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encapsulation of Chlorocyclophosphazen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青 赵贵哲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A polyurea-chlorocyclophosphazene microcapsule flame retardant is prepared by an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ing 2,4-toluene diisocyanate (TDI) and hexanediamine as the raw materials. TG tests show that the t... A polyurea-chlorocyclophosphazene microcapsule flame retardant is prepared by an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ing 2,4-toluene diisocyanate (TDI) and hexanediamine as the raw materials. TG tes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chlorocyclophosphazene in microcapsule obviously rises.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HDPE/chlorocyclophosphazene in microencapsul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HDPE/chlorocyclophosphazen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DPE/chlorocyclophosphazene microencapsule turn out to be superior to those of HDPE/chlorocyclophosphaz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氯化磷腈 微胶囊化 界面聚合 高密度聚乙烯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阻燃剂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贵哲 刘亚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研究了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阻燃剂时 ,分散剂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界面聚合法 制备 微胶囊 阻燃剂 分散剂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存在下苯乙烯原位乳液聚合 被引量:5
3
作者 申屠宝卿 高其标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517,共5页
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存在下,进行苯乙烯(St)原位乳液聚合,制备复合纳米级PS/SiO2微胶囊.着重研究了单体浓度、St/SiO2比、固含量、单体和引发剂的加料方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苯乙烯转化率和PS/SiO2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乳... 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存在下,进行苯乙烯(St)原位乳液聚合,制备复合纳米级PS/SiO2微胶囊.着重研究了单体浓度、St/SiO2比、固含量、单体和引发剂的加料方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苯乙烯转化率和PS/SiO2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乳液聚合过程中,苯乙烯可插入纳米二氧化硅团聚体的缝隙,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使之崩裂和剥离,并使团聚的纳米二氧化硅重新分散到纳米尺度.St/SiO2比是影响复合微胶囊粒径的主要因素;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剥离程度加深,复合微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苯乙烯 原位乳液聚合 微胶囊 粒径 PS/SiO2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原位聚合法制备薄荷脑微胶囊 被引量:5
4
作者 施云舟 王彪 朱方亮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结合超声乳化工艺,制备以薄荷脑为囊芯的微胶囊,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微胶囊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激光粒度测试等手段对薄... 采用原位聚合法,结合超声乳化工艺,制备以薄荷脑为囊芯的微胶囊,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微胶囊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激光粒度测试等手段对薄荷脑微胶囊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薄荷脑微胶囊包覆良好,能够有效延缓薄荷脑的挥发和逸散;通过调节缩聚反应时间、薄荷脑添加量、反应温度可以得到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的微胶囊;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乳化剂质量浓度和超声功率来减小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脑 微胶囊 超声乳化-原位聚合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包覆酞菁绿颜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粒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冒海燕 王潮霞 +2 位作者 方桂全 王春霞 付少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0-72,共3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和二乙烯三胺为壁材、改性酞菁绿G颜料分散于四氯乙烯中作为囊芯,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包覆酞菁绿的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芯壁质量比、pH、搅拌速度对聚酰胺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Span80、... 以对苯二甲酰氯和二乙烯三胺为壁材、改性酞菁绿G颜料分散于四氯乙烯中作为囊芯,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包覆酞菁绿的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芯壁质量比、pH、搅拌速度对聚酰胺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Span80、Tween80和SDS相比,OP-10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酰胺微胶囊的制备,且当OP-10用量从0.5%增加到2.5%时,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从834.5nm降低到258.2nm。随着芯壁质量比从1∶6减小到1∶14,聚酰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从267.4nm增大到554.4nm。微胶囊的平均粒径随着pH及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从TEM可以看出,所制备的聚酰胺微胶囊粒径处于纳米级,颗粒圆整,囊壁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绿G微胶囊 聚酰胺 粒径 界面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氯化磷腈微胶囊化的界面聚合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亚青 赵贵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2-284,共3页
以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和己二胺为原料 ,采用界面聚合法 ,制备了囊心为环状氯化磷腈、囊壁为聚脲的微胶囊。热重分析 (TG)表明 ,微胶囊的热分解温度比纯环状氯化磷腈大大提高。将微胶囊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 (HDPE) ,阻燃效果优... 以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和己二胺为原料 ,采用界面聚合法 ,制备了囊心为环状氯化磷腈、囊壁为聚脲的微胶囊。热重分析 (TG)表明 ,微胶囊的热分解温度比纯环状氯化磷腈大大提高。将微胶囊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 (HDPE) ,阻燃效果优于纯环状氯化磷腈 ,且HDPE/环状氯化磷腈微胶囊材料的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HDPE 微胶囊化 界面聚合法 囊材 二异氰酸酯 己二胺 阻燃效果 材料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脲醛树脂(UF)包覆耐晒黄G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朝辉 湛雪辉 荀育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μm... 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μm;而在酸性条件下,以NH4Cl代替有机酸做催化剂,控制酸化时间为4 h,反应终点pH为1.5,固化温度为70℃,固化时间为2 h时,得到的UF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达3.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法 原位聚合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 脲醛树脂 耐晒黄G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