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频率与电压越限风险的孤岛微电网群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育炜 肖迁 +3 位作者 穆云飞 贾宏杰 金昱 陆文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功率点钳位的微电网群互联变换器功率分配方法,当重负荷接入时,有越限风险的子微网功率钳位于其阈值,保证频率与电压稳态不越限;再次,在子微网控制层,设计一种基于频率与电压微分前馈补偿的子微网瞬时功率控制方法,进一步保证频率与电压动态不越限。基于此,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参数的设计过程。最后,多工况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频率越限风险 电压越限风险 分层协调控制 功率分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正负反馈效应的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涂春鸣 邹凯星 +2 位作者 高家元 肖凡 葛平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6-509,共14页
针对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该文通过构建有功/无功环的小信号控制框图,首次揭示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是一种不对称控制的本质,即无功环控制器会在有功和无功控制环中形成不对称的正负反馈环路。同时,基于PQ功率环小... 针对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该文通过构建有功/无功环的小信号控制框图,首次揭示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是一种不对称控制的本质,即无功环控制器会在有功和无功控制环中形成不对称的正负反馈环路。同时,基于PQ功率环小信号控制框图的不对称现象,揭示有功/无功环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影响存在差异性的机理,指出无功环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要明显强于有功环控制器参数变化。在此基础上,借助有功与无功环小信号控制框图中的正负反馈效应,分析并网逆变器稳定性随无功环控制器参数增加而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拐点”现象。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pq功率控制 小信号模型 不对称正负反馈效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PMU的孤岛微电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
3
作者 魏新迟 徐化博 +2 位作者 方陈 徐丙垠 柳劲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目前,孤岛微电网的对等控制方法普遍存在频率控制偏差大、功率分配精度低、电源即插即用困难及微网多区域间互联困难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μPMU的孤岛微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由I-U下垂及电流环级联构成,利用μPMU提供的授... 目前,孤岛微电网的对等控制方法普遍存在频率控制偏差大、功率分配精度低、电源即插即用困难及微网多区域间互联困难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μPMU的孤岛微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由I-U下垂及电流环级联构成,利用μPMU提供的授时信号在各分布式电源内部产生幅值及相位一致的虚拟内电势,控制微网频率始终运行于50 Hz,实现电源的即插即用及微电网多区域间的互联控制;依据μPMU提供的母线电压参与I-U下垂控制,抑制电源间环流,提高功率的分配精度,降低电压控制偏差。此外,基于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负荷及线路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求解特征值轨迹确定合理的控制参数。最后,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I-U下垂控制 μPMU 小信号稳定 定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电阻的低压微电网有功均分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必双 付思维 +3 位作者 王文 李启凯 刘铮 唐明珠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由于低压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的线路阻抗不匹配,传统的下垂控制策略难以按照下垂系数合理分配有功功率。为此,提出一种无需通信的自适应虚拟电阻下垂控制方法。通过将微电网中每个分布式发电机(DG)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传送给自适... 由于低压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的线路阻抗不匹配,传统的下垂控制策略难以按照下垂系数合理分配有功功率。为此,提出一种无需通信的自适应虚拟电阻下垂控制方法。通过将微电网中每个分布式发电机(DG)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传送给自适应虚拟电阻控制器中,在保证电压和频率稳定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功率按逆变器容量比例进行精确分配。论文对改进方法的微电网逆变器进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以优化控制器有关控制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发电 下垂控制 自适应虚拟电阻 有功功率分配 环流抑制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下垂优化控制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惯性提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东 杨岙迪 +1 位作者 李龙好 李忠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针对传统VSG技术动态性能较差且重要参数J和D最优值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与神经网络预测的VSG控制与参数优化策略,实现了VSG技术中关键参数J和D的动态调节。首先,所提策略将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应用于VSG的控制算法... 针对传统VSG技术动态性能较差且重要参数J和D最优值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与神经网络预测的VSG控制与参数优化策略,实现了VSG技术中关键参数J和D的动态调节。首先,所提策略将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应用于VSG的控制算法中;其次,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和电压与无功控制特性,建立VSG的小信号分析模型,完成了关键参数转动惯量与阻尼系数的初值整定;最后,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学习和网络训练,调整权值以改变VSG转动惯量与阻尼系数,通过误差函数比较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误差,多次学习训练后参数达到期望值。将神经网络优化算法与下垂控制策略结合,对VSG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分别采用传统VSG控制、恒定参数下垂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的自适应参数下垂控制对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的自适应参数下垂控制比传统VSG控制的频率最大变化量降低了26.7%,频率稳定时间降低了0.25 s,表明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VSG 下垂控制 神经网络 小信号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柔性直流电网电压动态特性的降阶小扰动稳定模型
6
作者 王一振 邱逢良 +2 位作者 雷鸣 王之谦 马世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593-7602,I0009,共11页
柔性直流技术是提高新能源渗透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低阶、准确的小扰动稳定模型有利于快速分析复杂柔性直流电网电压的超调振荡,为增强柔直系统安全稳定奠定基础。该文以表征直流电压动态特性为目标构建了直流电网降阶... 柔性直流技术是提高新能源渗透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低阶、准确的小扰动稳定模型有利于快速分析复杂柔性直流电网电压的超调振荡,为增强柔直系统安全稳定奠定基础。该文以表征直流电压动态特性为目标构建了直流电网降阶小扰动稳定模型。首先,建立直换流站直流侧阻抗模型的二阶解析式,把下垂外环控制参数等效为具有阻感特性的下垂导纳,并将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柔直换流站以串并联阻抗电路形式统一表达;其次,基于直流网络拓扑聚合形成直流电网降阶传递函数阻抗矩阵,通过对降阶模型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定量探究多端柔直换流站通过直流网络耦合对直流电压动态特性产生的交互作用,指导下垂增益、外环控制系数等关键参数的选取;最后,在多场景电磁仿真中验证所述降阶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降阶模型 下垂控制 直流电压控制时间尺度 小扰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变流器的微电网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马添翼 金新民 黄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7,共6页
传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主要针对发电机进行建模,而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需基于变流器进行建模,这种本质的区别使微电网必须重新确立适用于其稳定性分析的模型。文中根据变流器的控制特性将其划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2种类型,采用状态空间法... 传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主要针对发电机进行建模,而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需基于变流器进行建模,这种本质的区别使微电网必须重新确立适用于其稳定性分析的模型。文中根据变流器的控制特性将其划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2种类型,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了基于多变流器微电网的小信号模型,并通过节点功率计算法计算了其自治系统表达式,采用计算自治系统根轨迹的方法得到了微电网中参数与稳定性的关系。通过对比微电网系统时域仿真结果与文中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说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微网) 电压源型变流器 电流源型变流器 下垂特性 pq控制 小信号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并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建华 苏玲 +2 位作者 刘若溪 张旭 苏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0,102,共6页
为研究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并网运行的小信号稳定性,建立了完整的并网运行微网小信号动态模型,主要包括2个子模型:网络及负荷小信号动态子模型和功率(或电压)、电流双环控制逆变器小信号动态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首先分析了主网... 为研究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并网运行的小信号稳定性,建立了完整的并网运行微网小信号动态模型,主要包括2个子模型:网络及负荷小信号动态子模型和功率(或电压)、电流双环控制逆变器小信号动态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首先分析了主网与微网之间联络阻抗对并网运行微网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得出联络阻抗过大不利于微网保持小信号稳定的结论;其次比较了逆变器采用PQ和PV控制时主特征根实部和虚部的特点,得出PV控制能有效抑制电压振荡,其暂态性能优于PQ控制的结论。最后在分布式电源指定有功输出增加15%的情况下,通过比较PQ和PV控制时的系统响应,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信号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 微网 并网运行 联络阻抗 PV控制 pq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信号模型的微网控制参数选择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张明锐 黎娜 +2 位作者 杜志超 徐而峰 陈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9-19,5,共11页
小信号稳定性是微网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是孤岛运行时,控制器结构较为复杂,且缺少大电网的电压频率支撑。为此,以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future renewable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FREEDM)网络为对象,推导固态... 小信号稳定性是微网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是孤岛运行时,控制器结构较为复杂,且缺少大电网的电压频率支撑。为此,以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future renewable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FREEDM)网络为对象,推导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网络线路及负荷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建立完整的微网小信号模型,分析孤岛运行时的稳定性,并根据其状态矩阵特征值及灵敏度,确定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参数,设计配置多SST的环形微网,仿真验证选取的控制器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系统对负荷突变和随机波动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具有良好的环流抑制效果。所建小信号模型可用于微网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小信号模型 固态变压器 下垂控制 孤岛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微电网孤岛运行下垂控制动态性能的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洁 刘天琪 +2 位作者 刘建华 李茜 刘一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0,91,共7页
微网孤岛运行方式下,传统电压/频率下垂控制方法导致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动态响应依赖于下垂增益、稳态运行点和滤波器参数。为消除这种依赖关系,通过小信号建模分析,在电压外环控制环节引入辅助控制信号,改变逆变器输出扰动方程,构造理... 微网孤岛运行方式下,传统电压/频率下垂控制方法导致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动态响应依赖于下垂增益、稳态运行点和滤波器参数。为消除这种依赖关系,通过小信号建模分析,在电压外环控制环节引入辅助控制信号,改变逆变器输出扰动方程,构造理想小信号模型,从而提高下垂控制动态性能。该策略能有效抑制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波动,削弱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振荡,缩短系统暂态调整时间,并且避免了参数辨识,易于控制方法的实现。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孤岛运行 下垂控制 小信号模型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功率微分项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昕 张昌华 +1 位作者 黄琦 罗曼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67-3473,共7页
经典的电压-频率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存在受扰易产生振荡的问题,在下垂控制中引入功率微分项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建立了经典下垂控制与引入功率微分下垂控制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完整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下垂系数与功率微分系数对系... 经典的电压-频率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存在受扰易产生振荡的问题,在下垂控制中引入功率微分项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建立了经典下垂控制与引入功率微分下垂控制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完整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下垂系数与功率微分系数对系统特征根分布的影响,得到了引入功率微分项后系统低频域特征根阻尼比增加,可有效抑制扰动带来的振荡的结论。分析了各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系统参数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受扰的响应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建模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下垂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功率微分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式自适应的微网调频控制方法 被引量:52
12
作者 杜燕 苏建徽 +1 位作者 张榴晨 茆美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7-75,1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模式自适应微网调频控制方法,可在不改变控制结构和控制参数的条件下实现微网逆变器的多模式运行。分析了功率等级、开关频率、运行模式对系统参数的要求,运用小信号模型,以系统的稳态特性、动态特...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模式自适应微网调频控制方法,可在不改变控制结构和控制参数的条件下实现微网逆变器的多模式运行。分析了功率等级、开关频率、运行模式对系统参数的要求,运用小信号模型,以系统的稳态特性、动态特性、解耦性能和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对所提出的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方法正确性,说明通过优化配置控制参数,所提出的模式自适应调频控制方法可同时满足并网和并联的控制要求,并实现模式间的无缝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频率控制 模式自适应 优化设计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阻尼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辉 杨甲甲 +1 位作者 支娜 李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00-3109,共10页
多变换器与负载交互所引起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直流微电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稳定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缺乏普适性。针对母线电压分层控制下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各接口变换器在不同控制下的小信号模... 多变换器与负载交互所引起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直流微电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稳定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缺乏普适性。针对母线电压分层控制下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各接口变换器在不同控制下的小信号模型和直流微电网等效阻抗模型,并利用阻抗比判据判定直流微电网3种模式的小信号稳定性,将稳定性最差的模式作为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的判定指标。采用无源阻尼法,通过增加阻尼电阻改善了负载阻抗特性,使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并得出滤波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式2下直流微电网稳定性最差,在添加了12?阻尼电阻后,幅值裕量增加了12.7 d B,相角裕量增加了11.5°。因此无源阻尼可改善负载阻抗特性,从而提高直流微电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层控制 小信号建模 等效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无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孤岛状态下新型混合储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侯世英 毕晓辉 +2 位作者 孙韬 毛瑞 余海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2,共8页
分析了微电网孤岛运行状态与并网运行状态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差异,针对孤岛运行状态,提出一种新型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控制策略在超级电容容量达到阈值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母线电压稳定,以及逻辑判断与... 分析了微电网孤岛运行状态与并网运行状态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差异,针对孤岛运行状态,提出一种新型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控制策略在超级电容容量达到阈值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母线电压稳定,以及逻辑判断与数字滤波环节过多,响应速度慢、较难实现等问题,采用双电压闭环控制策略,配合利用双向DC/DC变换器自带的LC滤波器,省去数字滤波环节,在超级电容剩余电量达到限定值时,无需改变控制模式,仍能维持母线电压的稳定,提高了微电网可靠性。分别通过频域分析、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孤岛运行 混合储能 控制策略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信号建模的微电网下垂控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文帝 徐青山 +3 位作者 丁茂生 李强 辛建波 许庆强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共5页
微电网的系统参数的设计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系统参数对下垂控制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小信号建模的微电网下垂控制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微电网某个稳态工作点进行小信号建模,采用... 微电网的系统参数的设计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系统参数对下垂控制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小信号建模的微电网下垂控制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微电网某个稳态工作点进行小信号建模,采用根轨迹方法对建立的微电网下垂控制小信号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绘出各系统参数(如线路阻抗值、有功下垂系数、无功下垂系数、滤波时间常数等)不同取值时的特征根位置,来判断其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终确定出参数的范围。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设计出的系统参数能够满足稳定性与动态响应方面的要求,可以为设计系统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下垂控制 小信号模型 根轨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中下垂控制策略及参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59
16
作者 张明锐 杜志超 王少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4,共9页
为提高逆变器的P-f和Q-V下垂控制在中、低压网络中的适用性,提出了虚拟电感与外接输出电感的联合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型逆变器多环控制策略,推导其状态空间方程,建立完整的小信号模型,并依据此提出了虚拟电感与外接输出电感参数选取... 为提高逆变器的P-f和Q-V下垂控制在中、低压网络中的适用性,提出了虚拟电感与外接输出电感的联合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型逆变器多环控制策略,推导其状态空间方程,建立完整的小信号模型,并依据此提出了虚拟电感与外接输出电感参数选取的"配比原则"。应用该原则可有效降低二者取值,克服了单独使用虚拟阻抗控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过大外接输出电感带来的功率损耗问题。在线性和非线性负载两种工况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和依据"配比原则"所选取的参数不仅提高了逆变器的输出感抗,降低线路参数对下垂控制的干扰,而且精确微网电源间功率分配,有效抑制环流。本文为传统下垂控制在中、低压网络中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下垂控制 虚拟阻抗 配比原则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功率微分项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昕 张昌华 黄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3,116,共9页
微电网一般采用下垂控制实现功率分配,但易产生受扰振荡。在下垂方程中引入功率微分项能够有效抑制振荡。建立了引入功率微分项前后的微电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比分析了控制参数与线路参数变化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控制参... 微电网一般采用下垂控制实现功率分配,但易产生受扰振荡。在下垂方程中引入功率微分项能够有效抑制振荡。建立了引入功率微分项前后的微电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比分析了控制参数与线路参数变化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控制参数的选择方法。并进一步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对比了微电网中各逆变电源状态变量对系统低频模态的参与程度,以及线路参数变化对参与因子的改变。得出结论:线路长度或阻抗比增加为系统提供阻尼,且越靠近该线路的逆变电源获得的阻尼越大;且使用下垂控制时,系统特征根对各逆变电源的主导性更易改变。最后,通过不同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建模、分析与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微网) 下垂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功率微分项 参与因子 线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互连线预测控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沈坤 章兢 +1 位作者 王坚 张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3,8,共8页
对于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下垂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算法,它可以确保各并联逆变器对系统负载功率的均分,并具有无互连线分布式控制的优点。而对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新兴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 对于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下垂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算法,它可以确保各并联逆变器对系统负载功率的均分,并具有无互连线分布式控制的优点。而对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新兴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处理系统约束灵活等优势。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下垂控制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结合起来,由下垂控制器提供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参考电压信号,以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对参考电压的跟踪误差构建模型预测控制器的优化性能函数,实现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互连线模型预测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无互连线模型预测控制器在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由空载投入负载、负载突变及某一并联逆变器切除等工况下均能有效运行,且与传统的逆变器并联系统三环控制器相比,显著地改善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并联系统 下垂控制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微电网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19
作者 艾欣 金鹏 孙英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7-155,共9页
由于微电网线路阻抗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出力难以按照下垂增益分配。在分析了下垂控制中无功出力与负荷侧电压幅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将负荷侧电压幅值作为参考量引入下垂控制的方案,并且通过小信号稳定分析为控制参数设... 由于微电网线路阻抗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出力难以按照下垂增益分配。在分析了下垂控制中无功出力与负荷侧电压幅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将负荷侧电压幅值作为参考量引入下垂控制的方案,并且通过小信号稳定分析为控制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改善了分布式电源间无功出力的分配关系,即使在下垂增益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无功出力的分配精度。另外该无功控制方法不影响有功负荷在分布式电源间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下垂控制 无功出力分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直流微电网光伏接口控制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晨 谢少军 +1 位作者 毛玲 秦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5-50,共6页
分析了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中光伏接口单元的控制要求,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型接口单元为例,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和小信号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接口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讨论了闭环控制参数选取依据。最后,在一台3kW... 分析了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中光伏接口单元的控制要求,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型接口单元为例,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和小信号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接口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讨论了闭环控制参数选取依据。最后,在一台3kW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实验样机上,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光伏接口单元的基本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光伏发电 并网接口 BUCK-BOOST变换器 控制策略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