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稠油热水化学驱主控因素分析及注采参数优化
1
作者 尚儒源 罗珊 +3 位作者 路强 桑丹 李芳芳 尹彦君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了明确海上稠油热水化学驱注入参数,通过LD油田实际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注入温度、注入量、化学剂浓度及转注时机进行了分析,利用正交实验及响应面法,得到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和推荐参数,通过对比得到热和化学剂的协同增效作... 为了明确海上稠油热水化学驱注入参数,通过LD油田实际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注入温度、注入量、化学剂浓度及转注时机进行了分析,利用正交实验及响应面法,得到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和推荐参数,通过对比得到热和化学剂的协同增效作用幅度,结果表明:1)与水驱方案对比,注入热能增产效果明显,最优热水化学驱注入温度为90℃;2)影响热水化学驱采收率的因素排序为化学剂浓度>转注时机>注入温度>注入量;3)注入温度为90℃,化学剂浓度为2000 mg/L,注入1.5 PV条件下,对比水驱、单纯化学驱、热水驱和热水化学驱增油效果,热水化学驱油作用机理中热作用增幅为2.03%,化学剂作用增幅为9.89%,热与化学剂的协同增效为1.97%;4)LD油田东二上区块最优注入组合为注入温度为90℃,化学剂浓度为2000 mg/L,注入量1.5 PV,转注时机为第1年。该研究结果为海上普通稠油热水化学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热水化学驱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优化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断溶体油藏注天然气混相驱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刘学利 李小波 +4 位作者 谭涛 陈勇 彭小龙 冉越 吴昊镪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顺北1号断裂带的超深断溶体油藏已进入注天然气驱阶段,大部分储层的地层压力满足天然气的混相条件,然而注气机理尚不明确。为了优化顺北1号断裂带的注气参数,对1号条带S典型井组单元建立注气机理模型,通过高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天然... 顺北1号断裂带的超深断溶体油藏已进入注天然气驱阶段,大部分储层的地层压力满足天然气的混相条件,然而注气机理尚不明确。为了优化顺北1号断裂带的注气参数,对1号条带S典型井组单元建立注气机理模型,通过高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天然气的波及效率、换油效率、分异速度以及混相带的移动特点。模拟结果表明:1)混相带移动特征为先沿着裂缝向顶部运移形成气顶驱替后再向裂缝两侧进行横向移动;2)采用高注低采的注气方式将会形成气顶驱替和混相驱替,相较于低注高采会延缓注入气体的突破时间;3)S井组天然气的波及体积随着注气孔隙体积(PV数)增加而增加,换油效率随着注气PV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最优注气总量为0.08 PV。该成果对于顺北油藏后期注气方案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油藏 注天然气 混相驱 注气机理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混相驱多级接触过程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苏畅 孙雷 李士伦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前中国陆上油田综合含水达 81% ,产量出现递减 ,发展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成为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的迫切战略性任务。由于CO2 混相驱在油田小范围的应用非常成功 ,开始进一步研究CO2 混相机理指导油田大规模开采。CO2 混相驱静混相机理 ,... 目前中国陆上油田综合含水达 81% ,产量出现递减 ,发展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成为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的迫切战略性任务。由于CO2 混相驱在油田小范围的应用非常成功 ,开始进一步研究CO2 混相机理指导油田大规模开采。CO2 混相驱静混相机理 ,如CO2 在油中膨胀并降低原油粘度很完善 ,但动混相机理即CO2 混相多级接触过程中气液两相物性参数变化未详尽研究。建立计算CO2 多级接触过程流体物性参数的一维数值模拟方法 ,结合中原油田井流物数据对混相前缘及后缘气液相组成、密度、粘度等参数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混相驱 接触过程 数值模拟 物性参数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锚杆支护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学震 蒋宇静 +3 位作者 王刚 李博 王健华 王春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52,共8页
根据大变形锚杆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建立大变形锚杆–围岩相互作用结构模型,研究锚杆加固圆形隧道时的支护效应,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上述求解方法,定量分析了原岩应力、岩体强度以及大变形锚杆安装密度、长... 根据大变形锚杆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建立大变形锚杆–围岩相互作用结构模型,研究锚杆加固圆形隧道时的支护效应,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上述求解方法,定量分析了原岩应力、岩体强度以及大变形锚杆安装密度、长度和安装时间对其支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高应力或极软岩等恶劣地质条件下,围岩产生较大位移的情况下,大变形锚杆可以更好的发挥支护效应。大变形锚杆加固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塑性区围岩的变形,对塑性区边界的位置以及弹性区岩体变形的控制效果不明显。还通过改变安装锚杆时等效内支撑力的大小,揭示了锚杆安装时间对其支护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大变形锚杆支护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锚杆 半解析解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法在优化注聚参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耿站立 姜汉桥 +1 位作者 李杰 陈民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21,共3页
注聚参数的选择是制定聚合物驱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聚合物驱开发的成败。根据矿场实践经验,确定了影响双河油田Ⅳ下层系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敏感因素。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考虑聚合物浓度、聚合物用量、注入速度、注采比四... 注聚参数的选择是制定聚合物驱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聚合物驱开发的成败。根据矿场实践经验,确定了影响双河油田Ⅳ下层系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敏感因素。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考虑聚合物浓度、聚合物用量、注入速度、注采比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采收率增量、吨聚增油量和综合指标为评价指标,优化得到最优的注聚参数组合,以减少试验的次数,保证优化结果的科学性。在最优参数组合基础上,设计了不同段塞组合方式,确定了最佳段塞组合方式,为指导双河油田Ⅳ下层系聚合物驱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正交试验设计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净现值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溶质迁移数值模型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木子 翟远征 +1 位作者 左锐 王金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提高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的模拟精度,减小因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产生的误差,需要对数值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某冲洪积扇平原孔隙水为例,利用GMS 7.0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引入敏感性... 为提高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的模拟精度,减小因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产生的误差,需要对数值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某冲洪积扇平原孔隙水为例,利用GMS 7.0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引入敏感性指数作为量化指标,运用局部分析法中的因子变换法对模型中的渗透系数、孔隙度、弥散度三个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参数变幅设置为20%。研究结果表明:(1)渗透系数和孔隙度的变化对污染物迁移距离影响最大,二者的敏感性指数相差20%;(2)弥散度的变化对污染物迁移距离的影响最小,与渗透系数和孔隙度相比,其敏感性指数相差一个数量级;(3)在20%的参数变幅内,污染物迁移距离与渗透系数和孔隙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数值模拟 溶质迁移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中开发区高台子油层聚合物驱合理注入参数优选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志军 侯亚伟 +3 位作者 裴占松 张国忠 王凤颖 孙湘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了进一步扩大聚合物驱在不同类型油层上的应用,参考“两三结合”先导性试验区的资料,针对萨中开发区高台子油层进行了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合理注入参数的优选,并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指标进行了预测。优选聚合物注入参数为:注入聚合... 为了进一步扩大聚合物驱在不同类型油层上的应用,参考“两三结合”先导性试验区的资料,针对萨中开发区高台子油层进行了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合理注入参数的优选,并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指标进行了预测。优选聚合物注入参数为:注入聚合物分子量为800×10^4,浓度为800mg/L,年注入速度为0.10PV,聚合物驱油时间为7a,聚合物用量为560mg/L·PV,总注入孔隙体积为0.70PV。萨中开发区高台子油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为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子油层 聚合物驱 注入参数 采收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吞吐后转氮气泡沫驱 被引量:11
8
作者 殷方好 郑强 +2 位作者 田浩然 张仲平 曲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氮气泡沫驱能有效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水驱后期的开发效果。以辽河油田某区块莲花油层稠油油藏为对象,开展氮气泡沫驱研究。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确定了氮气泡沫驱的最佳气液比;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了目标区... 氮气泡沫驱能有效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水驱后期的开发效果。以辽河油田某区块莲花油层稠油油藏为对象,开展氮气泡沫驱研究。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确定了氮气泡沫驱的最佳气液比;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了目标区块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氮气泡沫驱注采设计方案,预测对比了方案实施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区块宜采用注泡沫2个月后开井生产4个月的周期氮气泡沫驱开发方式,注入最佳气液比为1.3:1,发泡剂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0.45%,单井注入速度为45 m^3/d;与同期注水开发预测结果相比,周期氮气泡沫驱的预测阶段采收率可提高6.09%。氮气泡沫驱技术可显著提高该区块稠油油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驱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 稠油采收率 蒸汽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稠油油藏蒸汽驱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向祖平 张烈辉 +1 位作者 冯国庆 陈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M稠油油藏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等特性 ,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间歇注蒸汽驱方案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方案 ,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 M稠油油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敬 刘慧卿 张颖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5-77,共3页
从经济学观点出发,基于"完全"增量法建立了常规稠油油藏聚合物驱评价指标模型,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聚合物驱注入参数及适应性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性质、聚合物性质、注入参数以及储层物性等对聚合物驱效果具有很... 从经济学观点出发,基于"完全"增量法建立了常规稠油油藏聚合物驱评价指标模型,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聚合物驱注入参数及适应性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性质、聚合物性质、注入参数以及储层物性等对聚合物驱效果具有很大影响。适合于聚合物驱的最佳原油黏度为75 mPa.s,最佳聚合物溶液黏度与原油黏度比为1.6左右,最佳聚合物注入量为0.4~0.5 PV,最佳注入速度为300 m3/d,地层垂向渗透率变异系数范围为0.3~0.7,聚合物注入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聚合物驱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106区块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裴海华 葛际江 +1 位作者 张贵才 刘高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5,9-10,共5页
为改善桩106区块稠油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油田106-19-X16井组的油藏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 为改善桩106区块稠油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油田106-19-X16井组的油藏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最佳注入参数为:气液体积比0.25∶1、注入体积0.1 PV、起泡剂质量分数0.5%,采取段塞式注入,注入周期60 d.矿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桩106区块的106-19-X16井组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单个井组累积增油6 388.26 t.说明对于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技术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氮气泡沫驱 低气液比 数值模拟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蒸汽驱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1
12
作者 岳清山 李平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影响蒸汽驱的主要油藏参数和操作参数,并阐明了蒸汽吞吐与蒸汽驱及蒸汽驱与水驱、聚合物驱的相互关系。目的为了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保证蒸汽驱有效的运作,提高原油采收率。结果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的油藏... 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影响蒸汽驱的主要油藏参数和操作参数,并阐明了蒸汽吞吐与蒸汽驱及蒸汽驱与水驱、聚合物驱的相互关系。目的为了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保证蒸汽驱有效的运作,提高原油采收率。结果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的油藏参数是油层净厚度、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油层非均质性、净总厚度比及油藏埋深;对于适合蒸汽驱的油藏而言,只有在注汽速度床注比、蒸汽干度均高于其临界值时,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地层原油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藏的开发方式,只有当地层原油粘度大于30mPa·s时,蒸汽驱才能比水驱更经济有效。结论在注蒸汽前,应对油藏条件做出充分评估,同时满足蒸汽驱操作参数,通过不同的开发方式评价选取最佳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油藏参数 蒸汽驱 蒸汽吞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欢 廖新维 赵晓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4,共10页
安塞王窑区长6储层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难度大。CO2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水驱的不足,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安塞王窑区长6... 安塞王窑区长6储层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难度大。CO2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水驱的不足,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安塞王窑区长6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块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地质建模技术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优选了适合该试验区的CO2驱开发方式,并且进一步优化了地层压力、采油速度、水气交替时间、关井气油比和总注气量等参数。此次研究成果将为CO2混相驱现场试验流程建设、试验的实施提供基础参数,对安塞油田全面实施CO2驱油技术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长6储层 CO2驱油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注烃类气混相驱油藏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龙 王晓光 +2 位作者 程宏杰 张记刚 廉桂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玛湖凹陷地区衰竭式开发直井初产高、递减快,常规注水开发不适应,通过注烃类气转换开发方式,可以大幅提高采收率。利用细管法测定注气试验区最小混相压力为41.71 MPa,玛湖地区目前地层压力条件下普遍可以实现混相驱;根据玛湖地区储层特... 玛湖凹陷地区衰竭式开发直井初产高、递减快,常规注水开发不适应,通过注烃类气转换开发方式,可以大幅提高采收率。利用细管法测定注气试验区最小混相压力为41.71 MPa,玛湖地区目前地层压力条件下普遍可以实现混相驱;根据玛湖地区储层特征及地质力学参数,同时将天然裂缝及人工描述参与模拟,优化裂缝展布形态,建立了三维压裂缝网模型;基于压后缝网模型开展布井方式、注气速度及气驱油藏动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平均缝网长轴173.90 m,最长846.90 m,短轴6.44 m;采油井部署井轨迹距顶2/3厚位置,气体波及范围更大;以维持混相为目标优化注气量,设计前10 a水平井单井日注气5.5×10^(4) m^(3),后10 a日注气4.0×10^(4) m^(3),试验区采收率可达22.5%;注入烃类会优先沿着采油井压后长压裂缝驱替,优先动用该区域原油,造成注气波及范围不均匀;随着烃类气体的注入,沿驱替前沿原油黏度大幅降低,同时,由于注入烃类气体与原油发生混相,通过蒸发气驱作用,注气5 a后采油井SRV范围内剩余原油黏度明显增大。此研究可以有效指导玛湖注烃类气体提高采收率试验现场开发技术政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烃类气体 混相驱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12块稠油油藏转氮气泡沫驱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殷方好 刘慧卿 +2 位作者 杨晓莉 雄梅 张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0-82,共3页
为改善辽河油田千12块莲花油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水驱的开发效果,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选取该区块主力断块千22块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氮气泡沫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生产指标预测。研... 为改善辽河油田千12块莲花油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水驱的开发效果,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选取该区块主力断块千22块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氮气泡沫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生产指标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氮气泡沫驱比连续泡沫驱效果好,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泡沫2个月,然后开井生产4个月为1个周期,单井注液速度为50m3/d,最佳气液比为1:1至1.5:1.0之间,最佳泡沫剂质量浓度为0.5%。该块采用氮气泡沫驱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稠油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氮气泡沫驱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优化 千12块莲花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茨34块CO_2驱参数优化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付美龙 叶成 +1 位作者 熊帆 丁振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8,116,共3页
茨34块在目前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着油水流度比大,油层压力下降快,油层能量低,地层亏空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茨34块的开发效果,进行了普通稠油注CO2驱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注入周期、注入压力、注入气水比、油井排液量等... 茨34块在目前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着油水流度比大,油层压力下降快,油层能量低,地层亏空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茨34块的开发效果,进行了普通稠油注CO2驱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注入周期、注入压力、注入气水比、油井排液量等参数,预测了最佳开采方案。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保持现有注采井网进行注水开发,到2011年茨34块累积产油量为308961t;茨34块注气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注气周期为60 d,单井注入量为目前注水量的2.0倍,气水比为1.0:2.0,油井排液量为目前日产液的1.0倍时,开采效果最佳;在现场注气试验中注气量选用1200 t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稠油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开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早期聚合物驱历史拟合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恩高 杨俊茹 张贤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7,114,共3页
早期聚合物驱无水驱或水驱的时间短,在动态历史拟合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与聚合物物化参数的调整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数值模拟的多解性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该问题,按照早期聚合物驱现场实施的2种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历史拟合方法。对于... 早期聚合物驱无水驱或水驱的时间短,在动态历史拟合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与聚合物物化参数的调整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数值模拟的多解性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该问题,按照早期聚合物驱现场实施的2种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历史拟合方法。对于先实施先导试验再进行扩大聚合物驱的情况,首先充分利用扩大注聚区的水驱阶段数据修正储层物性参数,然后利用修正后的地质模型进行聚合物参数拟合,最后将得到的聚合物参数应用于先导试验区或者没有注水就开始注聚的区块,进而修正储层参数以拟合生产动态。对于早期聚合物驱无注水阶段的情况,建议首先根据类比法或经验法,对岩心实验测定的聚合物参数进行修正,然后在储层参数可调范围内,最大范围地调整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动态拟合;若无法拟合,再调整聚合物参数进行动态拟合,若有实际聚合物返排参数,可以先调整聚合物参数,再调整储层参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渤海某油田,含水率拟合的成功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聚合物驱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聚合物溶液物化参数 提高采收率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高13断块注烃气驱提高采收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家朋 王传飞 +2 位作者 赵辉 高达 宫汝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135,共5页
冀东油田高13断块油藏渗透率低,水驱开发效果差。但油藏温度和压力较高,原油粘度小,适宜注烃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针对高13断块油藏,在流体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注烃气驱提高采收率方案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冀东油田高13断块油藏渗透率低,水驱开发效果差。但油藏温度和压力较高,原油粘度小,适宜注烃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针对高13断块油藏,在流体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注烃气驱提高采收率方案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水交替驱是最佳的注入方式。优化后的气水交替驱注采参数为:最佳的注气段塞大小为0.3HCPV,气水比为1∶1~1∶2,注入速度为0.03~0.04HCPV/a,注采比为1.0~1.1,优化方案与水驱方案相比提高采收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烃气驱 数值模拟 气水交替 参数优化 提高采收率 冀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殷代印 张湘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大庆朝阳沟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CMG软件中的STARS模块进行蒸汽驱参数优选,并对不同蒸汽驱开发方案的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蒸汽驱注汽速度应不小于50 t/d,由于低渗透油藏要求高注采比,注汽速度可以提高至70 ... 在大庆朝阳沟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CMG软件中的STARS模块进行蒸汽驱参数优选,并对不同蒸汽驱开发方案的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蒸汽驱注汽速度应不小于50 t/d,由于低渗透油藏要求高注采比,注汽速度可以提高至70 t/d。井底蒸汽的干度越高,开发效果越好;连续蒸汽驱开发效果较好;连续蒸汽驱5 a转为常规水驱开发效果与连续注蒸汽驱开发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参数优选 朝阳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注烃气影响因素优化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伟 杨胜来 +2 位作者 张洁 吕晓伟 王智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750-754,共5页
烃类气驱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而只有在了解注烃气提高采收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开发效果影响程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注气方案,从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和油田经济效益。以泉28断块为例... 烃类气驱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而只有在了解注烃气提高采收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开发效果影响程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注气方案,从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和油田经济效益。以泉28断块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5种影响注烃气开发效果因素的方案;对各方案运算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优选了适合研究区注烃气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确定了影响最终采收率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并明确了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注气段塞尺寸、转气驱时机、气水比、压力保持水平、注气速度。该组合方案对研究区注烃气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驱 EOR 正交试验设计 注气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