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VF-Auto SEM法与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健苗 林添春 +10 位作者 廖振瑜 杜宇坤 余仲昊 刘景建 伍赛群 康晓东 徐曲毅 石河 赵建 刘超 谷党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法与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D-VF-Auto SEM法和... 目的比较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法与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D-VF-Auto SEM法和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分别对10例非溺死案例和50例溺死案例的肺、肝、肾组织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各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溺死案例使用MD-VF-Auto SEM法检验的硅藻阳性率为100%,在6例非溺死案例的肝、肾组织中检出少量硅藻。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的阳性率为84%,非溺死案例的肺、肝、肾组织结果均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比,肝、肾组织的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组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VF-Auto SEM法对硅藻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还可检出硅藻外的其他浮游生物。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为溺死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硅藻检验 浮游生物 复合扩增体系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杜宇坤 张天叶 +7 位作者 刘景建 刘超 康晓东 郑冬云 石河 徐曲毅 马开军 赵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0-113,118,共5页
目的对水中尸体硅藻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水中尸体共490例,根据死因分为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肺、肝、肾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量分析... 目的对水中尸体硅藻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水中尸体共490例,根据死因分为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肺、肝、肾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量分析,并计算肺组织与水样硅藻含量的比值(CL/CD值)。结果溺死组肺、肝和肾组织同时检出的有400例(85.5%),肺、肝、肾组织和水样中硅藻含量分别为(113235.9±317868.1)、(26.7±75.6)、(23.3±52.2)和(12113.3±21760.0)个/10 g,硅藻种类数分别为(7.5±2.8)、(2.6±1.9)、(2.9±2.1)、(8.9±3.0)种。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CL/CD值分别为(100.6±830.7)、(0.3±0.4)。结论硅藻定量分析可为溺死诊断提供支持性证据,引入CL/CD值这一参数进行分析,能更准确地作出溺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硅藻检验 定量分析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验方法用于诊断溺死的比较
3
作者 张晓峰 苏秦 +6 位作者 陈晓晖 吴伟斌 郑冬云 赵建 陈玲 徐曲毅 刘超 《法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比较浮游生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mic... 目的比较浮游生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3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验方法对212例溺死尸体及30例非溺死尸体的肺、肝、肾组织进行检验,比较3种方法在各组织中浮游生物的检出率。结果对于溺死尸体,PCR-CE法、qPCR法、MD-VF-Auto SEM法在溺死组尸体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9%、96.2%、95.3%,三者间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VF-Auto SEM法在肺组织中的检出率(100.0%)高于PCR-CE法及qPCR法(P<0.05),3种方法在肝、肾组织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溺死尸体,仅MD-VF-Auto SEM法在部分肝、肾组织中检出少量硅藻(小于10个/10 g),其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3种方法对溺死尸体均有良好的检验效能。MD-VF-Auto SEM法通过扫描电镜直接观察硅藻的形态特征且定性定量分析直观准确,对疑难降解检材的检验具有较大优势。PCR-CE法和qPCR法检材需求量少(0.5 g)、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4~7 h),易于在基层推广,适用于水中尸体的快速溺死诊断。两种DNA方法与MD-VF-Auto SEM法相结合,可以提高浮游生物的检出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联合使用在溺死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