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法约束的复杂物源示踪——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为例
1
作者 张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9-616,共18页
物源分析对于追溯源-汇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展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沙四)下亚段是盆地裂陷初期充填的一套红色沉积,受多个物源共同控制,但其物源方向仍存在争议。为明确该时期物源发育特征,系统... 物源分析对于追溯源-汇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展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沙四)下亚段是盆地裂陷初期充填的一套红色沉积,受多个物源共同控制,但其物源方向仍存在争议。为明确该时期物源发育特征,系统开展了砂岩碎屑组分统计、重矿物分析、泥岩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以及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研究。结果显示:①东营凹陷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砂岩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岩屑成分以变质岩和岩浆岩为主。②重矿物类型主要有锆石、石榴石、钛铁矿和磷灰石等。③泥岩全岩主量元素具有高硅、高铝和富碱的特征,微量元素中Li,Cr和Cs元素相对富集,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Eu元素负异常的特点。④碎屑锆石U-Pb年龄范围为2817~75 Ma,呈现多峰特征,主要年龄区间有175~130,315~250,1900~1855 Ma和大约2500 Ma。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具有强烈构造活动背景下的复杂母岩供源条件,母岩主要有太古宇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古元古界中-基性岩浆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以及中生界中-基性岩浆岩,中生界和古生界碎屑岩的再旋回对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物源也具有重要贡献。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凸起区母岩性质,认为研究区在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以发育近源沉积体系为特征,主要有滨县-陈家庄体系、广饶体系和鲁西-青城体系等3大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复杂物源体系 孔店组-沙四下亚段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64
2
作者 董桂玉 何幼斌 +4 位作者 陈洪德 辛长静 罗进雄 王爱丽 孙以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作用或以后改造的假混合就可认定为混合沉积。研究区内混合沉积特征为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以较高的频率交互沉积和同一岩层内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其中复合式沉积分为复合式沉积Ⅰ和复合式沉积Ⅱ,研究区内复合式沉积Ⅰ发育,复合式沉积Ⅱ不发育。并且本文从研究区混合沉积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混合沉积相模式,进而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河地区 沙一中 混合沉积特征 混合沉积类型 混合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李国斌 姜在兴 +4 位作者 陈诗望 冯磊 张善文 隋风贵 刘惠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11-921,共11页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细分为7个准层序组。研究了滩坝砂岩的沉积特征和在准层序组内的平面展布,以准层序组1、2滨浅湖滩坝最发育...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细分为7个准层序组。研究了滩坝砂岩的沉积特征和在准层序组内的平面展布,以准层序组1、2滨浅湖滩坝最发育,准层序组3、4风暴滩坝最发育,准层序组6、7砂质滩坝发育差但发育碳酸盐滩坝。对滩坝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气(气候)-源(物源)-盆(盆地)"系统控滩坝的分析思路,是对传统"源控论"的完善与补充,可更合理解释滩坝的成因和分布,增加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上亚段 滩坝 沉积特征 平面展布 控制因素 系统论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实践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立宏 韩国猛 +5 位作者 杨飞 马建英 牟连刚 周可佳 王昌丽 孟立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3-455,共13页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Es^(3(1))]页岩油勘探获得高产、稳产工业油流,证实湖相页岩油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并形成亿吨级规模战场,对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的沙河街组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页岩层系沉积...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Es^(3(1))]页岩油勘探获得高产、稳产工业油流,证实湖相页岩油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并形成亿吨级规模战场,对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的沙河街组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页岩层系沉积环境、岩性、储集性、脆性和含油性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Es^(3(1))半深湖-深湖区泥页岩孔缝发育,脆性指数高、储层敏感性差、含油气性好,具备页岩油富集的生烃、储集、含油和工程改造条件,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优越。纵向上,将Es^(3(1))划分6个甜点段,由上至下依次为C1—C6,平面分布稳定,单段厚度分布在7~96 m,累计厚度434 m,分布面积在87.4~194.3 km^(2),平面甜点叠加面积为256 km^(2),采用体积含油率法,初步计算资源量为4.1×10^(8) t。按“老井控面、水平井提产”的原则,在Bin60-56和F38x1两口大斜度井试油获工业油流,针对C1甜点段部署水平井勘探,QY10-1-1井获得日产百吨高产油气流,Bin56-1H井自喷试采206 d后,累产油3043.11 t,反排率为7.77%,歧口凹陷沙三段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甜点评价 页岩油 沙三段一亚段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与沙一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骥 徐凤强 +3 位作者 刘超 崔俊峰 潘雯丽 谢莲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8,共8页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辫状河道和辫状河泛滥平原较发育;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较发育。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物性的统计表明,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研究区中部的同口镇和辛桥村—旧城村一带发育紧邻泛滥平原泥质烃源岩的辫状河河道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研究区旧城村—西柳村一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有利储层 沙三上亚段 沙一下亚段 蠡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沙三段中亚段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军锷 简晓玲 +2 位作者 康波 苏明 杜学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112,共4页
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发育9期特征明显的三角洲进积单元,古地貌对三角洲进积单元的控制作用明显。利用东营凹陷丰富的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用适用于该区的定量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滨线轨迹法,来重建研究区9期三角洲进积单... 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发育9期特征明显的三角洲进积单元,古地貌对三角洲进积单元的控制作用明显。利用东营凹陷丰富的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用适用于该区的定量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滨线轨迹法,来重建研究区9期三角洲进积单元的古地貌特征,并揭示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营三角洲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古地貌整体呈现南缓北陡、斜坡向西迁移的特征。沉积体的分布范围和沉积样式与古地貌特征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三角洲沉积主要沿着东部和东南部凸起逐渐向湖盆推进,受物源供给能力和古地貌特征的影响,三角洲朵体沿斜坡向西延伸;深洼区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前端沉积物易发生失稳而形成浊积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特征 三角洲进积单元 沙三段中亚段 东营三角洲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俊青 纪友亮 +2 位作者 夏斌 任拥军 张善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0-497,共8页
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85块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例,对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认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中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为准层序组、准层序、层组、层四级,并对... 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85块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例,对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认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中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为准层序组、准层序、层组、层四级,并对准层序和层组的类型和对比方法进行了总结。将近岸水下扇积体系中的层组类型划分为Fu(Fineup)、Cu(Coareseup)和Hu(Homogenicup)三大类,准层序类型划分为Cu—Fu、Cu—Cu、Cu—Hu三大类,同时总结出了沿物源方向的相序递变和垂直物源方向的侵蚀切割对比2种准层序对比模式和侵蚀叠置、相变对比、薄砂层对比、相似渐变等4种层组对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准层序 层组 沙三中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扇体沉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元福 王航 +3 位作者 朱孟高 王跃刚 杨兆刚 周宝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5,共7页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扇体及沉积微相类型,并对扇体纵向上的形成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三...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扇体及沉积微相类型,并对扇体纵向上的形成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细分为3个体系域、7个准层序组,每个准层序组即为不同水动力条件控制下形成的一期扇体;扇体类型以扇三角洲为主,包括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前缘水下辫状河道间湾、前缘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前扇三角洲泥5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每种微相的岩心、测井识别标志,并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出各体系域内部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可指导研究区下一步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津洼陷 沙四上亚段 扇三角洲 层序地层 扇体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大智 纪友亮 +1 位作者 韩春元 初丽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71-582,共12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本区沙三上亚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于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绘制了每个沉积阶段的沉积相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形成的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近东西向展布的砂体形态相互配置,加之良好的油源供给,为后期成藏创造了条件。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与沉积中期发育的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油藏发育条件。总结了该区隐蔽油藏成藏的4种模式,确定留西地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留西地区 沙三上亚段 沉积相 隐蔽油藏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伸展盆地强伸展期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分析——以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1 位作者 孙冬胜 崔永谦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了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强伸展期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的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运动。作为一个翘倾断块 (半地堑 )沉积区 ,廊固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充填以湖相细碎屑岩石组合为主 ,可分 :1 )砾岩—泥岩互层型 ...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了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强伸展期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的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运动。作为一个翘倾断块 (半地堑 )沉积区 ,廊固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充填以湖相细碎屑岩石组合为主 ,可分 :1 )砾岩—泥岩互层型 ,其中砾岩有碳酸盐岩砾和硅质砾等两种亚类 ;2 )砂岩—泥岩互层型 ;3)泥岩夹砂岩型。古沉积环境重建显示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的廊固凹陷是一个窄而深的湖泊 ,发育断层陡崖、轴部和缓坡带等沉积相域以及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等沉积体系 ,物源主要来自大兴凸起。断块翘倾几何分析表明 ,廊固凹陷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的沉降过程具有书斜式断块特征 ,最大沉降值至少为 1 40 2m。廊固凹陷西部扇的演化过程与沉降、沉积物供给和大兴断层倾角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格架 伸展盆地 断块翘倾 沙河街组三段 廊固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北油田大43块沙四上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守军 刘强 +5 位作者 张明星 闵伟 刘晓 崔肖辉 王德建 王潇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4-40,共7页
义北油田大43块位于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北部的斜坡带,东邻四扣洼陷,北邻郭局子洼陷。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发育多期区域不整合,地层超覆、剥蚀现象普遍,是被断层复杂化的岩性断块及构造岩性油藏,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本研究旨... 义北油田大43块位于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北部的斜坡带,东邻四扣洼陷,北邻郭局子洼陷。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发育多期区域不整合,地层超覆、剥蚀现象普遍,是被断层复杂化的岩性断块及构造岩性油藏,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针对目前制约大43块勘探开发面临的沉积微相和储层分布问题,依据区内已有的和邻近地区的地震、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该区的构造演化,对沙四段地层进行精细划分,采用点-线-面的思路,逐步进行单井相分析、连井剖面对比以及沉积微相展布恢复。通过研究地震剖面确定了西南方向古隆起的存在,确定了近物源来自于西南方向,对沙四上亚段进行了统层,并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在横向上,沙四上亚段以扇三角洲相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滩坝亚相为主;在纵向上,沙四段为扇三角洲沉积经湖盆扩大过程发育为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的过程,砂体主要发育在沙四上的三砂组和二砂组的下部,碳酸盐岩沉积主要发育在一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北油田 大43块 沙四上亚段 地层划分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操应长 张青青 +3 位作者 王艳忠 杨田 王心怿 薛秀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9-17,共9页
以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砂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开展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砂体岩相和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及分布特征研究。根据泥质含量和沉积构造,划分出13种岩相类型,其... 以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砂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开展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砂体岩相和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及分布特征研究。根据泥质含量和沉积构造,划分出13种岩相类型,其中块状层理砂岩相在研究区最为发育。以泥岩、冲刷面或岩相转化面为界,划分出20种岩相组合类型,分为5大类,分别是保留原始沉积构造的岩相组合、变形构造发育的岩相组合、块状层理和碎屑发育的岩相组合、下部碎屑流和上部浊流沉积的岩相组合,以及不完整鲍马序列的岩相组合,反映重力驱动事件中的滑动、滑塌、碎屑流、碎屑流-浊流、浊流沉积作用。根据不同类型重力流的垂向组合和典型剖面岩相分布特征,认为从盆地斜坡到盆地平原,重力流呈现滑动-滑塌-碎屑流-浊流演化特征,滑塌近端主要发育滑动作用岩相组合和滑塌作用岩相组合,滑塌中部主要发育碎屑流岩相组合和碎屑流与浊流过渡转化岩相组合,滑塌远端主要发育浊流作用岩相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三中亚段 滑塌型重力流 岩相组合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戴朝强 张金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68-1174,共7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平面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翠玲 李宝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0-247,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发育大量岩性油气藏,文章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分析其平面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发育大量岩性油气藏,文章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分析其平面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受控于洼陷内流体性质、断层作用和沉积相展布3种地质因素。它们对洼陷区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的影响分别在于:洼陷内流体运聚单元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富集区,牛庄洼陷南北两侧汇聚流发育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而洼陷北部平行流和东西两侧发散流发育区不利于油气成藏;同生断层泵吸作用使得油气在牛庄洼陷平行流和发散流发育区可形成局部汇聚流,从而聚集成藏,断层的侧向遮挡作用则使得牛庄洼陷生成的油气多富集在靠近边界断层的洼陷内侧;物性较好的浊积水道微相最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朵叶体和水道间次之,外缘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沙三中亚段 流体势 断层作用 沉积相 牛庄洼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西段沙三中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国景星 戴启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20,共5页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 ,对岩心观察、粒度分析、镜下鉴定结果及测井曲线形态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西段Es中3沉积早中期主要属于半深湖—深湖背景下的浊积扇相沉积 ,Es中3沉积中后期属浊积扇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其中 ,...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 ,对岩心观察、粒度分析、镜下鉴定结果及测井曲线形态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西段Es中3沉积早中期主要属于半深湖—深湖背景下的浊积扇相沉积 ,Es中3沉积中后期属浊积扇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其中 ,浊积扇可分为有水道的远源浊积扇、与三角洲有关的近源滑塌浊积扇 ;三角洲相在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指出了Es中3不同沉积期各相带的空间组合及分布特征。结合测试资料分析 ,辫状水道微相和滑塌浊积扇的中扇为有利相带 ,从而为本区Es中3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中央构造带 沙三中 浊积相 三角洲相 沉积微相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店油田东部沙四中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会永 国景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电镜分析等资料,对尚店油田东部沙河街组的沙四中亚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中亚段为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坝中、坝缘、泥坪及生物滩4个微相。沙四中亚段沉积早期湖平面相对稳定,之后周...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电镜分析等资料,对尚店油田东部沙河街组的沙四中亚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中亚段为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坝中、坝缘、泥坪及生物滩4个微相。沙四中亚段沉积早期湖平面相对稳定,之后周期性升降,总的趋势是湖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及西北方向上的三角洲或冲积扇的水下部分。根据小层划分结果,建立了垂向相模式,绘制出了沙四中亚段的各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图,建立了平面相模式,并总结出了沉积微相平面划相依据,为储层特征研究、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店油田 沙四中亚段 滨浅湖亚相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洼陷带沙三中亚段浊积岩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鹏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3期61-65,73,共6页
针对浊积岩油藏成藏规律复杂、含油性差异大的问题,以东营凹陷洼陷带东部沙三中亚段浊积岩为例,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测井、钻井、试油等多项资料,采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及油气现今分布规律研究与典型油藏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分... 针对浊积岩油藏成藏规律复杂、含油性差异大的问题,以东营凹陷洼陷带东部沙三中亚段浊积岩为例,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测井、钻井、试油等多项资料,采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及油气现今分布规律研究与典型油藏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浊积岩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中亚段浊积岩的成藏主要受控于以下3个方面:①有效储层的发育基本控制了油层的展布规律,储层的厚度中心往往也是油层的分布区或富集区;②在有效储层的分布约束前提下构造背景及异常高压控制了油气的富集;③有效的断层输导条件是研究区浊积岩能否成藏的关键,与相对独立的透镜状浊积砂体相比,由断裂体系沟通下部烃源岩的浊积岩砂体更容易成藏。在明确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对洼陷带浊积岩油藏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浊积岩 沙三中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浅湖风暴沉积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84-389,共6页
风暴沉积是一种特殊的事件沉积,反映了区域特定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化。通过区域古地理研究和精细地层对比,探讨了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浅湖风暴沉积证据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风暴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沙... 风暴沉积是一种特殊的事件沉积,反映了区域特定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化。通过区域古地理研究和精细地层对比,探讨了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浅湖风暴沉积证据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风暴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湖盆沉积层序主要受气候条件控制,气候频繁变化导致风暴沉积广泛分布、多期发育;风暴沉积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早期发育在深水区,而到沉积晚期分布范围扩大;风暴沉积一般发生在每期砂组的边界附近,作为短期、等时的一种事件沉积,可以用来作为层序划分的辅助标志;研究区风暴沉积模式主要有I类和II类两种;I类风暴沉积为类深水风暴沉积,发育A—D段沉积的类鲍马序列层序,但粒度要较深水风暴沉积细得多,多见于漫湖沉积环境相对深水区;II类风暴沉积不发育I类风暴的B和D段沉积;风暴流在风暴停止时越靠近湖盆中央,其沉积特征就越类似深水风暴沉积,反之则越类似II类风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沉积 鲍马序列 沙二下亚段 古近系 浅水湖盆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北地区沙三中-上亚段储层展布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琳璞 王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221-7230,共10页
孤岛凸起北部地区沙三中-上亚段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通过系统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改变了以往研究区以孤岛凸起为物源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的认识,认为沙三中-上亚段主要发育中-细砂岩、粉砂岩,同时测井曲线可见明显反... 孤岛凸起北部地区沙三中-上亚段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通过系统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改变了以往研究区以孤岛凸起为物源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的认识,认为沙三中-上亚段主要发育中-细砂岩、粉砂岩,同时测井曲线可见明显反旋回特征,表现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特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通过连井对比、古地貌恢复及地震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与振幅融合属性砂体刻画,明确了沙三中-上亚段4~1砂层组的砂体平面展布,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有利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由南东向北西延伸。研究结果为孤北地区油气精细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使砂体钻遇吻合率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北洼陷 沙三中-上亚段 沉积相 三角洲 地震RMS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水下扇的特征
20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1 位作者 张尚峰 尹太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8-63,共6页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为水下扇沉积 ,具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双重特征。沉积物粒度较细 ,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垂向层序为正粒序。沙三中亚段具沟道、沟道间、席状砂和泥石流等微相沉积的特征。
关键词 水下扇 沉积模式 濮城油田 细砂岩 粉砂岩 牵引流 重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