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西北部深层低幅度构造建模及成像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香 苏勤 +3 位作者 乐幸福 张军舵 刘威 袁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7,I0011,I0012,共11页
为落实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带构造圈闭细节,开展了低幅度构造成像、网格层析速度建模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龙门山前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采用构造正演模拟的方法研究其动力学成因;利用自适应微测井约束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解决该... 为落实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带构造圈闭细节,开展了低幅度构造成像、网格层析速度建模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龙门山前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采用构造正演模拟的方法研究其动力学成因;利用自适应微测井约束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解决该区影响低幅度构造成像的静校正问题;应用各向异性动校正技术解决在大炮检距处产生的动校过量问题,提高了浅部陡倾地层及深部低幅度构造的速度分析精度;将约束层析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沿层层析获得的中深层速度模型融合,充分利用钻井数据等多信息指导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利用网格层析优化速度模型并偏移,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深部低幅度构造 自适应微测井约束层析静校正 层控网格层析 构造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淑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317,共5页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近地表 约束层析成像 近地表模型 静校正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Q补偿技术在川中地区致密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桓 苏勤 +3 位作者 曾华会 孟会杰 张小美 雍运动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川中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呈透镜状展布且多期次叠置发育的特征,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恢复砂体振幅特征对该区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川中地区特殊的地表地震条件和低降速带强吸收衰减效应,通过微测井约束层析静校正技... 川中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呈透镜状展布且多期次叠置发育的特征,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恢复砂体振幅特征对该区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川中地区特殊的地表地震条件和低降速带强吸收衰减效应,通过微测井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建立近地表模型来求取低降速带旅行时,利用质心频移法在浅层反射波数据基础上建立近地表Q模型,实现近地表Q补偿。结果表明,近地表Q补偿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改善地震同相轴横向连续性,还可以较好地恢复河道砂体振幅特征。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识别砂体与地层和断裂的接触关系,能够为后续解释提供更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Q补偿 高分辨率 微测井约束层析静校正 致密砂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龙王庙组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晓斌 刘晓兵 +6 位作者 赵晓红 肖敏 李宏伟 向阳 周褀 曾旖 汪晴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9,共6页
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斜坡上的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但在地震剖面上龙王庙组顶界不易对比追踪,其储层识别困难,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技术攻关研究.为此,采用了... 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斜坡上的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但在地震剖面上龙王庙组顶界不易对比追踪,其储层识别困难,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技术攻关研究.为此,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约束层析静校正加剩余静校正技术来提高静校正精度;叠前保真去噪技术提高资料信噪比;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进行高频补偿,提高纵向分辨率;精细速度建模及叠前偏移技术提高横向分辨率及成像质量.最终获得的地震成果剖面主频为35~38 Hz,频宽8~70 Hz,分辨率及信噪比明显提高.对于龙王庙组储层厚度30 m以上的地区,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清楚,井、震匹配较好,龙王庙组滩体叠置接触关系清楚.但对于储层单层厚度小于20 m的地区,在已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地震剖面上仍难以识别龙王庙组储层,需要通过地震正反演或提高地震采集原始资料的有效频宽来实现薄储层的地震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约束层析静校正 叠前保真去噪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 叠前偏移 分辨率 井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幅度薄储层区块的目标处理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成震 张红军 +3 位作者 柳行军 李东升 张丹 郝贺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11,共6页
P区块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南图尔盖盆地,有利勘探目标侏罗纪地层属于陆相碎屑沉积。由于湖水进退频繁,造成砂体储层薄、横向变化快,且该区的构造圈闭幅度较小。针对该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特点,通过开展目标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 P区块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南图尔盖盆地,有利勘探目标侏罗纪地层属于陆相碎屑沉积。由于湖水进退频繁,造成砂体储层薄、横向变化快,且该区的构造圈闭幅度较小。针对该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特点,通过开展目标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利用微测井约束的层析静校正提高低幅度构造的成像精度;通过井控子波处理提高地震数据的纵向分辨率,利用OVT域规则化改善观测系统的空间采样属性,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应用VSP速度、声波测井速度约束地震速度以改进地震速度分析的可靠性,满足低幅度薄储层成像对速度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目标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研究区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和纵横向分辨率,满足低幅度薄储层的勘探要求,为落实该区块低幅度构造高产油藏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处理 层析静校正 井控子波处理 OVT域规则化 高精度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