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协作体和思政育人有机体。为此,应遵循价值定向逻辑,通过构建有序进阶的价值目标、明确权责共担的价值规范、打造网状共生的价值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思政育人主体目标同向、和谐共生;遵循利益融通逻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整合差异化利益需求,增进多维度利益均衡,不断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内生动力;遵循制度保障逻辑,着力完善多维立体的共同体组建运行机制,构建常态长效的共同体协作评价机制,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遵循技术赋能逻辑,加快数字化资源开发共享,构建跨域融合的育人生态,畅通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协同育人链路,不断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价值 利益 制度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P的长穗偃麦草SCAR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树文 戴毅 +6 位作者 陈士强 张璐璐 刘慧萍 曹文广 FEDAK George 高勇 陈建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95-1602,共8页
为了开发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标记,依据TRAP技术,利用56对固定引物与随机引物的组合对中国春-长穗偃麦草附加系等材料进行PCR扩增,共筛选出160条分布于长穗偃麦草1E-7E染色体的特异扩增片段。通过对104个片段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选择与小... 为了开发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标记,依据TRAP技术,利用56对固定引物与随机引物的组合对中国春-长穗偃麦草附加系等材料进行PCR扩增,共筛选出160条分布于长穗偃麦草1E-7E染色体的特异扩增片段。通过对104个片段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选择与小麦无同源序列的区段设计138对引物,分别对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中国春-长穗偃麦草附加系进行PCR扩增,最终获得30个长穗偃麦草特异SCAR标记,发展标记的效率为53.6%。利用这些特异SCAR标记对硬粒小麦(AABB)与异源六倍体小麦(AABBEE)杂交产生的F2中38个单株进行扩增鉴定,9个单株仅附加了1条相同的E染色体,其余为多条E染色体或者无E染色体附加。这些SCAR标记在不同材料和世代表现出优越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小麦背景中附加的相关长穗偃麦草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小麦 trap技术 基因组特异标记 染色体特异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动入侵检测的云服务零信任内网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9
作者 李倩倩 张涛 张甜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为保证云服务零信任内网的安全运行,有效实现攻击防御,提出一种基于联动入侵检测的云服务零信任内网主动防御技术。该技术依据云服务零信任内网架构和其自身的防御机制结构的机制原理,利用密度参数的K-means算法聚类该网络运行数据,感... 为保证云服务零信任内网的安全运行,有效实现攻击防御,提出一种基于联动入侵检测的云服务零信任内网主动防御技术。该技术依据云服务零信任内网架构和其自身的防御机制结构的机制原理,利用密度参数的K-means算法聚类该网络运行数据,感知内网安全态势;依据感知结果通过蜜罐诱捕策略诱捕网络中的攻击者;将模糊约束控制方法和蜜罐诱捕相结合,实现攻击行为的联合处理,完成云服务零信任内网主动防御。结果表明,所提防御技术的内网态势感知效果良好,簇内紧凑度的值均在0.906以上,入侵行为谱值均在±0.5 dB范围内,主动防御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入侵检测 云服务 零信任内网 主动防御技术 安全态势 蜜罐诱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品位磷矿制备湿法磷酸及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丁威 包申旭 +3 位作者 辛椿福 王占昊 张宏伟 匡步肖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4-2284,共11页
我国磷资源丰富,但大部分是中低品位磷矿,其高效开发利用是我国磷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对中低品位磷矿制备湿法磷酸及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详细介绍了中低品位磷矿的预处理技术、湿法磷酸制备技术和湿... 我国磷资源丰富,但大部分是中低品位磷矿,其高效开发利用是我国磷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对中低品位磷矿制备湿法磷酸及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详细介绍了中低品位磷矿的预处理技术、湿法磷酸制备技术和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存在的技术难点。最后,对中低品位磷矿制备湿法磷酸及净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未来应加强对原矿预处理技术、磷石膏源头除杂技术和新型净化技术的研究,以提高磷酸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实现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品位磷矿 预处理技术 湿法磷酸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柏大痣小蜂对祁连圆柏7种挥发物的趋化性及诱捕技术
11
作者 张涛 吕东 +3 位作者 刘莹 李雅惠 顾雪丹 陈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1,共8页
【目的】分析并筛选出祁连圆柏7种挥发物中引诱圆柏大痣小蜂成虫的活性物质,通过林间试验验证其引诱效果,为保护祁连圆柏林地、提高祁连圆柏林木种子质量和林地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为圆柏大痣小蜂与寄主植物间的通讯机制探索提供基础。【... 【目的】分析并筛选出祁连圆柏7种挥发物中引诱圆柏大痣小蜂成虫的活性物质,通过林间试验验证其引诱效果,为保护祁连圆柏林地、提高祁连圆柏林木种子质量和林地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为圆柏大痣小蜂与寄主植物间的通讯机制探索提供基础。【方法】使用Y型嗅觉仪测定祁连圆柏7种挥发物对圆柏大痣小蜂的引诱和驱避效果,筛选具有较好引诱效果的单体-质量浓度进行复配并用于室内引诱试验,从中选择引诱效果较好的复配配方,再结合诱捕器开展林间诱捕技术研究。【结果】1) 10μg·μL^(-1)质量浓度下,有5种挥发物的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引诱率极显著高于驱避率,分别为桧烯、2,4-二甲基苯乙酮、α-松油醇、α-环氧蒎烷、月桂烯。1μg·μL^(-1)质量浓度下,α-环氧蒎烷和月桂烯的引诱率显著高于驱避率。对于雄成虫,10μg·μL^(-1)质量浓度下,3-蒈烯和月桂烯的引诱率极显著高于驱避率;1μg·μL^(-1)质量浓度下,2,4-二甲基苯乙酮的引诱率极显著高于驱避率,α-松油醇和α-环氧蒎烷的引诱率显著高于驱避率。2)复配试验中配方G(3-蒈烯+月桂烯+α-环氧蒎烷)对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引诱率最高(57%,P<0.05),其次是配方B(月桂烯+α-环氧蒎烷)和A(月桂烯+3-蒈烯),配方I对圆柏大痣小蜂成虫的驱避率最高。3)林间诱捕试验中,3种复配配方以G、A、B为诱芯的诱捕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配方G的诱捕量最多,占诱虫总数的34.1%,配方A和B分别占诱虫总数的27.3%和25.7%。3种颜色诱捕器中黄色诱捕器引诱效果最好,诱捕到成虫234头,占诱捕总数的56.5%,蓝色和绿色诱捕器分别诱虫82和98头。船型诱捕器诱虫209头,三角形诱捕器诱虫205头,2种诱捕器的诱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种复配配方均有林间引诱效果,其中配方G对圆柏大痣小蜂的引诱效果最好,具有成为诱捕器诱芯的潜在能力,配合黄色诱捕器使用效果最佳。实际应用时,可采用配方G作为诱芯搭配黄色诱捕器,对圆柏大痣小蜂进行林间种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圆柏 圆柏大痣小蜂 寄主挥发物 复配配方 行为反应 诱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郑州地区仰韶中晚期石铲再加工技术
12
作者 吴超明 吴倩 +1 位作者 宋国定 顾万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0,共11页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再加工现象,以往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运用类型学、微痕分析、考古背景分析、岩性鉴定等方法,对郑州地区仰韶中晚期石铲的再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如下初步认识:第一,石铲再加工以维持其原有功能及改制...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再加工现象,以往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运用类型学、微痕分析、考古背景分析、岩性鉴定等方法,对郑州地区仰韶中晚期石铲的再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如下初步认识:第一,石铲再加工以维持其原有功能及改制为各类小型工具为主要目的,主要采用打、琢、磨等手段,加工部位集中于刃部,具有明显的权宜性,可视作石器工业的重要补充;第二,石铲所需的大块坯料不易获取,所用石料岩性偏软,成品形制规整,是促使再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第三,再加工技术的专业化水平明显弱于生产技术,表明再加工者可能与使用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仰韶文化中晚期 石铲 再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渠堤土劈裂强度及裂隙演化特性
13
作者 于怀昌 张建豪 +2 位作者 王子睿 吴天龙 王卓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劈裂强度是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土体的水敏性不同,使得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强度和变形存在差异。为探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膨胀土和改性土的劈裂强度特性和裂隙演化机制差异,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 劈裂强度是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土体的水敏性不同,使得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强度和变形存在差异。为探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膨胀土和改性土的劈裂强度特性和裂隙演化机制差异,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对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填方渠堤中的膨胀土和改性土进行了一系列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膨胀土和改性土的荷载-位移曲线具有相同阶段,但不同含水率下的阶段特征有所差异;(2)膨胀土试样的临界含水率和峰值荷载均小于改性土试样,但2种土体的峰值荷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具有单峰值特征;(3)由位移矢量场可知,膨胀土和改性土试样劈裂破坏时均是主裂隙呈径向垂直,次生裂隙发育,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膨胀土和改性土试样的裂隙发育形态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的稳定性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PIV技术 膨胀土 改性土 劈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周人群手工业技术的统一化进程——泾河中游三处新发掘遗址制陶工艺研究
14
作者 李晓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3,共15页
泾河中游古豳地是先周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以往因发掘材料有限,导致区域内陶器制作工艺研究非常匮乏。本文以2010年以来新发掘的三处遗址中先周时期的陶器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纹饰与成型工艺展开分析,分别对枣林河滩遗址、孙家遗址、西头... 泾河中游古豳地是先周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以往因发掘材料有限,导致区域内陶器制作工艺研究非常匮乏。本文以2010年以来新发掘的三处遗址中先周时期的陶器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纹饰与成型工艺展开分析,分别对枣林河滩遗址、孙家遗址、西头遗址鱼嘴坡地点制陶工艺展开研究,总结出泾河中游古豳地陶器制作工艺的整体特点。同时,与先周时期其他主要考古学文化对比发现,泾河中游三处新发掘遗址陶器与碾子坡文化陶器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林河滩遗址 孙家遗址 西头遗址 鱼嘴坡地点 泾河中游 制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基于TERGM的实证
15
作者 张文蓓 吕一凡 +2 位作者 戴靓 郑慧彬 邹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3-915,共13页
文章从IncoPat专利服务网站获取2010—2021年的专利转让信息,构建了4个时段的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开展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长沙和武汉稳... 文章从IncoPat专利服务网站获取2010—2021年的专利转让信息,构建了4个时段的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开展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长沙和武汉稳居区域技术转移的核心地位,城市群规划后南昌崛起成为新增长极,3个中心城市以“枢纽―网络”的结构组织着区域内与省界高度耦合的技术转移组团,跨省技术流动薄弱;2)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逐渐演化为兼具核心边缘式的等级特征和小世界式的组团特性,但网络极化性减弱,而集聚性和传输性增强,技术转移路径呈现稳中有变的渐进式创新;3)城际技术转移除了受自身的创新规模、城际空间距离和省界效应的影响外,也受到网络自组织的内生机制驱动。城际技术转移的互惠性、扩散性、聚敛性和层级式传递性均正向影响网络发育,而网络演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强于创新性。鉴于此,从推动跨省技术流动、促进空间溢出和板块融合、发挥网络择优依附和组团式发展规律等方面提出技术转移路径优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网络 专利转让 网络模拟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东地区林业病虫害及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16
作者 马金梅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32-34,共3页
海东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围绕海东地区的主要林业病虫害,探讨了生物防治、昆虫行为调控、物理防治及农业方法与营造混交林等生态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因子控制病虫害,环保高效。昆虫行为调控通过... 海东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围绕海东地区的主要林业病虫害,探讨了生物防治、昆虫行为调控、物理防治及农业方法与营造混交林等生态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因子控制病虫害,环保高效。昆虫行为调控通过干扰害虫行为降低其密度。物理技术如人工捕杀、灯光诱捕,对特定害虫效果显著。农业方法如合理密植、轮作、肥水管理,可增强林木抵抗力。营造混交林则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强自然抵抗力。这些生态防治技术,能够为海东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生态防治 生物防治 灯光诱捕技术 营造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5,共13页
探究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和破解路径,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不仅表现为产业同构和产能相对过剩,而且... 探究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和破解路径,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不仅表现为产业同构和产能相对过剩,而且还包含了技术、市场、制度维度的新内涵。本文基于“技术—市场—制度”三维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主要表现为:在技术维度上,存在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等技术陷阱;在市场维度上,存在影响国内国际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均衡的结构性矛盾;在制度维度上,存在影响国内产业循环和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基于此,防止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在科技创新方面,应为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夯实长期物质基础、注入长期转型力量、提供长期系统支撑;在市场创新方面,应为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激活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潜能;在制度创新方面,应创新产业政策设计和实施方法,为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建章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内卷式”恶性竞争 中等技术陷阱 创新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钻井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臻 夏朝辉 +1 位作者 吴波鸿 黄雪琴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石油自进入中东地区以来在该地区5个国家获得14个项目,已钻井3 200余口,其中作业者项目1 100余口。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通常从上到下分布4~7套储层,井深及温度压力变化范围大,主要采用立体井网多井型组合丛式平台钻井。巨厚碳酸盐... 中国石油自进入中东地区以来在该地区5个国家获得14个项目,已钻井3 200余口,其中作业者项目1 100余口。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通常从上到下分布4~7套储层,井深及温度压力变化范围大,主要采用立体井网多井型组合丛式平台钻井。巨厚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及压力系统复杂,地层软硬交错,漏失通道复杂,同层漏垮矛盾突出,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漏失、垮塌阻卡频发等问题。为此,系统总结了十多年来中国石油及西方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在该地区的钻井工程技术进展与实践成果,着重介绍了中东碳酸盐岩防漏堵漏技术、典型薄弱地层防塌技术及定向井钻井技术,分析了中国石油在该地区与西方公司在钻井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并结合中东地区油田目前钻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指出中东地区未来钻井工程将面临深部油藏、低渗透及超低渗透油藏、大平台钻井、分层规模注采和老井利用等方向的发展需求,为该地区未来钻井工程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钻井工程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中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进化研究:基于中美创新韧性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娄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原始性创新的驱动,不确定性强的原始性创新活动的大幅度增加将导致技术创新陷阱风险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市场需求疲软与逆全球化思潮背景下的科技脱钩等挑战又加剧了风险。要应对创新方向错误及低研发等技术创新陷...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原始性创新的驱动,不确定性强的原始性创新活动的大幅度增加将导致技术创新陷阱风险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市场需求疲软与逆全球化思潮背景下的科技脱钩等挑战又加剧了风险。要应对创新方向错误及低研发等技术创新陷阱问题,需要提升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的韧性。美国的创新生态更为成熟,自组织、自适应能力较强,采用比较中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刻认知中国的优势及劣势。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系统进行适应性进化,需要在遵循韧性进化规律及国内外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平行进化模式,通过科学处理规模与质量、同质化与异质化、收益与风险等核心问题,并以“打破创新惯性,扩大新科技需求”为抓手,深化科技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陷阱 创新生态系统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化学实验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扬义 陈浚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当前,中学化学实验面临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迫切需求,手持技术正在推动技术融合进入数字化阶段。技术融合实现了实验技术的升级、实验组织的创变和实验社会化的过渡,有助于培养研究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技术融合可遵循如下实践路径:在... 当前,中学化学实验面临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迫切需求,手持技术正在推动技术融合进入数字化阶段。技术融合实现了实验技术的升级、实验组织的创变和实验社会化的过渡,有助于培养研究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技术融合可遵循如下实践路径:在技术层面,借助手持技术突破实验难点,重点建立“技术—难点”的对应关系;在组织层面,构筑适配手持技术的实验组织系统,形成数字化实验理论框架、以案例为主体的内容体系和数字化“课程—教材—实验室”资源体系;在社会化层面,沿循“区域联动”等五大路径,促进成果资源的推广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实验 信息技术 手持技术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