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仁的炮制历史沿革考据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慧 殷文贤 +2 位作者 梁刚 张燕君 赵福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28-3031,共4页
砂仁,作为我国知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以及理气安胎之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素有“开脾胃之要药”之称。研究表明,诸如炒制、盐炙法和姜炙法等炮制技术对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显著影响,... 砂仁,作为我国知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以及理气安胎之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素有“开脾胃之要药”之称。研究表明,诸如炒制、盐炙法和姜炙法等炮制技术对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显著影响,有效提升其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以及理气安胎等功效。研究成果为砂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传统炮制技术的现代化与标准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炮制 历史沿革 盐炙法 温肾 姜炙法 止吐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0
2
作者 曾志 符林 +3 位作者 叶雪宁 张涛 蒙绍金 蒙春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6-1323,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从4种豆蔻中分别鉴定出33、54、37和29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分区法,将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的总离子流色谱...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从4种豆蔻中分别鉴定出33、54、37和29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分区法,将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4个区,对它们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豆蔻挥发油成分与红豆蔻、草豆蔻或肉豆蔻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且白豆蔻的药效成分为1,8-桉叶油素,其含量远高于红豆蔻或草豆蔻,而在肉豆蔻中未检出该成分,故不宜用红豆蔻、草豆蔻或肉豆蔻代替白豆蔻入药。该研究为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的精油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及质量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豆蔻 红豆蔻 草豆蔻 肉豆蔻 挥发油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工艺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超 商学兵 +2 位作者 王乃馨 高献礼 郑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3-137,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153s和微波功率322W。经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4%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白豆蔻 挥发油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砂仁挥发油对2,4-二硝基氯苯与乙酸诱发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毅 赵锦 +1 位作者 陈国彪 刘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8-394,共7页
目的观察海南砂仁挥发油(VO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与乙酸复合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UC+VOA(0.42,0.84和1.68g·kg-1)和UC+柳氮磺吡啶(SSZ)0.52g... 目的观察海南砂仁挥发油(VO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与乙酸复合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UC+VOA(0.42,0.84和1.68g·kg-1)和UC+柳氮磺吡啶(SSZ)0.52g·kg-1治疗组。正常组和UC组ig生理盐水,治疗组ig相应药物,连续给药21d后处死大鼠进行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UC大鼠结肠组织学评分升高;结肠出现黏膜层缺损、淋巴组织增生、腺体排列紊乱以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等病理变化。结肠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NOS显著升高,TNF-α和NF-κBp65免疫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与UC组比较,VOA0.84和1.68g·kg-1治疗后,明显降低UC大鼠结肠形态和组织学评分,减轻结肠病理变化,使UC结肠组织SOD和GSH-Px升高,NOS降低,结肠组织TNF-α和NF-κBp65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VOA可减轻UC大鼠结肠炎症反应和黏膜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和NF-κBp65表达从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挥发油 结肠炎 溃疡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商学兵 李超 刘军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0-63,共4页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并建立萃取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质量衡算微分模型,运用Fick第一定律,建立萃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CO...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并建立萃取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质量衡算微分模型,运用Fick第一定律,建立萃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2L/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8MPa、萃取时间3.0h,此时得率为2.92%;E=3.11×(1-e-0.8859t)为超临界CO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动力学模型方程,该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萃取的过程。结论:超临界CO2萃取白豆蔻挥发油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白豆蔻 挥发油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流通砂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建阳 黄颖桢 +1 位作者 陈菁瑛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研究了福建市场流通的几种砂仁的性状,并运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市场流通的商品砂仁质量不一,广西防城、福建长泰春砂仁和阳春砂仁均含有砂仁的特征成分,挥发油含量符合2005版国家药典规定,... 研究了福建市场流通的几种砂仁的性状,并运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市场流通的商品砂仁质量不一,广西防城、福建长泰春砂仁和阳春砂仁均含有砂仁的特征成分,挥发油含量符合2005版国家药典规定,主要成分和性状特征相似,可考虑作为正品砂仁入药。建砂仁挥发油含量及其主要成分与春砂仁存在显著差异,临床上不宜作为药用砂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福建省内流通 性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含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汤道权 鲁茜 王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5-787,共3页
目的 :研究豆蔻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 方法 :正交试验法 ,考察挥发油利用率指标。结果 :优选出包合工艺为 :豆蔻挥发油 :β环糊精 1∶8,包合温度 5 0 °C ,包合时间 2h ,挥发油利用率为 79.7%。结论 :此工艺适合大生产。
关键词 豆蔻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冷却鸭肉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超 商学兵 +2 位作者 王乃馨 耿中华 刘敏 《肉类研究》 2011年第6期38-40,共3页
以感官评分、pH值、TVB-N值以及汁液流失率为指标,研究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对冷却鸭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过程中,不同质量浓度的白豆蔻挥发油对鸭肉均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以0.40g/L的白豆蔻挥发油保鲜效果最好... 以感官评分、pH值、TVB-N值以及汁液流失率为指标,研究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对冷却鸭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过程中,不同质量浓度的白豆蔻挥发油对鸭肉均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以0.40g/L的白豆蔻挥发油保鲜效果最好,该保鲜剂能有效地延缓感官评分值下降速度,抑制pH值、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的上升速度,从而延长冷却鸭肉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豆蔻挥发油 冷却鸭肉 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防腐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pH值、TBA值、TVB-N值和细菌总数为指标,研究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香肠防腐过程中,不同质量浓度的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均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其中以3.2%的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防腐效果较好,其能... 以pH值、TBA值、TVB-N值和细菌总数为指标,研究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香肠防腐过程中,不同质量浓度的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均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其中以3.2%的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对香肠防腐效果较好,其能有效地抑制pH值、TBA值、TVB-N值和细菌总数的上升速度,从而延长香肠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豆蔻挥发油微胶囊 香肠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