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长江中游坡陡流急河段枯水位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
郭率
周日顺
张燃钢
关见朝
张鹏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1991年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
张秀丽
郭品文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
3
|
岷江上游中山区低效林改造对枯落物水文作用的影响 |
庞学勇
包维楷
张咏梅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4
|
|
|
4
|
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
张艳红
张树文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
5
|
长江中下游水稻生长季极端高温和低温事件的演变趋势 |
刘娟
杨沈斌
王主玉
张玮玮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
6
|
岷江上游中山区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庞学勇
包维楷
张咏梅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
7
|
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d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预报指数 |
魏晓雯
梁萍
何金海
穆海振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
8
|
2011年5、6月长江中下游旱涝转折的大气低频特征及其预报 |
李震坤
孙国武
信飞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9
|
长江中下游干流浮游藻类空间分布特征初探 |
李欢
赵伟华
林莉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10
|
长江中下游2015年盛夏低温的大气环流特征及ENSO的影响 |
罗连升
徐敏
杨玮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1
|
跨省域低碳城市群健康发展策略初探——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
单卓然
黄亚平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2
|
赣江中下游流域枯水期缺水现状研究 |
邹俊
邬年华
史明涓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3
|
长江中下游1—5月降水分布型及其成因 |
张勇
杨春瑰
唐卫亚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4
|
汛期强降水过程与月内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制 |
魏晓雯
梁萍
何金海
穆海振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
15
|
长江中下游一次暖区极端致洪暴雨特征及天气学成因分析 |
张芳
张芳华
张恒德
杨舒楠
包红军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
16
|
长江中下游六省大气甲烷柱浓度时空分布 |
冯敏玉
张根
夏玲君
熊劦
李柏贞
孔萍
占明锦
张玉霞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17
|
嫩江中下游小黑杨樟子松林分水分生产率研究 |
韩纯君
李树森
俞冬兴
|
《防护林科技》
|
2006 |
1
|
|
|
18
|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枯水位变化成因研究 |
杨成刚
李思璇
董炳江
袁晶
|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
19
|
长江中下游河段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分析 |
吴琼
张莉
曾雅立
张亭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
20
|
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低温冷害时空分布 |
卞若玢
王洪祥
杨波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