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reduction of Sheng-Nao-Kang decoction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rats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51-151,共1页
Aim Reduction of Sheng-Nao-Kang decoction (RSNK), is a modifi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of Sheng-Nao-Kang pill preparation, which is protective in rats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Aim Reduction of Sheng-Nao-Kang decoction (RSNK), is a modifi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of Sheng-Nao-Kang pill preparation, which is protective in rats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SNK against apoptosis and oxidative damage induced by cerebral I/R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Cerebral I/R injury was induced by in- tralumin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for 2 h followed by reperfusion for 24 h in adult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seven groups (n- 8): Sham group, I/R group, RSNK-treated groups ( 0.7 g · kg ^- 1, 1 . 4 g · kg ^- 1 and 2. 8 g · kg^ - 1 ) , nimodipine (NMP) -treated group and Whitmania pigra Whitman (WW)-treated group.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cerebral humidity content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were measured after the 24 h reperfusion. Malondialdehyde ( MDA),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catalase ( CAT),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tot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TNOS) in serum were measured by assay kits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Histological structures of the cortex of the ipsilateral ischemic cerebral hemisphere in rats were observed by Nissl staining. The caspase-3 protein content in the hippocampus and cortex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dditionally, Bax and Bcl-2 protein expressions in the injured brain were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RSNK administration not only markedly improve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but also reduced cere- bral humidity content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lowered MDA content, up-regulated SOD and CAT levels, down-regulated iNOS and TNOS levels, restrained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positive protein and alleviated the Bax and Bcl-2 protein expre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uction of Sheng-Nao-Kang DECOCTION (rSNK)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ti-apoptosis anti-oxidation protec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敦-乌日勒对MCAO/R大鼠脑前额叶皮质BDNF及N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莲花 麻春杰 +3 位作者 呼日乐巴根 李超 田海广 肖志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212-1218,共7页
目的:探讨额尔敦-乌日勒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额尔敦-乌日勒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片组、额尔顿-乌日勒组,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MCAO/R模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麻醉、取脑,采用HE染色、SP等免疫组化方法评价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情况,并且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脑前额叶皮质BDNF m RNA、NGF m RNA相对表达量及其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组大鼠脑前额叶皮质坏死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BDNF、NGF蛋白含量及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可上调MCAO/R大鼠脑前额叶皮质BDNF、NGF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保护神经元,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白脉"病的传统功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 mcao/r模型大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动员内源性EPCs促进MCAO/R小鼠神经功能恢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瑞瑞 谢鹏 程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小鼠外周循环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数量变化,并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小鼠外周循环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数量变化,并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动员小鼠自体骨髓中的EPCs,观察脑梗死小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MCAO/R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VEGF动员体内的EPCs(每日1次,持续1周),在动员过程中的第1、4、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从内眦静脉采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CAO/R组及MCAO/R+VEGF组小鼠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并断头取脑,对脑组织TTC染色后计算并比较小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MCAO/R+VEGF组在动员过程中,外周血中的EPCs在给药第1天开始增加,第4天达到高峰并持续到第7天;并且在这3个时间点上,MCAO/R+VEGF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评分:MCAO/R+VEGF组在动员后神经功能评分值持续降低,且该组在给药第4天及第7天的评分较同时间点的MCAO/R组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MCAO/R+VEGF组在给药后梗死灶体积逐渐缩小,且该组在给药第4天及第7天的梗死灶体积较同时间点的MCAO/R组显著缩小(P<0.01)。结论应用VEGF能显著动员MCAO/R模型小鼠骨髓中的EPCs,被动员的EPCs能够增强出生后的血管新生,达到缩小梗死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血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FGF21通过FGFR1/PI3K/Akt通路减轻MCAO大鼠延迟血管再通后半暗带的血脑屏障损伤
4
作者 郑文 李文君 +7 位作者 曾旖旎 袁慧 阳衡 陈茹 朱安定 吴金泽 宋治 严文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62,共15页
目的:在“时间窗”内恢复闭塞大动脉的血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既往研究表明“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大量临床证据提示“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仍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 目的:在“时间窗”内恢复闭塞大动脉的血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既往研究表明“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大量临床证据提示“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仍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转归。本研究探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血管再通治疗对缺血半暗带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MCAO后第3天行血管再通治疗术,通过蛋白质印迹法、伊文思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BB损伤。MCAO后第7天评估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转归。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缺血半暗带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的表达及其对BBB的影响。结果:MCAO后缺血半暗带伊文思蓝、IgG和白蛋白的外渗增加,但在血管再通后显著下降;Claudin-5、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降低,但在血管再通后表达升高,与FGF21、p-FGFR1、PI3K和p-Akt蛋白升高一致。MCAO后第7天,梗死体积缩小,神经功能改善。侧脑室注射FGFR1抑制剂SU5402可下调缺血半暗带区PI3K、p-Akt、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减弱血管再通治疗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转归的有利作用。结论:MCAO后第3天的血管再通治疗增加缺血半暗带内源性FGF21的表达,并可通过激活FGFR1/PI3K/Akt通路减轻缺血半暗带BBB损伤,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延迟血管再通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郝磊 卢柳西 +3 位作者 李琼莉 孙洋 秦翠玲 展群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6,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过表达miR-124-1基因(Exo/124-1)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收集其Exo(BMMSC...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过表达miR-124-1基因(Exo/124-1)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收集其Exo(BMMSCs-Exo),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别对其进行检测鉴定。30只大鼠简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Exo移植组(Exo组)、空病毒(Empty lentivirus,Elv)转染Exo移植组(Exo-Elv组)及Exo/124-1移植组(Exo/124-1组),每组6只。Sham组仅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均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on,MCAO/R)模型。模型复制1 d与14 d后,各移植组动物于右侧脑室植入相应移植物,Sham组、模型组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后2 h及1、3、7、14、21、28 d,分别对各组动物行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其梗死体积。在基因与蛋白水平分别检测各组28 d脑组织MG的M1型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2型分子(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取并鉴定了BMMSCs及其Exo。Exo/124-1显著表达miR-124-1。所有动物(假手术组除外)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后7~28 d,Exo/124-1组的mNSS明显低于MCAO/R组(P<0.05)与Exo组、Exo-Elv组(P<0.01);术后28 d,Exo/124-1组的脑梗死体积、TNF-α的表达明显小于MCAO/R组(P<0.01)与Exo组、Exo-Elv组(P<0.01),CD206的表达显著高于MCAO/R组(P<0.01)与Exo组、Exo-Elv组(P<0.01)。结论BMMSCs-Exo携带miR-124-1基因可能调控MG的M2型极化,抑制M1型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124-1基因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乙素对脑缺血大鼠小胶质细胞SIRT1/NF-κB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徐冬垚 段兆达 +4 位作者 杨毓甲 彭应琪 吴雨珂 杨力 吴春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目的:探究灯盏乙素干预大鼠脑缺血小胶质细胞(MG)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核因子κB(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组(MCAO组)、MCAO+灯盏乙素干预组(MCAO+S组)。West... 目的:探究灯盏乙素干预大鼠脑缺血小胶质细胞(MG)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核因子κB(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组(MCAO组)、MCAO+灯盏乙素干预组(MCAO+S组)。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缺血皮质区SIRT1、NF-κB(p65)的表达变化和NF-κB磷酸化水平(p-p65)。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灯盏乙素干预显著促进大鼠脑缺血后缺血皮质区SIRT1的表达,显著降低NF-κB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灯盏乙素对脑缺血大鼠小胶质细胞SIRT1/NF-κB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灯盏乙素 大脑中动脉闭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核因子κB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通过上调Peroxiredoxin 6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杨 孙思斯 +4 位作者 刘曌宇 李立亚 张治 陈绍洋 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6(Prx 6)在电针预处理诱导的SD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16)、单纯电针组(Electro acupuncture组,EA组,n=1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大脑中动脉栓...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6(Prx 6)在电针预处理诱导的SD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16)、单纯电针组(Electro acupuncture组,EA组,n=1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脑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MCAO组,n=32],其中2、6、12、24、48 h各4只和电针预处理组(EA+MCAO组,n=16)。通过梗死容积及神经功能评分(Garcia评分)评价脑损伤程度;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rx 6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电针预处理对Prx 6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CAO组相比,EA+MCAO组梗死容积减少,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P<0.05);与Sham组相比,Prx 6在MCAO模型后再灌注24 h时表达最高(P<0.05);与Sham组相比,再灌注后24 h时MCAO组Prx 6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CAO组相比,再灌注后24 h时EA+MCAO组Prx 6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促进缺血再灌注后Prx 6的表达升高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预处理 Peroxiredoxin6 大脑中动脉栓塞 缺血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普拉克索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尹洁 闫峰 +3 位作者 罗玉敏 李森 刘克建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探讨R(+)-PPX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30只...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探讨R(+)-PPX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大脑中动脉梗死组(MCAO组,n=10);MCAO+R(+)-PPX组[于MCAO前30 min一次性腹腔注射R(+)-PPX,剂量为1 mg/kg,n=10]。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每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24 h取脑组织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并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H2DCF-DA染色法计数半暗带区ROS阳性细胞数目并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1)在MCAO手术过程中,Sham组、MCAO组和MCAO+R(+)-PPX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Sham组大鼠无脑梗死发生。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比Sham组显著增加(P<0.05)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MCAO+R(+)-PPX组与MCAO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脑梗死体积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ham组大鼠脑内无缺血半暗带区。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域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与MCAO组相比,MCAO+R(+)-PPX组的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大鼠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给予R(+)-PPX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6 h)明显减少MCAO大鼠脑内的ROS生成,减少脑梗死体积。R(+)-PPX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梗死 再灌注 r(+)-普拉克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清除剂Carboxy-PTIO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ERK/p-eIF2α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语悠 房亚兰 +4 位作者 师文娟 刘克建 赵咏梅 丁锚 罗玉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9-714,共6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清除剂Carboxy-PTIO(C-PTIO)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再灌注后24 h脑组织中PERK/p-eIF2α通路介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探究NO的产生对大鼠脑内内质网应激(endo...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清除剂Carboxy-PTIO(C-PTIO)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再灌注后24 h脑组织中PERK/p-eIF2α通路介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探究NO的产生对大鼠脑内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介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CAO组和MCAO+C-PTIO组,每组6只。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采用改良线栓法,并于缺血90 min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术中监测大鼠肛温,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于再灌注后24 h处死大鼠,迅速取脑,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缺血半暗带区p-eIF2α和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将NO介导的蛋白质损伤标志物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分别与p-eIF2α和CHOP进行定位。结果1)Sham组大鼠没有p-eIF2α和3-NT染色阳性细胞,偶见CHOP染色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3-NT、p-eIF2α、CHOP均大量表达(P<0.05)。2)与MCAO组相比,经腹腔注射给予C-PTIO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3-NT、p-eIF2α、CHOP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3)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3-NT分别与p-eIF2α和CHOP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引起ERS,并激活PERK/eIF2α通路引起细胞凋亡;抑制NO的产生,可以减弱这一过程,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内质网应激 大鼠 大脑中动脉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circRNA的m^(6)A修饰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小琼 谢鹏 +2 位作者 朱晓西 龙婷婷 禹文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3-1417,共15页
本研究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RIP-seq)、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 本研究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RIP-seq)、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中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差异表达谱和m^(6)A修饰差异表达谱,为揭示circRNA表观遗传修饰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关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Longa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神经功能缺损,TTC染色法计算小鼠脑梗死体积,Dot印迹检测m^(6)A整体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MCAO/R组与sham组相比出现严重神经损伤,Longa生物学评分为(2.75±0.25)分,MCAO/R组的梗死体积显著高于sham组,所占百分比为(27.63%±4.24%),MCAO/R组m^(6)A整体修饰水平增加。与sham组相比,MCAO/R组有1 78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log_(2)FC|> 0.58,P<0.05)。其中,852个circRNA表达显著上调,935个circRNAs表达显著下调。基因本体(gene ontgology,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表达circRNAs靶基因主要参与翻译、蛋白质糖基化、激素应答、IL-6介导的信号通路、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靶基因主要与N-聚糖生物合成、Wnt信号通路、胃酸分泌、谷氨酸能突触、磷脂酶D信号通路、味觉传导、非洲锥虫病、甲状腺激素合成、胰岛素分泌等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有关。与sham组比,MCAO/R组有22个circRNAs发生m^(6)A甲基化修饰差异(|log_(2)FC|> 0.58,P<0.05)。其中,14个circRNA显著上调,8个circRNA显著下调。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circRNA主要与胞嘧啶代谢过程、骨骼肌收缩、髓样细胞分化、O-连接蛋白质糖基化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主要富集到范科尼贫血途径通路。最后,联合表达差异和m^(6)A修饰差异进行分析,共筛选到7个共表达差异(既有m^(6)A修饰差异,又有表达差异)的circRNA,经RT-qPCR验证,这些共表达差异circRNA表达趋势与测序一致。本研究通过对sham组和MCAO/R组测序分析,筛选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有m^(6)A修饰差异的circRNA,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小鼠circRNA表达谱及m^(6)A修饰谱改变,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差异甲基化circRNA靶基因涉及多种通路,为从表观遗传水平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后续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潜在的靶向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m^(6)A甲基化 高通量测序 环状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大脑皮层EphrinB2信号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心磊 孙芳玲 +3 位作者 艾厚喜 张丽 王文 安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皮层中磷酸化EphrinB2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皮层中磷酸化EphrinB2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大鼠脑皮层中磷酸化EphrinB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的磷酸化EphrinB2表达量和阳性细胞数目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且血管内皮有磷酸化EphrinB2的表达。结论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EphrinB2信号通路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阻塞 缺血 再灌注 EPHrINB2 大鼠 EPHrIN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p-CREB、BDNF和p-STAT3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房亚兰 黄语悠 +4 位作者 赵咏梅 李锦程 段云霞 高利 罗玉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研究大黄酚(chrysophanol,CHR)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缺血半暗带区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 目的研究大黄酚(chrysophanol,CHR)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缺血半暗带区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缺血侧脑组织磷酸化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CHR保护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健康C57BL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CHR组(自造模当天至再灌注后14 d按0.1 mg/kg腹腔注射CHR),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45 min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14 d处死小鼠,迅速断头、取脑,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冰冻切片缺血半暗带区p-CREB和BDNF的水平,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对p-CREB和BDNF在缺血脑组织内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脑组织p-STAT3蛋白水平。结果 1)Sham组小鼠脑组织可见p-CREB阳性染色细胞。MCAO组小鼠脑缺血半暗带区p-CREB表达水平比Sham组明显降低(P<0.05)。给予CHR治疗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半暗带区p-CREB的表达水平比MCAO组明显增多(P<0.05)。在半暗带区,p-CREB与神经元标志物Neu N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2)Sham组小鼠脑组织可见BDNF阳性细胞。MCAO组小鼠半暗带区BDNF水平比Sham组明显降低(P<0.05)。CHR组小鼠脑缺血半暗带区BDNF水平比MCAO组明显增多(P<0.05)。在半暗带区,BDNF与神经元标志物Neu N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3)MCAO组小鼠缺血侧脑组织p-STAT3蛋白水平比Sham组明显升高(P<0.05)。CHR组小鼠缺血侧脑组织p-STAT3蛋白水平比MCAO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CHR可能通过上调p-CREB和BDNF表达水平,抑制p-STAT3蛋白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长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梗死 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磷酸化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通过上调miR⁃21⁃5p减轻脑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丹丹 朱昆源 +1 位作者 闭士俊 高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CAO/R)组、RIPC+MCAO/R组;术前利用间断夹闭双侧股动脉的方法给予大鼠RIPC处理,利用大脑中...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CAO/R)组、RIPC+MCAO/R组;术前利用间断夹闭双侧股动脉的方法给予大鼠RIPC处理,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利用转棒实验检测大鼠运动功能,利用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细胞凋亡,利用real time RT⁃PCR检测大脑缺血区皮质中miR⁃21⁃5p及SPRY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的表达。结果:与MCAO/R组大鼠相比,RIPC处理组大鼠运动功能有所改善,皮质细胞凋亡减少。miR⁃21⁃5p表达增加,而SPRY1和PDCD4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RIPC处理对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miR⁃21⁃5p表达上调,后者通过抑制靶分子SPRY1和PDCD4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适应 大脑中动脉栓塞 凋亡 mir⁃21⁃5p SPrY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勇 付雪琴 +3 位作者 邹旭欢 王漫漫 王玮玮 兰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时空动态变化。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90 min后实现再灌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及取材。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前肢放置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时空动态变化。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90 min后实现再灌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及取材。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前肢放置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观察细胞骨架成分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神经丝重链(neurofilament heavy chain,NF-H)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轴突、树突和神经丝亚显微结构。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损伤和神经行为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纹状体损伤比皮层出现的更早、更严重。缺血区域的MAP2相关免疫反应强度降低,NF-H相关免疫反应强度升高。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细胞骨架排列受损,密度降低。结论不同脑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不同。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对缺血和再灌注表现出动态反应,这可能进一步促进脑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骨架成分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损伤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璐 郭霞 +4 位作者 马尚佳 雍雯 于文龙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8,共10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通过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贴纸去除实验、平衡杆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大鼠感觉和运动能力,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各组大鼠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5),撕掉贴纸和通过平衡杆时间显著增加(P<0.05),运动能力减退,梗死面积增大,神经元减少,凋亡细胞增多,Bax、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cl-2/Bax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GCs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行为学表现,减小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凋亡,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Bcl-2/Bax的表达(P<0.05)。结论G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ggyBac转座子优化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新型瞬时受体电位M2通道抑制剂筛选
16
作者 应凯悦 华宁 +3 位作者 骆燕萍 刘星宇 刘敏 杨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14,共11页
目的:使用PiggyBac(PB)转座系统建立稳定表达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通道的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并进行TRPM2通道抑制剂筛选,为治疗脑缺血等疾病寻找潜在的药物。方法:根据PB转座原理,构建pPB-hTRPM2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和辅助质粒... 目的:使用PiggyBac(PB)转座系统建立稳定表达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通道的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并进行TRPM2通道抑制剂筛选,为治疗脑缺血等疾病寻找潜在的药物。方法:根据PB转座原理,构建pPB-hTRPM2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和辅助质粒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利用系统携带的荧光与膜片钳鉴定TRPM2基因表达,通过Z'因子评估细胞模型是否适用于钙成像法的高通量筛选。利用钙成像法和膜片钳对11个先导化合物分子进行初步活性评价,测定化合物分子对TRPM2通道的抑制活性。利用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模型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方法验证筛选得到的化合物分子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利用小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模型评价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PB-hTRPM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出可高效表达TRPM2基因的HEK293T细胞系,并同时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筛选获得的嘌呤霉素抗性细胞中,所有细胞荧光明亮可见,诱导后细胞表现出经典的TRPM2通道电流特征,TRPM2通道电流值与瞬时转染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筛选系统进行钙成像实验的Z'因子为0.5416,表明其适用于高通量筛选。通过钙成像法结合膜片钳筛选出化合物6,其具有显著的TRPM2通道抑制作用,且1.0μmol/L的化合物6能够显著提高OGD/R后SH-SY5Y细胞的存活率(P<0.05),降低活性氧水平(P<0.05),0.3、1.0 mg/kg的化合物6能降低tMCAO小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P<0.05)。结论:利用PiggyBac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TRPM2基因稳定表达细胞系,利用钙成像法和膜片钳在候选化合物中成功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新的TRPM2通道抑制剂。该抑制剂可以通过降低细胞活性氧水平缓解OGD/R后细胞损伤,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转座系统 瞬时受体电位M2型 高通量筛选 膜片钳 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 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动脉免结扎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马福浩 胡俊豪 +3 位作者 穆秦颖 王浩 刘之荣 史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4,共7页
目的:为提高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MCAO模型制备方法——颈外动脉免结扎(ECA-LF)法,通过与传统Longa法和Koizumi法比较以明确其优势。方法:10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Koizumi... 目的:为提高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MCAO模型制备方法——颈外动脉免结扎(ECA-LF)法,通过与传统Longa法和Koizumi法比较以明确其优势。方法:10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Koizumi组、Longa法和ECA-LF组,比较3种方法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动物存活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劣。结果:ECA-LF组在模型制作时间上显著低于Longa组和Koizumi组;与Longa组相比,ECA-LF组Garcia评分更低,但与Koizumi组无显著差别;术后7 d,ECA-LF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Morris水迷宫(MWM)实验表明,ECA-LF组在学习与记忆能力上与其他实验组差别不大。ECA-LF组的脑水肿程度及脑梗死面积与其它两组相当。结论:与传统Longa法和Koizumi法相比,ECA-LF法简化手术步骤、显著缩短了模型制作时间,提高了模型的存活率,在脑卒中实验研究中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大脑中动脉栓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后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文杰 陈霁 +2 位作者 唐民科 程勇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9-980,共2页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大脑中动脉栓塞 缺血/再灌注 神经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史以菊 聂恒环 +2 位作者 邢国庆 孟庆华 李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 (PNS)及三七皂甙单体 (Rb 1、Rg 1)对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后脑血流量(CBF)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 :其中第7组为假手术对照组 (SO) ;第1组为MCAO对照组 ;第2 ,3 ,4组MCAO前30min及MCA...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 (PNS)及三七皂甙单体 (Rb 1、Rg 1)对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后脑血流量(CBF)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 :其中第7组为假手术对照组 (SO) ;第1组为MCAO对照组 ;第2 ,3 ,4组MCAO前30min及MCAO后即刻分别静脉给予Rg120μg·kg-1,Rb120μg·kg-1 ,Nim5μg·kg-1 ;第5 ,6组分别于MCAO前灌胃PNS200mg·kg-1 及400mg·kg-1 连续10d。结果与MCAO对照组比较Rb 1,Nim ,PNS400mg·kg-1 组 ,CBF明显增高 (P<0.01) ,Rg1 组CBF无明显增加。PNS能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 ,降低一氧化氮 (NO)含量。超微结构显示 ,Rb1,Rg1,PNS和Nim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其中Rb1,Nim ,PNS400mg·kg-1组优于Rg1 和PNS200mg·kg-1组。结论Rb1 ,Nim和PNS400mg·kg-1能明显增加MCAO区CBF ,其机理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 ;Rg1不能增加CBF。Rb 1,Rg 1,PNS有减轻脑缺血坏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脑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细胞内Ca2 +及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大脑中动脉栓塞 脑血流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宇 余涓 +1 位作者 邱丽颖 陈崇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elatonin ,MT)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再灌注 2 4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elatonin ,MT)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再灌注 2 4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髓化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及血浆中血栓素B2 (throm boxane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rostaglandinF1α,6 酮 PGF1α)含量。结果 MT 10、2 0mg·kg-1能保护SOD活性、减缓脑组织中MDA的升高 ,2 0mg·kg-1还可恢复血浆中TXB2 与 6 酮 PGF1α的平衡 ,减缓脑组织中MPO的升高。结论 MT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